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听著下面密密麻麻鼓掌的聲音,他轉頭,眼神充滿毫不掩瑜的贊賞︰“瓦列里將軍,您還很年輕,但您的名字,已經與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統帥們並列!斯大林格勒!這座英雄城市的名字。”
“將因為您的功績而永遠鐫刻在人類反抗bz,追求自由的豐碑之上,您指揮的紅軍將士,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不僅守住了這座城市,更埋葬了德國nc最狂妄,最精銳的軍團!這是轉折點!也同樣是希望的曙光!”
丘吉爾的聲音越發的激昂,富有感染力︰“您的到來!將軍,不僅僅是對英國的訪問,它也象征著橫跨歐亞大陸的同盟紐帶的堅不可摧!”
“它向柏林!向羅馬!向東京那些f的巢穴宣告,正義的力量正在集結!勝利的道路已經鋪就!從伏爾加河的廢墟,到泰晤士河畔的燈火!自由的人民終將贏得這場戰爭!”
他高高的舉杯︰“因此,我提議!讓我們共同舉杯!”
“為了我們尊貴的客人!瓦列里將軍!”
“為了英勇的甦聯紅軍和偉大的甦維埃人民!”
“為了牢不可破的英甦同盟!”
“為了最終的!徹底的勝利!”
“干杯!”
“干杯!”全場賓客齊聲響應,數百只水晶杯高舉,接連發出清脆悅耳的踫撞聲,香檳色的酒液在璀璨的燈光下折射出金黃色的光芒,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瓦列里在掌聲中微微欠身致意,他感受到了這份榮譽的重量,也清晰的看到了丘吉爾那份眼中超乎zz的粉絲崇拜情緒,他簡短的回應著,再次感謝了丘吉爾,國王,王後和英國人民的盛情。
重申了同盟的意義和對勝利的信念,他的話語簡潔有力,帶著軍人特有的直率,贏得了又一輪熱烈的掌聲。
歡迎儀式和致詞結束後,丘吉爾熱情的邀請著瓦列里一同登上白金漢宮著名的中央陽台,國王和王後也一同前往。
當他們出現在陽台上時,下方早已聚集了數千名聞訊趕來的倫敦市民,瓦列里的歡迎儀式非常的隆重,所以即使保密措施再嚴密,依舊在這個環節無可避免,索性也就將這個環節設置成計劃內的一環。
盡管燈火管制讓城市的許多區域都陷入黑暗,但白金漢宮前廣場卻被臨時架設的探照燈照亮。
丘吉爾為了不讓德軍打擾這場歡迎儀式 他特意調派超過百架飛機來保護倫敦的天空。
還有不少中隊正在候命。
所以不用擔心德軍空襲倫敦,即使現在他們能集結一批規模超過百架的轟炸機,倫敦附近候命的英軍中隊也能d的住。
人們揮舞著小旗,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瓦列里!瓦列里!烏拉!”,“光榮屬于紅軍!”,“謝謝甦聯”的聲音匯聚成一片洪流。
瓦列里站在象征著英國王權的陽台上,俯瞰著下方激動的人群,丘吉爾站在他身邊,興奮的向人群揮手致意,喬治六世國王和王後則帶著溫和的笑容,一起向民眾致意。
這一刻,瓦列里,這位年紀僅僅22歲的甦聯將軍,再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最中心。
這一刻,瓦列里也感覺到,他此行的使命,已經超越軍事本身,他或許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象征,一個希望,一個將戰爭引向終結的,活生生的傳奇…
白金漢宮的金色燈火,照亮了他年輕而堅毅的臉龐,也照亮了深陷戰火的世界,通往和平與勝利的漫漫長路。
……
白金漢宮國宴廳內,水晶吊燈的光芒璀璨奪目,衣香鬢影,觥籌交錯。
其他人洪亮的笑聲、高級將領們低沉的交談、樂隊悠揚的旋律以及銀質餐具的踫撞聲,交織著…婉轉流淌著。
然而,在這片喧鬧輝煌的中心,有一個人,盡管身姿依舊挺拔如松,盡管不時有人上前攀談致意,卻仿佛被一層無形的、冰冷的薄膜隔絕開來。
他就是失去了家鄉的戴高樂。
戴高樂與英國將領們交談,與外交官們寒暄,臉上維持著得體的、甚至略帶矜持的軍人風度。
蒙哥馬利與他討論北非戰局時,他思路清晰。
艾登外交大臣提及法國抵抗運動時,他言辭懇切,充滿感激。
但若是有人細心觀察,便能發現他深邃眼眸深處那揮之不去的落寞與疏離。
他回應著,卻似乎與這些盟友們依舊隔著一段距離,英國將領們在談論著帝國物資的部署,美援物資的分配,許多話題的核心永遠都是強大的英美聯盟。
而戴高樂…他所代表的‘自由法國’,更像是一個需要被承認,被支持的符號,而非一個擁有強大實力,能平等參與核心決策的盟友,他也清楚。
自由法國現在的本事也沒有資格去談這個。
他現在更像是一個帶著自己旗幟的流亡者,身處盟友的殿堂,卻時刻感受著故土淪喪的切膚之痛和g家尊嚴被微妙矮化的苦澀。
那些圍繞著他身邊的英國紳士們,或許很多人都抱著非常濃厚的善意,但他們的世界,終究與他背負的法蘭西屈辱與復興重任的世界,難以完全重合。
在又一輪寒暄過後,戴高樂感覺到有些疲憊,他微微欠身,禮貌的找個借口,手中端著一杯幾乎未喝的波爾多紅酒,悄然離開那片喧囂而輝煌的核心區域。
他穿越人群,步伐沉穩卻帶著一絲疲憊,走向連接著國宴廳一處相對僻靜的側翼陽台。
這里遠離主廳的喧囂,只有幾盞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陽台下是宮殿精心修剪但籠罩在夜色中的花園,遠處倫敦因為燈火管制的稀疏燈光猶如散落的星辰。
深秋的夜風帶著寒意吹拂著他們的臉龐,他靠在冰冷的石欄上,深深地的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胸中的郁結與那份深沉的孤獨感一同呼出,他舉起酒杯,凝視著杯中如同血般暗紅的液體,久久不語,法蘭西的榮光,此刻似乎都被濃縮在方寸的孤寂當中。
就在這時,陽台入口處的天鵝絨帷幕被輕輕掀開,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