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

第134章 來自莫斯科的爭執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ayauki 本章︰第134章 來自莫斯科的爭執

    趕了接近大半天的路,第八旅最後跟隨3集團軍,渡過索日河,駐扎在諾布日沃科夫這座城市的附近接受補給。

    原本8旅應該前往戈梅利地區進行駐守進行補給,但葉夫列莫夫後來要求8旅繼續跟隨3集在諾布日沃科夫附近駐守。

    原因很簡單,其一,諾布日沃科夫這座小城能更早的獲取來自基輔地區的補給。

    其二,21集團軍沒像歷史上被德軍第二集團軍打的差點全軍覆沒,主力部隊盡損。

    這支部隊反而建制完好的撤到了第聶伯河東岸。

    並且63軍與61軍兩支主力部隊尚在,之前各支部隊還有數次人員補充,戈梅利地區還有剛剛征召上來的5000新兵。

    這些加在一起,21集團軍的人員總數依舊還剩9萬有余,人數一算反而比之前還要多。

    光靠21集團軍的主力部隊防守在戈梅利附近都完全足夠了。

    而且葉夫列莫夫並不決定固守整片戈梅利地區,那樣沒意義。

    如果固守在日洛賓河對岸,21集團軍不僅需要面對整支第二集團軍…還有莫吉廖夫方向的德軍部隊從側面夾擊。

    兩面夾擊,沒有堅固防線可以依靠的21集團軍很難不崩潰。

    所以這位在歷史上較為頭鐵的葉夫列莫夫中將也已經學會了變通。

    他主動的要求21集團軍收縮防線,在撤退時布置大量地雷,炮兵部隊轟擊第涅伯河干擾德軍搭設浮橋。

    主打的就是一個托字訣。

    3集團軍與13集團軍也是如此,他們也要盡量拖延德軍的前進速度,所以這兩支集團軍在撤退時也同樣會布置大量地雷。

    最後,3集團軍實力實在太弱,他們需要一支精銳部隊來增強戰斗力。

    為了方便指揮,機械化第8旅也被葉夫列莫夫暫且編入了3集團軍,繼續接受庫茲涅佐夫的指揮。

    至于13集團軍…葉夫列莫夫因此萬分頭疼,他根本找不到可以調派的部隊去支援他們。

    21集團軍需要抗壓,他們要面對德軍的重兵,再分兵最多也就能擠出幾千人,且遠水解不了近渴。

    戈梅利距離13集團軍可有些距離呢,甦軍部隊這時候趕過去至少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

    等到援軍趕到,13集團軍這時候說不定已經被擊潰了…

    況且幾千人夠干嘛的…13集團軍面對的是德軍大批的裝甲部隊,他們需要的是大量的反坦克武器。

    葉夫列莫夫將波切普倉庫里二十幾門已經吃灰的老舊反坦克炮全都調派給了13集團軍。

    同時他也向莫斯科又打了兩封報告,一封是申請給第八旅進行裝甲補充,第8旅已經等不起來自基輔的裝甲支援了…他們急需坦克。

    葉夫列莫夫已經找不到可以補充坦克的地方了…

    另一封依舊是闡述甦軍自羅斯拉爾夫方向側面空出來的‘口子’,申請支援,報告情況緊急,跟之前一樣的催促電報。

    他希望莫斯科能盡快做出決定。

    ……

    原本斯大林還是很高興的,昨夜他接到第8旅憑借100多輛坦克擊潰了德軍裝甲團這個報告後,他整個人都興奮的不行。

    甦軍終于狠狠出了一口惡氣,第8旅證明了德軍的裝甲部隊並不是戰無不勝的。

    在雙方1︰1的兵力情況下,只要指揮得當,甦軍還是有獲勝的機會,雖然機率並不大。

    而瓦列里這個名字也再一次出現在報告上。

    說實話,斯大林真的有些想見見這個年輕的小伙子,想跟他好好聊聊。

    畢竟來自中央方面軍的獲勝報告大部分都提到過瓦列里,而且部隊中還有著內務部存在,這報告也不會造假。

    這證明了瓦列里就是個天生將才,該好好培養。

    他之前還派人調查過,發現瓦列里的背景也根正苗紅。

    父親出身于騎兵第一集團軍,因為腿部受傷嚴重不得不退役,現在就任在莫斯科的一所警局內,就任局長,做些文書工作。

    母親也是騎兵第一集團軍一名老同志所留下來的遺孤,目前在莫斯科醫院就任護士長。

    高興的斯大林在當天晚上的食欲也很好,喝了點伏特加,吃了些列巴,這讓他難得久違的有些睡意,便打算小睡一會兒。

    誰知半夜醒來時得到的消息居然是疑似德軍裝甲集群南下,擊潰了13集團軍的右翼,迫使整支中央方面軍不得不向後收縮防線。

    斯大林緊急召回了正在組建預備方面軍的朱可夫,他想听听自己手下這位得力干將的想法。

    德軍來勢洶洶…最高參謀部推測是剛剛佔領羅斯拉爾夫不久的德軍第二裝甲集群拐彎南下了,這支裝甲部隊的戰斗力可是歷歷在目。

    南邊的中央方面軍也已經自身難保,沒辦法再拖住這支裝甲部隊了。

    如果這支裝甲部隊越過杰斯納河,哪一切都完了…

    所以斯大林決定把布良斯克方面軍給堵上去,用以填補中央方面軍與預備方面軍之間的缺口,也用于拖延德軍裝甲部隊南下的速度。

    “鐺鐺鐺…”

    清脆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請進。”斯大林疲憊的聲音響起。

    下一秒,伴隨著開門聲響起,匆匆從前線趕回來的朱可夫走進辦公室。

    斯大林給了他一份整理好的報告,朱可夫也沒多說廢話,接過報告看了起來。

    不多時,斯大林開口問道。

    “朱可夫同志,你認為我們該如何應對當前形勢。”

    “我認為我們應該撤退,斯大林同志,將中央方面軍與西南方面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避免德軍進行合圍,現在還有機會。”朱可夫相當認真的說道。

    如果德軍第二裝甲集群已經開始南下,憑借剛剛組建不久的布良斯克方面軍根本沒辦法拖延這支裝甲部隊多久。

    中央方面軍還要防備第二集團軍,四集團軍的部分,根本騰不出手。

    最糟糕的結果就是德軍這支裝甲部隊繞後,德軍再次創造一個類似于斯摩稜斯克的包圍圈。

    所以現在不硬守,讓兩支部隊後撤,重新構築防線,這才是最優解。

    既能保全有生力量,也能化解甦軍防御區域過大,導致兵力分散的缺點。

    喜歡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請大家收藏︰()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方便以後閱讀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第134章 來自莫斯科的爭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第134章 來自莫斯科的爭執並對二戰,我在甦俄當少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