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490章 武庫的日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490章 武庫的日常

    有句話怎麼說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最早的時候,熊洪只不過是想要在原始社會生活的更好,既然來到了這個社會,那就盡己所能,給身邊的族人帶來改變。

    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部落的實力也越來越強,活動的範圍也越來越大,熊洪的想法便逐漸改變了,他想讓以後的人也能知道,他存在過的一些證據。

    而這個證據,就是建立文明、傳播文明。

    可能從他到來的時候開始,歷史就悄然間發生改變了呢?

    熟知歷史的熊洪自然清楚,現在熊部落所在的山區,文明發展的潛力很有限,想要一直作為文明引領的熊部落,保持更長時間的優勢,就要走出去。

    走出去,就有可能與別的部落發生沖突。

    按道理,南方平原冬天的結冰期會更短,也會更加溫暖,是個文明發展的好地方。

    所謂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最重要的地方。部落要想去到這里,免不了會跟生活在這里的部落或者文明進行交流或者踫撞——如果有的話。

    要是對面能好好談是最好的,要是動用武力,那熊部落現在準備的武裝人員、武器裝備,比如這些皮甲,就有了用處。

    “族長,從水村傳回來的消息,大巫師一行人已經到達水村,預計再有幾天,就能回到部落了。”

    白茅臉上滿是喜色,“大巫師帶回來的族人、牲口非常多,石雪、熊大等隊長建議,是不是商量一下該怎麼安排他們?”

    “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了吧?”

    熊洪也很是歡喜,先不說這麼久都沒有見到熊巫,光是他帶回來這麼多牲口和族人,就已經值得部落慶賀了。

    部落自己雖然喂養了很多牲口,但畢竟是花了時間和飼料一點點喂養的,這一下又增加了這麼多,別的不說,過年每個村子,都能分到十幾頭牲口補充肉食,豈不是美滋滋。

    要知道,部落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吃食上面。比如原先只有族長和大巫師享用的涮火鍋,現在普通的族人也可以享用了。

    不過除了部落冬天提供的幾頓涮火鍋,族人還想吃的話,那就只能掏銅幣,從部落的雜肆提前預定,而且價格不菲。

    基本上沒有一個月積攢的銅幣,是沒辦法吃上一頓的。

    當然,有了熊巫帶回來的這些牲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吃上了。並且這些牲口中還有很多能提供畜力,明年部落的耕種和養殖,又有不少補充。

    石雪也準備對明年的耕種計劃做一些調整。

    “圍牆外臨時的廄棚已經搭建完畢,可暫時容納三千頭牲口;之前抽調出來的四百人,也已經分散到了各個村子,每個村子都非常歡迎;另外教室和教材也都準備妥當了,只要他們一回來,很快就能按照大巫師的計劃,帶著他們學習了。”

    “好,那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水魚他們的船隊這兩天還要運送最後一輪的物資,讓他們加快點速度,早點送完,提早把船只給拉到船塢里維修一下。”

    熊洪在房間里踱著步,他一抬眼,又看到了桌子上放著的皮甲。

    “讓武庫的熊行他們先別著急造這些皮甲,等幾天確定好皮甲的樣式後再造吧。這段時間,主要把弓箭多造一些出來,參與訓練的200人,都快把庫存的弓箭給用完了。”

    部落的武庫,一直是比較重要的存在,但在部落里,也是最不顯眼的存在。

    而當初與熊奇比試收集草料的熊行,也在熊洪的安排下,在武庫一直干到現在。

    以前武庫是歸屬于熊木的手下,不過自從前兩年熊洪加強了對新式武器的設計、制作和儲存後,武庫實際上就獨立了出來,直接歸屬于熊洪,雖然現在人數只有四十多,但絕大部分都是經過熊洪嚴格挑選的,對部落,對他忠誠無比。

    在部落內,大家都清楚,熊行所在的武庫重要性,只不過熊行現在比較低調,默默無聞。

    武庫從木工坊分離出來後,熊洪給安排了一個好地方。

    制作各種武器、裝具的武庫,其實就在木工坊旁邊的一個小院子里,里面有兩棟兩層的小樓,北面的小樓佔地大一些,現在設有弓坊、箭坊、馬具坊、弩坊、巨弩長矛、擲矛等武器作坊,面積和規模都不大,其實就是幾個小一點的坊間。

    需要用到鍛造的,則靠著圍牆里面的冶煉坊,方便隨時鍛造。

    另外一棟小樓,面積稍小,但里面存放著各種武器裝備︰成捆的箭支、一根根鋒利的長矛、一把把擺放在架子上的刀具,還有地下室里面的馬鐙、馬鞍、轡頭等馬具,甚至還有十來具拆成零件的巨弩。

    這些裝備,雖然不多,但如果有需要的話,部落可以隨時召集工匠,將一個個零件組裝成需要的武器,生產能力更是能在短時間內滿足部落的需要。

    “族長,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一天可以生產弓箭20捆,也就是2000枝羽箭,刀斧這些需要鍛打的會慢一點,但五天時間,也能生產出來200把。”

    熊行很是自豪,每日對武庫的武器都要進行保養,涂抹油脂,用上好的麻布和獸皮仔細擦拭。武庫里有的東西,熊行都記在心里,對于武庫的各類作坊的生產能力,他也非常熟悉。

    隨著部落生產能力和技術能力的提升,各類工匠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包括生產農具和冶煉、木匠坊那邊,也有很多工匠。在此基礎上,武庫又新增了兩個坊間,一個專門制作皮甲,一個則是研究鐵甲。

    青銅的效果雖好,但延展性比不上鐵,而且同等防護能力的情況下,鐵片的厚度要比青銅片薄很多,整體重量更輕一些。

    所以部落直接淘汰了青銅甲片,而是使用經過多次鍛打,變得很薄的鐵制甲片。

    不過鐵甲現在只是一個基本的圖紙,甲葉也只是做出來一些,夠縫制出兩副鐵甲後,便停了下來。

    這幾年也沒有幾場部落間的沖突,再加上熊部落族人的體格健壯、組織性強,僅有的跟貊部落和林部落的戰斗中,也沒有任何人員死亡,而是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擊敗了對方。

    故而,很多族人對部落現有的武力以及武器裝備,都覺得夠用了。

    熊洪自然知道武器裝備需要升級,但也清楚,族中大部分的隊長想的也很有道理,既然用現有的裝備就能擊敗對方,還能保持很小的傷亡,那目前就沒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造更加先進的武器出來。

    當然不造不代表不需要提前準備,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具,雖然停止大量的制造,但生產出來樣品後,會留作庫存,並將它畫到圖紙上,儲存起來,等條件合適的時候,再進行制造,這樣一來,既可以省去很多成本和時間,另一方面,在需要的時候,也能迅速地把這些技術重新啟用起來,達到快速生產的目的。

    “當前我們正在嘗試著用鐵片和牛皮葉來制作甲衣,單從防護的效果來看,是比純皮甲好,但比不上鐵甲的。”熊行說道,“不過鐵甲太重了,半身甲就有三十來斤了。”

    “嗯,這些甲衣就先研究一下,在不丟失防護能力的前提下,怎樣更省料更輕,研究出來,還是按照老規矩,封存起來,目前還用不上,沒必要大量的制作。”

    即便武庫旁邊有鍛造坊,但制作鐵甲的成本還是太高了,光是要鍛打一副鐵甲上面的“鐵葉子”,至少需要十個工匠連續鍛打五天,才能湊齊這麼多材料。

    還需要打孔、穿線、安裝內襯,最後再綴聯到一起,耗時耗力,並且成本也高。

    熊洪沒有多說什麼,以部落目前的武力值來看,已經遠遠超過周圍的各個勢力了,而且要想搞掉其他的部落,都不用武力,只需要掐斷他們的糧食來源,就能輕松地拿捏住他們。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熟悉《孫子兵法》的熊洪很清楚,部落的武裝力量,不到關鍵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使用。

    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部落充沛的武力是部落安全的保障,同時也是引起禍亂的源頭。武力容易使用,但這東西有癮,一旦部落覺得任何事情都能使用武力來解決,用這種最簡單的辦法來解決與別人的爭端,從而忽視了部落一貫施行的“以勢服人”,那部落離衰敗也就不遠了。

    “好戰必亡”,不過還有一句話,叫“忘戰必危”。

    不迷信武力的作用,不代表不需要發展、保持一定的武力。

    “武庫的存籍呢?拿過來看一看。”

    左右沒有事,熊洪便帶著白茅,來到了這處其貌不揚的武庫。

    熊吉如同武庫和熊行一樣的其貌不揚,跟熊大熊二相比,個頭也低了不少,放到人堆里就能“消失”的那種,但熊洪選他做武庫的管理者,還是很放心的。

    “族長,存籍都在這里存放著,族長要看哪一卷?”

    熊吉指著二樓房間的一個角落,那里有個木架,上面擺滿了竹簡和紙張做成的書冊。

    “這里記錄完全,每月生產多少、取走多少都記錄的非常清楚。存籍的副本,則留存在宗廟里。”

    “而制作各種武器的材料、工具以及工匠等資料,則由熊行負責記錄,工坊的生產也是由他來管理的。”

    熊洪點點頭,武庫當初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生產各類武器的工坊,另一個則是存放、維護、維修的庫房。

    工坊現在由熊行負責,而整個武庫由熊吉負責,兼任庫房的日常工作,比如維修、保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90章 武庫的日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90章 武庫的日常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