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所言,似使趙範陷于兩難之境。一方乃脅迫己身之舊部,另一方則是拒婚之關雲長。
陳應以為,關羽此舉已觸太守之底線,無需再行姑息。
然趙範卻感覺,關羽並無過激之舉,其拒絕之由,亦合情合理。
實無必要非將事端弄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趙範並不傻。
細細思來,陳應並非為自己考慮,乃裹挾自己與關羽為敵,意在借己之手挑起事端,攪亂桂陽局勢,以便其渾水摸魚,掌控桂陽軍政大權。
趙範雖看似軟弱,心計卻遠非陳應可比。
權且答應陳應後,遂換便衣,夜入關羽營帳。
……
關羽更不是粗心大意之人。
否則千里走單騎之時,早死好幾遍了。
今奪雖桂陽,亦不敢稍有懈怠。
他命周倉和廖化各帶二百人分上下兩夜值班,以防趙範復反,夜間生變。
關羽雖傾慕于樊氏,但對趙範貿然獻女的動機始終持懷疑態度。
結果,夜間還真生變了。
只是,令關羽意外的是,通風報信之人,竟是趙範。
當時,關羽剛剛讀罷一遍《谷梁傳》,正準備熄燈入眠。
門外傳來廖化的聲音︰“君侯,趙範求見,稱有機密要事相告。”
關羽立時翻身而起︰“允他進來。”
趙範身著便衣,匆匆步入帳內,神色略顯慌張。
關羽端坐椅上︰“汝夜間急切求見,有何機要?”
趙範牙關緊咬,雙手抱拳,深深一揖道︰“君侯,禍事臨頭!”
“是何禍事?”
“陳應暗中勾連城外匪寇,妄圖趁夜舉事,加害君侯。我特來向君侯報信。”
其目蘊焦灼與誠篤之色,恭立一旁,靜候關羽之答。
關羽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又問道︰“你怎知此事?”
趙範抱拳道︰“實不相瞞,陳應暗中尋我,欲于今夜合謀加害于您。我素仰君侯大義,豈忍您遭此大難,是以冒死前來通報。”
關羽撫髯哼了一聲︰“汝既為一郡太守,部下胡來,你不思管束,卻來此暗中相告?到底何意?”
趙範聞言,嘆氣搖頭︰“實不相瞞,早年兄長為桂陽太守,兄長故去後,我領桂陽太守。然未嘗領兵,兵權委于陳應、鮑隆之後,本望此二人能念吾提攜之恩,助我保境安民、整肅郡務,結果此二人掌權之後,暗植親信、結黨營私,導致政令不通,諸事掣肘,桂陽軍政之權,幾為其所控。”
關羽一怔,撫髯冷哼︰“世間竟有如此忘恩負義之人?”
說到此,趙範又長嘆一聲︰“我亦曾相勸,然此二人非但不听,反言我婦人之仁,猜忌于彼。自恃手握兵權,行事愈發肆無忌憚,我雖為太守,卻已無力管束。
君侯,請相信我,此番來報,實是不忍見君侯遭此奸人算計,更不願桂陽百姓陷入戰亂之苦。”
關羽看了一眼趙範,本欲斥責一句“汝這太守無能矣”,卻考慮到人家今夜來通風報信,亦是冒了生命危險。
沉思片刻,道了一句︰“汝便留在此地,不可離此某身旁半步。”
趙範疑惑︰“君侯要囚禁于我不成?”
關羽站起身,踱到門口,憂郁的長嘆一聲︰“某此生最悔一事,便是未將一舍身傳訊之義士帶在身旁,至其身死滎陽。”
轉過身,看向趙範︰“今汝仗義來告,某斷不會再讓忠義之士蒙難!”
趙範一怔,方知關羽實乃為己周全。
抱拳道了一聲︰“謝君侯!”
關羽推開房門,淡淡道了一聲︰“廖化,備戰!”
廖化一抱拳︰“喏!”
……
月黑風高夜,陳應率兩百精兵悄然包圍關羽所住府堂,
正欲奪門而入,忽聞一聲哨響,四牆涌出無數弓箭手,箭鏃寒光閃爍。
陳應驚恐大喊 “快撤”。
卻見門外不知何時涌出一隊鐵甲,擋住其來路。
只見周倉從府中大步跨出,怒喝︰“逆賊,安敢來此?”
遂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敵陣大亂。
待一波箭雨過後,周倉領精卒沖入敵陣,他揮舞大刀,刀風呼嘯,所到之處鮮血飛濺,敵人紛紛倒下。
陳應欲逃,卻見廖化跳上牆頭,不緊不慢的彎弓搭箭,這一箭射中大腿,陳應頓時撲倒在地。
周倉大跨步沖到近前,將大刀逼在陳應的脖子上。
“小賊,往哪里逃?”
回首道︰“君侯,陳應已擒,請君侯發落!”
陳應萬沒料到事情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慌忙道︰“君侯饒命!”
關羽正坐房中與趙範品著茶。
遂道一聲︰“押進來。”
周倉如拎小雞一般將陳應押了進來。
陳應知大勢已去,悔不當初︰“君侯,饒命啊!”
關羽沒理會他,而是沉思片刻,忽然看向趙範,沉聲道了一句︰“莫若交由太守處置!”
陳應見到趙範,大聲怒斥︰“汝這背信棄義之徒!”
趙範冷哼︰“當初誤信于汝,以為汝能安守本分,共保桂陽太平。未曾想汝利令智昏,妄圖挑起事端,陷我桂陽百姓于水火,今遭此敗,實屬咎由自取!還敢在此大放厥詞,指責于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陳應亦覺自身昏聵失智,此時拿捏己身生死者,恰是趙範!
恍如夢醒,又抱拳求饒︰“懇請太守饒我一命。”
趙範冷冷搖頭︰“汝惡行昭彰,罪無可恕。今日若饒你性命,我有何顏面面對桂陽父老,又如何向關雲長將軍交代!”
說罷,向關羽一抱拳︰“君侯,請斬此人!”
關羽撫髯,微微點了一下頭。
周倉報了一聲“喏”,立刻將其拉出,手起刀落,斬陳應于月下。
至此,桂陽之危盡解。關羽仍令趙範為桂陽太守,又命廖化留駐此地,協理軍務。
趙範深知局勢,頗為識趣,主動將親子送至關羽麾下,隨其一同行事。
北行歸襄的路上,關羽感受頗深︰
胡班乃議郎胡華之後,出身士族。
趙範亦出自荊襄大族,同為士族子弟。
某素來自恃,向來看不起士族子弟,卻先後兩次為士族子弟所救。
而相比之下,大哥則完全不同。
大哥既尊敬士族,能善待劉琦公子這樣的義士,尊重孔融這樣的名士,信任孔明這樣的賢士,卻又對求田問舍的大儒名士許汜不屑一顧。
而大哥早在平原時,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
對貧苦百姓可謂一視同仁,關懷備至。
而對同樣出身寒微卻輕狡反復,唯利是視的呂布卻冷眼相對。
大哥這般待人態度,方為明辨是非、心懷天下的君子之風啊!
喜歡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