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第248章 孫權歸南,孔明治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滿地是菠蘿 本章︰第248章 孫權歸南,孔明治荊

    建安十四年春末,四月辛巳之日!

    許都宮闕懸九丈紅綃。

    孫權著上公袞服乘四轡金輅入殿。

    曹氏女鳳冠九鳳餃珠,與孫權腰間白玉佩相叩成韻。

    可謂尊貴至極。

    下車後,孫權身後武儀相隨,以做迎娶之姿。

    曹操領公卿進獻賀言,甚至皇帝劉協都送來了慶賀之禮。

    整個婚禮可謂奢華無比,順利非常。

    孫權表面談笑風生,對新妻呵護備至,但心中所慮甚多。

    他在思考如何逃脫許都,回歸江東,又不讓母親為曹操所挾。

    婚禮結束,慶宴三日。

    到了送孫權歸江東的時候。

    然而,曹操卻不露面了。

    而是給孫權留了一封信︰

    “賢婿,今日你與孤女喜結連理,孤願你二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孤遣許褚、闞澤助你二人歸江東。

    小女便交予賢婿悉心照料,萬要善待于她!

    現劉備趁亂坐大,四處擴張,已成孤心腹大患。

    孤早年與文台聯手,驅逐董卓。

    今盼與賢婿聯手,共討劉備。

    待大功告成,賢婿憑此殊勛,定能位極人臣,光耀孫氏門楣。

    希望賢婿莫要受劉備所蠱惑,以天下大業為重。

    親母欣往皇都美景,暫留于此,由令弟照顧,賢婿切勿掛懷。”

    曹操的話看似誠懇殷切,但終究暴露了嘴臉。

    但孫權有什麼辦法?

    現在的他看似自由,但見不到曹操,亦見不到國太。

    說是讓許褚與闞澤護送其歸江東,可所攜精兵強將俱是許褚親信,他能怎麼辦?

    好在,關鍵時刻,闞澤說出了營救國太之策。

    “主公請先歸江東,到時,公瑾會以江夏北境換取國太歸吳。若其允之,舍一江夏,乃換不被曹賊所挾。若其不允,主公可以孝義為名,發兵北上,再攻合淝,亦不為其所挾也!”

    事到如今,孫權別無他法。

    他亦心知,自己此去,母親可能會選擇自裁。

    他可效仿張魯之于劉璋,以為母報仇的名義再與劉備聯盟,攻打曹操。

    那麼問題來了。

    他會因此承不孝之名,為天下人所不齒嗎?

    未必!

    因有前車之鑒。

    張魯母在成都而反劉璋,致母弟遭戮,此本為不孝之舉,卻因其立反劉璋為未遭天下人指責。

    高祖劉邦,父陷落于項羽之手,亦有︰“幸分我一杯羹。”之言。

    孫權棄母歸南,實屬無奈。

    其母弟倘若身死許都,他若能殺妻祭天,領江東義士反抗曹操,在天下人看來,亦是孝義之舉。

    便有人詬病,亦不會損其英名。

    想來,此乃周公瑾為其籌設之玄策也!

    那麼問題又來了。

    吳國太若真身死江東,孫權會不會因此而傷心和難過?

    傷心和難過是一定的。

    但決不會有表現出的那麼傷心難過。

    孫權亦是梟雄,為竟大業,可將親情置于次席。

    于是,孫權應允,與闞澤往江東而歸。

    荊州,江陵。

    在曹操與江東博弈的這段時間,諸葛亮並未做出任何擴張的舉動。

    他給魯肅寫信,表達的意思是︰乃慮吳主陷身江北,憂其安危,故不敢魯莽行事。

    但諸葛亮並非什麼也沒做。

    他暗布十策︰

    一修防務,築烽火台、練水師、調兵布防;

    二撫民生,復六門陂水利、減賦勸農、推廣耦犁;

    三安流亡,分荒田、貸耕牛、整飭吏治;

    四結士族,廣納才俊,設制銓選,按功分祿;

    五設疑兵,虛置糧倉、暗置疑營,沿江布蠻兵斥候。

    六重工械,改霹靂車,制木牛流馬,造連弩以配精兵。

    七興桑錦,選良種桑樹廣植于荊州諸郡,設錦官署督造。

    八精軍政,選壯兵以優戰,裁弱軍以屯田。

    九設軍塾,精荊州軍將勸學之風。

    十倡簡行,嚴婚喪鋪張、裁節慶儀制、營帳務實用;

    諸葛亮以此為由,蠰宅市桑,廣植江陵,以興織錦之業。

    劉備方曉,諸葛孔明非但善御兵、精于工造,于種桑一事,竟亦躬親研求。其不需要踏勘江陵水土,便親繪《桑株圖譜》以授農,教民辨土施肥、修枝防蟲之術。

    更于織錦工坊觀匠人操機,細究經緯疏密之理,改良織具十余處,使蜀地桑蠶之業,技法無比精妙。

    殊不知,諸葛亮之諸事皆通,皆緣其夢中于蜀地大興蜀錦。

    夢中的他事必躬親,諸多養桑養蠶織錦售錦之技藝,不待深研,大概一看便能輕易精通。

    在旁人看來,這簡直如神人也!

    而荊州與蜀地都是種桑養蠶的好地方,很多事情可以直接拿來套用。

    即便不能直接套用,以諸葛亮的智慧,只要稍加改動,便能因荊襄之變而制宜。

    有的時候,大家不是不怕累,而是不知道該干什麼。

    在荊州,諸葛亮讓每個人都忙了起來。

    百姓齊心,各司其職。田野間,新桑初綻,稻穗搖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工坊中,機杼聲聲,甲械精良。

    荊州風貌,煥然一新。

    這些舉措還沒完全實施下去,荊州便現大治之象。

    劉備心中甚慰,喟嘆阿斗之言誠不欺也,吾家丞相實乃國之柱石,才略冠世,世間諸事皆難不倒他。

    然而,最令劉備欣慰的卻不是這些。

    而是听聞諸葛亮之妻已有身孕之事。

    想到前世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年近半百方得一兒。

    而今生其妻有孕,劉備比自己媳婦懷孕都高興。

    遂與阿斗感慨︰“丞相若能早得一男孩,經過其悉心教導,必能繼承其意志和家業,不至于復忠烈之悲啊!”

    阿斗听聞此事,高興得鼻涕泡都要冒出來了。

    但很快,他又想到一不妥之事︰“相父小兒諸葛瞻,娶孩兒之女。倘若早出今二十年,與孩兒年紀相仿,孩兒哪有女兒嫁給瞻兒啊!”

    劉備啞然失笑︰“既是早出,即便是同名,也未必是同一孩兒心智。為父自會尋良家貴女許配丞相之子。”

    “也好!”

    阿斗想了想︰“可是,如果這次相父生的是女孩又當如何?”

    劉備深沉的點點頭︰“這還不簡單,為父便請丞相小女嫁給你,想來他不會拒絕。”

    阿斗小臉騰的一下紅了︰“父親,這如何使得?孩兒……原有妻子,恐不得另娶!”

    “那你之妻子乃是何人?”

    “三叔之女,孩兒的敬愛皇後。”

    “哦,原是如此。”劉備想了想︰“但亦未嘗不可多娶?”

    正這時,門外有侍高聲稟報。

    劉備問之何事?

    侍從答道︰“乃襄陽關將軍傳來家喜之事。”

    喜歡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方便以後閱讀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第248章 孫權歸南,孔明治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第248章 孫權歸南,孔明治荊並對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