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966章 黃河水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966章 黃河水軍

    趙元始四年,深秋。

    雄渾的黃河在魏州、博州段,轉出浩蕩的大弧,

    此地水色渾黃,河水拍岸時濺起的飛沫,迎著朝陽,恍若碎金,‘嘩嘩’不停。

    趙人的錢,在大事上向來是從不省的。

    黃河兩岸的大堤,修的極好,斜峭如壁。

    上方朱紅趙旗,一字排開,隨風蕩漾,彰顯了強悍的大趙國力。

    千帆競發,百余大船遮蔽黃河水面,船號撼天,一派雄軍之風。

    短短兩年,趙國水軍的盛況,已經全方位壓制梁國了。

    “嘩嘩嘩啪啪……”

    大河濤濤,但見趙人的艦船,巍峨的船首劈波斬浪,

    趙軍依著水勢排開陣型,桅桿如林,刺破晨光,

    大軍中,有一艘三層樓船,鶴立雞群,

    上方赤色趙旗,獵獵翻卷,旗上的一個個‘楊’字,被西風扯得筆直。

    這便是魏州水寨,玄武將軍楊延的旗艦。

    甲板上,來自雪林潰兵,從突厥惡鬼手里殺出的刀疤大將,

    正面色難看的訓斥東線的將軍和幕僚們,

    “這樣的成果,也敢拿去給皇帝看嗎?”

    “戶部今年八十萬貫,水軍還是這番模樣,陛下要是殺本帥,本帥先宰了你們!”

    旗艦上,水卒如林,大船雖然在晃動,但他們挺如蒼松,毫無影響。

    顯然,這些趙國兵馬,已經是合格的水兵了。

    甲板上,十幾個東線將軍面露苦澀,有些事沒完成,被楊延罵的狗血淋頭,

    不過,這個水軍的問題,楊延還真就是錯怪了他們。

    自古最難的就是從零到一,尤其是水軍的起步。

    十年陸軍,百年水軍,可不是說說而已。

    就水軍的燒錢速度,以前八瞎子認為楊延貪污,現在戶部賀詩楚也想來盯著魏州、博州了。

    響鼓不用重錘。

    玄武將軍楊延不願多說,交待了幾句,便安排了後續的事情。

    獨自駐立在甲板前方,扶著巨大的龍雕,楊延默默嘆息。

    齊國、宋國都是窮兵黷武,陛下給了他巨大的支持,可現在他並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趙國實力一日千里,新的將領,就似雨後春筍冒出。

    玄武軍要是不做點成績出來,給陛下長臉,那可壓不服六十萬趙軍。

    隨著大軍在朝陽中,劈波斬浪,號角震天。

    前方,魏州水寨出現了。

    比起梁國時期的魏州大營,趙國接手後,此營地更加龐大了。

    趙都幽州就在後方,作為趙人的黃河防線,自是堅不可摧。

    魏州水寨依山勢而築,木柵與天然石壁咬合成雄關,

    望樓由石頭砌成,高度比肩城池,

    此刻無數朱紅兵士,手持長矛,鐵冑泛著幽寒,挺立在晨光之中。

    旗正蕭蕭,金戈錚錚,

    魏州趙軍,儼然如一柄半出鞘的橫刀,斜倚在大趙南邊的命脈之上。

    “啟稟將軍,幽州出事了,楊炯公子好像惹了大禍。”

    甲板上,正當楊延還在思索,要不要將實際情況稟告皇帝之際,

    一個楊氏家奴,送來了幽州楊炯的消息。

    大禍?能有什麼大禍。

    楊延毫不在意,楊炯惹再大的禍,以他的實力,也兜得住。

    ‘以狀元之身,御告科舉舞弊,先後讓太師、太尉、太傅被殿前鞭衣,罰俸三年……’

    這……確實有點大。

    看見了楊炯的消息,玄武將軍東路元帥楊延,忽然壓了壓自己的額頭。

    幾息之後,刀疤將軍楊延有些慍怒,扶著船舷,無奈道,

    “這平城小子,真是給本帥找事干。”

    “咱們魏州軍費本來就高的離譜,朝堂要查咱們的聲音不知道多大。”

    “現在好了,肯定要查。你去通知一下東線大軍,各部收斂些……”

    甲板上,接過楊延的命令,楊氏奴僕並沒有急著走,

    某一刻,他猶豫再三,才拱手對這家主道,

    “主公,咱們要不要派人跟太傅、太尉解釋一下,跟楊炯劃清界……”

    家奴‘限’字還沒說出口,就見玄武將軍冷眼轉身,威風凜凜的輕蔑道,

    “我,玄武楊延是陛下的刀,本帥怕誰?”

    “什麼豪門望族,什麼四大外戚,不在我們的眼里。玄武軍只跟陛下交代。”

    家奴都是楊氏的死忠,一家父母妻兒,全靠主家才能活著,

    他們跟楊家,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楊氏奴僕被呵斥,但他還是沒走,

    此人拱手,還想再說些什麼時,卻被威武的東路元帥楊延,抬手示意離開。

    大河遼闊,

    兩岸朱紅旗幟,連綿如火。

    某一刻,刀疤將軍楊延仰頭長嘆,喃喃自語道,

    ‘有些事,沒人能選的準。未來如何,只有天知道。’

    ‘咱們十五萬東路趙軍,只忠于大趙皇帝,其他的不管。’

    關中。

    長安郡。

    風正飄飄,馬正瀟瀟,趙兒遠去,劍佩系紅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關山月冷,塞外霜凋,幽州萬里,夢斷隴山遙。

    封侯拜將,建功立業的美夢,讓無數趙人,踏上了血與火的戰場。

    可戰場的殘酷,又豈是幾句詩詞能說清楚。

    楚趙街亭之戰,

    在十月的北風中,成了趙人的血肉磨坊。

    龍首原官道,關中大將軍李信的中軍,蜿蜒如龍,

    馬蹄踏起寒泥,趙人一路行軍在遼闊的關中平原。

    這是一支龐大的軍隊,隨著李信得到關中最高軍事指揮權。

    無數雍州宗族,各地游俠、各郡宗族,

    想出人頭地的,想混點功勞的,甚至有些就是想太子記個名字的。

    他們就像山溝里的小溪,一縷一縷,漸漸匯聚成了龐大的軍隊。

    可龐大的軍隊前方,卻迎來一支哀嚎不止的傷兵隊伍。

    趙軍大旗飛揚,李信被二十八位戰馬雄壯的騎兵簇擁。

    一路脫離隊伍,快速前往遠方的傷兵部隊。

    第三批了,

    這已經是李信見到的第三批傷兵了。

    長達數里的殘兵敗將,士氣低落,旗幟東倒西歪,

    李信來到傷兵曲將面前時,

    對方嚇的叩頭跪拜,好半天才蹦出一個字。

    “隴西……隴西,劉承玄部、馬桐部于街亭苦戰三日,整個山坡、城池,都染成了血紅色……”

    “楚人死了三萬多,趙人也死了三萬多……”

    “街亭能攻克嗎?”李信策馬,直入核心的詢問。

    聞言,士氣低落的傷兵隊伍前方,頭盔歪斜的曲將支支吾吾的道,

    “那……那個,雖趙軍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目前攻克街亭依舊無望。”

    趙旗翻卷,旗幟下的白狼將軍默默地目送這支傷兵離去。

    太子比趙人曲將想象的要聰明。

    只言片語中,李信已經明白隴西情況很糟糕,

    正面大戰中,劉承玄、馬桐跟余建山打成平手,那街亭那邊的戰況,基本就是寸步難行了。

    楚軍不可能比趙軍多,這說明,在山地作戰,趙人並沒有優勢。

    “報,啟稟大將軍,祁山道、褒斜道,發現楚國援軍,楚國偽帝又支援了余建山四萬人。”

    “報,啟稟大將軍,西突厥、高昌來犯,涼州將軍耿湯希望郭朗部支援。”

    “報……報……報……”

    趙國大軍中,一道道情報,隨著傳令兵的馬蹄聲,匯聚到了李信的帥旗下。

    李信打開輿圖,手指撫過群山之中,那一塊小平地,

    漢中郡。

    這已經成了趙人西部疆土,揮之不去的傷疤。

    不來隴西,李信還不知道。

    從地形上看,趙人根本沒有一點軍事主動權,打不打完全是蜀軍說了算。

    這種仗就是蒙頭虧,贏是小贏,敗就是大敗。

    前方是一望無際的大軍,

    後方是蜿蜒如蛇,數萬輛趙軍輜重大車。

    太子李信策馬而行,此刻,他遠遠的看見了長安城。

    這一路,田畝上全是各縣農家在勞作。

    趙人在關中發展的非常好,李宣、劉忠武還是干了很多事實。

    雍州的水利的恢復速度,幾乎快要趕上河北等地了。

    可惜,隴西這塊心病不除,

    長安永遠不可能成為趙人的糧倉。

    “嘿嘿嘿……太子,咱听說幽州報上去的田畝,竟然有三個數。”

    大 下,

    跟隨李信行軍的,不止有趙人本族將領,還有不少雍州宗族驍將,

    此刻,太子親信大將,趙人神射手李卒一句似笑非笑的話。

    令他們驚慌失措,趕緊低頭行禮,表示臣服。

    田畝三個數?!這肯定是太子在敲打他們。

    “竹竿,這些年孤一直佩服你的……但這次,你說對的還行。”

    李信眼神帶著殺氣,環視眾多關中將領一眼,淡淡的道,

    “孤不想多言,你們用什麼方法孤不管。”

    “但是,一個月後,雍州的田畝要是沒勘測出來。”

    “孤就用你們宗族的命來填,听明白沒有?!”

    關中田畝之事,

    並不是李信當下最緊急的任務,血腥處理也只是順手而為。

    整個隴西的戰局,才是太子李信最重視的事情。

    隨著對隴西之戰的了解,

    太子李信對雍涼的兵力,進行了首次分配,

    “郭朗的重騎兵在蜀地沒用,去涼州吧。給耿湯壯壯膽,他那幾個兒子真是差太遠了。”

    “要趙武生、劉承玄立刻訓練良家子,山地軍的數目遠遠不夠。”

    “孤當然知道時間倉促,這件事最好時間的是兩年前,或者是現在。快去,命令他們兩人去干。”

    李信知道,隴西是一場大局。

    這場局勢,雖然不能決定趙、梁、楚三國的強弱格局,

    但要是打的不好,會極大消耗趙人的實力。

    父皇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一統江山,是一件容錯率很低的事。

    余建山有十萬蜀中精銳,這些都是山地軍,

    趙國空有二十幾萬人,現在也許三十萬兵馬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可在軍力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此刻,李信面對的難題,恰似當年曹魏面對蜀漢的困局。

    “李猴子來了沒有。他來關中兩年,兵馬呢?”李信忽然想起一個故人,此人可是當初的雪林八騎之一。

    “李將軍所在的地方,常年鬧旱災。所以兵馬不是很多。”

    “他一共湊了五千人,等些長安兵器、甲冑,過幾天到。”

    十月底,西北大地已經出現了白霜。

    祁山道,禮縣。

    楚軍大營,白色煙柱直沖雲霄,

    數萬楚軍的火頭營,正在緊張的操辦晚食。

    帥營里,武衛大將軍余建山面前,是一位滿頭大汗的太監。

    “歐公公,臣已經說了。李信來了,趙人添了很多兵馬,陛下給的四萬援軍不夠。”

    “不,臣的意思,是給多少都不夠。”

    余建山又一次不厭其煩的在輿圖上,標出了幾處重點位置。

    平城、長安、幽州,甚至燕郡。

    趙國有太多的資源,趙人的執行力跟組織力,能讓李信擁有源源不斷的力量。

    “听清楚了,即使臣這次能贏了街亭,給予趙軍重創。”

    “但這一戰,楚人永遠贏不了,因為我們打擊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趙人支援的速度。”

    “皇帝跟崔相,一定要在河北想辦法,是一定!”

    雍涼二州跟蜀中拼,余建山不怕,他有信心。

    但是整個趙國跟蜀中拼,那他是拼不過的,余建山輸定了。

    帥營里,余建山話語平淡,但卻咄咄逼人,

    毆公公滿頭大汗,可不敢發作,只能面露哭喪的求饒。

    僭越了!

    余豐跟幾個余家將領,很清楚的感覺到,大將軍余建軍此刻的行為,

    已經是完全不將楚國長沙郡聖洪皇帝放在眼里。

    他明著威脅長沙朝堂,若是河北一帶不出大事,隴西長期來看是必敗的。

    “僭越?一個統帥,眼里應該只有贏,而沒有其他的。”

    “僭越就僭越吧。當年北疆雙雄,僭越的事多得去了,連假傳聖旨都干過。”

    堂下十幾個楚國將領,開始討論戰術了。

    僭越這件事,在楚國別人不行,但余建山可以。

    武衛大將軍在這一次隴西之戰,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很多戰術思維,余建山並沒有因為外部形勢亂了章法。

    街亭一戰,楚軍堅決硬撼,在優勢領域,絕對相信蜀中精銳的實力。

    這一舉動,不僅重創了劉承玄,也極大的打擊了定襄馬桐的信心。

    帥營外,山風呼嘯。

    帥營里,監軍毆公公走了,帶著蜀地楚軍的要求,前往長沙朝堂。

    眾多將領的恭維聲中,余建山始終不發一言。

    透過帥帳打開的門布,他看見了一面朱紅的趙旗,在北風呼吸中,獵獵作響。

    忽然,那面趙旗下的白雪動了,

    是一個壯漢帶著幾百余家子弟踏上了戰場。

    古河溝前,三丈帥台上,

    羽扇綸巾,指揮若定的周雲與金甲項濟一起,共同面對突厥最強的征南大王楊雙。

    這一瞬間,武衛大將軍余建山,好像看見了那年雪地里的余老三。

    十幾年了,做為當時的歸寧軍,

    那魂牽夢繞的一戰,始終在余建山心頭揮之不去。

    直到今天,項濟、周雲古河溝的風采,還深深刻在他的腦子里,

    某一刻,武衛大將軍似乎看見了那個農夫,也看見了遠方帥台上的定王、趙王。

    他痴笑的搖了搖頭,眼里全是向往,呢喃自嘲道,

    “就算今天,余某也覺得,你們守古河溝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余某認為那是愚蠢。但如果可以選擇,我想成那樣的人,成為周雲、項濟那樣的領袖。”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楚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966章 黃河水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966章 黃河水軍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