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

第30章 風雪中洛神-宓妃再現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秦嶺北山月 本章︰第30章 風雪中洛神-宓妃再現世

    林婉清立在代國的廣袤土地上,凝望著遠方,心中苦苦思索著應對之策。

    她深知,若坐等獨孤未明的聯軍來襲,代國必陷危境。

    與其這般被動,不如主動出擊,或許能于這亂世之中覓得一線生機,化解代國的重重危機。

    林浩的來信宛如一道曙光,為她的思緒指明了方向。

    信中提及,天命之人並非拘泥于某一特定形象,而是能夠融合諸多理念、凝聚各方力量的關鍵所在。

    這令林婉清茅塞頓開,她明白,尋覓天命之人不可局限于拓跋家族,且此般尋覓不可強求,需順應機緣。

    向拓跋什翼健辭行時,她瞧見了這位首領眼中的不舍。

    但她亦知曉,自己的決心無人可擋。

    拓跋�匆匆趕來,眼中滿是急切與深情,願舍棄一切隨她而去。

    林婉清輕輕搖頭,聲音堅定︰“我背負著家族與天下的使命,此刻兒女情長只能深埋心底。”

    踏上旅途,她一路向西,來到前秦與前燕的交界地。

    這里硝煙彌漫,百姓流離失所,仿若人間煉獄。

    前秦的軍隊整齊有序,可部分士兵眼中的殘暴卻無法掩飾。

    前燕的殘軍雖奮力抵抗,卻因朝廷腐朽,軍備不足,士兵們饑腸轆轆,裝備破舊。

    林婉清心中不忍,憑借林家的醫術與物資,救助著受傷的眾人,不分敵我。

    在救助過程中,她結識了年輕謀士張袞。

    張袞出身不凡,祖父與父親皆在仕途有所建樹。

    他才思敏捷,學富五車,性格敦厚。

    林婉清與他交談,發現其對治國之策見解獨到,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他口中融會貫通。

    林婉清認定,他定能在自己探尋之路上助一臂之力,便邀他同行。

    之後,林婉清與張袞繼續向西,前往獨孤未明所在的草原部落——獨孤部落,也被稱為屠各部落,乃是匈奴的一個分支。

    獨孤即屠各的不同漢譯,在歷史上被認為是匈奴單于貴族。

    他們此去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探查清楚獨孤部落是否全都與姚萇相互勾結,以便能更好地應對可能來自獨孤部落方面對代國的威脅,從而在這亂世中為代國尋得更多的生機與保障。

    慕容垂和慕容軒在長安的行動,讓冉操的農家軍內部出現了動搖。

    冉操怒火中燒,決定改變策略,拓展農家勢力範圍。

    他派遣一部分農家子弟渡江東晉,這些人迅速扎根,在東晉境內建起了總壇的分壇,廣納門徒。

    另一部分則潛入前燕,暗中謀劃,企圖顛覆燕國政權,以扭轉局勢。

    前燕朝廷听聞冉操來犯,頓時亂成一鍋粥。

    慕容楷挺身而出,向慕容㛔襟�煬溝校 餃в弈蔚閫貳br />
    慕容楷雖有勇有謀,但面對氣勢洶洶的農家軍,也倍感壓力。

    戰場上,前燕軍隊節節敗退,城池不斷易主。

    東晉朝堂之上,桓沖與謝安就前燕局勢展開了激烈討論。

    桓沖主張出兵援燕,制衡前秦。

    謝安卻認為應先穩固自身防線,再相機而動。

    二人爭執不下,最終東晉只派出一支小部隊在邊境駐扎,作壁上觀。

    林婉清與張袞踏上前往獨孤部落的行程,他們深知此行艱難且危險重重,但為了代國的安穩,為了能在這復雜多變的局勢中找到化解危機的關鍵線索,他們毫不退縮,堅定地向著目標前行。

    一心要揭開獨孤部落背後隱藏的秘密,為代國的未來謀求出路。

    天色漸沉,殘陽如血,林婉清與張袞在趕往獨孤部落的途中,踏入一片古老荒林。

    古木參天,枝葉交錯,霧氣裊裊,神秘莫測。

    二人正謹慎前行,輕微卻沉穩的腳步聲傳來,一位老者從粗壯古樹下現身。

    老者目光平和深邃,似能洞悉一切,上下打量後開口︰“二位遠道而來,老夫已等候多時。”

    林婉清抱拳行禮詢問,老者望向殘陽,稱夜觀天象,見紫薇星動,有異人將與獨孤部落命運相連,關乎草原和平與蒼生安寧,故在此靜候,隨後表明自己是獨孤部落輩分最高的獨孤峰。

    他身著墨黑色長袍,銀線符文在霧氣中若隱若現,身形消瘦筆挺,白發如雪,臉龐輪廓分明,眼窩深陷,雙眸幽光閃爍,高挺鼻梁下薄唇微抿,頷下長須隨風而動,盡顯超凡脫俗。

    林婉清再次行禮,報出麥積山林家名號。

    獨孤峰聞之,眼中閃過追憶悵惘,長嘆與林海的過往。

    五十年前,天下大亂,江湖亦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獨孤峰與林海,恰似兩顆璀璨星辰耀于江湖蒼穹。

    獨孤峰,人如其名,其身姿挺拔若孤峰傲立,氣勢磅礡。

    彼時,有臭名遠揚的奸臣司馬倫,此人心術不正,妄圖篡位奪權,他蠱惑人心,暗中勾結各方勢力,致使朝綱混亂,忠臣義士多受其害,百姓也深陷水深火熱之中。

    獨孤峰與林海義憤填膺,決心阻止其惡行。

    獨孤峰以剛猛無匹的“破岳拳”直擊司馬倫的爪牙,拳風呼嘯,仿若能開山裂石,每一擊皆帶著千鈞之力,將那些助紂為虐者紛紛擊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海則施展開“幽影劍法”,劍影閃爍如電,神出鬼沒地滲透進司馬倫的勢力核心,令其陣腳大亂。

    最終,二人成功破壞司馬倫的篡位陰謀,司馬倫也在後續的權力爭斗中一敗涂地,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此役讓獨孤峰“是最高的山”的威名開始震懾江湖。

    而林海,則似那深邃無垠之大海,深不可測。

    數年後,又有奸佞之臣孫秀,他在朝中弄權,排除異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地方怨聲載道。

    林海與獨孤峰再度攜手,林海憑借其靈動詭異的“幽影劍法”,悄無聲息地潛入孫秀的府邸,摸清其布防與弱點,獨孤峰則在外圍牽制孫秀的兵力。

    行動當夜,林海如鬼魅般穿梭于府邸之中,劍之所向,血濺當場,以最小的代價突破重重機關與守衛。

    待與獨孤峰會合後,二人合力強攻孫秀所在的內殿,將孫秀及其黨羽一網打盡,使得當地百姓得以解脫。

    經此一事,“林海是最深的海”的名號傳遍大江南北,他們二人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江湖傳奇,被視為最高武學宗師,其事跡激勵著無數江湖後輩。

    獨孤峰與林海,雖性格迥異,一剛猛,一陰柔,但皆心懷正義,以武濟世。

    他們二人時常結伴同行,或切磋武藝,或共赴危難。

    曾有一次,邪教“血魔教”妄圖稱霸江湖,四處殘殺正派人士,搶奪武功秘籍。

    獨孤峰與林海挺身而出,率領江湖群雄與“血魔教”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獨孤峰在前沖鋒陷陣,以其剛猛拳術沖破敵陣。

    林海則在後方掩護,劍如靈蛇,斬殺來犯之敵。

    二人配合默契,如臂使指,終將“血魔教”剿滅,此役更是讓他們的威名達到了巔峰,被後世傳頌為傳奇佳話,其事跡至今仍被江湖新輩們奉為楷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江湖人砥礪前行,追尋武學與俠義的至高境界。

    獨孤峰目光平和且深邃,注視著林婉清說道︰“姑娘前來獨孤部落,所為何事?”

    林婉清恭敬抱拳行禮後答道︰“晚輩听聞草原局勢動蕩不安,部落間矛盾重重,似有戰火將燃之勢,故而前來探尋,一心想為草原和平略盡綿薄之力。”

    獨孤峰微微點頭,又問道︰“你且細細說來,這草原和平,該以何法謀取?”

    林婉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草原各部逐水草而居,資源爭奪實難避免。若要實現和平,非得有賢能之人引領不可,需制定公平合理之規,共商資源分配,大力開展商貿往來,使各部互通有無,如此方能化干戈為玉帛。”

    獨孤峰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意,繼而追問︰“那依你之見,治理天下又有何關鍵要訣?”

    林婉清正色道︰“治天下者,當以民為本。需做到賞罰分明,積極興修水利,大力鼓勵農桑,令百姓衣食無憂。再者,務必重視教化,大興文治,讓禮儀道德深入人心,如此方可保長治久安。”

    獨孤峰輕撫長須,陷入沉思,隨後又道︰“那武功一道,于治理天下之中,又該處于何種地位?姑娘對天下武功,又有何獨特見解?”

    林婉清抱拳回應︰“武功雖可防身御敵,卻不可肆意濫用。剛猛之武功,雖威力巨大,然易折損自身,且易滋生殺伐戾氣。而陰柔之功,雖能以巧取勝,卻缺雄渾之力。唯有剛柔相濟,方能稱之為上乘武學。”

    獨孤峰心中暗自贊賞林婉清的見解,接著問道︰“姑娘,你祖父林海如今可好?”

    林婉清神色一黯,輕聲說道︰“祖父他已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

    獨孤峰身形猛地一震,臉上露出悲痛之色,喃喃道︰“林海兄,你竟已先我而去……”

    片刻後,他才緩緩回過神來,看著林婉清,目光中多了幾分憐惜與感慨。

    此時,獨孤峰抬頭望向天空,目光深邃,似能穿透蒼穹,看到那無盡的風雲變幻,緩緩開口道︰“如今之天下,猶如風雲聚散,變幻莫測。自西晉永嘉之亂後,北方胡族紛紛入主中原,羯趙、前燕等政權交替更迭,然皆未能久安。

    當前前燕與東晉對峙,前燕雖據有廣袤之地,然內部矛盾重重,慕容氏子弟爭權奪利,致使朝局不穩。

    東晉則有桓溫等權臣把控朝政,雖有北伐之舉,卻也各懷心思。”

    林婉清點頭稱是,道︰“正是如此,天下動蕩久矣,百姓苦不堪言。不知前輩以為,此等亂世何時方休?”

    獨孤峰微微搖頭,嘆道︰“亂世之休,需待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如今,北方各族紛爭不斷,南方東晉亦有內憂外患,雖有英雄豪杰輩出,然欲成大一統之局,尚缺幾分運勢。

    往昔前趙石勒,也曾威震一方,卻因後繼者昏庸,致政權衰敗。”

    林婉清問道︰“何為運勢?”

    獨孤峰道︰“運勢者,乃天地間一股無形之力,可助人成就大業,亦可逆之使人衰敗。古之帝王將相,皆因順應運勢,方能成就千秋霸業。如漢之高祖劉邦,出身草莽,然因時順勢,知人善任,終得天下;楚之霸王項羽,雖勇冠三軍,力能扛鼎,然剛愎自用,逆勢而行,終至敗亡。此皆運勢使然,亦關乎人道之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林婉清若有所思,道︰“如此說來,欲結束亂世,需得有人能洞察運勢,順應天道,施行人道,方可成就太平之世。”

    獨孤峰點頭道︰“姑娘所言極是。然天道幽微,人道繁雜,運勢難測,非有大智大勇者,不能為之。且看當今,前秦于北方有崛起之態,苻堅胸懷大志,廣納賢才,若能妥善經營,或可成就大業。而東晉內部若能化解矛盾,君臣一心,亦有抗衡之力。”

    獨孤峰頓了頓,又道︰“觀今之天下,雖亂象叢生,但亦有幾分曙光。前秦勢力漸強,有統一北方之象;東晉亦據有江南富庶之地,根基尚穩。此二者,皆有可為之處,然能否成就大業,尚需看其能否順應天道,施行人道,把握運勢。

    前秦之主,若能持續推行善政,調和胡漢矛盾,安撫百姓,或能奠定根基。東晉若能整頓吏治,削弱門閥,重視民生,亦有逐鹿中原之資。”

    林婉清問道︰“那依前輩之見,前秦與東晉,誰更有可能成就大一統之局?”

    獨孤峰沉吟片刻,道︰“前秦起于氐族,苻堅雄才大略,推行漢化之策,漸得中原民心,此乃順應天道之舉。而東晉承晉室正統,雖有偏安之嫌,然文化底蘊深厚。二者各有優劣,勝負之數,難以預料,唯看其日後之作為。且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間變數,皆在人為與天運。”

    獨孤峰話鋒一轉,道︰“天道無常,人道為本。無論誰能成就大業,若不能以民為本,施行仁政,亦難以長久。姑娘既欲為草原和平盡力,當牢記此點。”

    林婉清抱拳應道︰“晚輩謹遵前輩教誨。”

    獨孤峰從袖中緩緩取出一只鑄鐵狼頭,遞給林婉清,道︰“持此信物,去見劉庫仁。劉庫仁雖姓劉,實乃獨孤血脈,其志在草原和平,不欲兵戈四起,卻因此與那獨孤未明結怨,獨孤未明狼子野心,竟與羌人姚萇暗中勾連。劉庫仁,或可為草原之救星。”

    言罷,獨孤峰見林婉清年少卻對仁義經領悟深刻,心生投緣之感,決定傳授與林海共創的歸鴻五弦掌。

    獨孤峰微微仰頭,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往昔與林海的歲月。

    “五十載前,天下大亂之時,我與林海兄縱橫江湖,歷經無數次的生死較量與武學切磋。一日,我二人于那荒僻的山谷之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刀光劍影交錯間,彼此的武學造詣都受到了極致的考驗。待激戰過後,雖身心俱疲,卻也因這場酣暢淋灕的交鋒而對武學有了全新的感悟。

    彼時,山谷中靜謐清幽,殘陽的余暉灑落在四周的山石草木之上,恰似為這世間萬物披上了一層金紅的紗衣,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深邃的氛圍。

    就在那黃昏的光影之中,我與林海兄相對而立,心境卻出奇地平和空靈,仿若超脫了塵世的紛爭與喧囂,與這方天地融為一體。林海兄忽然輕聲吟起了嵇康的詩句︰‘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這詩句仿若一道靈犀之光,瞬間穿透了我們的心魂,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武學新境界的大門。

    此句‘目送歸鴻’,恰似一種超凡脫俗的高遠意境,使我們頓悟武學之中,需培育出如同目送歸鴻遠去那般遼遠開闊的視野與淡定從容的心境。目光不應拘泥于眼前的分毫得失,招式亦不可局限于咫尺之間的短兵相接,而應似那歸鴻于浩渺天際自由翱翔,具備宏大磅礡的氣勢與靈動飄逸的軌跡,在廣袤天地間揮灑自如。

    而‘手揮五弦’,則啟示我們掌法應當宛如雅士撫琴弄弦般優雅自在、收放隨心,看似輕柔舒緩、漫不經心,實則于細微處暗藏雄渾勁道,每一次出掌恰似指尖在琴弦上的精妙撥弄,精準無誤且富有靈動的韻律,于不經意間便能制敵于無形,盡顯精妙入微的操控之力。

    ‘俯仰自得’,意在告誡我們于武學之道的探索旅程中,無論身處進攻還是防守的境地,皆要始終秉持一種悠然從容、鎮定自若的心態,不被外界的干擾所動搖,不為艱難險阻所困厄,在俯仰之間皆能洞悉全局,掌控自如,仿若閑庭信步般應對一切挑戰。

    ‘游心太玄’更是這歸鴻五弦掌的核心精髓與靈魂所在,它要求習武者將全部心神沉浸于一種深邃玄奧、無邊無際的境界之中,如同在武學的浩瀚宇宙里盡情遨游,去體悟那無盡的奧秘與深邃的力量源泉,使掌法不僅僅是單純的肢體動作的機械組合,而是心靈與天地自然之道、與武學至理的深度交融與靈性對話,從而達到一種超凡入聖的武學化境。

    于是,我與林海兄以這詩句為靈感源泉,憑借著我們對武學的執著追求與深厚積澱,經過無數次的苦心鑽研、反復揣摩與艱辛演練,終將這歸鴻五弦掌精心創成。此掌法匯聚了我們對天地自然的敏銳洞察、對武學境界的不懈追求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堪稱我們武學智慧的結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罷,獨孤峰身形陡然拔起,如一只蒼鷹展翅,雙掌舞動。

    只見他雙掌掌心處隱隱有氣流旋轉,初時如微風輕拂,瞬間便化作強勁的旋風,所過之處,地上的落葉被卷起,在空中碎成齏粉。

    他的招式變幻莫測,時而如鴻鵠高飛于天際,身姿矯健,掌風凌厲,仿若能劃破虛空;時而似琴弦在雅士指尖輕撫,動作輕柔卻又暗藏玄機,每一次指尖的顫動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的變化。

    “此中精妙,姑娘且看好了。”

    獨孤峰一招一式,皆蘊含著深厚內力與絕世武學智慧。

    林婉清目不轉楮,銘記于心。

    末了,獨孤峰又低聲道︰“獨孤部落之獨孤無敵劍法剛猛絕倫,欲破之,需以柔克剛,用靈動飄逸之態,卸其鋒芒,攻其破綻。”

    林婉清與張袞拜謝,深知前路艱難,但此刻心中已多了幾分把握。

    二人轉身,身影漸漸消失在獨孤部落深處。

    陰雲如墨,沉甸甸地壓在獨孤部落的上空,仿佛隨時都會傾塌。

    狂風怒號,凜冽的寒風如鋒利的刀刃,呼嘯著席卷過廣袤的原野,將地上的積雪卷起,形成一道道肆虐的雪霧,天地間一片混沌。

    林婉清騎著馬,面色冷峻,秀眉緊緊地蹙在一起,眼神中透著高度的警覺與堅毅,她的目光猶如寒星,不斷地掃視著四周。

    張袞則緊跟在旁,表情嚴肅莊重,牙關緊咬,腮幫子上的肌肉微微鼓起,那專注的神情仿佛要將周圍的一切都看穿,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當他們逐漸靠近獨孤部落時,氣氛愈發壓抑。

    林婉清下意識地微微皺眉,她那縴細卻有力的手緩緩握緊了腰間的劍柄,澄澈的眼眸中透露出如寒星般堅毅的光芒,警惕之意在心底如野草般瘋狂蔓延。

    張袞則如一只敏銳的蒼鷹,在一旁默默觀察著四周的動靜,他的目光猶如實質,細致地掃過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潛藏危險的異常跡象。

    突然,一陣陰森的冷笑打破了寂靜。

    獨孤未明如暗夜中的幽靈般從一片雪堆後緩緩走出,他的臉上帶著扭曲的得意,雙眼眯成一條縫,閃爍著陰冷的光,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弧度,仿佛在欣賞著自己精心設計的陷阱即將得逞。

    在他身後,一群身著黑袍、散發著詭異氣息的陰陽家刺客如幽靈般浮現,他們的面容隱藏在兜帽之下,只露出一雙雙散發著寒意的眼楮,仿佛來自地獄的使者。

    “林婉清,你以為你能輕易踏入獨孤部落?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獨孤未明惡狠狠地說道,聲音如同夜梟的鳴叫,在空曠的雪地中回蕩,令人毛骨悚然。

    林婉清怒目而視,手中的劍柄被她握得更緊,大聲回應︰“獨孤未明,你這陰險小人,用計將我引來,以為就能得逞?在鳳冠山的陰陽運轉大陣中,你使詐讓我無意間啟動了陰陽運轉大陣,改變了天道運勢,讓本可以一統天下的局面,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你真是罪孽深重,我本正欲找你,將你碎尸萬段,不想你居然主動現身。”

    獨孤未明仰天大笑︰“哼,那是你太過愚蠢,中了我的計還不自知,現在拿命來吧!”

    說罷,獨孤未明猛地一揮手,陰陽家刺客們如潮水般涌向林婉清等人。

    剎那間,尖銳的喊殺聲如炸雷般響起,打破了這片雪地的寂靜。

    利箭如飛蝗般從雪中呼嘯而出,帶著死亡的氣息,鋪天蓋地地射向林婉清等人。

    張袞反應極為迅速,他那洪亮的聲音高呼眾人結陣自保。

    林家護衛們皆是訓練有素的精英,聞言立刻以手中的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固的鋼鐵防線,護住中心。

    他們手中的長劍如林立的荊棘,從盾牌的縫隙中探出,寒光閃爍,似在向敵人宣告著不屈的戰意。

    獨孤未明身形如電,閃動之間,直逼林婉清而來,手中“寒影”劍在風雪中舞出凜冽的劍風,那劍風仿若能撕裂虛空,帶著無盡的殺意,似要將林婉清整個人都撕裂成碎片。

    獨孤未明施展開“獨孤無敵劍法”,此劍法乃是草原部落在草原和大漠之中長期生活所悟。

    草原之上,狼群出沒,牧民們與狼群長期搏斗,在生死較量中汲取了狼群的凶悍與狡黠,融入劍法之中。

    同時,與戰馬朝夕相伴,熟悉馬的奔騰之力、靈動之姿,讓劍法更具大氣磅礡與靈動變幻。

    只見獨孤未明起手式,仿若蒼狼嘯天,“寒影”劍高高舉起,劍刃劃破長空,發出尖銳的呼嘯,恰似狼嚎震懾四野。

    緊接著,他身形驟轉,如駿馬奔騰,腳步在雪地上踏出深深的印記,每一步都帶著千鈞之力,劍法大開大合。

    他的劍時而如狼牙交錯,迅猛地刺向林婉清,劍影閃爍,令人目不暇接;時而如馬鬃飛揚,以劍為鞭,抽掃出一道道凌厲的劍氣,所到之處,積雪飛濺,仿若被狂風席卷。

    林婉清毫不畏懼,拔劍迎敵,率先使出家傳的臨風拂柳劍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見她劍走輕盈,恰似春風拂柳般婀娜,劍影閃爍間卻也帶著幾分凌厲。

    然而獨孤未明的“獨孤無敵劍法”極為凶悍,劍招凌厲狠辣,每一劍刺出都帶著破風之聲。

    二人你來我往,大戰幾百個回合,林婉清漸漸發覺自己居然處于下風。

    她的呼吸逐漸急促,額頭也滲出細密的汗珠,但眼神卻愈發堅定。

    激戰正酣,林婉清抬眼望向這漫天大雪,思緒瞬間飄回到當初在華山落雁峰與慕容軒共同創出流風回雪劍法之時。

    那時,華山之巔也是這般雪景,她與慕容軒探討武學,相互切磋琢磨。

    慕容軒的劍意剛猛,與她的靈動相互補充,在一次對雪悟道中,他們靈感突發,將各自對武學的感悟與這天地雪景相融合,創出了這流風回雪劍法,且此劍法竟能與曹植的《洛神賦》奇妙相通,可將詩中每一句化為一式劍法。

    林婉清輕啟朱唇,微微吸氣,而後緩緩呼出,施展“翩若驚鴻”式,只見她身姿驟起,仿若洛神現世,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在雪中輕盈躍動。

    其裙擺隨風舞動,與漫天飛雪相互纏繞,手中之劍恰似靈動的精靈,帶動雪花紛紛揚揚,恰似“兮若輕雲之蔽月,飄兮若流風之回雪”之景,劍影閃爍間,盡顯柔美與靈動。

    繼而施出“婉若游龍”招,她身形婉轉,恰似蛟龍在雲海中穿梭,每一步踏雪,都似與雪地融為一體,濺起的雪花若細碎的水晶,在身側閃爍,恰如“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態。

    劍隨身動,劍勢如行雲流水,連綿不絕,在風雪中劃出優美的弧線。

    接著是“榮曜秋菊”式,她劍指之處,劍氣所及,雪花仿若秋菊綻放,層層舒展,散發著凜凜寒芒卻又不失優雅,仿佛將那秋菊的高潔與堅韌融入劍法之中,周圍的空氣似乎都為之凝結,唯有那劍與雪的舞動,如詩如畫。

    再展“華茂春松”招,林婉清舞動長劍,劍風呼嘯之處,積雪被卷起,如同春松之姿,既有著挺拔的剛勁,又蘊含著新生的柔美。

    她的身姿在雪中搖曳,似松枝在春風中擺動,剛柔並濟,劍法的威力與美感完美融合,令觀者驚嘆。

    獨孤未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心中大驚。

    他只覺眼前的林婉清仿佛化身為冰雪女神,那優美的姿態與凌厲的劍法讓他心生寒意。

    他試圖抵擋,可那漫天飛舞的雪花與林婉清靈動的劍招讓他眼花繚亂。

    此時,他竟恍惚覺得林婉清比當年曹植筆下的宓妃更加秀美動人,那絕世的容顏與超凡的氣質,如同一道光照進他的心底。

    他的內心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一方面,他們立場迥異,是不共戴天的對手,他本應懷著必殺之心;可另一方面,在這紛紛揚揚的大雪之中,林婉清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成為了他眼中最為美好的景致,他仿佛預見了一生最美的場景,遇見了此生最難忘的人。

    他心中不禁思忖,自己怎會對敵人產生這般情愫?這份愛意與他們之間的仇恨和對立該如何抉擇?

    他的手微微顫抖,“寒影”劍的攻勢也因此緩了一緩,眼神中滿是矛盾與掙扎,既有著對林婉清的傾慕,又有著對自己動搖的懊惱與惶恐。

    林婉清的劍法愈發精妙,她以指代弦,輕彈劍身,發出清脆的劍鳴,與風雪之聲相和,宛如奏響一曲天籟。

    在林婉清如詩如畫的攻擊下,獨孤未明破綻頻出。

    他的眼神中開始流露出一絲慌亂,原本凌厲的劍法也變得雜亂無章。

    林婉清瞅準這稍縱即逝的時機,眼中寒芒一閃,一劍刺出。

    那劍尖如同一道寒芒,直直地指向獨孤未明的咽喉,速度之快,仿若穿越了時空。

    獨孤未明避無可避,驚恐地瞪大雙眼,他清晰地感受到死亡的氣息如冰冷的蛇,纏繞在他的脖頸之上,讓他的靈魂都為之顫抖。

    就在劍尖即將觸踫到獨孤未明的咽喉的剎那,林婉清心中涌起一股大局觀與慈悲。

    她深知此次前來是要化解草原部落之間的矛盾,若此時殺了獨孤未明,獨孤部落那些擁護他的牧民必將大亂,草原將永無寧日。

    她微微皺眉,最終還是收住劍勢。

    她冷冷地看著眼前狼狽不堪的獨孤未明,聲音如冰刀般刺骨︰“今日且留你性命,回去告訴那些妄圖挑起殺戮之人,只要膽敢再來挑起無謂的戰爭,我麥積山林家絕不手下留情。”

    獨孤未明心有余悸,他深知今日若不是林婉清手下留情,自己早已命喪黃泉。

    他狠狠地瞪了林婉清一眼,帶著陰陽家刺客如喪家之犬般狼狽而逃。

    林婉清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那背影在茫茫雪地中逐漸模糊,直至消失不見。

    此時的雪似乎更大了,林婉清和張袞等人也趕忙上馬,繼續朝著獨孤部落而去。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第30章 風雪中洛神-宓妃再現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第30章 風雪中洛神-宓妃再現世並對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