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503章 夜談(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503章 夜談(二)

    不過在基本的方向上,熊洪還是提供了兩個重要的建議。

    第一個,就是對車架的改造。

    輪子上面有滾軸,減少了摩擦力,讓車輛拉起來更加省力,但同時,減震的效果並不算好,因為現在的車輛結構,車架和車輪輪軸,基本上就是結合到一起的,毫無減震可言。

    而熊洪給熊杰等人的建議,就是增加一套減震的東西,也就是在車軸與車廂底板中間,再增加一個結構,這個結構,就是車輛的減震裝置,熊洪用減震竹板彈片來稱呼它。

    熊洪對後世的車輛結構並不是很了解,但從路邊經常路過的大卡車身上,熊洪還是看到過一些結構的。

    比如卡車車輪上面,就有一組由多片不等長和不等曲率的鋼板疊合而成的減震鋼板。當路面對輪子的沖擊力傳遞到車輛上時,鋼板產生變形,起到緩沖、減振的作用,結構簡單。

    部落現在冶煉的鐵器還是比較稀缺的,而且車輛的載重也不過八九百斤,用不上這種千錘百煉才制成的鋼板,故而熊洪建議熊杰,前期先用一些竹片來試著制作。

    反正這些竹片被部落普遍用于弓、床架、門框、梯子等物品上,用處廣泛,刨平了,也不是不能用來當做簧片。

    況且竹片兼具韌性和可塑性,對一些彎曲的要求,也能很容易進行解決。用竹片來制作,最合適不過。

    第二個建議,則是在車輪上包裹一層皮革,用來減少顛簸和震動。

    熊洪又想起了遠在美洲的橡膠樹,不過也只能想一想了,這個時代,有些東西也是沒辦法勉強的。

    嘆了一口氣,熊洪向熊巫解釋道,“車輛的損壞問題,從車輛本身來說,其實關鍵就在于這兩個方面,一個是減震結構,一個是車輪,當然,要用上這兩個技術,車輛的結構需要再重新設計一下,如果新的車型定下來,我們就要趁著冬季,逐漸替換掉那些舊車。”

    “不錯,先弄一個樣車出來,看看效果,合適的話再多做一些,”熊巫贊同地說道,“就跟你之前說過的一樣,造一輛車花費很高,但造一百輛車,花費反而會降低不少。”

    熊洪在想自己什麼時候說過這話,不過熊巫說的沒錯,規模化生產,肯定是要比一輛輛制作節省材料和人工的。

    “不管怎麼說,車輛是需要重新設計的,原有的‘熊牌’驢車、牛車,都要改進一下,現在這些舊車,我建議修補過後,把它們拆下來,明年送到東邊的部落,換給他們使用。”

    熊巫也立馬接受了族長的這種做法,這些車輛雖然有損毀的,但整體上來說,要比東邊那些部落的車輛好很多,白河運輸隊現有的車輛,很多都是去年臨時拼湊出來的,損毀率更高,差不多在三成。

    而羽落也好、草晨也罷,甚至熊皮,都希望部落在明年的時候,多運送一些車輛過來,滿足白河環路、熊皮路以及朝陽營地的運輸任務。

    “那就好辦了,這些車輛也能換不少物資回來。”

    雖然是舊車,但也沒舊到哪去,用起來還是可以的,按照去年的交換“價格”,一輛車,差不多就需要2000斤的粟籽。舊車嘛,就給他們打個八折好了。

    熊洪想要車輛改進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是為了減少車輛對道路的傷害,還為了提高馬車、牛車或者各種車輛的乘坐“舒適度”。

    隨著部落的壯大,族人之間的交流頻率也越來越快,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廣。各個村子或者居住點,都經常從本部或者其他地方抽調人手來建設,況且,各個村子對便利的交通也有需求,比如從水村到石村,走路的話要一兩天,乘車差不多就半天時間。

    熊洪考慮的是,能不能在村子與村子之間,開通一條專門運送人員的“運輸專線”。

    事實上,熊雨和熊欣的物資運送隊伍,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業務”,比如在幫助草村運送麻皮的時候,也會順帶著帶幾個要去本部或者其他村子交流的族人。

    要是沒有物資運送隊,那這些族人要麼等運送隊過來,要麼就需要在村長的安排下,十幾個人一起上路,否則,路上的野獸也不是吃素的。

    畢竟村子與村子之間,大部分路段還是在樹林、山包或者林間空地中,遇到野獸的可能性很大。

    “這個問題,目前倒不是很重要,等新式的車輛出來,回頭再討論吧。”熊洪搖了搖頭,跟車輛比起來,還有更多的事情要跟熊巫商量。

    “這個冬天,很多物資的生產需要加大規模,盡快將部落的庫存給充實起來,防止明年開春後,再有什麼大量的需求。”

    熊巫也覺得庫存見底,不是什麼好事。

    “糧食的儲備量倒還好,目前幾座糧倉,現在都滿滿當當的,甚至比秋收後的那個月,還多出來不少。這段時間以來,其他村子上交過來的糧食,也基本上運送完畢了。”

    除了水村和黑齒村,大部分村子都沒有專門的存糧糧倉,這些村子會留下大半年所需的糧食,用陶缸、麻袋、或者挖地下倉庫的方式,把這些糧食給儲存起來,剩下的,都會送到有糧倉的本部。

    熊洪看著正在翻閱書冊的熊巫,繼續說道,“除了糧食,其他的麻布、木器等物資,現在需要的也不算多,這些庫存也算正常,儲備量也夠用了。”

    “不過這些過冬的冬衣、被褥、獸皮衣服等物資,部落基本上沒有什麼存量了。”

    熊巫恰好也翻到這里,他點點頭,贊同地說道,“熊部落是不缺食物的,按照道理來說,麻布衣服或者獸皮衣服的原料都不缺,但這些被褥,倒是很需要長時間的生產才能完備。”

    “正是如此,別的不說,我們先來算算這些學生們耗費的物資有多少。”

    “首先是飯食,總數500人,每天起床後,都會到這里吃飯,一日三餐,一天的消耗,就按照一斤粟米一斤肉類,或者青菜的標準,這500人,一天至少要吃掉1500斤的。”

    “不錯,好在食物還是很充足的,幾座糧倉都裝滿了糧食,就算再加上他們這些人,也足夠我們部落能吃上好幾年。”

    熊巫呵呵一笑,“今年的糧食收獲真的出人意料,沒想到壟作法的效果這麼好,回頭我得跟石雪說一聲,明年繼續加大壟作法的耕種面積。”

    “這是自然的,壟作法雖然耕種的時候麻煩了一些,不過產量是真的沒話說,況且這些孩子們大部分也能干點活,他們來學習,不僅不收他們費用,還食宿全免,總要給我們干點活吧?”

    熊巫想到這里,便哈哈地笑了起來,“也不是全部免掉,他們在白骨洞牧場的飼養的牲口,也送了一些給我們,說是給熊部落的感謝。”

    熊洪也搖了搖頭,輕聲笑道,“那就好辦了,這些孩子,還是要參與到部落的耕種中,學會了,帶回部落去。”

    “糧食說完了,那就說說衣服吧,這些人的衣服,都是嶄新的,一匹布差不多只能做67件左右,這麼多人,每人還發兩套,還是那種夾了羽毛、絲絮的厚實衣服,光是這些衣服,就已經花掉了部落兩三百匹麻布了。”

    熊洪指著書冊上記錄的數據,

    “你看,現在倉庫里庫存的麻布匹只有四千多匹,過段時間,各個村長過來的時候,還要再分給他們一部分。”

    “要是再有一些突發事件,麻布差不多就得見底。別的不說,紡織坊這個冬季是沒辦法好好休息了,看起來還要再干一兩個月。”

    部落對各種物資的庫存,都有要求,一般而言,是按照部落總人口和消耗的情況做儲備的,而且生產的多,能夠拿到東邊部落交換的數量也就多。

    “折算成銅幣,一個人身上的衣服,差不多就需要五百銅幣。”

    “這麼多?”熊巫非常吃驚,按照他的想法,就只是提供給這些人身上穿著的衣服,能耗費多少布匹呢?

    “熊霸他們曾經做過衣服售賣,據他們所說,一身薄一點的衣物,差不多需要六七十銅幣,而這個價格,在紡織坊這邊會更高一些,差不多就是八十銅幣。”

    “更何況,一個人身上要有兩套,還有內衣、獸皮防寒大衣,光這個獸皮防寒大衣,至少需要兩張中等大小的獸皮、一兩斤羽毛、再有一兩斤麻絮。”

    “光是這些,500銅都有些少了,要是對外售賣,至少要1000銅。”

    熊巫仔細算了一下,正如熊洪所說,500銅的確都算少的了,對這些孩子們的投入,光是穿的用的,就遠遠不止500銅。

    熊巫隱隱有些後悔,這麼多孩子過來,當初應該向這些部落收取一些費用的,哪怕是粟籽也好,總比什麼也不收要強。

    不過現在事已至此,熊巫後悔也沒有用,只能想辦法填補因為允許別部的“留學生”過來,而造成的部落物資消耗巨大的漏洞。

    “這些物資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對部落的影響不大,反而會促進我們部落相關工坊的生產效能。”

    熊洪也知道熊巫做這個決定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些部落學習熊部落的知識和生活方式,用來慢慢地改變這些部落,前期投入大一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畢竟熊部落要跟他們做“生意”,總不能對方什麼也拿不出來吧?就算是種地,那也得會種才行。

    “這個怎麼說?”

    熊巫有些疑惑,消耗掉的物資,為什麼從某種角度上,是對部落有好處的一件事?

    “巫,你想想看,部落的紡織坊,現在織布的速度是不是越來越快了?”

    “不錯,以前一個月也就在500匹左右,現在一個月輕輕松松就能達到1000匹,這還是熊角他們控制速度的結果,要是急需的話,一個月2000匹也不是什麼難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503章 夜談(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503章 夜談(二)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