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軒、林婉清、獨孤未明和獨孤沖四人,心中始終縈繞著一個謎團拓跋 為何會施展那源自秦始皇嬴政自創的天地六合劍法?
為了探尋真相,他們決定在平城住下來,慢慢尋找答案。
平城,北魏的都城,表面上風平浪靜,一片祥和。然而,平靜之下,實則暗潮涌動,危機四伏。
四人不放過任何可能暗藏線索的角落,大街小巷、市井坊間,都留下了他們探尋的身影。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的收獲卻微乎其微,關于拓跋 的秘密,始終沒有進展。
這一日,四人走進城中一家酒肆,打算稍作休憩。
酒肆內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喧囂的人聲、此起彼伏的談笑聲與清脆的酒杯踫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一曲嘈雜的市井樂章。
就在這時,鄰桌來了一位翩翩公子。他身著一襲月白色錦袍,質地考究,在店內昏暗光線映照下,泛著柔和內斂的光澤,仿若流動的月光。
腰間束著的墨玉腰帶,溫潤華貴,恰到好處地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
頭戴的玉冠,更為他增添了幾分儒雅不凡的氣質。只見他面容俊朗,眼神透著睿智與從容,舉手投足間盡顯翩翩風度。
生性開朗的獨孤未明率先注意到這位獨自飲酒的公子,熱情好客的他不假思索地走上前去,微笑著發出邀請“公子,一人飲酒未免孤寂,若不嫌棄,不妨與我們一同共飲,也添些熱鬧。”
公子聞言,臉上浮現友善微笑,大方起身,移步來到他們桌前。
一番相互介紹後,四人驚訝地發現,眼前這位風度翩翩的公子,竟是拓跋 的長子拓跋嗣。
回憶往昔,慕容軒、林婉清和獨孤未明曾親眼見證拓跋嗣的誕生。在他年幼時,幾人更是傾注心血,手把手教授他武功,陪伴他度過許多無憂無慮的歡樂時光。
時光荏苒,如今的拓跋嗣已出落得氣宇軒昂,讓人不禁感嘆歲月奇妙。
原來,拓跋嗣近日在宮中屢遭父親拓跋 怒罵,心情極度壓抑,這才出宮散心,沒想到在此與他們相遇。
自此次相遇後,拓跋嗣似乎從宮中昏暗的日子中,找到了樂趣,接下來的日子里,拓跋嗣連續多日偷偷出宮,與他們圍坐在一起,暢談天下大事。
他們談論的話題廣泛而深刻。從紛繁復雜的天下局勢,到微妙細致的治國理政方略;從鮮卑與漢族的文化差異與融合之道,到百姓民生的富足安康之法;從草原部落牧民與農耕地區農民的和平共處之策,再到關乎國家興衰的人才選拔與重用之方。
為了檢驗拓跋嗣是否具備成為北魏國接班人的資質,慕容軒、林婉清、獨孤未明以及獨孤沖四人對拓跋嗣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考問。
慕容軒神色凝重,率先拋出關于天下大勢的問題“嗣兒,如今天下紛爭不斷,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局勢瞬息萬變。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中,你認為北魏該如何把握天下大勢,方能站穩腳跟,謀得長遠發展?”
拓跋嗣微微皺眉,陷入片刻沉思,隨後目光堅定地回答
“如今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相互制衡又相互角逐。北魏需時刻保持敏銳洞察力,精準審時度勢。
在外交上,與周邊各國巧妙周旋,根據實際形勢,時而結成聯盟抵御強敵,時而韜光養晦,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同時,務必加強自身實力建設,整軍經武,提升軍事力量,強化國家根基,如此方能在這波譎雲詭的天下局勢中佔據一席之地,謀求發展。”
慕容軒听後,微微點頭,對拓跋嗣的回答表示認可,眼中流露出贊許。
林婉清緊接著提出關于民族融合的問題“鮮卑與漢族,文化習俗差異顯著,猶如兩條不同軌跡的河流,如何才能讓它們交匯融合,實現兩族百姓和諧共處?”
拓跋嗣從容回應
“兩族相融,關鍵在于搭建相互理解與尊重的橋梁。
我們應大力鼓勵鮮卑族積極學習漢族先進文化與精湛技術,汲取漢族文化精華,同時,也要創造條件讓漢族深入了解鮮卑族獨特風土人情與文化傳統。
在教育方面,推行兩族子弟共同學習模式,讓他們在學習中增進彼此了解與友誼。
並且,在政策制定上,要一視同仁,保障兩族百姓享有平等權益,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促進鮮卑與漢族深度融合,實現和諧共處。”
林婉清面露欣慰之色,對拓跋嗣的見解深表認同。
獨孤未明也關切地問道“嗣兒,百姓乃國家根本,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石。那麼,怎樣才能讓百姓富足,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拓跋嗣認真思考後,有條不紊地說道
“要實現百姓富足,首先需高度重視農桑之事。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同時興修水利設施,改善灌溉條件,以此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百姓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積極發展商業,拓展貿易往來,為百姓開闢更多生計來源。再者,減輕賦稅徭役,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如此,百姓方能安居樂業,國家也將日益繁榮昌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獨孤未明听後,不禁點頭稱贊,對拓跋嗣的治國理念表示贊賞。
獨孤沖也提出自己的疑問“草原部落的牧民與農耕地區的農民,生活方式截然不同,難免會產生矛盾沖突。如何才能讓他們未來實現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拓跋嗣微笑著回答
“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搭建溝通交流平台。
一方面,積極引導牧民與農民開展貿易交換活動,讓牧民能用畜牧產品換取所需農產品,農民也能通過交換獲得畜牧產品,實現互利共贏,增進彼此經濟聯系。
另一方面,大力加強文化交流,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讓雙方深入了解彼此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
同時,設立專門機構,公正公平處理兩者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確保問題及時妥善解決,如此便能實現草原部落牧民與農耕地區農民和平共處,攜手共進。”
獨孤沖听後,對拓跋嗣的回答深感佩服,心中對他的治國才能又多了幾分認可。
慕容軒就人才方面的問題詢問道“嗣兒,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關乎國家興衰成敗。那麼,該如何做到重用人才,又怎樣才能廣納賢才,為國家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拓跋嗣神情嚴肅,認真回答
“重用人才,首當其沖要做到知人善任,充分了解每個人才的特長與能力,根據其特點安排合適職位,讓他們能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最大價值。
給予人才充分信任與支持,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良好條件,讓他們感受到自身價值得到認可。在取才方面,要摒棄門第之見,不拘一格降人才。
無論是出身名門望族,還是寒門子弟,只要有真才實學,具備為國家效力的能力與決心,皆應廣納為用。
設立完善科舉制度,為人才公平競爭機會,選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賢才,為國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推動國家不斷向前發展。”
眾人听後,皆對拓跋嗣的回答表示滿意,對他的見識和胸懷深感欽佩。
在接下來的幾日,五人通過這些關于天下大勢、民族融合、百姓民生、農牧相處以及人才任用等重要問題的探討,彼此不斷試探、了解。
每一個問題的深入交流,每一次觀點的激烈踫撞,都如同堅實的基石,一步步搭建起他們之間深厚的信任橋梁。
終于,經過多日連續交流,五人之間建立起深厚而堅實的信任感。
但是,他們談論天下的這幾日,拓跋 又在平城大開殺戒,很多無辜的人就此喪命。
這一日,他們再次圍坐在一起,氣氛凝重壓抑,每個人神色格外嚴肅。話題自然而然轉到如今北魏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改變這艱難現狀。
拓跋嗣想起父親近來的種種暴行,不禁面露憂色,沉重長嘆
“如今父親性情大變,變得殘暴多疑,行事愈發乖張,整個北魏上下人心惶惶,猶如驚弓之鳥。長此以往,國家恐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百姓也將在水深火熱中飽受煎熬。”
獨孤沖年輕氣盛,听聞此言,忍不住憤然起身,大聲說道“如此暴君,難道就任由他繼續胡作非為,將國家和百姓推向深淵?”
慕容軒微微皺眉,陷入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
“嗣兒,你身為長子,想必在這困境中也深感無奈痛苦。只是,若想改變這一切,絕非易事,我們必須從長計議,謹慎謀劃。”
拓跋嗣神色黯然點頭,語氣充滿無奈與憂慮
“我雖貴為太子,然而在父親如今的狀態下,卻處處受限,舉步維艱。父親對我猜忌日深,如今賀夫人深得父親寵愛,她與父親所生之子拓跋紹,更是深受父親喜愛。
我只覺自己的太子之位搖搖欲墜,隨時可能被廢掉。其實,若僅僅被廢,我與母親退居一隅,過平靜日子,倒也無妨。但以父親如今的殘暴手段,一旦我被廢,我與母親恐怕很難善終。”
接著,拓跋嗣緩緩道出賀夫人的事情
“賀夫人是我祖母賀氏的親妹妹,生得花容月貌,明艷動人。一日,父親在賀蘭部見到小姨,頓時被她的美貌所傾倒,心中便起了將她納入後宮的念頭。
當時,小姨已有丈夫,夫妻二人生活和睦。但父親心意已決,為達目的,竟不擇手段。他先是暗中派人在小姨夫的領地制造事端,引發紛爭,而後以平定戰亂之名,派軍隊介入。
在混亂中,小姨夫不幸喪命,父親便趁機強行將小姨納入後宮。按漢人的輩分,賀夫人便是父親的小姨,如今父親整日與這位小姨賀夫人膩在一起,對她寵愛有加。
小姨為父親生下弟弟拓跋紹後,紹弟古靈精怪,深得父親喜愛,這也使得我的處境愈發艱難。”
眾人听聞拓跋嗣的講述,皆是一陣沉默,心中既對拓跋 的暴行感到憤慨,又為拓跋嗣的處境感到擔憂。
這時,獨孤未明打破沉默,語氣堅定地說“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北魏百姓受苦,也不能任由拓跋 繼續這樣殘暴統治下去。必須想個辦法,縮短拓跋 的統治時間,為北魏尋找新的生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陷入沉思,氣氛沉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許久,慕容軒緩緩起身,神色嚴肅地說“我掌管百燕會多年,听聞東晉文人常服用一種名為五石散的東西。此藥由五種礦石粉末制成,初服之時,能讓人短時間內精神亢奮,精力充沛,仿佛擁有無盡活力,一夜可御女無數,因此深受東晉文人雅士追捧。”
慕容軒頓了頓,繼續說道
“然而,這五石散實則暗藏巨大隱患。長期服用,不僅會逐漸掏空身體,使身體每況愈下,而且服藥之後,人會陷入難以自控的狀態,必然會沉迷女色,加速身體虧損。
若能將五石散獻給拓跋 ,使其加速腐敗、淫樂,或許可快速折損他的壽命。雖說此方法略顯陰損,但為了盡早結束他的殘暴統治,拯救北魏百姓于水火之中,不失為一種可行之策。而由嗣兒你前去進獻,既能增強你在拓跋 心中的信任度,又不易引起他的懷疑。”
眾人听後,皆陷入沉思。拓跋嗣心中五味雜陳,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一想到北魏如今的局勢,想到百姓所遭受的苦難,他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緩緩點頭道
“事已至此,為了北魏的蒼生,為了國家的未來,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五人就此達成一致。慕容軒立刻安排百燕會的精銳成員,快馬加鞭趕赴東晉,務必盡快取得五石散。
拓跋嗣則在宮中密切留意時機,準備將這份改變北魏命運的 “特殊禮物” 獻給拓跋 。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