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鎮,臣遇見了趙帝周家的宗室,周伯麾下全是驍勇之兵……他們以逸待勞,臣等不敵,只能退走。”
“王君漢,我說……你特麼廢物啊。丟人現眼!”
河間郡。
梁軍韓縣大營。
此刻,北伐上將軍蕭啟鴻,在帥營里勃然大怒,
他氣喘吁吁,對著右神軍王君漢,洛陽將門商延道、龔奇等人口吐芬芳。
“一盤好局,一盤好局啊!”
“奇襲陳官屯,從楊延北面頭頂殺過去,破解滄州之圍。”
“四萬精銳,打不過兩萬?你們……你們是梁軍的罪人啊。”
蕭啟鴻兩指並天,痛心疾首,
怒斥王君漢在潘鎮失敗,讓東線的機會消失了。
可對于他跟安公公,毀掉整個北伐好局之事,卻閉口不談。
當然,上官弘面前,蕭老將軍還是收斂了一些。
沒有呵斥,只是臉色難看的哼了兩聲而已。
畢竟上官弘是徐州節度使,乃是一方豪強,跟這些梁軍將領,地位是不同的。
韓縣。
營帳里很嘈雜。
蕭啟鴻依舊喋喋不休,安公公唉聲嘆氣,其他將領也是無奈解釋。
可沙盤前面,有一道高大的黑色身影,梁國的定海神針,
他怔怔的矗立在沙盤前,幽黑如深淵的眼眸,望著河間一處處戰略要地,漸漸出神。
好懸啊!
好險啊!
趙帝周雲險些就要成功了。
要不是王君漢這一步歪打正著的迂回,趙軍鎖住任丘、束城兩地。
以趙國的後營水平,大規模建立要塞,將會有兩把尖刀,牢牢的插在梁軍撤退的路上。
到時候,趙軍騎兵縱橫,河間近三十萬梁軍主力,將會被趙國兵馬軟包圍。
如此情況,一旦發生,恐怕河間梁軍會舉步維艱。
明白了。
這一刻,韓縣大營,身心疲憊的楊重樓終于明白了。
黃羊、常郭兩地,在趙國皇帝周雲的眼里,已經是死棋了。
趙帝的胃口很大,他的目光從來沒有局限于宋齊兩王,而是盯上了梁軍主力。
也許,就算是束城真的被拿下,想要全軍覆滅梁國,
有楊重樓在,依舊是不能做到的。
但這種形式出現,梁國中原精兵,將會大規模死去。
等到梁人從魏州郡徒門渡回到中原,恐怕兵馬最多三四成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楊重樓絕對相信,
周雲會盯著梁軍帝營打!
他會不停的削弱梁國根基力量,將各種其他勢力放走,最終讓梁國政權失衡。
如此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
十一月三日的潘鎮之戰,讓梁國躲掉了亡國的命運。
“王君漢,你丫的四萬人干不過趙軍兩萬雜兵?老子蕭雄信真特麼看不起你。”
“哪里是兩萬雜兵嘛?皇帝大哥的莊園子弟,怎麼可能是雜兵?”
“哼哼……周伯?沒听說過,平城有這號人物啊!他麾下連郡兵都不是,全是宗族兵和降兵,不是雜兵是什麼?”
梁軍帥營里,正當左神軍刺頭蕭雄信,領著幾個大將,對王君漢指指點點時,
沙盤前的楊重樓的動了。
北伐大都督面色冷厲,走上帥台,
輕輕揮手,命令所有將領歸位軍議。
楊重樓發話,現場偃旗息鼓,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後,
十六張座椅依次排開,蕭啟鴻在左首,安公公在右首。
其他座位並未坐滿,營帳里只來了七八人,
滄州之戰如火如荼,大部分將領依舊在各地拼殺。
帥營寂靜,
落針可聞。
梁國高層注目楊重樓良久後,
北伐大都督才從閉目養神中醒過來,
他撐著下顎,嘆息一聲道,
“安公公,于全軍發邸報。表彰潘鎮大捷。”
“十一月三日,趙國皇帝派遣北疆精銳周伯部,企圖趁亂襲擊束城。”
“我軍斥候發現趙軍詭計,束城守將王君漢,集結四萬兵馬。于潘鎮夜戰敵軍,給予敵人迎頭痛擊,剿滅趙兵精銳萬余,打殘了趙軍周伯部。”
什麼?潘鎮大捷。
四萬能戰之精銳,被兩萬撲上來,按著頭就打,最後灰溜溜跑了。
狗日的,就變成了什麼潘鎮大捷?
楊重樓此言一出,下方將領立刻喧囂起來。
蕭雄信等窮苦將領,那是一萬個不服。
王君漢則是跟龔奇、商延道等人面面相覷,想笑又不敢。
“諸位听本相一言。現在,我們已經不是打不打的贏趙軍的問題了。”
梁軍帥營里,
楊重樓緩緩踱步到沙盤前,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手持節枝,將一個個據點的形式,大致分析了幾句。
點在束城位置時,楊重樓掃視眾將一圈,面色凝重道,“丟車保帥!”
“齊宋兩王,我們已經顧不上了。如今,咱們要跑。梁軍主力,必須馬上撤離河間。”
“否則,東線趙軍要是徹底吃掉了滄州梁軍。十萬玄武壓上來,咱們就算跑,也是大問題了。”
丟車保帥!逃跑?!
這兩個詞,就像是驚雷,在梁軍高層里炸開了鍋。
自從過黃河迎戰趙軍,梁國的兵馬一直是驕傲的,
他們在中原百戰百勝,又在河北連壓不可一世的趙軍數場。
連昔日兵家神話趙帝周雲,都在五龍山被他們擊退。
大王店之戰後,梁國還補充了六萬援軍。
眼看形勢一片大好,勝利唾手可得。
但做夢都沒想到,短短一個多月,
梁軍不但是全據河北成問題了?竟然莫名其妙,到了斷尾求生,三十萬大軍逃跑的地步。
如此轉變,梁國的驕兵悍將,一時間無法接受。
帥營里,蕭雄信、王君漢等將領,皆是紛紛站了出來,
他們希望大都督再戰幾場,這些兵將不願意認輸。
“重樓啊。陛下可還在等著咱們的捷報,怎麼……怎麼就成這樣了呢?”蕭啟鴻面帶苦澀。
他心里悔恨啊!
早知如此,他得到部分兵權後,就不干涉楊重樓了。
精心謀劃,竹籃一場。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竟然成了趙軍最強的將領!
更可怕的是,他拜了上將軍,援助北伐軍,最後河北丟了,
那這個責任,他肯定是跑不了的。
安公公同樣表示,大都督還可以再試一下,實在不行再跑嘛,
“大都督,安某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身有皇差,迫不得已。”
“如今梁國依舊有三十萬兵馬,戰兵士氣高昂,麾下皆是敢戰之兵,如此逃跑,太急了些。”
庸俗之人,怎能看懂兵神與天謀的較量。
真正的兵家,能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限。
之前楊重樓佔優勢,趙軍選擇不拼,大都督抓住機會重重壓制。
甚至一度要將周雲壓出河北,武川臥龍都還沒找到機會。
可如今,風水輪流轉。
趙軍佔優勢了,那兵神的能力,也不在楊重樓之下。
等事情發生了再逃跑,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沙盤前,楊重樓仰頭嘆息,
幽暗如深淵的眼眸,閃過一絲精光,冷哼道,
“蕭將軍,安公公。重樓丑話說在前面,現在不跑,那就是等著全軍覆沒。”
“該當如何,你們自己考慮。楊某不過是一介書生,大不了回家耕地就是。”
右相楊重樓,自出道來,幾乎算無遺策,
談笑之間,大梁定鼎中原,各豪強灰飛煙滅。
如今帥營,楊重樓斬釘截鐵的判斷,
蕭啟鴻跟安公公互視一眼,只能在悔恨中,默默的低下了頭顱。
可他們不知道,現在就算是跑,也不是隨便能跑掉的。
這個撤退的事情,同樣不簡單!
大兵團作戰有它的規律,若是一出口就對兵卒們說,大軍不利,咱們要跑。
那誰也不會願意成為墊後的那個,軍隊極有可能潰敗。
韓縣,
梁軍大營。
楊重樓在沙盤前,對各路大將,說出了這次戰略轉移的重點。
梁軍以呂公莊為北點,以任丘城為西點,以束城為東點。
在河間這個龐大的區域內,擺出六三一的陣型。
絕大部分的兵力,將會慢慢集中在任丘、束城的南線。
如此做法,有兩個好處。
其一,趙軍無法對梁軍進行包圍,後方集結重兵,趙騎在這一區域,甚至要後退。
其二,這是一個巨大的三角陣,梁軍隨時可以向不同的方向進軍,變化多端。
也許轉換向西,包圍李保。
也許直接北上,攻擊趙帝白馬渡大營。
總之,它千變萬化。
梁軍如此集中兵力,短時間內,敵人也很難摸清梁國的動向。
這就是陽謀!
即使周雲判斷出來,梁軍有可能撤退。
但一股如此龐大的兵力集中,難道趙帝周雲,敢不收縮騎兵,加強易州的防御?
萬一梁人北上屠龍,皇帝周雲豈不是崩于白馬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