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第624章 欠債反而是好事?張弛的經濟新思路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土豆勇者 本章︰第624章 欠債反而是好事?張弛的經濟新思路

    陳振傳最先反應過來,點了點頭

    “大統領這個思路……有道理。如果只是給公務員、教師、軍警這些端‘鐵飯碗’的人普漲10工資,這筆開支完全靠增發貨幣來解決的話……從貨幣總量角度看,風險可控。”

    他這個央行行長是銀行家出身,對貨幣這東西門清。

    “咱們南洋現在地盤大了,人口多了,工廠多了,生產的東西多了,每年社會運轉需要的貨幣總量,本來就在快速增加。

    適度增發貨幣,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只要不瞎搞,就不會出大事,不會變成廢紙。”

    陳振傳給出了專業肯定。

    張廣松也徹底明白了,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大統領!咱們現在的工業,太依賴外面了!吃的喝的用的,還有機器零件,好多都指望著賣到國外換刀樂。

    自己家里人反而消費不起自己產的東西!您這招,是先給最穩定那批人發錢,讓他們帶頭花,把內循環給帶起來!”

    另一邊,一直在思考的白宏盛腦子一轉,又提了個更猛的建議

    “不過,光靠端鐵飯碗的消費,帶動上游還是慢了點。咱們能不能學學白鷹當年對付大蕭條那招?搞大規模基建。”

    “修路,修橋,修港口,修水庫,直接征集民工,發工資。這錢直接就進到產業工人和民工手里了,刺激效果更直接、更快。”

    張弛樂了,指著白宏盛

    “哎呀老白,我剛才還說你這人保守,你這轉頭就給我來個更激進的。你這彎轉得夠急啊、”

    陳振傳比較謹慎,適時地潑了點冷水

    “大統領,白部長的想法好,但有個問題。咱們也是簽了布雷頓森林協議的,南洋元理論上是要和刀樂掛鉤的。”

    “小幅度增發問題不大。但如果要搞大規模基建,那印的錢可就海了去了。

    最好……咱們手里得有足夠的硬通貨,比如黃金,或者刀樂外匯儲備,做壓艙石。不然,國際上對咱們南洋元的信心可能會動搖。”

    這話讓熱鬧的氣氛稍微冷靜了點。

    張弛摸著下巴,陷入思考。

    錢從哪來?

    一個念頭冒出來大規模借外債?或者,把剛開張沒多久的星洲股票交易所,徹底對白鷹那邊的資本開放?

    好處明擺著,肯定能引來大把大把的熱錢,刀樂嘩嘩地進來,短期內能讓南洋經濟坐上火箭,基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但缺點也致命。

    等于把自己的經濟命門交一部分到別人手里。

    就像他前世見過的某些國家,白鷹資本一抽走,立馬金融危機,貨幣暴跌,幾十年白干。

    “借債開放……” 張弛沉吟著,“來錢快,但後患不小啊……”

    他看看眼前三人。

    白宏盛眼神熱切,顯然是基建派的。

    陳振傳面色謹慎,是穩健派。

    張廣松則有點緊張,大概是覺得這話題涉及錢太多,他有點暈。

    張弛忽然笑了,有了決斷。

    “飯要一口一口吃。” 他敲了敲桌子,“公務員漲工資這事,先搞起來。印錢的量,老陳你把握好度,穩住基本盤。”

    “基建也要搞,但不能一下子鋪太開。挑幾條最關鍵的戰略公路和港口,還有首都仰光周圍的地區建設,先干起來。資金嘛……”

    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外債可以借一點,交易所也可以慢慢對外資開放一點,但必須設門檻,嚴監管。主動權必須握在咱們自己手里。想薅咱們羊毛,沒那麼容易。”

    “就這麼定了,老白牽頭做具體方案,老陳把控金融風險,廣松你們內閣負責把漲工資的事落實到位,務必盡快把錢發到大家手里。”

    事情定下來了,張廣松卻還有點猶豫,筷子拿起來又放下,最後還是沒忍住,小聲嘀咕了一句

    “大統領,這…又是漲工資,又是搞基建,錢像流水一樣花出去…咱們國庫,怕是要赤字高築啊。這…這欠一屁股債,總覺得心里不踏實。”

    他這話說出了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別說南洋了,放眼全世界,這會兒的主流觀點都認為,政府嘛,就得像過日子一樣,量入為出,精打細算。

    最好呢,是既沒內債,也沒外債,國庫充盈,那才是好政府、好財政。

    欠一屁股債?那是敗家子,是財政失控,說出去都丟人。

    陳振傳和白宏盛雖然支持計劃,但听到這話,神色也稍微凝重了些。

    顯然,張廣松的擔憂,他們潛意識里也有。

    張弛卻笑了,放下湯碗,看著三人

    “老張啊,你這想法,過時了!”

    他一句話就把三個人都吸引住了。

    “你們啊,還把政府當做一個大戶人家來看,覺得欠債就是敗家。不對!”

    張弛身體前傾,用最通俗的話開始解釋

    “咱們南洋現在是個啥情況?就像一塊剛開墾的荒地,肥力足,陽光好,雨水也夠,種子撒下去就能猛長。”

    “但問題是,咱們缺好鋤頭,缺好犁,缺把糧食運出去的好路。這些東西(指基建和教育投入),私人老板短期內不願意投,也投不起,回報太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誰來做?就得政府來做。”

    “政府這時候借錢、印錢來搞這些,不是在胡亂花錢,而是在‘投資未來’。是在給整個南洋的經濟修水渠、鋪快車道。”

    他打了個比方

    “這就好比,我投一百萬,修了一條從礦區到港口的公路。看起來我花了一百萬,赤字增加了。”

    “但路修好了,礦場的礦石運輸成本立馬降了三成,利潤大增;跑運輸的車隊效率翻倍,賺得更多;港口吞吐量上去了,收費也多了。”

    “這些多出來的利潤,最後通過稅收,是不是又回流到政府手里了?可能一兩年看不出來,但年後,政府從這條路身上收到的稅,可能遠遠超過當初修路投下去的一百萬。”

    “這能叫敗家嗎?這叫一本萬利的買賣。”

    張弛看著若有所思的三人,繼續道

    “再說欠債。只要咱們借來的錢、印出來的錢,是投到了能產生未來收益的地方,比如修路、修港、辦學校、給公務員漲工資提升效率,那就不是壞事,是好事。”

    “這叫‘良性赤字’。它能激活經濟這潭水,讓錢流動起來,讓整個社會的產出效率變得更高。”

    “反過來,如果咱們現在死守著‘既無內債也無外債’的老規矩,摳摳搜搜,該修的路不修,該漲的工資不漲,那才叫完蛋。”

    “經濟死氣沉沉,工廠生產的東西賣不掉,老百姓窮得叮當響,稅收上不來,那才是真正的窮途末路。

    到時候,你想赤字都沒資格赤字。”

    他最後總結道“所以,別怕赤字,關鍵看這赤字是怎麼來的,錢花到哪里去了。只要花對了地方,赤字增加,反而說明經濟更活躍,未來更有希望。”

    張弛這一番深入淺出的道理,像一把鑰匙,一下子打開了三人的思路。

    原來,欠債不一定是壞事,花錢也可以是投資?

    雖然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完全消化,但張弛描繪的那種“花錢發展更多稅收”的良性循環,听起來確實比死守財政平衡、導致經濟一潭死水要有吸引力得多。

    “明白了,大統領,是我想岔了。” 張廣松這下徹底沒了顧慮,臉色也輕松起來。

    陳振傳和白宏盛也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對這位年輕大統領的敬佩。

    跟著這樣的領袖,不僅敢打敢拼,連搞經濟都有一套聞所未聞、但又听起來極有道理的新思路。

    喜歡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方便以後閱讀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第624章 欠債反而是好事?張弛的經濟新思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第624章 欠債反而是好事?張弛的經濟新思路並對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