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這麼個事兒。有個叫黃石璐的姑娘,跟著向導老楊去登山。
那天啊,黃石璐正往上爬呢,登山鎬卡在岩縫里了。這時候,頭頂突然傳來清脆的青銅鈴鐺聲。她一抬頭,好家伙,絕壁上掛著十七具懸棺,每具棺木上都系著銅鈴,可奇怪的是,只有最中央那枚鈴鐺在那兒無風自動。
向導老楊一下子僵住了,嘴里叼著的煙鍋里火星 啪炸開,說“�k人懸棺從不掛鈴鐺。”三天前他們在江口發現一本明代縣志,上面記載著“洪武年間,�k人舉族懸棺葬,官軍射斷懸棺索,墜崖者皆化青面陶俑守山門。”
正說著呢,那鈴聲突然跟下暴雨似的密集起來。黃石璐伸手一摸背包側袋,摸到了那個今早在江邊古廟拾得的青銅鈴鐺。當啷一聲,所有懸棺上的鈴鐺一起轟鳴,崖下傳來游客的驚呼聲。她一轉頭,就看見山道上十幾個游客以一種特別詭異的姿勢僵立在那兒,皮膚還迅速泛起青灰陶釉,跟變戲法似的。
到了深夜,黃石璐在溶洞火塘邊把縣志殘頁展開。泛黃的宣紙上畫著《�k人懸棺圖》,上面竟然繪著戴鈴鐺的陶俑陣,旁邊還有朱砂批注“鈴聲三響,俑陣現形;血祭未斷,怨氣不散。”
這時候,洞外傳來細碎的鈴音,她舉著手電筒就沖出去了。月光下的山道上鋪滿了青灰色陶俑,最前面那個陶俑的臉,居然跟今晨墜崖的游客一模一樣,手里還攥著半截沒吃完的玉米棒,那場面,要多嚇人有多嚇人。
老楊突然說話了,喉結那兒滾動著青黑斑紋,說“這是第七代了。我爺爺說每甲子要獻祭十二人,鈴鐺就是計數器。”他用枯手指劃過陶俑胸口的鈴鐺烙印,又說“你撿的鈴鐺是主鈴,能喚醒所有俑魂。”
有天晚上下暴雨,黃石璐在懸棺洞窟發現了一個密室。石壁上用朱砂畫著《俑魂圖》,上面記載著滅族慘案。原來洪武年間,�k人因為保存古滇國秘寶,遭官軍屠村。最後三百多人在懸棺里自縊,還用血祭鑄鈴,發誓“後世見鈴者皆為俑”。
黃石璐一踫到主棺,青銅鈴鐺突然發燙。洞外傳來游客的嬉笑聲,鈴鐺自己就飛出洞口了。她追到崖邊,就看見二十多個游客被藤蔓纏住腳踝,正往山體裂縫里拖呢,裂縫中還伸出無數陶俑手臂,這可把她給嚇壞了。
後來啊,黃石璐在祠堂地窖里找到一本裹著人皮的《�k人鈴譜》。上面用嘉靖年間的墨跡寫著破咒的辦法,得集十二俑魂血重鑄鈴鐺,再以�k人血脈為引超度怨靈。
她把主鈴浸到陶俑滲出的青灰色液體里,鈴身上浮現出三百年前的慘烈畫面。�k人首領把嬰兒綁在鈴鐺上自焚,血肉和青銅熔鑄成了咒。這時候,黃石璐突然想起族譜記載,黃石氏先祖曾經是�k人祭司。
到了中元夜子時,黃石璐把重鑄的鈴鐺拋向主棺。整座山體開始震動,懸棺像蜂巢一樣洞開,涌出青灰色霧氣。她看見三百具�k人干尸從陶俑體內走出來,為首的老者手里拿著跟她一模一樣的青銅鈴鐺。
老者說“黃石氏的血脈終于回來了。當年我把鈴咒分鑄十二鈴,就等著後人集齊破陣。”最後一聲鈴響穿透山體,所有陶俑都化成了齏粉,懸棺墜崖的地方升起青色光柱,照亮了江面沉沒的�k人古城。
等省考古隊來了,只在江心發現了片刻有鈴紋的陶片。黃石璐偷偷藏起半枚鈴鐺,背包夾層里那張縣志殘頁,背面新添了一行小楷“正德七年,黃石氏女破鈴咒,然鈴聲未絕,俑魂猶存。”
深夜,她听見枕邊鈴鐺發出細微顫音。月光透過窗欞,在青磚地上投出一個戴鈴鐺的陶俑影子,仔細一看,那分明是今晨墜崖的向導老楊。這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可那鈴聲好像還在人耳邊響著,讓人心里直發毛。
喜歡無盡灰夜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無盡灰夜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