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軒和林婉清一路快馬加鞭,馬蹄揚起一路塵埃,終于抵達了長安。
這座古老的都城,城牆高聳入雲,氣勢恢宏磅礡,然而城中卻隱隱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仿佛被即將來臨的風雲變幻所籠罩。
二人徑直前往逍遙園,那是鳩摩羅什大師清修與翻譯佛經之地。
踏入園中,靜謐祥和的氛圍如輕柔的紗幔般撲面而來。花木扶疏,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在低語;曲徑通幽,蜿蜒的小徑仿佛能引領人通往塵世之外的寧靜之所,仿若隔絕了外界所有的喧囂與紛擾。
慕容軒和林婉清輕車熟路地來到大師的居所。
只見鳩摩羅什大師正端坐在蒲團之上,神情專注地翻閱著經文。大師面容祥和,眼神寧靜深邃,透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宛如一尊慈悲的佛像。察覺到有人來訪,他緩緩抬起頭,目光落在慕容軒和林婉清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轉瞬便化作溫和的笑容。
“阿彌陀佛,二位施主,許久不見,不知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鳩摩羅什大師雙手合十,聲音平和,仿佛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
慕容軒和林婉清趕忙恭敬行禮,林婉清率先開口,她的聲音中帶著憂慮與急切︰“大師,如今北方局勢危急如累卵,拓跋 所統領的北魏日益強大,其殘暴統治令百姓如墜無間地獄,生靈涂炭,苦不堪言。我們此來,是懇請大師出面,勸說姚興陛下與赫連勃勃結盟,共同對抗北魏,阻止那殘暴統治如洪水猛獸般繼續南下。”
鳩摩羅什大師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他輕輕搖頭,緩緩說道︰“二位施主,世間紛爭,猶如夢幻泡影,諸多大勢,皆由業力牽引,非人力所能輕易扭轉。《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北魏拓跋 當真能統一北方,此或乃天意,強行阻攔,恐生諸多變故,引發更多業障。”
慕容軒心中焦急,向前一步,懇切說道︰“大師,話雖如此,但拓跋 的統治手段殘忍至極,無數百姓在其鐵蹄下輾轉呻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大師慈悲為懷,難道能眼睜睜看著蒼生在水火中掙扎,而無動于衷嗎?”
鳩摩羅什大師輕嘆一聲,目光變得深邃而悲憫,他緩緩說道︰“貧僧理解二位的心情,然而天下之事,錯綜復雜,因果交織。就如慕容垂與慕容公子先後穿越時空,雖初衷或許為善,欲救蒼生脫離苦海,卻也改變了天下大勢,帶來諸多傷亡與災難。這世間因果循環,如環無端,貧僧貿然介入,恐引發更大禍端。二位施主,莫要過于執著,應早日看透,方能解脫,此乃佛法之要義。”
林婉清秀眉微蹙,眼神堅定如炬,她說道︰“大師,我們明白您的顧慮,也知曉佛法中因果循環的道理。但如今的天下,姚興陛下在您的燻陶下,懷有佛家慈悲之心。他平等對待漢人,對百姓心懷憐憫。《大般涅盤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拯救眾生脫離苦難,便是順應佛性之舉。雖然我們與姚萇有仇,但為了天下蒼生,願意放下仇恨,支持姚興陛下統一北方。大師,若您看著百姓遭受北魏踐踏而不出手,那慈悲之心又何在?佛法又怎能說領悟至深呢?佛祖曾割肉喂鷹,以大慈悲心,救度眾生,對動物尚有如此慈悲,何況這些飽受戰火之苦的北方百姓呢?”
慕容軒和林婉清的這番話,如重錘般撞擊著鳩摩羅什大師的內心。
大師陷入了沉思,他閉上雙眼,仿佛看到了北方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的淒慘景象。良久,他緩緩睜開眼楮,眼中滿是無奈與決心︰“二位施主所言,雖有些牽強,但也讓貧僧難以反駁。貧僧確實目睹了北方百姓的苦難,此乃人間大悲。罷了,貧僧願意前往皇宮,一試勸說姚興陛下,盡我所能阻止北魏南下,減少殺戮與犧牲,也算是為眾生積累些許功德。”
慕容軒和林婉清大喜過望,趕忙再次行禮︰“多謝大師!若能如此,實乃天下蒼生之福。”
鳩摩羅什大師微微點頭,起身整理衣袍,帶著一種莊重而悲憫的神情說道︰“二位施主稍安勿躁,貧僧這便入宮面見姚興陛下。只是此事難度頗大,涉及國家大事,最終決斷還在陛下自己。”
看著鳩摩羅什大師離去的背影,慕容軒和林婉清心中既充滿期待,又隱隱擔憂。他們深知,這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後續的路還充滿了變數與挑戰。
鳩摩羅什大師來到皇宮,通報之後,很快被姚興召見。姚興見到大師,趕忙起身相迎,臉上帶著恭敬之色︰“大師前來,定有要事,不知此番所為何事?”
鳩摩羅什大師雙手合十,神色凝重︰“陛下,如今北方拓跋 的北魏勢力漸大,其殘暴統治已讓無數百姓受苦,如處水深火熱之中。貧僧懇請陛下與赫連勃勃結盟,共同抵御北魏,以免其南下,使更多生靈涂炭。”
姚興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大師,此事關乎重大。赫連勃勃此人,野心勃勃,性情難測,與他結盟,猶如與虎謀皮,朕不得不慎重考慮。”
鳩摩羅什大師見狀,繼續勸說道︰“陛下,《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如今局勢危急,拓跋 已然成為各方心腹大患,此乃天下之‘火宅’。若不聯合,恐被其各個擊破,眾生將永陷苦難深淵。赫連勃勃雖野心不小,但此刻他與北魏也有深仇大恨,此時結盟,共同抗魏,于雙方皆有利,此乃順應時勢之舉,亦是慈悲為懷,拯救眾生之道。且陛下心懷慈悲,若能阻止北魏南下,拯救天下蒼生,此乃莫大功德,猶如明燈照破千年暗,慧劍斬除萬劫愁。”
姚興在殿中來回踱步,沉思良久。他深知大師所言有理,然而結盟之事,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存亡,容不得半點馬虎。
終于,他停下腳步,看向鳩摩羅什大師,眼中透著堅定︰“大師,朕听您的。如今北方百姓受苦,朕若坐視不管,有違本心,亦有悖佛法。朕即刻發兵主動出擊,阻止北魏南下。”
鳩摩羅什大師面露欣慰之色︰“陛下聖明,此乃蒼生之幸。願陛下此戰順遂,早日平息戰亂,還天下一片安寧。”
然而,這一消息很快被北魏拓跋 在長安的細作知曉。
拓跋 得知後,怒發沖冠,猛地將手中的酒杯砸向地面,酒杯瞬間粉碎,酒水濺得到處都是。他咬牙切齒地吼道︰“姚興竟敢與赫連勃勃結盟,還想主動出擊,簡直是自不量力!我定要讓他知道,與我作對的下場!” 當即決定提前動手。
于是,拓跋 親率大軍南下,以 “後秦與赫連勃勃聯盟” 為借口,氣勢洶洶地直指後秦在河東的核心重鎮 —— 晉陽今山西太原)。
當時後秦鎮守晉陽的將領是 “並州牧” 姚平姚興之弟,後秦宗室重臣)。
姚平听聞北魏來犯,心中並未將拓跋 放在眼里,想著要給北魏一個下馬威,便貿然出城迎戰北魏軍。
拓跋 老謀深算,早就在城外設下了天羅地網。
姚平的軍隊一進入埋伏圈,頓時喊殺聲四起,北魏伏兵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出。姚平軍隊瞬間陣腳大亂,在北魏軍的猛烈攻擊下,士兵們紛紛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姚平這才意識到自己輕敵了,可為時已晚,只得狼狽地率領殘軍退回晉陽堅守。
北魏軍迅速將晉陽團團包圍,采用 “圍點打援” 策略︰
一方面以攻城器械猛烈攻擊晉陽城牆,巨大的攻城錘撞擊著城門,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城牆在震顫,磚石紛飛;士兵們如螞蟻般攀爬著雲梯,箭矢像雨點般射向城頭,守城的士兵們奮力抵抗,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晉陽外圍精心設伏,等待攔截後秦的援軍。
晉陽城內,姚平望著城外如狼似虎的北魏軍,心中懊悔不已。
他深知自己犯下大錯,如今只能寄希望于援軍能盡快趕到,解晉陽之圍。
然而,後秦的援軍在趕來的途中,不斷遭到北魏伏兵的襲擊。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火光沖天,喊殺聲、慘叫聲、馬嘶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地獄的修羅場。
晉陽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北魏軍的猛烈進攻。隨著城門被攻破,後秦在河東的防御體系瞬間崩塌。拓跋 率軍乘勝追擊,繼續南下,先後攻克河東的平陽今山西臨汾)、長子今山西長治長子縣)等重鎮。當地後秦守將面對北魏的洶洶來勢,或望風而降,或棄城而逃。
最終北魏基本控制了河東地區的大部分領土,將勢力範圍推進到黃河岸邊,直接威脅後秦的核心統治區 —— 關中今陝西中部)。
姚興得知晉陽失守以及河東大片領土淪陷的消息後,心急如焚。
此時,他不僅主力受損嚴重,關中內部又爆發了羌人部落叛亂,急需穩定局勢,實在無力再與北魏爭奪河東。
而拓跋 這邊,北魏剛剛吞並後燕部分領土,新佔領區局勢不穩,需要時間消化,加之北方柔然部落開始頻繁襲擾北魏邊境,也無心繼續南下。
雙方權衡利弊後,最終默認了 “以黃河為界” 的局面︰北魏控制河東地區,後秦退守黃河以西的關中,這場慘烈的戰爭暫時落下帷幕。
戰後,慕容軒和林婉清行走在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黃河兩岸。只見大地一片荒蕪,廢墟連綿不絕。
燒焦的樹木如枯瘦的鬼影,東倒西歪地立在路邊,仿佛在訴說著戰爭的殘酷。破敗的房屋千瘡百孔,在風中搖搖欲墜,似乎下一秒就會徹底坍塌。無數士兵的尸體橫七豎八地躺在荒野,無人掩埋,他們的面容扭曲,有的瞪大雙眼,似在死前充滿了恐懼與不甘;有的肢體殘缺不全,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
百姓們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面黃肌瘦。孩子們瑟縮在父母懷里,眼神中滿是恐懼與迷茫,那一聲聲稚嫩的哭聲,仿佛是對這殘酷世界的控訴。
老人們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著,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滄桑與無奈,每一步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婦人們則淚流滿面,她們望著曾經的家園化為灰燼,心中的悲痛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涌而出。
慕容軒望著這人間煉獄般的場景,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痛苦與自責。他轉頭看向林婉清,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哽咽︰“婉兒,我們一心想要阻止拓跋 南下,拯救百姓于水火,可如今…… 卻造成了如此多的死亡與苦難。我們是不是…… 好心辦了壞事?”
林婉清眼眶泛紅,淚水奪眶而出,她輕輕搖頭,聲音帶著無盡的哀傷︰“軒哥,我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鳩摩羅什大師的話,此刻一直在我耳邊回響。我們以為憑借自己的力量和想法,就能改變這亂世,可卻沒想到引發了如此慘烈的戰爭。我們真的能阻止殺戮嗎?”
二人站在黃河岸邊,河水奔騰咆哮,氣勢洶洶,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渾濁的河水裹挾著泥沙,滾滾東流,似乎也在為這無數的生靈涂炭而悲憤不已。
慕容軒握緊拳頭,指節泛白,心中滿是無奈與迷茫︰“我們手握《道德經》和《仁義經》,本以為可以憑借它們穿越時空,知曉歷史走向,甚至聯手擊殺任何人,改變這亂世的格局。可如今看來,這一切似乎都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我們真的能創造一個太平盛世嗎?”
林婉清抬起頭,望著天空中那被戰火燻染得灰暗的雲朵,輕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迷茫與絕望︰“就算我們能改變一時的局勢,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數的紛爭與苦難似乎從未停止過。我們所做的一切,真的有意義嗎?”
慕容軒微微閉上眼楮,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然而,那一幕幕慘狀卻如噩夢般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他緩緩說道︰“婉兒,或許我們該重新審視我們所做的一切。也許,真正的太平盛世,並非僅僅依靠武力和對歷史的干預就能實現。我們是不是太過自負,沒有考慮到這其中復雜的因果關系?”
林婉清轉過頭,看著慕容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與堅定︰“軒哥,那我們該怎麼做呢?難道就這樣放棄嗎?可我又不甘心看到百姓們如此受苦。”
慕容軒睜開眼楮,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握住林婉清的手,堅定地說道︰“不,我們不能放棄。只是,我們需要換一種方式。我們要從人心、從根本上去尋找讓天下太平的方法。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救世之道。”
林婉清微微點頭,她從慕容軒的眼神中看到了新的希望與決心。黃河的風,帶著絲絲涼意,吹拂著他們的衣袂,仿佛也在為他們的思索與抉擇而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