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第377章 師範、護理還是軍校?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土豆勇者 本章︰第377章 師範、護理還是軍校?

    一年三熟並且換了優秀的糧種,這幾年安民軍的地盤上一直是大豐收。

    再加上張弛把糧食類商品的關稅定的很便宜,一船又一船的上好白鷹精面粉在仰光港卸貨,這就導致南洋的糧食價格很便宜。

    靳三辰他家21畝地,吃飽肯定不愁,但是想要靠賣糧賺大錢卻難。

    如今天下初定,公家出錢的義務教育只管小學階段,初中、高中都是要自己交學費的,公立的還好,學期40到60刀的學費不等,私立的可就貴了,至少上百。

    靳三辰還沒結婚,但帶著自家故去大哥的三個孩子,這要都上中學,可就是一大筆錢,他能不發愁嘛。

    鄭管理員一听,笑了︰“你家大佷叫什麼?靳海泉?他才讀小學一年級,你著什麼急?”

    由于移民帶來的孩子年齡各異,所以張弛干脆一刀切規定,只要來之前沒有初小同等學歷的,未滿16歲就得統一送去上小學,所以現在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從6歲到16歲的不等,搞的校長和老師們頭疼不已。

    “對,就是那猴崽子,一天上房揭瓦的那個。”

    鄭管理員把章一按,拍了拍手︰“你可來得正好。現在啊,我們這邊有三種‘不收學費還倒貼錢’的學校。前提是——孩子得爭氣點,考試過線。”

    “三種?”靳三辰眼楮亮了,“鄭哥你快說說!”

    “第一種,師範中學。重點培養鄉村教員,三年一貫制,讀完直接分配到鄉下小學教書,五年之後還可以考晉級、轉城里。現在咱們缺老師,這師範生,學校管吃管住、每年發布鞋、發制服,上學期間一個月還有六刀津貼。”

    “這上學真不僅不收費,還倒找錢?”

    即便是在已經進行多輪教育改革的民國,義務教育民國叫強迫教育)之後的上學依舊是一件相當耗費錢財的行為。

    不然大師們在學校那麼高的薪水哪里來的?指望白黨的耿專員自掏腰包發嗎?

    一般水木這些公立大學,光報名費就得幾塊大洋,考上了一個學期的學費又得幾十上百大洋。

    至于南開、復旦、同濟這些私立大學,那學費就是一百多到幾百大洋不等了。

    當然到了地方的中學的話,一般軍閥們每年還是會撥款進行補貼的,像晉系、奉系對自身工業建設比較在意的軍閥,就會主動往中學撥款,為自己培養工業人才。

    靳三辰听到每個月六刀的津貼,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要不是放不下家里的地,他自己都想去了。

    “第二種,護理培訓學校。專門培養醫院的護士,學制兩年,姑娘娃去的多,但男娃也不禁。上學期間,如果去醫院實習,那就能拿十塊月補,還包住包飯。

    現在醫療資源缺的很,所以兩年就能畢業,畢業就能到進醫院找工作。就是上手得快,不怕見血,人還得細致才行。你佷子要是暈血,那就別去。”

    “第三個——軍校。”他說到這頓了頓,看看靳三辰的臉色。

    “軍校?”

    “對,安民軍自己辦的,叫‘軍事預備中學’,學生上學穿軍服、學軍事、學文化,也是三年一貫制,畢業直接分配到部隊當低級軍官。一個月給十二塊生活補貼,伙食最好,管三餐還有夜宵。”

    靳三辰心里咯 一下,問︰“是不是要去打仗?”

    鄭管理員笑了︰“鬼子都要不行了,等你大佷子讀了5年小學,再讀3年預備軍校,等畢業服役8年都過去了,鬼子還能挺8年?我看8個月都夠嗆。”

    靳三辰心里對這個結論是不太贊同的,豫省湯大將軍的部隊剛被鬼子打的哭爹喊娘,咋就連8個月都挺不住了?

    不過他沒說出來,而是安靜听著。

    “不過嘛,這三樣學校都有個前提,”鄭管理員話鋒一轉,“學生家長和本人得簽個合同,畢業以後必須在對應系統服務滿十五年,不能中途撂挑子。”

    “十五年?”靳三辰愣住了,嘴里嘟囔著,“這不是把一輩子都交給人家了嘛...”

    “你要這麼說也不全錯。但你也得想想,你們逃過難,來了這里,有地種、有屋住,孩子還有書讀。你佷子要是能靠這三條道考出去,那可就是南洋這里貨真價實的‘編制人’了。”

    “再說了,又不收你學費,還發津貼,為的不就是讓學生畢業後能夠盡快進入對應系統工作嘛。”

    “當然了,這學也不是誰想上就上的,要考試。”鄭管理員又加了一句,“小學五年級的文化,要寫作文、算術題、還有時事常識,看的是平時成績和入學考試成績。你大佷平時在小學上得怎麼樣?”

    靳三辰咂咂嘴︰“能寫自己名字,會口算兩位數,至于作文嘛...他寫的‘我的夢想’全篇說想吃罐頭、穿皮鞋,倒是挺真實。”

    鄭管理員︰“那就好好輔導輔導,才11歲,督促他在小學里認真學習。實在不行,我再幫你想辦法。”

    有句話他沒說,要是學習成績特別好,那就可以從三保堂拿獎學金去讀公立中學,然後再拿獎學金去讀今年剛成立的南華大學,或是進高等師範和國防大學,那未來更是不可限量。

    可惜,天才不是那麼常見,靳三辰的大佷子努力下,可能也就上個師範中學。

    靳三辰心里盤算的卻是︰他大哥留下三個孩子,大佷二佷女佷,全靠他帶。他自己這點土地種的是絕對夠吃,但也就那點粗糧細米。

    上過夜校後的他,很容易判斷出來,如果三個孩子都留下種地的話,那一輩子吃喝肯定不愁,但也拿不出大錢。

    如今來到了南洋,雖然地方陌生了,但機會也多。可機會不是饅頭,等著也不會自己往嘴里飛。

    他猶豫了下,問︰“鄭哥,這三種學校,如果是一個娃考上了,還有名額給第二個嗎?”

    鄭管理員一笑︰“當然可以,只要你家孩子有能耐,張總司令不怕你們讀太多,只怕你們不敢讀!”

    他心里想著︰不管簽不簽十五年,那是以後再說的事。先讓孩子跳出去再說。

    他們生在好時候了,農民家的孩子都有機會繼續讀書了,那更可不該再一輩子窩在地里頭當牛做馬了。

    尤其是跟他最親的小佷女,學習成績最好,天天被老師表揚,或許真有機會改變命運?

    回村的路上,他走得飛快,腦袋里裝的不只是思考,更是三個娃娃的整條人生路。

    喜歡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請大家收藏︰()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方便以後閱讀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第377章 師範、護理還是軍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第377章 師範、護理還是軍校?並對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