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一行三人,如流星趕月般向著樓觀台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滾滾塵土,于身後幻化成一片黃霧,遮天蔽日。
沿途山川如畫,美景如詩,然而他們卻無心賞景。慕容垂滿心都在苦思陰陽運轉大陣的秘密,思索著樓觀台可能潛藏的轉機。
慕容令與慕容軒雖沉默不語,可凝重的神色已彰顯出對此次行程的不安與期待。
樓觀台,坐落于終南山。其源起于春秋時期,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尹喜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將至,便迎老子至此處。老子于此著述《道德經》,並開壇講經說法,闡釋道家玄之又玄的天地至理。自那時起,樓觀台便成為天下道文化的根源所在,吸引著無數修行者前來探尋道家奧秘。
歲月悠悠,歷經千載,即便到了當下,終南山中每年仍有十萬人潛心修行,而樓觀台始終是他們心中最為神聖的道家朝拜聖地。
其在道家的地位無可撼動,一山一水、一樓一台皆依道家對天地自然的深邃領悟構建,是道家智慧與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結晶。
那座樓觀台道家聖地,至今依舊安然矗立在西安以西樓觀鎮南邊的終南山上,保存尚算完好。然而,在當下這廣袤的中華大地之上,道家思想卻已然沒落,鮮有人願意沉下心去學習與領悟其中的深邃智慧。
距樓觀台不遠的村子,恰是《封神演義》里截教弟子趙公明的故鄉,趙公明于封神榜上獲封正財神。為了那幾兩銀錢,西安市政府竟將老子冷落在一旁,把趙公明硬生生抬到樓觀台的主位。
如此一來,全國各地那些滿心滿眼只想著發財的人,如潮水般蜂擁而至。樓觀台的旅游收入確實大幅攀升,可伴隨而來的,卻是中國傳統道家思想的加速沒落。
這怎不是時代的悲哀?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不再追尋精神的富足,不再敬畏自然法則,滿心只裝著發財的欲望。
仿佛金錢成為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精神世界的荒蕪無人在意,傳統的智慧被棄如敝履,實在令人唏噓不已。這般的浮躁與功利,讓我們的靈魂在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卻渾然不知,還在那金錢構築的虛幻美夢中沉醉不醒。
如今的樓觀台名氣漸漸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庸俗的叫“財神廟”的地方。
抵達樓觀台腳下,只見雲霧仿若輕紗環繞,仙風道骨的韻味撲面而來。
此山名為終南山,其山形走勢,恰似一條巨龍蜿蜒盤踞,頭西尾東,與道家所尊崇的陰陽交替、循環往復之理相契合。
山中溪流潺潺,水潤萬物而不爭,恰似道家“上善若水”之境界。
那錯落有致的樓台亭閣,皆依九宮八卦之位而建,蘊含著天地乾坤、陰陽交感的至深奧秘。
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仿佛在無聲訴說著道家對天地自然的精妙領悟。
慕容垂率先下馬,凝視著通往山頂那蜿蜒曲折的小徑,深吸一口氣後,毅然舉步攀登,慕容令和慕容軒緊緊相隨。
一路上,古木參天,靜謐間神秘氣息彌漫,偶有清脆鳥鳴,更顯山林清幽。
他們途經一些古老的碑刻,碑上文字仿若在低訴往昔的輝煌與深邃智慧,慕容垂不禁停下腳步凝視,期望能從中捕捉到一絲靈感的火花。
他的手指輕輕觸摸著碑上的刻痕,那冰冷的觸感仿佛是歷史的溫度,然而,這些碑刻並未直接透露關于陰陽運轉大陣的信息,慕容垂只能帶著一絲遺憾繼續前行。
終于來到樓觀台主殿之前,緊閉的大門透著莊嚴肅穆。
慕容垂輕輕叩門,許久之後,一位身著道袍、長須飄飄的老者緩緩開啟門扉。
他目光平和地注視著慕容垂三人,問道︰“來者何事?”
慕容垂恭敬地抱拳行禮,說道︰“晚輩听聞此地乃老子講經的神聖之地,蘊含無盡智慧。如今我等深陷困境,特來此尋求破解陰陽運轉大陣之法,望道長能予以指引。”
老者微微點頭,側身讓他們進入。
殿內香煙裊裊升騰,正中央供奉著老子的神像。
慕容垂問道︰“敢問道長從何而來?”
老者手撫長須,緩緩回應︰“貧道乃範陽盧氏人,一生痴迷于老子清淨無為的思想,故而隱居于此。慕容居士,貧道再次等候你多時了。上一世燕國滅亡之時,慕容居士憑借自身對天道和人道的深刻領悟,穿越回去重建燕國,此時天道運行已經發生改變,慕容居士的執著只不過徒增戰亂,徒增百姓的痛苦而已。而慕容居士旁邊的這位慕容軒小居士,這是你第二次來樓觀台,以後,你會再來樓觀台四次,總共六次,不過往後就不是頻道來接待小居士了。”
慕容垂心中一動,說道︰“我與道長第一次第一次見面,道長如何說出此話,莫非道長曾經見過在下?而且我的佷子慕容軒道長也曾見過面?”
老者微微一笑,並沒有急著回應慕容垂的詢問,而是挑開話題說到︰“既然慕容居士已經完全忘卻前世之事,那貧道也就不便多言,只是日後慕容居士在復國之時要以慈悲為懷,不要過多造成百姓傷亡。此乃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慕容垂心中一動,又問道︰“老子的思想?那是是一種什麼思想?”
老者目光深邃,莊重答道︰“老子的思想乃是創造萬年太平盛世的思想。其倡導順應自然、無為而治,讓世間萬物各歸其位,各循其道,若能如此,天下自可消弭紛爭,達至長久太平。君看那天地運行,日月交替,皆無為而有序,此便是老子思想之妙境。”
慕容垂若有所思,繼而問道︰“《道德經》被秦始皇焚燒之後,世間可還有留存的其他版本?”
老者淡然一笑,說道︰“雖歷經秦火浩劫,但仍有智者舍命留存部分殘卷,或隱匿于民間,或深藏于深山,其智慧之光豈會輕易熄滅。樓觀台亦有部分殘存文字傳承,雖非完整無缺,卻也極為珍貴。”
慕容垂若有所思,接著再問︰“既然老子的思想可以創造萬世太平,那如何運用老子的思想終結這亂世紛爭?”
老者輕輕嘆息一聲,說道︰“老子曾言,無為並非袖手旁觀、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之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若能克制私欲,不肆意興兵動武,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遵循天地間的平衡法則,或許方能逐步走向安定。只是人心難測,此路漫漫修遠。往昔楚漢相爭,民不聊生,漢高祖劉邦初定天下,便采用黃老之術,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此乃無為而治之實踐,方有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然至武帝時,大興兵戈,雖開疆拓土,卻也耗損國力,致民生凋敝,此便是有為過度之患。可見無為與有為,需審時度勢而用。”
慕容垂點頭稱是,又道︰“那無為和有為二者該如何看待?”
老者踱步片刻,解釋道︰“無為乃是一種超凡境界,是不強加干涉,任由萬物自然發展演化。有為則是在順應自然規律的根基之上,有所行動舉措。就如同治水,鯀堵截洪水,雖為有為,然違背水之性,終致失敗;大禹疏通河道,看似無為,實則遵循水性,因勢利導,終成治水大業,二者相輔相成,方為妥善之法。在這亂世之中,有為可解燃眉之急,無為可保長治久安,需依據時勢審慎抉擇,不可有所偏廢。”
慕容垂焦急地說︰“道長,如今陰陽家設下陰陽運轉大陣,長安危在旦夕,還望道長相助破解。”
老者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陰陽家的陰陽運轉大陣,其根源乃是八卦,而八卦亦是道家思想的基石。當下之計,唯有在樓觀台當年老子講經台的位置,布設一個蘊含《道德經》思想精髓的天道八卦大陣,方可抵消陰陽運轉大陣對長安運勢的破壞。
只是如此一來,樓觀台的氣運必定受損,故而此陣法最多僅能確保長安地區 15 年的繁榮昌盛。若想長久維系長安的繁榮,就需全本的《道德經》回歸樓觀台老子講經台,並輔以孔子的《仁義經》治國之道,如此則可保長安 500 年繁榮無虞。
此中深意,乃道家至高之領悟,陰陽互根,動靜相兼,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天地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力亦當順勢而為,不可逆天行事。樓觀台之一山一水,一樓一台,皆為這天地至理之映照,君可細悟。”
慕容垂趕忙致謝︰“多謝道長指點,只是這布陣之法,還請道長詳細告知。”
老者點頭應允,開始詳細闡釋天道八卦大陣的布陣關鍵要訣以及其中蘊含的陰陽制衡精妙之理,慕容垂、慕容令和慕容軒皆全神貫注地聆听,用心銘記每一個細節。
待與老者交談完畢,慕容垂決定前往老子當年的講經台靜思老子的思想。
當他端坐于老子曾經坐過的地方,剎那間,思緒變得澄澈清明。
他緩緩閉上雙眼,仿若與老子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隔空對話。
老子向他闡述︰“《道德經》之核心要義,首推‘道’。此‘道’為天地初始之源,萬物生發之根本,幽微深邃難以探測,無名亦無形,以無為而孕育世間萬象。
再者,辯證之理不可忽視。福禍相互依存,盛極必將走向衰落,世間萬物變幻無常,皆在不斷轉化交替,處于對立且統一的狀態。昔時夫差滅越而盛極一時,然驕奢淫逸,終致國滅身亡;勾踐臥薪嘗膽,受盡屈辱,卻能忍辱負重,逆襲復國,此便是禍福相依、盛極而衰之理。
無為而治乃是其精要內涵。為政者當效法自然,不肆意干擾民生,使萬物自然演化,如此方能于無為之中達成無所不為的功績。漢初文景之治,輕稅賦、減刑罰,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自然富足,此即無為而治之善果。
柔弱勝強的哲理亦不可小覷,恰似水流向下,看似柔弱無比卻能侵蝕攻堅,以柔弱之力克制剛強,契合自然的奇妙至理。水之柔弱,可穿石而過,風之輕柔,能拔樹倒屋,皆為柔弱勝強之證。
人當懂得知足,減少私欲貪念。貪婪過多則易陷入迷惑,欲望過盛則會招致危險,知曉適可而止方能遠離危殆,于知足中收獲快樂。石崇富甲天下,然因貪婪奢靡,終招殺身之禍;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卻能安貧樂道,其德馨千古流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天地運行之道,貴在順應自然。為人者,應依循天時變化而動,憑借地利條件而作,切不可悖逆自然規律而行,方能實現和諧共生。春種秋收,順應天時;逐水草而居,利用地利,皆為順應自然之舉。
且陰陽相互交融,方能達至平衡。世間諸般現象,皆有陰陽表里之分,二者相互依存、彼此制約,維持著動態的平衡秩序,此乃永恆不變之理。晝夜交替,寒暑更迭,皆為陰陽平衡之體現。”
老子又言︰“不要強求《道德經》,而是要順其自然,《道德經》,人人可悟,人人可得。”慕容垂听後,用心感受,道德經中的一些語句斷斷續續出現在大腦當中,“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正在此時,一股陰森的氣息悄然逼近。
陰陽家的刺客們如暗夜鬼魅般現身,他們身著黑袍,臉上戴著詭異的面具,周身散發著濃烈的殺氣。
為首的刺客身形一動,率先施展出一招“幽影鎖喉手”,雙掌如黑色的閃電,直逼慕容垂咽喉,掌風呼嘯,竟帶起一陣陰寒的氣流。
慕容垂神色鎮定自若,見招拆招,微微側身之際,腳下輕點地面,如清風拂過般施展出“清風移步”,身形飄逸,巧妙避開那凌厲的“幽影鎖喉手”,雙掌擦著他的咽喉而過,帶起的陰寒氣流卻未能傷他分毫,同時口中默念︰“柔弱勝剛強。”
緊接著,刺客們迅速變換陣型,數人同時拋出手中的符咒,符咒在空中瞬間燃燒,化作一道道黑色的火焰,交織成一張“陰火羅網”,朝著慕容垂籠罩而去。
慕容垂見狀,雙手緩緩抬起,運轉體內真氣,一股柔和的勁道自掌心涌出,他輕喝一聲︰“萬物負陰而抱陽。”那柔和的勁道如無形的屏障,與黑色火焰踫撞在一起,竟將火焰緩緩推開、消散。黑色火焰在接觸到那柔和勁道的瞬間,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制,火勢雖猛,卻只能沿著勁道的邊緣蔓延,而後漸漸熄滅,化作一縷縷黑煙飄散在空中。
刺客們見勢不妙,一名身形高大的刺客躍出,揮舞著一把散發著幽藍光芒的長劍,劍上符文閃爍,他施展出“煞星破月劍”,劍招凶狠,每一劍都帶著撕裂空氣的呼嘯聲,劍影重重,仿佛將慕容垂周圍的空間都封鎖起來。
慕容垂眼神深邃,身形仿若融入風中,飄逸地穿梭于劍影之間,他心中默想︰“有無相生。”在劍影的縫隙間尋找破綻,時而以指輕點劍身,引得長劍偏離軌跡。只見他的手指如靈動的靈蛇,精準地在劍身上一觸即離,那長劍便似受到一股無形的牽引,刺向空處,發出嗡嗡的鳴響。
慕容垂一邊應對刺客攻擊,一邊對慕容軒喊道︰“速令百燕會配合樓觀台的道家一起擺下天道八卦陣,並讓百燕會的弟子日夜守候。”慕容軒領命,立即施展信號通知百燕會。
此時,刺客們相互對視一眼,決定使出殺招。
他們齊聚力量,召喚出一道巨大的黑色旋渦,旋渦中隱隱傳來鬼哭狼嚎之聲,這是陰陽家的禁忌之術“幽冥絕滅陣”。
慕容垂感受到強大的壓迫力,但他並未慌亂,而是閉目凝神,將自己的身心完全沉浸于對《道德經》的感悟之中。
剎那間,他身上泛起一層淡淡的金光,口中念道︰“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那金光如同一輪朝陽,緩緩擴張,與黑色旋渦相互抗衡。
隨著慕容垂對《道德經》的感悟不斷加深,金光愈發強盛,最終竟將黑色旋渦緩緩壓制、驅散。
陰陽家的刺客們見大勢已去,紛紛逃竄。
慕容垂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深知這場爭斗只是一個開端,未來的挑戰還將接踵而至。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