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312章 腌肉與魚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312章 腌肉與魚干

    除此之外,還有春夏之際從各處的蘑菇屋或者叢林里采集到的蘑菇,曬干之後的干蘑菇或者木耳,也會作為蔬菜的補充之一。

    作為部落最早的賴以充饑的食物之一,熊巫肯定不會忘記當初他搭建蘑菇房的場景。所以各種可食用的蘑菇,也在熊洪的指導下,進行了人工栽培的嘗試,也獲得了不少的產量。

    今年菽也算是取得了好收成,食物當中自然少不了這種好東西。

    無論是泡軟後直接跟肉類一起煮,還是磨碎制成豆漿豆腐等豆制品,亦或者用來發豆芽,都是很好的選擇。

    而熊巫給每個部落提供的蔬菜中,菽就佔了很大一部分。具體要怎麼吃,就由各個村子自己處理。

    剩下的一些產量低或者無法長久保存的食物,就只能作為補充,或者讓族人們嘗嘗鮮了。

    比如夏秋季節成熟的各種水果,由于沒辦法保存到現在,絕大多數都被制成了水果“罐頭”。沒有糖,蒸煮出來的“罐頭”口味很奇怪,保質期也不長,並且以酸味為主,很少有酸甜可口的存在,這也是熊部落為數不多的“不受歡迎”的食物。

    “以新瓷瓶未經水者盛之,封泥頭勿令風入,經五六十日不異新者。”

    熊洪知道即便是這種粗糙的水果罐頭,也有著補充人體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所以即便是罐頭的口味“獨特”,每天也會要求族人們吃上一些,尤其是孩子和婦女,如果發現誰偷偷倒掉,就會被笞十棍。

    不過隨著工藝的進步,各種野果的處理也越來越好,陶罐——尤其是上了釉之後的陶罐密封性更好,用泥土將封口密封好後,放在陰涼的地方,可以存到來年開春。

    整個冬天,部落里都少不了這種讓族人捏著鼻子喝下去的“罐頭”。

    雖然熊洪發明的水果“罐頭”慘遭冷遇,另外幾種水果的處理工藝卻深受族人喜愛。

    一種就是去年火爆部落的柿餅,去年熊洪從白河諸部回來,正好看到移栽的果林中,一些樹上結了柿子。

    霜降後,就能采摘硬一些黃一點的柿子,經過去皮、掛架晾曬、捏心等步驟,再陰干儲存上一個半月,正好到過年期間。那段時間,柿餅就成為了部落里最受歡迎的食物。

    而今年柿子林里面結果的柿子樹更多,熊果等人已經準備好在霜降之後,立馬就帶人去采摘柿子制作柿餅。

    另外一種水果,或者說能保存很久的不能稱之為水果,就是栗子、榛子等堅果。炒栗子深受熊大這些經常外出狩獵、探索的族人們喜愛,閑著無事的時候,抓上一把邊嗑邊聊,也十分享受。

    除了這些肉類、蔬菜和水果,還有一種就是產量非常稀少的蜂蜜了。

    目前部落人工養殖的蜜蜂,也就只有幾處︰本部、水村、黑齒村以及牛馬谷、蘆葦原,而這些地方也不是全年都有花的,所以蜂蜜的產量非常非常少,今年總共也只有兩百來斤。

    這麼點蜂蜜,每個族人舔一口就沒了,所以即便是熊洪,也不會嘴饞去拿這個當食物吃,而是用于傷病坊的藥用。

    沒錯,熊姜的傷病坊,因為有各個部落的巫集中到了一起,又中途加入了白河桐根他們,現在又有貊巫烏青的加入,還真讓他們倒騰出幾種治病的方子出來。

    而這些治病的方子,絕大多數都是用各種植物搭配制成的,尤其是需要口服的藥,無一例外,其味道極其難聞、口感也非常苦澀,難以入口。故而在熊洪的批準下,產出的蜂蜜,絕大多數用在了傷病坊的藥物中和和調味上。

    況且,蜂蜜本身也是一種藥材,中醫上認為,它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效。用于脕腹虛痛,肺燥干咳,腸燥便秘;外治瘡瘍不斂,水火燙傷。

    “……目前各村子食物的分配情況就是這樣,可能有些村子周圍會有一些其他的食物,不過不影響這種分配的數量,”熊巫講的很具體,讓熊洪和各個工坊的族人們知道要準備哪些東西,準備多少。

    听完熊巫的講解,涉及到的幾個隊長也紛紛點頭,表示盡快把所需的物資給準備妥當。

    “族長,大巫師,既然如此,牲口的宰殺是否可以開始了?到時候可以跟各個工坊生產出來的物資一起送過去,也能節省時間。”熊材前兩天才從蘆葦原趕回來,正好向熊洪匯報牲口馴化和養殖的情況。

    “加上族長你們帶回來的兩千多頭牲口,整個部落現在有山羊、黃羊等4800余只,驢子3200、牛1800、馬700余匹,此外還有鹿600余頭,大大小小的獐子、麂子等也有個2500多頭,”熊材說著,把一卷竹簡遞給熊洪,“這上面是牛馬谷、熊山山坡以及蘆葦原的牲口數量,還有不少要下崽的沒算進去。”

    “這些牲口中,能夠成為畜力的有多少?”

    熊洪知道,每年在牛馬谷方向,都會對野馬、野牛進行捕捉,並且今年從白骨洞營地那邊也遷徙了不少回來,部落的牲口規模會越來越龐大,他更關心畜力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目前馴化好的牛,包括正在用的,有900余頭,驢子多一些,差不多1500頭,馬420匹,再給一段時間的話,到明年春耕,還會有幾百頭可以算上。”

    對于馴化了幾年也沒有改變的牲口,熊洪等人除了留下少部分用于繁殖外,其他的雄性牲口,差不多都會被宰殺吃掉,所以現在留下來的這些牲口,基本上都是有被馴化的潛力。

    而且牛馬谷那邊,每年都會向西北方向探索,去尋找更多的野牛野馬,並想辦法捕捉回來。光這里,每年都能額外再提供兩三百頭馴化好的牲口。

    “我也要補充一下,圍牆周圍的幾十處家豬養殖場,也有快2000只了,也需要及時宰殺。”熊石說道,“這些家伙現在都很能吃,尤其是被劁過的,都長的很胖。”

    部落最早養殖的動物,就是這種野豬,經過這幾年的不斷選種與養殖,外加劁豬的辦法,這些家伙基本上過上了混吃等死的日子,每個都很胖,比當初它們的祖先要胖上兩三成。

    它們對食物也不挑,外加還保留著不少野豬的基因,對環境的適應和疾病的抵抗也強上不少。

    但熊洪還是清楚,“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如同家禽養殖,熊部落對家豬的飼養,也是分散在好多個地方,每個地方最多的,也就養上不得超過一百只,而且全部是散養,將田地附近提前清理出來的樹林、果林用柵欄圍起來,專門有人負責投喂食物。

    並且,一旦發現有野豬出現生病的現象,立馬隔離,並安排傷病坊的族人予以救治——沒錯,傷病坊不僅給族人看病,也兼任著獸醫的職責。

    “嗯,具體的屠宰計劃,你們安排就行。”熊洪點點頭,天氣也越來越冷了,是時候宰殺一些牲口,用來腌制咸肉和曬成肉干儲存起來,等到大雪封山或者明年與其他部落交換。

    一整天的時間,熊洪總算和大家把過冬物資的分配以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做好了規劃。

    而各個工坊今年的情況,也會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由熊洪去各個工坊查看。

    ……

    “彘巫,小心一點,這種魚背上的刺很扎手,記得戴上手套。”

    骨余將一條被砍去頭部尾部的魚扔到筐里,仔細叮囑著剛剛來這邊幫忙的彘巫。

    每年熊部落都會從養殖的魚塘里,捕撈上來不少大魚,而且距離凌河現在也不算太遠,造船坊那邊經常會用拖網拖一些魚上來。

    這不,這兩天部落組織的“殺魚隊”,就被安排到造船坊,來處理捕撈上來的魚。

    秋冬季節,河里面的魚蝦正是肥美的時候,如同當初的骨余一樣,生活在山林里的彘巫等人,也快速喜歡上了這種河里的魚,尤其是魚頭豆腐湯,他能喝兩大碗。

    “好,已經戴著了,”彘巫回應了一聲,便從筐中拿出一條,用刀在魚的背部剖開,切斷魚骨,將內髒給掏出來,扔到旁邊的木桶里,這些內髒還會由專人把魚泡給挑出來,用來熬制魚鰾膠——不僅僅用于粘連木材,也被熊姜的傷病坊用于研制新藥物。

    剖開的魚肉,被傳到下一個族人的手中,放在清水里洗淨之後,掛在竹鉤上,半天時間晾干表面的水分,便送到腌制的地方進行抹鹽腌制。腌制完,被竹片撐開,掛在架子上晾曬。

    每年部落都能捕撈上來好幾萬斤的魚,除了偶爾讓大家吃上魚湯和蒸魚,剩下的都被做成的魚干,在部落今年對白河諸部的“交換”物資中,魚干也是一個非常搶手的存在。

    “這一下又是好幾百條魚,真看不出來,凌河里面的大魚不少啊。”

    彘巫手中忙碌著,但並不影響跟周圍的族人說話,事實上,部落把這些殺魚、腌魚的活交給這些人,也算是對他們的照顧,畢竟彘巫也好、骨余也好,身體情況都不能跟年輕的時候比,干耕地、砍樹這樣的重活可吃不消。

    “那是當然的了,凌河很長,周圍還有很多小一點的支流匯入,魚肯定不會少的,”骨余手起刀落,干淨利落地將一條還在蹦的大魚一刀砍去頭部,將還在張著嘴的魚頭扔到一旁的筐里,“不過我現在更喜歡吃蝦,族長不是炒過一次嗎?那味道……嘖嘖。”

    “是啊,蝦也好吃,還有鱉……”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312章 腌肉與魚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312章 腌肉與魚干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