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

第250章 形勢危急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ayauki 本章︰第250章 形勢危急

    德軍台風行動的‘北鉗’部隊在總體上來說並不算是很順利。

    第九集團軍與第三裝甲集群的先鋒部隊在渡過沃利河後,在日爾科夫前方他們遭遇了甦軍挖掘的第二條防線。

    這是科涅夫學習滾筒戰術後提前在日爾科夫方向挖掘的防線以及提前部署的幾支預備隊。

    德軍第三裝甲集群的先鋒部隊嘗試突破甦軍這條防線,在發動數次進攻後,他們在飛機與重炮的掩護下突破甦軍這條防線。

    並且還成功配合第九集團軍兩支步兵師佔領日爾科夫斯基這座小城市。

    但德軍第三裝甲集群的先鋒部隊經過與甦軍的數次苦戰,本身損失也不輕,也已經快要耗盡燃油,他們無法再嘗試繼續深入甦軍防線。

    且甦軍西方面軍副總司令博爾丁中將用他的特遣部隊向日爾科夫斯基方向的德軍發起了一波反攻。

    西方面軍第二條防線上的預備隊,也組織數支部隊朝著日爾科夫斯基的後方發起突襲。

    德軍的先鋒部隊居然有被反包圍的傾向,他們只能焦頭爛額的向大部隊發送求援信息。

    56裝甲軍的主力部隊也只得加快行進腳步,但他們遇到甦聯數支小股部隊的阻擊。

    這數支小股的甦軍部隊也不與56裝甲軍的主力部隊硬踫硬。

    他們只一顧的在56裝甲軍前進的道路上挖掘小型反坦克塹壕,同時布置大量的木盒雷與反坦克地雷。

    甦軍的這個手段,讓德軍56裝甲軍的指揮官相當頭疼。

    小型反坦克塹壕還好說,也許是因為時間原因,甦軍挖掘的反坦克塹壕相當粗糙,根本無法阻礙德軍坦克前進的腳步。

    最要人命的是木盒雷與反坦克地雷,木盒雷無法被工兵的檢測器探查出來,要是工兵走到木盒雷的上面,整個人連半點反應都不會有的,他們會直接被帶的飛起來。

    工兵的傷亡人數會呈直線增加。

    而坦克確實可以無傷通關木盒雷區域,他們也無法抵過反坦克地雷的威力…

    要是一大批木盒雷里混一個反坦克地雷,德軍坦克不得直接報廢。

    要知道坦克現在對于德軍來說可是真正的稀缺資源,被擊毀一輛,那就真的是少一輛,希兒嚴重限制坦克運輸給前線部隊的數量。

    他還要組建新的裝甲師呢…苦一苦前線部隊,他們總會有辦法的。

    最後第56裝甲軍的指揮官決定用迫擊炮開路,但有人提了個更方便的辦法…

    這既能為帝國節省一筆迫擊炮炮彈的費用,也能讓德軍前進的速度不受影響。

    那就是利用甦聯平民在前方開路,讓他們嘗嘗自己國家制造的地雷。

    反正他們絕大多數人也全是甦聯游擊隊的苗苗,很難確定他們在未來哪一天不會成為甦聯游擊隊的一份子。

    反正早死,晚死,他們都得死。

    不如讓他們死的更有意義一些,德軍在附近的村莊抓來大量不想遷走的老人,他們佝僂的身子,顫顫巍巍的在德軍槍口下向前走去。

    不時有一聲慘叫響起,他們有些人倒在地上發出微弱的哀嚎聲,試圖捂著自己已經炸斷的腿。

    有些人則被爆炸的威力當場送走,他們只是老人,很多身體脆弱的人根本扛不住一顆木盒雷的威力。

    有了甦聯平民開路,德軍的前進速度快了許多。

    甦軍小分隊為了不傷害平民也只能無奈停止布雷。

    而第56裝甲軍的新任指揮官默認了手下的這種行為。

    因為他們的前進速度確實快上不少,按照目前的速度,他們只要兩三個小時就能到達日爾科夫斯基附近。

    “南鉗”部隊行動則比北面順利一些,第43,第33集團軍遭到德軍猛烈空襲,隨後在德軍的進攻中節節敗退。

    挖掘的前兩道防線全都被德軍的飛機與重炮摧毀的一干二淨,他們只能依靠著第三條防線硬撐著。

    其中,甦聯第2梯隊的第33集團軍比較倒霉,指揮部被德軍的轟炸機炸了一次,各部隊在之後的戰斗中暫時失去指揮,各自為戰。

    這次德軍轟炸機的命中也間接導致33集團軍各支部隊無法在戰斗前兩天內形成有效的統一指揮。

    現在也只能主要依靠甦軍的第43集團軍對德軍的進攻進行防守。

    可第43集團軍下轄只有4個步兵師與兩個坦克旅…

    他們要面對的第4裝甲集群有7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以及一個摩托化步兵師…

    北部的第三裝甲集群也就三個裝甲師,南面古德里安的部隊裝甲師數量雖然多,但質量完全參差不齊,有些裝甲師連坦克都不超過70輛。

    所以,霍普納麾下的第四裝甲集群可以說是德軍這次進攻的中堅力量,他們裝備完善,坦克編制較為齊全,比第二,第三裝甲集群的情況要好上數倍。

    單憑甦聯的第43集團軍與33集團軍根本無法應對德軍這支精銳部隊。

    他們很快突破了甦軍圍繞基洛夫,博爾瓦河附近建立的第三條防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德軍的第四裝甲集群成功在10月4號下午七點前依托于重炮與飛機攻佔了基洛夫。

    甦軍只得撤到下一條防線。

    由于科涅夫令人挖掘的防線在質量上並不過關,往往在面對德軍第一波空襲與火炮的轟擊後。

    這些戰壕陣地會被炸的稀爛,這也會導致在甦軍防線上出現數個缺口,甦軍也沒辦法依靠已經被炸零碎的防線與陣地對德軍造成有利反擊。

    科涅夫元帥並沒有靈活的運用滾筒戰術,相反他還是依托于第一條主力防線進行防守,試圖擋住德軍的進攻部隊。

    第二條,第三條防線也只是他為了防止部隊潰敗所建立的臨時防線。

    而現在,收到前線各處報告的他感覺情況漸漸變的有些不對勁了…

    單憑第一條防線根本無法擋住凶猛的德軍。

    質量不過關的第二條,第三條防線就更別提了…

    科涅夫立刻電令維亞濟馬一帶的甦軍部隊加強修建防御工事的質量。

    目前看來,甦軍或許將來得撤到維亞濟馬,格扎茨克一帶進行阻擊。

    如果前線形勢繼續變糟的話…

    ………

    德軍第四裝甲集群在攻佔基洛夫後則繼續向東推進,而甦軍第43集團軍則嘗試退到莫薩利斯克一帶,試圖用這邊建造的兩條臨時防線來擋住德軍突飛猛進的第四裝甲集群。

    但兩條腿哪有坦克履帶跑的快,等到10月5號晚上,甦軍第43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剛剛抵達直莫薩莉亞斯克一帶,就剛剛撞上第四裝甲集群的先鋒部隊。

    雙方打了一場遭遇戰。

    喜歡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請大家收藏︰()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方便以後閱讀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第250章 形勢危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第250章 形勢危急並對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