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

第227章 慕容熙一生只愛一人,為此引發大禮議之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秦嶺北山月 本章︰第227章 慕容熙一生只愛一人,為此引發大禮議之爭

    慕容軒、林婉清、獨孤未明和獨孤沖四人踏入後燕都城龍城,只見街頭巷尾一片衰敗之象。

    百姓面黃肌瘦,神情惶然,匆匆而過的行人皆投來警惕目光。他們喬裝改扮,混入城中,試圖揭開這風雲變幻背後隱藏的真相。

    彼時的慕容熙,在眾人眼中儼然是個沉溺酒色的昏君。然而,他實則獨寵苻皇後一人。

    至于荒廢朝政一說,也不盡然,後燕朝政長期由馮跋把控,慕容熙多數時候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

    四人在城中多方打探,逐漸拼湊出一段錯綜復雜的過往。

    馮跋之父馮安早年追隨慕容垂,為後燕效力,馮跋兄弟如馮素弗、馮弘等也先後入仕,馮氏家族在朝中根基深厚,人脈廣泛。

    而慕容熙對苻皇後的寵愛可謂登峰造極,竟打算在龍城的後燕皇宮為她修建一座 “仙女宮殿”。此念一出,恰似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朝中激起千層浪。

    自古以來,皇宮大殿皆為皇帝而建,以男子為尊、女子附屬于男子的觀念根深蒂固。慕容熙此舉,無疑公然挑戰了皇權與禮教的傳統。

    以馮跋為首的大臣們紛紛上書,言辭懇切,懇請慕容熙收回成命。但慕容熙心意已決,不顧重重壓力,執意推進此事。

    馮跋聯合眾大臣,以死諫的方式試圖讓慕容熙改變主意。

    本可心平氣和商討,卻因雙方強硬的態度,致使矛盾激化,一場激烈的大禮議之爭就此爆發,這場爭論持續三年,成為後燕朝堂矚目的焦點。

    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壓抑,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即將展開。

    支持慕容熙為苻皇後建殿的大臣站出,拱手說道“陛下富有四海,為心愛之皇後建殿,實乃深情之舉。皇後母儀天下,輔佐陛下治理後宮,功勞斐然,理應享有此等尊榮。再者,我朝疆土廣袤,國力昌盛,修建一座宮殿于國之根基並無大礙。”

    馮跋眉頭緊皺,上前一步,言辭犀利地反駁

    “此言差矣!皇宮乃天子理政之所,象征皇權至高無上,祖宗禮法傳承千年,從未有過為女子建殿並命名之先例。

    此舉若開,必將破壞祖宗規制,動搖國之根本。且當下百姓生活困苦,民生艱難,若將大量財力物力耗費于一座只為取悅皇後的宮殿,必將引發民怨,失了民心。”

    另一支持建殿的大臣不甘示弱,立刻回應

    “我朝自建國以來,常以創新之舉引領風氣,為何不能為皇後修建專屬宮殿?皇後于陛下而言,不僅是伴侶,更是助力,為其建殿,可彰顯陛下之深情,亦能激勵皇後更好地輔佐陛下,此乃兩全其美之事。”

    馮跋目光如炬,毫不退縮

    “創新應在合理範疇之內,關乎祖宗禮法之事,絕不可隨意更改。《周禮》有雲‘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等級禮法森嚴,豈容輕易打破?若為皇後建殿,置天子威嚴于何地?”

    又有大臣附和馮跋“馮大人所言極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此等先例。若因陛下寵愛皇後,便隨意更改祖制,後世子孫將如何遵循?國家法度一旦混亂,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支持建殿的大臣仍不死心“時代在變,規矩亦可變通。皇後之賢德,眾人皆知,為其建殿,可讓天下人看到我朝對皇後的敬重,彰顯我朝之開明。”

    馮跋神色嚴肅,斬釘截鐵地說道“開明並非體現在破壞祖宗禮法之上。祖宗留下的規矩,是歷經數代人智慧沉澱而成,旨在維護國家穩定、社會秩序。隨意打破,便是對祖宗的不敬,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關于皇帝與皇後地位的爭論,更是讓朝堂氣氛劍拔弩張。一位主張帝後地位平等的大臣說道“皇後與皇帝共理家國,皇後在內宮輔佐皇帝,管理後宮事務,使皇帝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處理朝政。如此功勞,難道不應與皇帝享有同等地位嗎?”

    立刻有大臣反駁“荒謬!皇帝乃天下之主,受命于天,皇權至高無上。皇後雖尊貴,但終究是皇帝之妻,理應處于從屬地位。若將皇後地位抬高至與皇帝等同,必將導致後宮干政,擾亂朝綱,歷史上因後宮干政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不勝枚舉。”

    主張帝後平等的大臣據理力爭“如今局勢不同以往,皇後賢能,對國家大事亦有獨到見解,參與朝政,可為皇帝出謀劃策,何必將其束縛于後宮之中?且皇後之位,與皇帝相互依存,平等相待,方能夫妻和睦,家國興盛。”

    馮跋神色凝重,開口說道“《春秋左傳》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與軍事,皆為國家重中之重,此等大事,唯有皇帝可主持。皇後若與皇帝地位平等,如何保證皇權的集中與政令的統一?國家必將陷入混亂。”

    支持皇帝地位高于皇後的大臣點頭稱是“正是此理。皇帝為一國之尊,皇後應遵循婦道,輔佐皇帝,而非妄圖與皇帝平起平坐。否則,上下無序,綱常混亂,國家危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主張帝後平等的大臣仍不放棄“我並非主張皇後干預朝政,只是認為在地位上應給予皇後足夠的尊重,與皇帝平等相待,這並不影響皇帝對國家的統治。”

    馮跋嚴肅地說道“地位平等,便容易滋生野心。一旦皇後有了非分之想,參與朝政決策,必將破壞朝堂平衡,危及國家穩定。我們不能因一時之念,而給國家埋下隱患。”

    在大臣對皇帝與皇後忠誠對象的爭論上,朝堂氣氛愈發緊張。

    一方大臣率先發言

    “大臣理應忠于皇帝一人,皇帝乃國家象征,對皇帝忠誠便是對國家忠誠。皇帝掌控國家命脈,決策國家大事,大臣只需一心輔佐皇帝,便可保國家昌盛。”

    另一方大臣則反駁道

    “皇後在後宮亦有影響力,且與皇帝共同治理家國,大臣亦應對皇後保持忠誠,如此方能維護皇室整體權威。皇後若能得到大臣尊重與忠誠,亦能更好地協助皇帝治理後宮,穩定朝堂。”

    主張只忠于皇帝的大臣冷笑一聲“皇後雖為後宮之首,但終究不能干預外朝之事。大臣的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若將忠誠分散于皇後,必將導致權力分散,影響皇帝決策,甚至可能引發朝廷內部紛爭。”

    支持對帝後皆忠誠的大臣說道“此言差矣。皇後作為皇帝的伴侶,對皇帝的影響不可忽視。且皇後有時能從不同角度為皇帝建議,若大臣能對皇後忠誠,便能更好地領會皇帝與皇後的意圖,促進朝廷政令的推行。”

    馮跋站出來,神情莊重地說道“忠誠于皇帝,是臣子的本分。《論語》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我們深受皇帝恩澤,理當一心輔佐皇帝。若對皇後亦表忠誠,難免會讓人產生混淆,不知該以誰的命令為準。且歷史上因臣子對皇後勢力依附,導致朝廷黨爭不斷,國家衰敗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支持對帝後皆忠誠的大臣仍試圖辯解“我們並非要大臣盲目听從皇後命令,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尊重皇後意見,協助皇帝與皇後共同治理國家。”

    馮跋嚴厲地說道“適當之時?這界限如何劃分?一旦開了這個口子,便如洪水決堤,難以控制。大臣的忠誠只能有一個對象,那便是皇帝,唯有如此,方能保證朝廷的穩定與國家的長治久安。”

    經過三年激烈的爭論,以馮跋為首的反對派憑借深厚的禮法依據和眾多大臣的支持,贏得了這場大禮議之爭。

    慕容熙雖滿心不甘,但也只能暫時擱置修建 “仙女宮殿” 的計劃。

    然而,經此一役,慕容熙對馮跋懷恨在心。他表面上依舊佯裝沉迷酒色,荒淫無度,暗中卻與苻皇後密謀如何削弱馮跋的勢力。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第227章 慕容熙一生只愛一人,為此引發大禮議之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第227章 慕容熙一生只愛一人,為此引發大禮議之爭並對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