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早已準備好的德軍飛機自天邊靠近,近百架轟炸機和戰斗機借著黑蒙蒙的天空向甦軍陣地靠近。
負責放哨的哨兵自然听到天空中那獨屬于德軍飛機的聲音,畢竟甦軍自家的飛機可不會這麼晚從德軍那邊飛過來,他們的聲音也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甦軍前線各處的哨兵才剛剛拉響警報。
“轟!”
“砰!”
“嗖!嗖!”
不同口徑,不同制式的火炮在一瞬間突然齊刷刷的開火,打破了黎明的死寂。
<火炮,122榴彈炮,以及其他榴彈炮和重型火炮都接連不斷的開火。
曼施坦因的拼好隊,沖著甦軍的包圍圈狠狠打出了第一拳。
然而炮擊的問題立刻顯現出來,由于大量炮手並不熟悉甦制火炮,許多人還都是被臨時拼湊起來的炮兵班,加上倉促的協調,炮擊節奏根本無法做到完全統一。
有的炮組打的又急又快,有的則慢上半拍,裝填手在清晨的冷風中手忙腳亂,甚至一些改裝炮還出現,卡彈,啞火的現象,故障突發。
炮彈落點也顯得有些分散,遠不如純血德械炮兵部隊打的準。
但這混亂的炮擊配合著飛機轟炸聲勢卻無比駭人。
成千上百的火炮炮口在黑暗中瘋狂閃爍,跳動,將黎明前的黑暗照的忽明忽暗。
炮彈撕裂空氣的尖嘯聲,落地的沉悶爆炸聲,不同火炮開炮交織的轟鳴聲,交織成一片不斷響起的死亡交響樂。
甦軍陣地前沿瞬間被連綿不絕的火光和濃煙給迅速吞沒,即使精度欠佳,但如此密度的火力傾斜,也足以對甦軍的工事和經驗不足的甦軍造成毀滅性打擊以及巨大的心理震撼。
04︰55,炮火開始向甦軍陣地後方延伸,德軍的飛機也開始向甦軍陣地上空接連投彈,並且向後進行各處關鍵點位的轟炸。
二十分鐘後,德軍的裝甲部隊猶如掙脫鎖鏈的裝甲巨獸,咆哮著沖出了集結地域。
經過簡易加厚的三號四號坦克率先打頭,第26裝甲師,曼施坦因手里唯一的利劍向著甦軍陣地刺去,師長胡貝中將親自在指揮坦克中督戰。
緊隨其後的是超過120輛加強新型的三號四號坦克和突擊炮組成v字形的突擊隊形,以驚人的速度向還未完全散開因為爆炸產生濃煙的甦軍第一條防線的前沿陣地席卷而去。
緊隨其後的是由德軍經驗豐富裝甲兵所駕駛德特殊車輛,總共繳獲的70輛t34與kv1組成的裝甲混合部隊。
炮塔上的鐵十字標志在黎明的微光中若隱若現,再後面則是第17裝甲師與23裝甲師組成的殘部,由老舊的三號四號,以及更多的t60和其他德軍,法軍,甦軍以及之前從捷克弄來的較為好用的坦克組成了過時裝甲縱隊。
這些部隊也僅僅是為了加強突破口的防御,所以綜合實力並不算太強。
“前進!為了斯大林格勒!為了被困住的那些兄弟!我們必須救出那些被困的兄弟!”
電台里傳來各級指揮官的吶喊,坦克們無視從硝煙中射出的反坦克火炮,全速沖鋒著,車載機槍噴吐著火舌,壓制著試圖反抗的甦軍士兵們。
………
甦軍的第一條防線主要由步兵和反坦克火炮偽裝的陣地組成,依托著為數不多的村莊和起伏陣地構築的。
他們預料到了德軍進攻,並且做出了防御,甦軍士兵們也按照‘瓦列里標準’構建了防線,但沒有想到曼施坦因完全將寶全都壓在這個方向上。
瓦列里也沒有預料到曼施坦因還能湊出這麼多的火炮和武器裝備。
戈林也是豁出老本,調派大批的轟炸機與戰斗機來配合進攻。
畢竟原本的冬季風暴行動,曼施坦因基本上就是硬湊出來的部隊。
況且科捷利尼科沃的方向看起來其實是比左邊好打的不少的,距離第六集團軍也是比較近的,比頓河畔卡拉奇這種被封鎖的橋頭堡要好打的多。
但曼施坦因並沒有選擇右邊,反而選擇左邊。
雖然瓦列里沒有預料到曼施坦因能湊出來這麼多的拼好隊,但他在頓河畔卡拉奇提前準備了後手,就是前一周部署的兩支預備隊。
分別是經過久戰,美式裝備補充的第21坦克軍,另一個就是瓦列里的老部隊,現在進化為第八近衛軍的原六十三步兵軍。
這兩支預備隊都是非常老辣的精銳部隊,為了預防德軍突破防線逼近卡拉奇,這兩支部隊就這麼部署在這里。
況且第21坦克軍擁有50輛謝爾曼,70輛經過二次改進的t3485,100輛經過數次改進帶著電台的t3476。
以及60輛t60輕型坦克,30輛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一共是310輛坦克,比曼施坦因的進攻部隊少一半,但質量完全不是‘拼好隊’可以勝任的,他們作為快速反應部隊部署在頓河畔卡拉奇充當防守部隊。
而第八近衛軍也擁有大量的卡車和裝甲車可以充當快速反應部隊。
在德軍炮擊開始後,哨兵確認前線遭受攻擊,得到命令許可後。
早就準備好的第八近衛軍的先頭部隊和第21坦克軍的先頭部隊就朝著甦軍的第一條防線快速趕去。
準備嘗試抵擋前進的德軍部隊。
………此時,第一條防線的甦軍部隊正在陷入苦戰。
許多甦軍新晉的炮組在德軍發動進攻的第一時間都出現了短暫的錯誤預估,因為德軍的轟炸還沒結束,他們認為德軍絕不會冒著炸到自己人的風險來采取空襲。
結果空襲剛剛延伸,甦軍就發現德軍的坦克就近在咫尺,許多殘存的反坦克陣地根本來不及反應就吃了德軍的一發高爆彈。
德軍的這次快速襲擊讓甦軍根本措手不及,他們甚至還沒從空襲里反應過來,敵人的坦克就已經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