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第440章 轟動全民的教育公債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土豆勇者 本章︰第440章 轟動全民的教育公債

    密支那的陽光一如既往地毒辣,但在這個清晨,整座城市的氣氛卻異常不同尋常。

    街角的報亭前,人群排起了小隊。

    年約五旬、穿著整潔藍布長衫的老鄭,早早地便排在隊伍前邊,手里緊緊攥著幾枚硬幣。

    輪到他時,他一下子買了三份不同的報紙,攤開一看,果不其然,頭版新聞無一例外,全是關于三名白鷹士兵在密支那地方法庭受審的大標題。

    《安民軍鐵血執法,白鷹士兵終將受審》

    《張弛將軍強硬回擊外邦特權,維護本地司法尊嚴》

    《白鷹官方首度妥協,默認其無治外法權地位》

    尤其是南華早報,更是對此事進行了詳盡的報道,特約作家郁文更是進行文筆辛辣的社評。

    ‘帝國主義橫行無忌的時代已經過去,此次事件必將成為未來平等新秩序的試金石。’

    當然,也有些慕洋派發出評論,‘即便強如合眾國亦知廉恥,其無愧于自由世界燈塔之名,恃強而不凌弱,是新時代的道德標桿’雲雲。

    總之,這次對峙事件的消息如炸雷般迅速傳遍整個南洋,傳播至安民軍控制區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傳到了山城,乃至遠隔萬里的霧都和春都。

    在聯合王國的首都霧都,《泰晤士報》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言辭微妙︰

    ‘密支那事件顯示,南華軍政體系正在形成強有力的司法主權意識。這場風波的處理方式,似乎為新時代的軍事外交提供了新的範例?無論如何,對于接下來的發展,合眾國是否會進行反擊,我們將拭目以待。’

    而在另一邊的民國,左翼報紙則毫不含糊地表示︰

    ‘張將軍之所為,非但為密支那之人民伸張正義,更是代表所有被殖民、被輕視的東方民族,給予西方列強一記響亮的耳光。’

    而白黨的喉舌則在這件事上含糊其辭,畢竟就連白黨高層自己,也在觀望,等待著審判結果,等待著後續白鷹的行動。

    若是白鷹不進行報復,不切斷對安民軍的援助,不停止與安民軍的貿易,那麼他們自然要打蛇隨棍上,趁著這次事件一起對民國進內那些作奸犯科的白鷹大兵進行清算。

    若是白鷹只是暫時妥協,後續進行了激烈的報復,那白黨高層就準備偃旗息鼓,順便再在輿論上對安民軍的不自量力進行一波嘲諷。

    然而對于南洋本地的華人來說,這不僅是新聞,而是民族尊嚴的一次回響。

    此刻,安民軍治下,無論是民眾、士兵還是官員,他們心中都清楚一個事實。

    那些為了討回公道而出動的大炮、坦克,憲兵們的強硬行動,背後所展示的,不僅僅是軍紀與權威,更是安民軍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力量,在國際舞台上敢于平視甚至對抗傳統列強的決心。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帶有政治意味的勝利。

    哪怕是昔日趾高氣昂的白鷹,此刻也不得不低頭配合。

    獅城中華會館主席更是在一次茶會上激動地說道︰

    “五十年前,我們的先輩被白人警察當街鞭打,申訴無門;五十年後,我們的軍隊敢讓白鷹士兵站上法庭受審,這是天翻地覆的大變化!”

    這場風波仿佛點燃了什麼。

    按照計劃,10月7日開始便是新一輪的教育公債認購階段。

    這原本只是財政部下屬金融司與教育署聯手籌措教育經費的一次嘗試,起初預算是五百萬刀,定期五年,年利率二厘。

    由于中央銀行還在籌備階段,因此這次是由南華銀行代為發行,發行對象主要是南洋各地的中上階層。

    但誰都沒有想到,借著這次審判白鷹士兵的東風,這一紙債券,會引發如此規模的全民響應。

    “公債一出,百姓赴義”有人在報紙上寫下這八個字,當天就被無數人傳抄、張貼、甚至印在旗幟上舉到了街頭。

    認購熱潮,自密支那起,迅速席卷曼德勒、仰光。然後是暹羅境內的曼谷,接著是馬來半島上的怡保、檳城、芙蓉、山打根,蔓延到柔佛海峽對面的獅城。

    滿腔熱情四處蔓延。

    就連還在鬼子控制下的古晉、棉蘭、泗水等地的華人都得知了這個消息,可惜隔著大海他們還無法參與。

    街頭巷尾,不僅是富商大賈捧著支票、銀行存單來公債銷售點認購,就連市井小民、工人、農夫、商販們也紛紛前往銷售點排隊,十刀、幾十刀的小額購買。

    張弛站在密支那南華銀行大樓二樓的窗口,看著樓下人潮,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動容。

    樓下人群當中,有拄著竹杖的老店主,有帶著孩子的婦女,有上身赤膊的勞工,還有剛從軍營放假外出的士兵。

    他們有的捧著皺巴巴的錢袋,有的甚至直接帶著幾塊銀元、幾張紙鈔,就為了認購一張或幾張面額十刀的教育公債。

    原定的五百萬刀計劃根本擋不住大家的熱情,南華銀行不得不緊急加印公債,並用軍用運輸機迅速運往各地。

    很快,新成立的南華銀行發布公告,新一輪‘國民教育公債’在短短三日內認購等值突破一千二百萬刀。

    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幾位獅城當地的華人實業家在認購現場,在用金磅鈔票購買了大額公債後,當眾撕毀了自己拿到的債券紙質憑證。

    面對周圍圍觀的群眾,他們高聲大喊︰

    “我們買教育公債,不是為了貪圖那一點利息,而是為了我們所有人的下一代能成為懂禮儀、知廉恥的人。是為了他們不做文盲,能夠抬頭做人!”

    消息傳出後引發巨大轟動,甚至還被攝影記者拍下刊登。

    解放後的獅城,剛剛復刊的《星洲日報》甚至用了整整一個頭版,刊登了大幅現場照片,最大字號的標題簡短而有力——《為民族,不求還本!》

    張弛聞訊後,當即召開記者會,宣布所有債券資金,將專款專用,用于︰

    在南洋各地新建120所公立小學;擴建南華大學,設立物理、化學兩大實驗研究樓;撥款支持仰光和獅城當地企業家聯合發起的“工讀結合私立學校”計劃。

    他在台上神色沉穩,話語卻鏗鏘有力︰

    “教育,不是施舍,而是國家之本,是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

    “未來,上至八十歲的老叟,下至五六歲的孩童,人人都有權力接受教育。”

    這一番話,翌日登上各大報紙,成為一時金句。

    喜歡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請大家收藏︰()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方便以後閱讀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第440章 轟動全民的教育公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第440章 轟動全民的教育公債並對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