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季宇寧的專機抵達了威尼斯馬可波羅國際機場。
他將參加9月4日至9月15日舉行的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
他是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
在機場,他見到了電影節藝術總監比拉吉以及選片總監馬可穆勒。他覺得意大利人比年初的時候戛納電影節的法國人要熱情多了。
法國人一般比較高冷,而且天性就和好萊塢的大佬不對付。
在戛納電影節的歷史上,往往那些針對好萊塢的電影,更能獲得大獎。
等到了麗都島,他見到了另外8位評委,這次評審團的氣氛,也比5月份的戛納要好得多,所有的評委見到他,就像老朋友一樣。
58歲的好萊塢著名攝影師納斯托•艾爾孟德羅斯,他是西班牙巴塞羅那人。
納斯托憑借電影《克萊默夫婦》,《青春珊瑚島》《甦菲的抉擇》,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提名。
季宇寧前幾年為巴塞羅那舉辦1992年奧運會,創作了一首全世界都稱贊不已的奧運主題歌。這個時候,所有的巴塞羅那人,包括那位薩馬蘭先生,都對他非常感激。
50歲的意大利人普皮•阿瓦蒂,他是專門拍喜劇影片的導演。他此前曾經加入樂團擔任吹奏爵士黑管手。
所以他對于季宇寧這位大導演,和著名的吹管樂器演奏者和作曲家,非常的欽佩。
46歲的德國著名演員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他就是電影《靡菲斯特》的主演季宇寧和他曾經在電影節上同台競技過,因此也是熟人。
56歲的法國男演員丹尼爾•海曼,這是評審團中唯一的一個法國人。而且這個法國人還沒什麼名氣。
49歲的希臘女作曲家,著名的電影配樂,艾蓮妮•卡蘭德若。
<ariangea eato,她也是音樂人。
剩下的,就是來自好萊塢的北美演員和導演大衛•羅賓遜,約翰•蘭迪斯等人。
在其後的十幾天,小季同志開始每天固定時間觀看參賽影片,除此之外,他仍然是從事自己的創作工作,包括那部在戛納沒有寫完的法語小說《朗讀者》。
這本小說快要寫完了。
9月12日。
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開始進行最後的評獎工作。
季宇寧作為評審團主席,自然是召集人。
前世,就在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上,誕生了第1部獲得金獅獎的華語電影。
當時的威尼斯電影節選片總監馬可穆勒,後來曾回憶謝晉這一次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經歷,他說︰
“1989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如果謝晉不是評委,那麼侯孝賢的那部電影就不會得金獅獎。因為其他國家的評委理解不了電影里那個地方在那個時期的社會背景,他們只能看出這部電影的手法很高妙,但還是需要有一個華夏來的老前輩、電影界的權威人士,來告訴他們其間的真正含義。”
季宇寧可不準備像前世謝導那樣,為海峽對岸的這些人做嫁衣裳。
因為那個地方的人簡直太渾了,雖然這位侯導人還是不錯的,很溫文爾雅,很低調,很客氣的一個人。
但是他待的那個環境不行。
這位侯導和後來的楊德昌等人,並不是那個地方的主流的導演,現在主流的導演,代表人物是那位姓朱的導演,也是一個很渾的人。
那個環境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怎麼樣。
不僅導演如此,演員更厲害。而且很多人都有社團的背景。
前世在季宇寧穿越的時候,在新世紀,那個地方的人評選華語導演,把所有這個島上的導演,都放在前面,這位侯導是排在第1位的,而把內地的所有導演,全都放在很靠後的位置。
季宇寧覺得如果今天他推薦這位侯導,那這位侯導肯定會拿到金獅獎,畢竟他的話語權比起前世的謝晉,要強的太多了。
但是即便他把侯導推上去,但最終弄不好,過個20年,那個島上的人反而會把他排在這位侯導的後面。
所以這種傻事,他可是不干的。
“這位侯導,他的長鏡頭運用,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很擅長拍這種小題材的電影,比如前些年他拍的《風櫃來的人》,以及《冬冬的假期》,我印象就很深。
但是這部電影,他拍的是一個大的題材,而且還是一個歷史性的題材。
在這部電影中,它的話外音,有點兒太多了,多到已經有點兒干擾電影的節奏了。而且之前那幾十年對他的影響,使他在拍這種題材的時候,非常的含糊,非常的隱晦,而這些都是拍這種大題材的歷史影片的一個忌諱。
對于這種歷史題材的電影,我認為,根本就不能這麼拍。
要麼,就是小切口反應大主題,要麼,就是大場面。
如果一部電影讓評委都看不懂,看不明白,還需要去圖書館和歷史博物館去查資料,還需要歷史學者去解釋,那這部電影,就不能稱得上一部完全成功的電影。
電影不是專門一個歷史領域的論文。
電影是最通俗的藝術,它本身是感性的。
在影院,就需要感動所有的人。如果達不到這種程度,那它就是內涵不夠。”
作為電影節的評審團主席,作為已經7次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導演,作為已經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他怎麼說怎麼有理。
其實,季宇寧前世對這部電影本身就不是特別感冒,對于侯導的電影,他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後來那部反映民國風貌的《海上花》,他覺得拍得很好,可惜那部電影沒有獲得什麼重磅的獎項。
“我覺得在22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電影中,約阿•凱撒•蒙泰羅的《黃色房子的回憶》還可以。
蒙泰羅的電影,我70年代就看過了,我那時候從一個電影院的放映員,去了國家的電影資料館和電影研究所工作。
那時候,看電影,就是我的工作。
我那時就看過蒙泰羅的電影,我當時沒想到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古怪風格的電影。
至少我覺得這22部電影中,只有這部電影我沒法復制,他的電影,怎麼說呢,並不太讓人喜歡,不過我覺得這次他拿過來的作品要稍微好一些,所以,既然我們威尼斯電影節的風格是鼓勵創新,那麼,應當給這位葡萄牙人一個機會。
所以我同意把金獅獎給他。
而第二大獎銀獅獎,可以考慮這位侯導。
另外,那位日本的導演熊井啟的《千利休︰本覺坊遺文》也不錯,他也可以並列獲得銀獅獎。”
這位日本導演就是電影《望鄉》的導演,在季宇寧看來,他是這個國家少數有良知的人。
所以他準備把威尼斯電影節的第二大獎,頒給這位日本導演。
前世這位日本導演,是和那個葡萄牙人並列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的第二大獎銀獅獎的。
季宇寧這一次,只不過是把次序調整了一下,把侯導的那部電影,拉下來,放到第二大獎,而把葡萄牙人推了上去。
他的意見,大家都沒有異議。
“至于其他的金奧賽拉獎和演員獎沃爾皮杯,看看諸位有什麼推薦的。”
季宇寧把第一大獎和第二大獎分配完,剩下的就交給其他評委了,他不可能包辦所有的獎項,如果他那樣做了,即便他在電影界的地位再高,也會被人在背後吐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