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沉浸在剛剛建國的喜悅中的南洋合眾國不同,1月9日,呂宋島徹底陷入了炮火和毀滅之中。
白鷹第6集團軍約20萬人在700艘艦艇和4700架飛機支援下從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爾後一路以第 1 軍為主向北呂宋進攻,另一路以第 14 軍為主向馬尼拉方向推進。
這幾日中,麥大帥站在海岸線遠處的旗艦“納什維爾”號的艦橋上,舉著望遠鏡,臉色鐵青。
他精心策劃的“王者歸來”,預想中的摧枯拉朽並未出現。
山下奉文,這個他口中的“鼠輩”,將整個呂宋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血肉磨盤。
鬼子第14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深知在制空權、制海權全面喪失的情況下,與白鷹進行正面決戰無異于自殺。
他采取了“持久縱深防御”的戰術,將超過40萬鬼子其中包含大量缺乏訓練的補充兵和後勤人員)化整為零,依托呂宋島復雜的地形——連綿的山脈、茂密的叢林、縱橫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城鎮——構築了層層疊疊、相互支援的防御工事。
白天,白鷹憑借絕對的火力優勢和空中支援,艱難地啃下一塊塊陣地。
第1軍向北呂宋進攻,試圖切斷日軍補給線,第14軍則如同鈍刀割肉,緩慢而血腥地向馬尼拉方向推進。
每一步前進,都伴隨著雙方驚人的傷亡數字。
然而,當夜幕降臨,白鷹的空中優勢和重火力威力大減時,就是鬼子反撲的時刻。
“板載!banzai!)”
淒厲的嚎叫聲劃破黑暗的叢林或殘破的街道。
成群的鬼子士兵,有的端著刺刀,有的抱著炸藥包,如同被洗腦的野獸,從意想不到的角落、地道甚至尸體堆中躍出,瘋狂地向立足未穩的白鷹陣地發起萬歲沖鋒。
他們無視傷亡,用血肉之軀沖擊著白鷹的機槍陣地和散兵線。近身肉搏的慘烈程度,讓多為新兵的白鷹部隊為之膽寒。
白天攻佔的陣地,往往在夜晚的瘋狂反撲中得而復失。
第二天,白鷹又必須在付出更多鮮血的代價下,重新奪取。
白鷹士兵們的士氣在持續的高壓和慘重傷亡下,跌入谷底。戰地醫院人滿為患,呻吟和哀嚎不絕于耳。
麥大帥看著每日如同雪花般飄來的傷亡報告,驕傲如“道格拉斯”,此刻也不得不面對現實。
他陰沉著臉,口述了一封措辭強硬的電報,發往五角大樓︰
“呂宋戰局膠著,jap鬼子抵抗異常頑強,戰術狡詐。我軍傷亡持續攀升,推進速度遠低于預期。山下奉文意在長期消耗,拖延時間。鑒于南洋合眾國此前承諾提供支援,並擁有在東南亞地區快速機動的豐富經驗,強烈建議敦促張弛大統領,立即提前派遣南洋國防軍遠征部隊,直接投入呂宋戰場,協助我軍打開局面,加速殲滅山下主力。”
是的,即使是麥大帥,在得知南洋之前願意提供幫助的消息後,也不免放下了身段,開始尋求“外援”。
另一邊,張弛在收到電文後,只是冷笑。
“回復五角大樓和麥克將軍,南洋合眾國高度關注呂宋戰事,對白鷹將士的英勇犧牲深表敬意。然而,南洋國防軍有明確的戰略部署和既定作戰方向,目前部隊正在進行大規模換裝和針對性訓練,無法提前投入呂宋戰場。
但我重申之前的承諾,一旦白鷹方面成功肅清呂宋日軍主力,揮師北上,兵鋒指向琉球群島時,南洋國防軍遠征部隊必將如約抵達,與盟軍並肩作戰,徹底摧毀鬼子在本土外的抵抗中樞。”
很快,剛剛結束與民國高層不歡而散會談的馬歇爾將軍,就收到了張弛的回復電。
馬歇爾仔細閱讀著張弛的回電,眉頭漸漸鎖緊。
他敏銳的洞察力讓她立刻捕捉到了一個微妙的、卻至關重要的變化。
“琉球群島ryukyu isands)?” 他低聲重復著這個詞,手指在電報紙上輕輕敲擊。
他清楚地記得,在之前的南洋建國閱兵式後與張弛的私下交談,以及更早的外交照會中,張弛提及南洋未來可能的出兵區域時,使用的都是“沖繩群島okinaa isands)”。
雖然地理上指的是同一片區域,但“沖繩”是鬼子殖民統治後強加的名稱,而“琉球”則是這片群島自古以來的名稱,代表著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淵源,與大夏及整個華人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從‘沖繩’到‘琉球’……這絕非口誤。” 馬歇爾略微思索後就得出了結論。
張弛這是在明確地傳遞一個信號——南洋的目標,不僅僅是協助擊敗鬼子,他們更著眼于戰後秩序,尤其是琉球群島的歸屬。
他們是想……推動琉球復國?還是以此為跳板,將南洋的影響力直接楔入西太平洋的核心區域?
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匯替換,在馬歇爾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意識到,南洋這位年輕的大統領,其戰略野心似乎遠超之前的預估。
南洋,這個新興的華人國家,似乎絕不甘心只做一個地區性強國。
此刻呂宋的血戰,南洋的按兵不動,或許都是在等待一個更符合他們自身利益的時機和切入點——琉球?
時間來到45年1月26日,雅爾塔會議即將召開。
張弛已經提前離開大統領府,帶齊衛隊,和波斯公主一同,前往波斯,進行短暫的國事訪問。
之後他將再搭乘白鷹派出的c54‘空中霸王’運輸機圖),在轉場的南洋空軍和白鷹空軍的共同護航下,北上毛熊的克里米亞半島。
作為一國領導人,張弛這次享受的安保待遇是向丘首相看齊的,鋼鐵大叔生怕這些齊聚毛熊的各國領導人、政要出哪怕一點點的小問題,甚至允許白鷹和南洋的空軍直接轉場停靠在毛熊境內。
而在南洋本土,拒絕向呂宋派兵後,總參謀長譚志杰就一直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將在2月2日發起的‘雷霆行動’,對甦門答臘島展開大規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