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這場閱兵,有些士兵覺得莫名其妙,但絕大多數士兵都顯得毫不在意。
目前德軍現在來勢洶洶,今天他們可能還跟戰友在一起打趣,一起作戰,明天可能就成為戰場上的一具死尸。
在戰場上經過風風雨雨的他們,面對這如同走個過場般的閱兵,眾人都沒太放在心上。
在軍官們的組織下,甦軍士兵們登上前往紅場附近的卡車,不少人則借機在車上呼呼大睡起來,現在好不容易回到後方,有安穩的機會能好好睡上一覺,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一起登車的軍官們也沒有管,借機讓各位士兵同志們趁此好好休息一會也挺不錯的。
一輛輛卡車匯聚成車流,向著莫斯科紅場駛去。
11月7號的清晨,莫斯科天邊剛剛翻起魚肚白,天空上紛紛揚揚的飄起鵝毛大雪隨著寒風墜落在地。
莫斯科道路上都鋪著厚厚的積雪,這讓剛剛經過清理的道路顯的並不算太過整潔,天氣冷的厲害。
紅場周邊早已經聚集著大量聞風趕來的數以萬計的民眾們。
人們臉上滿是期待。
盡管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整個國家,但今天紅場已經成為希望的象征。
依照往年的慣例,閱兵儀式通常都會在10點開始,但依舊有數萬民眾早早就迎著寒風與大雪趕到紅場附近,佔住靠前的位置。
在朱可夫的布置下,莫斯科周圍的空域可以稱得上是堅不可摧,不僅有大量的防空炮,防空氣球負責保衛莫斯科的天空。
朱可夫還調來兩支航空師,這兩支航空師一共擁有500多架飛機,足以保護莫斯科的空域,配合準備好的防空炮兵部隊,他們力爭不讓任何一顆炸彈落在莫斯科的紅場上。
紅場上,附近的數支醫療隊已經做好準備,他們負責搶救可能因為德軍空襲而受傷的士兵與民眾。
這次閱兵不能停止,哪怕有德軍空襲也絕對不能停止。
所有的媒體與記者也受邀來到紅場附近,一起近距離欣賞這場大閱兵。
為了防止消息發酵,德軍提前知道閱兵的消息,斯大林並沒有公布具體閱兵的時間。
這場閱兵的時間其實要比往年早兩個小時,也主要是避免德軍空襲。
八點鐘,伴隨著時間流逝,紅場周圍的民眾也越聚越多,負責維持秩序的內務部士兵與警察忙的不可開交。
預估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人,並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多。
內務部士兵與警察們只能不斷增加人手盡力維持秩序。
斯大林來到了台上,在十數萬眼楮的注視下,他開始緩緩發表自己的演講。
“同志們!今天是我們在嚴重條件下來慶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德寇背信棄義的進攻,及其強迫我們進行的戰爭,造成了威脅我國的危險。
“我們暫時失去了一些區域,敵人已經進犯到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門前。敵人指望在第一次打擊之後,我們國家立即屈膝投降,可是,敵人大大的失算了……”
斯大林的聲音透過在紅場上空的雲霧,在紅場上空回蕩,激勵著周圍匯聚在紅場的軍民們。
伴隨著演講繼續,時間緩緩流過。
“讓我們的偉大祖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頓斯科伊、庫茲馬•米寧、季米特里•波札爾斯基、亞歷山大•甦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英姿,在這次戰爭中鼓舞著你們吧!讓偉大n的勝利旗幟指引著你們吧!
為完全粉碎德寇而戰!
消滅德寇!
我們光榮的祖國萬歲!我們祖國的自由和獨立萬歲!
在n旗幟下向勝利前進!”
斯大林演講剛一結束,紅場上就通過廣播響起了《國際歌》。
軍民們歡騰著,很多人都熱淚盈眶。
“烏拉!“甦聯萬歲!”聲音響徹紅場不間斷,在紅場上空久久回蕩。
閱兵儀式就這樣開始了。
瓦列里走在前頭,後背背著一把莫辛納甘,身上披著一件軍大衣,手里緊握著上面掛著甦聯旗幟的木棍。
走在前面的他非常顯眼。
不少甦聯民眾見到他立刻歡呼起來。
紅場上立刻再次沸騰起來,場面甚是熱烈,各國記者們則趁機抓拍著瓦列里手持紅旗的照片。
阿麗娜與米哈維爾以及冬妮婭則早就被斯大林安排到一個非常合適的位置,他們能非常清楚的看見領頭走過的瓦列里。
冬妮婭緊緊捂著自己的心口,她既驕傲自豪,又為她的心上人揪心。
听說這支軍隊閱兵後就直接開往前線,所以瓦列里沒有機會回來看她。
不過她不在乎,只要他能回來,她等多久都可以。
他回不來,自己就隨他而去。
緊跟在瓦列里身後的就是身穿正規軍服的波多利斯克學員團,他們手持莫辛納甘,神色堅毅,目光堅定。
經過多日的作戰,被前線燻染的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甦聯軍人。
不少人的軍服並不整潔,他們乘坐卡車到紅場已經是後半夜了,許多人穿的軍服還是自前線帶下來的。
顯的有些凌亂,一些士兵的軍服上還沾著泥土,以及殘留的炮灰痕跡。
但並沒有人嘲笑他們,不少民眾還深感自豪,熱烈的鼓起掌來,一些人滿含熱淚的看著這一切。
不遠處的記者們則迅速拍攝下一輪照片。
塔斯社通過收音機,向全世界實時播報著這一切。
之後就是顯的有些青澀的列寧格勒軍事學院與炮兵學院組成的學員團。
他們雖然有些緊張,不過依舊緊跟著前面部隊的腳步。
在閱兵隊伍兩側有一些民眾看到隊伍中出現自己的孩子,盡皆滿含熱淚。
緊接著就是負責莫斯科安全的內務部部隊,這支部隊也被拉了出來,他們在參加閱兵後也要前往前線。
緊接著就是從前線回來的各支步兵部隊,他們因為都是被緊急征召的原因,並沒有經受過任何基礎的閱兵訓練。
縱然隊伍並不算太整齊,腳步也不統一,但他們的斗志昂揚,每名士兵的臉上也滿是嚴肅之色。
對他們來說,很多人可能是這輩子最後一次來到紅場上了。
喜歡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請大家收藏︰()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