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一吹,熊洪便感覺天氣愈發的冷了。熊族一年的十月十四日,第一場降雪終于下了下來。
第一場雪,就下的很是放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仿佛要將整個天地給覆蓋起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便將部落圍牆內外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色被子,如果站在遠處的熊山上往下看,熊部落的圍牆,也消失在了茫茫天地間。
眼前只剩下一片片白色。
“不錯,等了這麼久,這第一場雪總算下下來了。”
以往在九月中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下雪了,但由于熊族一年換了新的“歷法”,現在已經是十月中,才迎接來第一場降雪。這個歷法,跟後世的歷法就有些像了,雖然可能還不算太準確,但至少時間上差不多也能對得上。
況且還有鐘鼓樓這大半年時間持續不斷地記錄下每日的影子長度,估計再過幾年,“農歷”就能推廣開來了。
“是啊,這麼大的雪,看來明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
起床之後便看到下大雪了,左右今日也沒有什麼事情,便拉著才到宗廟“上班”的熊巫,一同坐在宗廟里看雪。
“哦?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熊巫很是好奇,雖然每年降雪的時候,熊洪都會說什麼“瑞雪兆豐年”此類的話,但熊巫還是很難理解,冬季降雪跟來年豐收有什麼必然的關系。
“巫,你看這麼厚的積雪,是不是就像給田地里蓋上了一層被子?外面的寒風和寒冷沒辦法直接吹到土地上,就相當于給這些土地蓋了一層被子,不過這個溫度也不算很高。”
熊洪指著門外的積雪,現在還在下,但已經積了幾厘米的厚度了,按照以往的情況,這種雪,至少還要再下個一天,差不多能積二三十厘米厚。
“這樣一說倒是差不多,可雪不是很冷嗎?為什麼說相當于給田地蓋了被子?”
“其實跟蓋被子的道理差不多,現在的田地,差不多跟積雪一樣的冷,所以積雪也不會化,但土地也不會繼續變冷,這麼厚的雪,能擋住一些寒風。”
熊洪也不知道該怎樣用原始的道理來跟他解釋,只能盡量去描述。
熊巫似乎明白了什麼,“這樣說起來,還真是如此。”
“不僅這樣,降雪還會把土地里的蟲子給凍死,這樣明年種田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蟲子搞破壞了。”
“還有就是,這些積雪明年春天化開後,還能給田地里帶來不少水,省去了挑水灌溉的麻煩。”
下雪的時候並不算太冷,熊洪和熊巫坐在宗廟里,還升起了一個小炭爐,上面煨著一罐米酒。熊洪看著門外紛紛揚揚的降雪,不由感慨,“下了雪,大家總算可以清閑一段時間了。”
“是啊,畢竟冬天到了,從這第一場雪到明年開春,至少還有四五個月的時間,看樣子今天熊大那邊的集訓是沒辦法搞了,只能等過兩天,積雪被清理出來之後再繼續訓練。”
“不錯,這兩年大家都很忙碌,是時候歇一歇了。”熊洪伸手倒了一碗黍米酒,遞給熊巫,又給自己倒了一碗,順便喊來站在後面的白茅,也讓他自己倒了一碗。
此情此景,熊洪倒是想來上一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但不管熊巫也好、白茅也罷,都不明白什麼意思,因此也只能搖搖頭,在腦海里自娛自樂了。
“這兩天就給大家放個假吧,等雪停了,還要組織大家清理積雪,清理完之後,今天、明天就讓族人們休息休息。”熊洪說道,將碗中的黍米酒一飲而盡。
“行,雪停之後,我們再去各處工坊看一看,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嗯,我也過去,順便看一下能不能去一趟造船坊。”
冬日的降雪,肯定會不止一場,這才是剛開始,按照前兩年的降雪情況,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場中等規模的降雪,所以即便到冬季,族人就算休息,也要隨時注意清理屋頂的積雪。
“快點上房頂,把積雪鏟下來,不然等明天凍上了,那就麻煩了。要是過兩天再下一場,房頂就得壓塌!”
不用熊洪怎麼催促,各個工坊的負責人,已經在帶著族人們清理屋頂的積雪了。
熊洪和熊巫在降雪下完之前,就巡查完了整個圍牆範圍,雖然看起來圍牆的面積很大,但實際上功能區倒並不算多。
首先是最西側的老工坊區,這里面集中了紡織、冶煉、煮鹽、舂米以及幾處糧倉和武庫,也是熊部落最早的圍牆範圍。
這個範圍內,沒有族人的居住區,只有少部分看管工坊的族人住在各個工坊里,而各個工坊的負責人,在吃過飯之後,便召集了各自的人手,除了冶煉坊和舂米坊不停工外,剩下的都停了下來,全力保證房頂的安全。
其次是緊挨著老工坊區的新工坊區,這里被橫街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南邊是制皮、造紙、腌肉、肥皂以及其他需要用到水源的工坊,而北邊則是木材加工、家具制造、農具組裝、被服制作等工坊的地方。
這里屬于今年夏季才搬遷過來或者新建的工坊,房屋的質量都沒得說,而且采用了大量的磚石結構,要比之前的房屋看起來更加結實。
然後是新工坊區旁邊的居住區。
居住區也分為兩個部分,南邊是部落已經成家的族人居住的地方,絕大部分都是兩三層的小樓,每棟樓八九個房間,每個房間就住一家大概34口人;而北邊的居住區,則是部落還沒有成家的族人待的地方,每棟樓里面十來個房間,每個房間擠著15人。
居住區旁邊還有一塊,是給那些別部學習的族人居住的地方,現在也擠滿了來自臨海營地和東部諸部的族人。這些人在部落的組織下,也開始爬上屋頂,對積雪進行清掃。
整個部落在晚間雪停之後,也基本上將積雪給清理干淨了,從各個隊長匯報上來的情況來看,第一場雪的厚度雖然超出族人的預料,但並沒有對部落造成多大的損壞。
唯一可能稱得上是損壞的,就是圍牆外一處堆放木料的草棚,在風雪下被刮倒了頂棚。
“今日這雪可真大啊,看樣子今年要比去年冷很多。”
熊洪坐在桌子前,看著面前的油燈發呆,手中的筆也不知道該寫點什麼。
吃完飯時,熊洪便跟大家說了冬季休息的消息,除了武備訓練以及一些重要的工坊,其他的族人,都可以開始享受到部落的“福利”了,那就是上午半天休息,下午進行學習。
不過對熊洪來說,冬天卻是他最忙的時候。
自己的記錄好像好久都沒寫了,熊洪從櫃子里掏出一個木盒子,里面有竹簡有木片,也有制作的書冊,上面都是他這幾年來,陸陸續續寫下的一些對部落的規劃,或者是感想,甚至還有一些單純就是抒發情緒的內容。
最早的木片上面,炭筆寫的字都有些模糊不清了,不過熊洪還是記了起來,這是他當上族長的第一年冬天,在部落里寫下的部落發展計劃。一轉眼,時間已經過去四年了。
看著這些竹簡和木片,熊洪的腦海中也開始浮現出這幾年的一些場景,第一次帶著族人們在冰天雪地中尋找馬匹、第一次跟熊木等人設計制作水利裝置、帶著部落族人和其他族人大範圍地開墾荒地、來到草場谷,帶著族人圍獵遷徙的獸群……
一直想到前段時間的場景,沒想到,這幾年時間,部落的變化是如此之大。
熊洪這些珍藏的竹簡里面,還有很多對部落發展的考慮,當初可能是由于條件限制,連想都不敢想,但按照熊部落現在的發展程度,很多事情,都已經超過了當初的預期。
“……熊部落之變化,可謂一日千里,短短數載,由五十余人的小部落,發展為如今具有三四十余個居住地、村子的大部落……另有東部諸族以及臨海諸部,今後的發展重點,當先與這些部落交好,尋求融合的機會……”
第二天一早,在鐘聲還沒有敲響的時候,熊洪就自己醒了過來,昨晚對部落的發展歷程簡單地進行了回顧,不過過去的就讓他過去,眼光還是要放更長遠一些的。
要說現在的熊部落,還缺什麼,從其他族人的角度來看,好像是什麼都不缺了。
安全上,部落有圍牆,各個村子、居住點、營地也有堅實的院牆,況且部落精良的武器、嚴格的安全規定、成熟的武裝力量等因素,也能讓族人盡可能地規避危險,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食物上,部落經過四年多的發展,食物的來源方式,已經從最早的采集和狩獵,轉變成現在的種植和養殖,除了偶爾組織的狩獵活動,用來讓族人不要忘記狩獵的技能外,基本上族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土地上或者牧場里。
自然在食物供應上,擺脫了那種靠天吃飯、食不果腹的生活,甚至可以說,熊部落為什麼能發展起來,最基本的原因,還是熊洪解決了族人的吃飯問題。
物資供應上,部落現有的工坊已經很多了。
要說圍牆和農業給部落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和堅實的基礎,那各類工坊,則是部落生活水平上一個台階的重要因素。
制鹽、紡織、冶煉、制陶……這些工坊以及生產出來的產品,是部落開始邁入新生活的開始,當然,也是很多其他部落邁入新生活的開始,對此,熊洪以及族人都很是認同。
要是沒有這些工坊,部落的生產力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絕對會下降一兩個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