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航途中,“靖遠”號如同得勝歸來的王者,平穩地劈開蔚藍的海浪,朝著仰光港的方向駛去。
海風送爽,陽光明媚。
張弛、游鴻軒、艦長以及受邀同行的造船廠李振邦和意呆設計師等核心人員,聚集在艦長室,繼續討論著‘海狼’級護航艦。
話題自然轉到了張弛提到的改裝冗余性上。
費德里科再次強調了他的設計的優勢︰
<炮基座,絕非簡單的焊接,它是一個標準化的、擁有強大承重和精確接口的‘插座’系統。”
他手指用力點了點圖紙上復雜的炮塔及其下方彈藥庫的結構示意圖︰
“未來,只要我們技術突破,或者...呃...通過某些‘特殊渠道’獲得新式武器。”
<高平兩用炮、多管火箭發射巢,甚至...您之前提到過的,那個‘導彈’懸臂發射架圖)...”
雖然軍艦設計師費德里科對‘導彈’具體是什麼還很模糊,但張弛偶爾的只言片語讓他覺得那必定是顛覆性的武器。
“理論上,它們都可以像更換槍管一樣,相對便捷地安裝到這個‘插座’上,這艘‘海狼’的潛力,絕非僅僅局限于反潛和近身搏殺,它是多面手的基礎。”
費德里科越說越興奮,手舞足蹈,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海狼”化身各種形態的威武模樣。
幾個年輕的工程師也頻頻點頭,臉上帶著對導師理念的推崇和對自身設計的驕傲。
張弛安靜地听著,等費德里科告一段落,他才緩緩開口,一錘定音︰
“羅西先生,還有各位設計師,你們的理念很先進,模塊化的方向是正確的。”
他首先肯定了對方的思路,這讓費德里科等人臉上露出笑容。
想到後世世界第一大國白鷹在濱海戰斗艦計劃上栽的大跟頭,張弛話鋒一轉,決定還是要給大伙強調下︰
“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我們追求的‘模塊化’,其核心目標,不是讓一條船變成無所不能的‘瑞士軍刀’!”
他環視眾人,看到包括費德里科在內都有些疑惑,甚至眼中還帶著些高傲,和對他這個陸軍出身的總司令的一絲不以為意。
張弛沒有在意,他知道這些意呆專家一會兒就會心服口服︰
“一艦多能,听起來很美,但在實戰中往往意味著‘一艦多不能’——樣樣通,樣樣松。這是血的教訓。”
“我所期望的‘模塊化’,”張弛站起身,走到圖紙前,手指點向“海狼”的艦體中部,“是平台化!標準化! 是為了易生產!易維護!易升級!”
他的手指劃過圖紙上艦橋、動力艙段、後部艦體輪廓線︰
“比如,我們現在設計成熟的‘海狼’基礎平台——這套動力系統、這個艦橋布局、這個後部艦體結構、這些內部管線通道。它們應該像一個堅固、可靠、經過驗證的‘底盤’。”
接著,他的手指重點落在艦艏艉的武器平台區域︰
“然後,根據不同的作戰需求,我們可以在同一個‘底盤’上,‘插上’不同的‘武器模塊’。
專注于反潛的,就裝深彈滑軌、刺蝟彈、聲吶和更多的反潛火箭。
專注于近海火力支援的,就換裝大口徑火箭炮或者專用的對岸炮。
專注于巡邏警戒的,甚至可以簡化武裝,增加續航力或者搭載快艇。
這些武器模塊,接口統一,安裝相對便捷。”
他看向听得入神的李振邦︰
“李廠長,想想看。一旦這個基礎平台成熟了,船廠要造一條新的‘火力支援型海狼’,是不是只需要重點生產那個搭載火箭炮的新艦艏模塊?
艦橋、動力艙、後部艦體這些‘底盤’部分,完全可以沿用成熟的設計和生產線?這建造速度,能提升多少?”
李振邦眼楮瞬間亮了,猛拍大腿︰
“對啊,總司令。這...這簡直是流水線造車的思路。
底盤一樣,上面扣不同的殼子,太妙了,效率能翻倍啊。”
張弛又看向游鴻軒和葉嘉石︰
“游上校,葉艦長,再想想維護。
如果一條獵潛艇的動力艙出了問題,而恰好有一艘同系列但任務不同的登陸支援艦在同一個港口維修。
它們的發動機型號相同,接口統一,是不是可以直接把支援艦的好發動機拆下來,先給獵潛艇換上,讓它恢復戰斗力?
而不是干等著配件從千里之外運來?”
“妙啊。”葉嘉石忍不住贊道,“這思路,簡直是艦隊後勤保障的革命性改進,資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張弛最後看向已經完全陷入沉思、臉上表情從興奮變為震撼、再到醍醐灌頂般明悟的費德里科•羅西和他的團隊︰
“所以,羅西先生,各位工程師。我強調武器基座的‘插座’設計,其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換裝不同的武器,更是為了實現相同平台下,不同任務構型艦艇的快速生產和高效維護。
這才是‘模塊化’在戰爭時期,對我們南洋這樣新興海軍力量最核心的價值。用有限的資源,造出更多、更快、更容易維護的船,形成規模優勢。”
艦長室內一片寂靜,只剩下海浪拍打艦體的聲音。
所有人都被張弛這番來自後世,高屋建瓴、直指核心的闡述深深震撼了。
費德里科•羅西,這位來自老牌海軍國家意呆的資深設計師,此刻臉上的傲慢和優越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緩緩站起身,眼神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和一種發現新大陸般的激動。
他不再翹著二郎腿,而是身體微微前傾,如同一個虛心求教的學生。
“將軍閣下。”費德里科的聲音有些干澀,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我為我之前的狹隘理解感到慚愧。
您對‘模塊化’的詮釋,超越了單純的武器更換,上升到了工業體系、後勤保障和戰略層面的高度。
這簡直是工業設計的藝術,是戰爭美學的極致。
若是小胡子有了您,他的裝甲大軍...”
意識到最後一句有些不妥,費德里科趕忙住嘴。
很快,這位設計師想到,不僅600噸級的護衛艇可以這麼搞,後續數千噸的驅逐艦也可以這樣。
弄一個驅逐艦系列出來,有的專注反潛、有的專注防空,有的專注反艦?
畢竟在幾千噸的艦體上設計出什麼都能干的‘平衡’軍艦,還是相當考驗設計團隊的能力的。
但若是用模塊化思路,拆分開,那對南洋初生的海軍設計師們來說,就簡單很多了。
眾人一時間都大感思路開闊。
費德里科更是深吸一口氣,鄭重地向張弛鞠了一躬︰
“能來到南洋,參與到這樣充滿前瞻性和革命性的項目中來,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榮幸。
您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請允許我代表我的團隊,向您的遠見卓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身後的年輕工程師們也紛紛起身,眼神熾熱,充滿了對張弛的欽佩和對未來工作的無限憧憬。
這一刻,他們心中那點殘留的優越感被徹底碾碎,取而代之的是對這位年輕統帥深不可測智慧的敬畏和追隨的渴望。
張弛轉過身,坦然接受了他們的敬意,後世爛大街的“平台化”理念,放在44年,卻是降維打擊一般的效果,直接把這些意呆專家折服了。
他揮揮手,最後總結道︰
“我再強調一點,也是我們設計‘海狼’、乃至未來更多類似艦艇的核心理念。
南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我們近海防御的核心需求。”
他走到海圖桌前,手指劃過地圖上星羅棋布的島嶼和漫長的海岸線︰
“看看我們的版圖。從孟加拉灣到安達曼海,再到馬六甲海峽。從吉大港到巨港,再到未來的鄭和群島納土納群島)...
我們擁有數不清的島嶼、礁盤、海峽和曲折的海岸線.
這些地方,水深有限,暗礁密布,大型驅逐艦、巡洋艦甚至航母,是深藍的王者.
但它們吃水深、造價昂貴、維護復雜,在近岸淺水區、在島嶼間的狹窄水道里,反而可能施展不開,甚至容易觸礁、吃水雷。”
張弛的手指重重地點在近海區域︰
“維護這片廣闊近海疆域的安全、秩序和主權,我們需要的是數量,是靈活性,是適應性,是性價比。
這就是‘海狼’這類護航艦的價值所在。”
想了想,他干脆預言道︰
“這次世界大戰很快就會結束。大規模的艦隊決戰短時間內將很難發生。
我們南洋海軍未來更大的任務是,壓制海盜、走私船、或是敵對勢力滲透來的快艇、小型軍艦。或是給妄圖奪取我們海上小島、島礁的敵人小股登陸部隊以迎頭痛擊!”
在張弛看來,未來的南洋共和國,西邊有身毒,東邊有很難一口吃下的東身毒群島,南邊有袋鼠國,海上的各種小摩擦肯定少不了。
一開始也許只是為了各自漁民的捕撈權,後邊很快就會演變成為了劃界和爭奪海上專屬經濟區與海底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地緣沖突。
他頓了頓,繼續道︰
“這就需要一批噸位適中,吃水淺,機動靈活,維護保養簡單,人員需求也更少,能深入大型艦艇去不了的淺水區和島礁間的小船。”
說著張弛看向李振邦和游鴻軒︰
“這‘海狼’系列護衛艇,我是準備造上至少100艘的。前幾艘你們第一次造,可能要從外國進口發動機等設備,造價貴一點我能接受。
但後邊等你們吃透了生產流程,能夠完全自產所有子系統,我需要它的造價,壓低到一艘驅逐艦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建造周期也要更短,我們要可以像下餃子一樣,大批量建造。把它們部署到每一個需要守衛的關鍵島嶼、港口、海峽。你們能不能做到?”
包括李廠長在內,幾位造船廠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立刻立正,敬禮後大喊︰“保證完成任務!”
“好,很有精神。”張弛點點頭,別管後邊能不能做到,至少這股干勁他看到了。
“想象一下。”接著,張弛對著其他海軍軍官描繪著藍圖,“未來,在我們漫長的海岸線上,在每一個重要的島礁基地旁,都常年駐泊著一兩艘甚至幾艘‘海狼’!它們就像忠誠的‘海上警犬’,日常巡邏,威懾宵小,快速反應。
一旦有事,它們能第一時間趕到,用凶猛的火力配合海軍航空兵控制局面。
遇到強敵,它們也能憑借速度和地利周旋,呼叫支援。
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主權宣示和日常威懾。是我們南洋立足現實、守衛海疆的‘海上輕騎兵’。”
艦長室內一片肅然,所有人都被張弛這清晰而務實的戰略構想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