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乃是趙國三省六部制的源頭部門。
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實施。
趙帝周雲的三省六部制,將決策起草、審議確定、具體實施,三項事務分開,防止了高層權力集中。
清河郡守許遵,狀告刑部律法不當,
這個案子,自然是先來的中書省。
中書省判決後,才會下發到門下省再議,
門下省確認後,皇帝蓋印,交由尚書省實施。
尚書令則會在六部找到對應部門,實施皇帝與大臣們的舉措。
過去,中書省真正的管事,是中書令劉忠武。
只是趕上隴西戰事,劉忠武暫時去了關中打仗,自然不可能來崇讓坊了。
這事情,一下就到了中書省上行令,太師李崗、太師程知重的頭上。
眼下,衙門內外人山人海,
無數充滿智慧的腦袋,將審案地圍得水泄不通。
二十名衙役,身覆皂衣,手持水火棍,
威風凜凜,立于兩側,听候施令。
許遵三十歲出頭,早年就是鄉間神童,後來許有才在大奇關發跡了。
許遵持家譜來投,被安排到了武川鎮,
他一路攻讀,進入講武堂,數年後成了聖武七年的趙國文狀元。
因為當時的舉辦地在平城,
因此,他也被趙人稱為平城狀元。
魏行遠則是河北出名的法家,
他清廉節儉,斷案一慣死板,遵行嫉惡如仇。
這樣的人,雖然科舉文章厲害,但在楚國官場,並不受待見。
哪怕是官僚世家出身,魏行遠也是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只是,元始三年,此人竟然轉運了。
皇帝周雲在見過魏行遠後,果斷將他從七品縣令,一舉提拔至正四品的刑部侍郎。
至此之後,天下權貴豪族才發現,
法家魏行遠,真天人也。
他剛正不阿,行事嚴謹,敢于多次武德殿頂撞皇帝周雲的天言。
抨擊權貴?
權貴!?在他眼里跟吃飯一樣簡單,就根本不是事。
此人,為法為民,一身正氣,乃天下人杰也。
這樣的兩個人,
在堂下對弈法家、法紀,進行道統之爭。
這特麼要李崗和程知重在上面評判,
兩個老山匪就想問問,這是不是武川這些癟犢子,
成心要看他們兩個老東西出丑?
“母喪期間,婚約無效,只能算普通謀殺。清河女傳喚府衙,供認不諱,此為自首,量刑其輕。判處流放關外兩年,有何不可?”
“許遵,你一派胡言!大趙國法,謀殺未遂處刑三年,謀殺致傷者,處于絞刑。清河女持刀謀殺,斷張華春一指,就該絞刑!”
“魏行遠。法不容情,但人有情。清河女不從張華春,家族硬逼,迫使女子揮刀。她雖有過錯,卻從未想過逃脫責任,屬于自首減刑。流放兩年足以。”
“哼哼,許遵,你此言大謬。從趙法談,致人傷殘者,無自首條例。從民情談,女子謀殺親夫,最終卻量刑其輕,今後女子殘害夫君,豈不是無所畏懼?”
“魏行遠,你這是胡攪蠻纏,偷換概念!女子謀殺親夫的‘謀’字,清河女沒有。連謀殺都沒有,何來的謀殺親夫?”
大堂里,許遵說到激動之時,
當即轉身行禮,拱手對著太師銅鑼腦袋詢問,
“清河案此道,太師認為許某所言如何?”
“有……有理有理。”許尊這一問,把李崗嚇了一跳,只能皮笑肉不笑的敷衍兩句。
許遵如此說,太師李崗如此言。
魏行遠當然不服,他當即對著太師李崗惡叱道,
“小案小事,影響雖小,但豈能由人亂斷?今後如此,地方法紀皆由地方定,法將不法,國將不國!”
“額……魏侍郎,說的也有理。”李崗無奈道。
銅鑼腦袋發誓,他想走,不想待在這里。
這輩子就沒這麼窩囊過!
就算是當年從軍成為良家子,也沒如此無計可施。
崇讓坊,中書省大堂,
當世兩大人杰,又開始了慷慨激昂的法論。
李崗趁著四下無人注意,趕緊拉著八瞎子道,
“快,快,快叫人啊。叫李宣來,這下面在說什麼,老子一個字也听不懂。等下怎麼判?”
“右相有事,再說他是尚書省右丞相,怎麼能摻和中書省的事?”八瞎子也是惆悵。
他雖然比老當家好一點,
但在許遵、魏行遠面前,跟小兒之學無異啊。
其實,听不懂的,不單單只有堂上的兩個太師。
絕大部分看熱鬧的觀眾,大伙也听不懂。
別說是他們,就連趙子昂、梁審言、程之問三人,都是听的一知半解。
但是,
門口廊柱下,三個靠牆根,形象各異的書生,
卻是眼神銳利,基本听明白了。
拋開其他政治因素不談,楊炯認為,魏行遠的做法是對的。
只是說,魏侍郎在楊炯看來,稍稍偏激了些,
法紀中,還有一條‘具體情況,具體論述’的原則,被魏行遠忽略了。
而江南盧照鄰與楊炯的看法,則正好相反,
他認為,許遵的做法是對的。
法紀一事,太過吹毛求疵,固執死板的咬文嚼字,才是真正的對法紀不尊。
嚴格上說,清河女之案,許遵判輕了一點點,
但上升到斬首的大罪惡上來,那是完全沒必要的。
所以,就從這一條來看,地方郡守必須要一點點的趙法松動權。
“你們兩個看事物的角度,稍稍的有點稚……直觀了。你們要看問題的本源!”
聞言,人群擁擠中,盧照鄰羽扇沒辦法揮,轉頭擠著人群行禮道,
“王兄大才,有何教我,大可直說。”
自從幽州樓後,盧照鄰才知道,什麼特麼的叫倒了血霉。
這兩個王八蛋身無分文,幽州樓一敘之後,就賴上了盧照鄰。
吃穿用度,全部都是盧照鄰買單。
且王勃此人,好華服,喜美食,還喜歡流連于柳樓、酒肆,揮霍無度,簡直惡俗至極。
但有一說一,此人的才華,盧照鄰是真服。
雖然楊炯也是法家大成者,自己也是江南才子,
但跟王勃的閱歷相比,那差的太遠了。
門廊大柱下,王勃瀟灑的靠著柱子,見兩位同伴看著自己,才悠悠的道,
“你們認為,許遵如何?魏行遠如何?”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楚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