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602章 銅幣發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602章 銅幣發放

    在他們看來,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是最實在的。

    “有了銅幣,你們就可以根據自己村子的實際情況,在雜肆或者其他村子那里,隨時購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本部的分配。”

    熊洪耐心地跟這些村長們解釋,銅幣的使用離不開這些村長的接受和認可,更離不開每一名族人。

    “這樣一來,物資的流動就會更加靈活,每個村子也能在完成集議規定的各種生產任務後,自主地安排剩下的生產任務。”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的村長們,看到有些人已經若有所思,便接著說︰

    “這兩天的部落集議,大家也都明白,熊部落並不是讓你們去做無法完成的任務,這些生產的任務,應該是最低的要求了。我想每個村子,只要是正常的,都能完成這些任務,而且,還會空出不少的時間和勞動力出來。”

    “而我們這麼做,就是希望你們這些當村長的,能夠有一些想法,去做一些改變。就像是石岩所在的九十里鋪營地,或者是水草、黑齒他們所在的村落。”

    為了讓這些村子不用這麼辛苦,同時也讓這些村子有一定的自主權,熊洪和熊巫等人制定生產任務的時候,自然會將條件放的更寬泛一些,除了基本的生產任務和底線不能動,剩下的可以由各個村子自行發揮,這也算是一種部落靈活的管理辦法。

    這樣的好處也顯而易見,一些有想法的村長,自然會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想著法子讓村落生活更好。

    “……關于銅幣的問題……比如說,某個村子這個月多生產了一些原材料,送到本部換了銅幣。如果下個月他們村子的食鹽用完了,就可以直接用銅幣去雜肆購買食鹽,或者到臨近的村子里購買,而不用再等著本部統一分配的時候才能拿到。”

    按照本部現在的規定,每個月月底的時候,熊黑等人會對各個村子提交上來的物資申請進行審核,統計之後,則會安排熊雨熊欣從倉庫里取出相應的物資,然後再運送到各個村子。

    雖然統一調配對物資的損耗不算大,但非常耽誤時間,有的時候,一個村子開始缺鹽,提交申請到最終拿到食鹽,可能都要過去一個多月甚至更久,這就讓一些族人不是很開心了。

    不過要是真的如族長所說,有了銅幣自己村子也可以去本部主動購買,那就不用等待這麼長時間了……況且,大部分村子並不是缺糧食,而是缺一些食鹽、陶器、鐵鍋、工具等小的東西,數量本身也不多。

    總不至于為了一包鹽,部落的車隊再出動一次吧?

    “這是物資調配的好處,同樣,如果另一個村子擅長制作產品,比如竹編、木質家具,他們也可以把生產出來的東西拿到雜肆售賣,換取銅幣,然後用銅幣去購買其他村子生產的食物或者飾品。”

    “這樣一來,各個村子之間也能通過銅幣進行直接的交易,互通有無,而不需要所有的物資都必須經過本部中轉。銅幣就像是一個橋梁,把各個村子、各個族人之間的需求連接起來,讓大家的物資交換更加方便、快捷。”

    听完熊洪的解釋,一些不是太懂的村長,也開始明白了銅幣的正確打開方式,而那些腦袋靈活的村長,已經在想著如何用銅幣交易,來讓自己的村子發展的更好了。

    “不過我事先說一點,你們每個村子需要上交的糧食、木材、麻皮以及規定的原材料,是不在交換的內容里面的。”

    看眾人明白過來,熊洪又鄭重地說道,“比如一個村子按照規定上交五萬斤粟籽,那就必須按照要求,交夠這五萬斤的粟籽,如果這個村子豐收,多交了一萬斤粟籽,那這超出部分的一萬斤,熊部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折成銅幣給這個村子。”

    “其他諸如麻皮、菽、木材等等,也都可以按照這樣的辦法來從本部換取一定數量的銅幣。”

    “但前提是,必須完成部落規定的這些生產任務。”

    熊洪這樣做,一方面保證了熊部落擁有最基本的糧食和原料供應,讓部落的物資始終保持在一個較為豐富的水平上;

    另一方面,在完成任務之余,各村還能自主安排生產,並征求了部落里很多村長和隊長的建議,也是為了激發起各個村長和族人的生產積極性。

    要是按照之前,不管生產多少,部落分配的基礎物資都不會少,干得好和干的壞,都能保證不餓死,這就很容易造成村子的生產積極性不高,甚至還會出現其他更惡劣的事情,比如偷懶、無視本部的規定和任務。

    而采取硬性要求之外,再增加統一收購多余物資的方法,就能讓這些村子在完成規定的任務之外,再想辦法獲得更多的物資。

    這樣一來,村子里的人們就會更有動力去大規模開墾荒地、推行更先進的種植技術、開發村落周圍的各種資源,爭取收獲更多的糧食和其他物資。

    畢竟部落已經規定了,這些多余的部分能換成銅幣,這些銅幣又可以用來交換到他們需要的各種工具、布料,甚至是一些之前難得一見的稀罕物件。

    “當然,既然在村子之間推行銅幣,那對銅幣的管理也要跟上,本部也會在你們使用銅幣過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銅幣,當做是本部鑄造、發行以及控制物資有效、合理生產的成本。”

    “不知道這樣說,大家是不是能夠理解,不過就算現在不理解也沒有關系,先去做,過段時間,你們自然就明白了。”

    既然使用銅幣,那就要對銅幣的鑄造、流通、發放以及回收做一系列的安排和規定,這件事,均輸院已經在熊洪的示意下,制定了相對詳細的要求和規定。

    比如說,草村今年的任務是五萬斤麻皮,但實際上由于開墾種植了更多的麻田,再加上選種和田間管理,共產出了七萬斤的麻皮,這多出來兩萬斤,按照部落的收購價格,五銅幣十斤,理論上草根就能從部落拿到一萬銅幣。

    但事實上,熊洪規定了這些“交易”中必須繳納的“稅費”,比如按照兩成來收取,最終草村拿到手的,就是八千銅幣。

    這其中,還要看熊部落是不是急需麻皮,要是其他村子也出產麻皮,而且對麻布的要求沒那麼高了,一銅幣兌換的麻皮數量就會上升,也就是麻皮賣不上價。

    至于為什麼要收取“稅費”,一方面,是熊部落為了盡力減少村子與村子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正如熊洪所說,部落維系這種銅幣交易的體系,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

    況且,通過收取這些“稅費”,以及控制物資的收購、銷售價格,也可以調控部落的生產行動,讓整個部落的各個村子,都能按照部落的意志來進行生產。

    打個比方,部落現在非常缺木材,那本部就可以用提高木材收購價格、降低木材交易的稅費,來鼓勵這些村子去伐木。

    雖然這種商業行為可能會對部落的生產以及族人的“純潔性”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目前而言,這些都是可控的,況且熟知歷史發展的熊洪,也清楚這種貨幣交易遲早要代替以物易物。

    況且,除了熊部落內部的貨幣交易,這種銅幣也能推行到周圍的部落內部,讓他們加入這個交易體系中,達到逐步控制、融合他們的目標,這要比用武力更加有效和隱蔽。

    而為了達到多獲取銅幣的目的,各個村長也會更加用心地管理村子的生產事務,因為這直接關系到村子能獲得多少額外的收益,關系到村民們的生活能不能過得更好一些。

    熊洪相信,通過這種方式,整個部落的生產效率將會得到顯著提升,各個村子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繁榮起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每個村子只是為本部提供最基礎的糧食和原材料,還需要本部將各種最終產品給運送過來。

    “另外,既然給各個村子生產的原材料提供銅幣進行收購,那也要保證這些銅幣,能夠分配到各個族人手中,這樣才能讓這些銅幣流通起來 ,而不是待在村子庫房或者均輸院里面吃灰。”

    熊洪看到眾人對村子如何獲取銅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便繼續講述對于每名族人擁有銅幣的看法和建議。

    “族人擁有一定數量的銅幣,可以激勵他們認真做事,同時將這些銅幣給使用出去,一方面,可以改變這些族人的生活條件,另一方面,也能讓生產出來的各種物資有價值。”

    隨著銅幣的推廣使用,以及本部各種工坊產品的逐步放開,很多族人都喜歡到雜肆里,用一部分銅幣,來換一些生活用品。

    比如對于愛吃的族人來說,部落族人制作的炒板栗和各種風干肉干、奶干等物品,也可以花一些銅幣,從雜肆或者其他族人手上購買;對于需要新衣服的族人來說,部落的紡織坊或者是族人私人開設的裁縫間,也能滿足要求;還有,現在的一些工具、器具等,也能夠通過銅幣進行交換了。

    “我的想法是,每名族人按照生產內容的不同,都能領取一些銅幣獎勵,比如村子里負責耕種的族人,每個月可以給他們發放幾枚十幾枚銅幣,當做是辛勤勞作的收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602章 銅幣發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602章 銅幣發放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