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也清楚,傳統上,南洋各地的肉類養殖和屠宰肯定是被當地大大小小的各類地頭蛇壟斷的。
他把古耕虞這個‘外來戶’找來開辦大規模的牲畜養殖企業,肯定是侵犯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頭蛇的利益的。
甚至可以說,陳啟元這個馬來本地人對畜牧業沒那麼上心,都可能是受了某些本地家族的影響。
不過張弛也不擔心,他作為大統領的權力是無限的。
干的好的人上位,不听話的人下去,自古如此。
有敢扎刺的,他手里的國防軍也不是吃素的……
不過,相比于未來可能存在的畜牧業利益沖突,張弛現在更關心的是另一項已經引爆市場的產業——紡織業。
歷史上,約翰人靠著羊吃人運動,靠著蓬勃發展的紡織業,徹底領跑第一次工業革命。
張弛穿越前,新大夏也是靠著襯衫換飛機,換來了現代化的啟動資金。
這紡織業對于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效果,張弛自然也是傾注了大量資金,並從系統中兌換了超越時代的生產線。
此刻,一種名為“的確良”即滌綸)的新型化縴布料,正以驚人的速度席卷整個南洋,乃至周邊地區。
什麼是的確良?
它是一種合成縴維,學名聚酯縴維滌綸)。
其由白鷹的杜邦公司在41年才正式推出並注冊商標“dacron”,歷史上,大夏根據其粵語發音dik1 dak1 oeng4)和“確實好”的寓意,巧妙地命名為“的確良”。
它與天然縴維如棉、麻、絲、毛等完全不同,是從石油化工產品中提煉、聚合、紡絲而成。
而張弛兌換的生產線則是60年代采用直接酯化法的更先進產線,不僅直接規避了杜邦的專利,甚至成本和反應效率還更加優秀。
此刻,在勃固中部重鎮,被張弛改名為汴州城的原曼德勒城內,最大的南華百貨公司門前,天剛蒙蒙亮,就已經排起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長隊。
隊伍彎彎曲曲,從百貨公司門口一直延伸到街角,還在不斷延長。
排隊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但大多衣著樸素,甚至有些破舊,臉上帶著急切和期盼。
新移民水甘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幾個月前才從閩省老家,跟著同鄉擠在卡車後斗里穿越史蒂文森公路來到南洋的,被安置在汴州城外的墾荒點。
這個年輕漢子穿著打了好幾個補丁的粗布短褂,褲腿挽到膝蓋,腳上一雙磨得快透底的草鞋,焦急地踮著腳往前張望。
他特意天沒亮就爬起來,走了十幾里土路,又花了幾毛的硬幣搭老鄉的牛車,才趕在百貨公司開門前擠到了隊伍的中段。
“老天爺,可千萬別賣光了啊。” 水甘心里默念著,手心里因為緊張而全是汗。
他排隊的唯一目標,就是百貨公司里那卷卷顏色鮮亮、據說結實得不得了的的確良布。
這玩意兒在南洋已經火了快半個月了,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城鄉角落。
關于它的傳說神乎其神,不用棉花就能織布、價格只有棉布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耐磨耐穿、洗了干得快、還不容易皺、顏色鮮艷不掉色……
對于大多數全家只有兩套能出門見人的衣服,平時下地干重活只能穿更破的甚至打赤膊的窮苦人來說,這些優點,每一條都直擊心坎。
畢竟誰不想有一件,耐磨耐洗的新衣服呢?
終于,百貨公司厚重的大門在無數道期盼的目光中吱呀一聲打開了。
人群瞬間騷動起來,像決堤的洪水般向前涌去。
“別擠!排隊!都排隊!今天貨足!” 售貨員聲嘶力竭地維持著秩序,但效果甚微。
水甘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才跟著人流擠進了紡織品櫃台區域。
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
櫃台後面,一卷卷各種顏色的的確良布料堆成了小山。
但櫃台前的人群更加瘋狂,無數只手舉著皺巴巴的南洋元鈔票,伸向售貨員。
“給我來十尺藏青色的!”
“我要那個花格的,對,就那個,來一丈!”
“靚女,先收我的錢,我只要五尺,給孩子做件新衣裳上學穿。”
吵鬧聲、喊叫聲、鈔票的點數聲混雜在一起,幾乎要把屋頂掀翻。
水甘好不容易擠到前面,指著一種最便宜的、沒有任何花紋的淺灰色的確良布,幾乎是吼著對售貨員說︰“這個,給我扯……扯一丈五!”
他盤算好了,一丈五,夠給他和媳婦一人做一條結實的褲子,還能剩下點邊角料,給娃娃縫個書包。
當那滑溜溜、略帶硬挺手感、顏色均勻的的確良布終于拿到手里時,水甘長長地松了口氣,像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他小心翼翼地把布卷好,緊緊抱在懷里,仿佛抱著什麼稀世珍寶,擠出依舊洶涌的人潮。
站在百貨公司門口,看著懷里這卷布,再摸摸口袋里剩下的錢,水甘黝黑的臉上露出了憨厚而滿足的笑容。
這布摸著是有點硬,不如老家的土布軟和,听說夏天穿起來也不透氣,悶得很。
但在南洋這地方,能有一件耐磨、耐洗、干得快、價格還這麼便宜的“當家衣裳”,那些缺點算個屁。
這布,的的確確,良得很啊。
的確良的風暴,不僅席卷了終端消費市場,更在整個產業鏈條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汴州城東的工業區,一家名為“永固機械廠”的小作坊里,年輕老板林永固正對著賬本愁眉不展。
三個月前,他瞅準了南洋大力發展輕工業、城市人口激增的機會,毅然將家里那個半死不活的小橡膠園抵押給了南華商業銀行,貸款20萬南洋元,盤下這個小廠房。
又東拼西湊買來些舊機床,開始仿制生產那種帶木桌子、不用時可以翻下去當普通桌子用的時髦的新式腳踏縫紉機圖)。
作者老家就有一台類似的
他盤算得很好,南洋這麼多新移民,這麼多家庭,華人傳統又是女人在家縫縫補補、制作衣裳,對縫紉機的需求肯定巨大。這市場,藍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