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宮,
奇花異草繁多。
大亭子里,隨著李信這句話落下,
周雲跟周母先是一愣,隨後都笑了起來。
很明顯,太子不願意待在幽州,想去隴西打仗。
可,場面……有些尷尬。
李信愣在亭子中間,小眼楮一眯一眯,不知所措。
父皇跟祖母一直在笑,
馬桐跟周伯一看也知道,肯定是在憋著笑的。
怎麼回事?同不同意給句話啊。
見大亭里,眾人不怎麼搭理這件事,李信決定下點猛料。
“父皇,孩子乃是深思熟慮的。隴西這一場是苦戰,可沒有滿朝文武說的那麼輕松!”
“弄得不好,被余老三搞掉關中主力,那可就麻煩了。”
“哦,哈哈哈。”李信如此一說,皇帝周雲還真來了興趣,
“信兒,那你倒是說說看,要是說對了,朕就考慮考慮。”
不得不說,
李信在兵事上的水平跟文事上,完全是兩個概念。
此刻,他叫仁壽宮的太監,拿來了雍涼二州的輿圖。
隨後在花園里撿了幾塊鵝卵石,就開始了他的兵推。
“老余……余建山此人,用兵極為嚴謹,其實一直是聖武皇帝手里最能打的那個。”
“他在街亭、廣魏、眉縣,發展的都是不對稱打法。真要是趙軍進了山林。軍力其實跟楚軍差不了多遠。”
“以兒臣之見,最多就趙六楚四,甚至還可能是五五之數。”
“如果隴西之戰的將領,意識不到這一點,那等待趙國的,極有可能是一場大敗……”
仁壽宮,大亭里。
皇帝周雲听見李信的分析,只是默默點頭。
可周伯跟馬桐,內心卻是翻江倒海,驚恐不已。
李信對于隴西之戰的看法,以及所進行的兵推,竟然跟皇帝周雲有九分相似。
雙方的關鍵點,戰術理解,甚至對于難度的把控,幾乎都如出一轍。
如果硬要說不同點。
那就是皇帝周雲更側重于後勤跟民生,擊敗余建山的方法,多圍繞持久戰。
而太子李信,更多的是關注于戰場本身,用兵法、兵勢,在隴西尋找勝利。
“所以說,這一戰,孩兒還真得上,其他人不一定是余建山的對手。”
大亭里,
明空、周伯、馬桐都听得面色凝重,
太後則是雲里霧里,表情一言難盡。
只有皇帝周雲,淡然一笑,冷冷鄙夷道,“說完了?”
“說……說不,說不完了吧。”太子李信支支吾吾,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你說的這些,跟朕說的沒什麼區別。方才已經交待各位將軍了。”
見李信不服,還想要開口,
趙帝周雲抬手阻止道,
“信兒,你必須學會相信別人。你也必須學會接受他人的平庸。”
“記住了,任何事不是你一個人能干完的。”
“這里都是趙國肱股之臣,朕也不怕說。如果,隴西實在要敗,那就讓它敗吧。”
“讓趙國的這些驕兵悍將清醒清醒也好,別說隴西,即使關中丟了,朕也兜得住。”
仁壽宮,大亭里。
周伯還好,畢竟是皇帝的大哥,必然是趙國心腹之臣。
馬桐聞言,則是感激萬分,
趙國皇家如此信任,這次隴西,他必須打出定襄軍的風采。
大亭中間,輿圖旁邊,
李信咂摸咂摸小眼楮,計上心來,正想再說時,
一道急促的聲音,自花園傳來,打斷了太子的話,
“大哥,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吏部侍郎魏行遠堵你東宮大殿來了。”
仁壽宮,周太後徹底無奈了,
今個還真是熱鬧,山匪寨主瘦弱的二兒子也來了。
李安自從三歲讀書開始,就是出了名的書痴,
皇家伙食都能把他養瘦,可想而知,他讀書有多入迷。
“魏行遠?怎麼回事……他堵本太子東宮干嘛?”李信有些無奈。
可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皇帝周雲的聲音蓋過了。
“安兒,過來!什麼事情,給朕瞧瞧。”
左側宴台,趙帝周雲一眼就看出了,
這個厲害的兒子在耍滑頭。
他手里的案件,必然是相當棘手,
且太子李信絕對不能牽扯進去,所以才故意闖到仁壽宮來。
“清河案?是這個嗎?”
“是,父皇。”李安說話很干脆。
二皇子小心的在旁邊候著,周雲在幾份奏書中,拿起了刑部遞交上來的卷宗。
“清河案……”皇帝周雲一邊夾起宴台上的炖老鴨,一邊喃喃自語道,
“元始四年,九月十九日,清河郡有女,母喪期間,被父親安排嫁于清河郡張家。”
“清河女嫌棄夫家丑陋,于當晚持刀,砍傷夫君……”
“只是女子力小,夫君張華春僅僅只是被砍斷一根手指……”
“事後,清河郡守許遵查到此女,女子供認不諱。許遵認為,母喪期間,嫁娶無效,不算謀殺親夫,且傷情較小,從以輕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女子謀殺親夫而輕判,此事在清河郡引起軒然大波。刑部獲知後,侍郎魏行遠改判死刑。謀殺親夫豈可減罪,于法不合……”
“許遵不服,上告刑部于中書省,認為刑部魏行遠無能?”
仁壽宮,花園大亭。
皇帝周雲一碗鴨湯喝下,案卷也基本看完了,
此刻,他不禁眉頭緊皺,看了老二一眼道,
“這個案子,有必要成為京案?”
“成不成為京案,孩兒不知道。”二皇子李安回稟父皇道,
“最多這兩天,清河郡許遵會來幽州中書省,到時候在崇讓坊衙門,眾目睽睽之下,地方郡城狀告刑部無能,就要開堂了。”
“這官告官,還是頭一回。如此大熱鬧,全幽州上百萬人都在等著看。”
“現如今,幽州各大賭坊,最熱的盤口就是刑部贏,還是許郡守贏。”
隨著李安的訴說,
大亭里,眾人才意識到,這個案件可能還真是大麻煩。
許遵乃是平城的文狀元,出自大奇關許家,于講武堂結業,可謂是根紅苗正的北疆子弟。
其次,他所代表的意志,
乃是六十五郡地方郡守,對于某些特殊案件,所能擁有的一定變動權。
這在地方上,不同情況,不同判罰是很重要的。
但是,這些事情,刑部當然不同意啊。
目前刑部尚書雖然空缺,
但無論是侍郎魏行遠,還是侍郎韋孝坤,都精通律法的人物。
何況刑部還有定法權,豈能讓地方小輩在他們頭上拉翔。
更重要的是,皇帝為了防止司法專斷,所以刑部之中有很多河北、關中的子弟。
這是一場,地方司法權力與中央司法權力的斗爭,
更是一場,北疆子弟與其他州郡子弟的搏斗。
“這點小事,能給朕整出這麼大文章?”
“父皇,別急嘛。最後肯定要燒到武德殿來。因為最終決斷權,在趙國皇帝這。”
“魏……魏行遠不是找的太子嗎?朕不想管,打回東宮。”周雲才懶得理會,這些雜七雜八的事。
“那可不行,這案卷父皇已經看過了。”二皇子李安,嘟囔著嘴巴,悠悠的道,
“刑部侍郎魏行遠,可是出了名的倔骨頭。他要知道父皇看過,肯定就不去找太子了。”
“父皇也清楚,魏行遠可是動不動就要血濺武德殿的人,那可是硬的很。”
見李安低著頭踢地板,一副奸計得逞的模樣。
這一刻,周雲只感覺到了,什麼叫兄弟連心。
仁壽宮,花園大亭里。
趙帝周雲先是瞧了瞧大腦袋李信,
隨後又看了看小腦袋李安,
他搖了搖頭,默默地夾起一塊雞肉,心中暗自惆悵道,
‘大孝子!不愧是一母同胞。此二人,都是朕的好大兒啊。’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楚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