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趙國弟兄們,突破潘鎮,莫要丟了陛下的顏面。”
“沖,沖啊!本將在此,周家子弟,隨我沖鋒。”
“我等乃陛下親族,此戰若不成,讓他人恥笑我羅浮山周家不勇乎?”
滄州郡。
潘莊。
文學作品要講邏輯,但戰場的巧合,往往是毫無邏輯的。
趙帝周雲欲要繞後,徹底將死楊重樓。
天謀也正好打算繞後,從陳官渡出現,將死滄州的趙國力量。
于是乎,兩支出其不意的軍隊,
在滄州郡潘莊,出其不意的踫上了。
由于此戰是突襲,雙方都采取了晝伏夜出,假裝向東增兵,實際要奇襲迂回的戰術。
戰場上的將軍,其實只要上面不亂干擾,
在軍事組織達標的情況下,他們都會選擇合理的方式。
因為一線戰兵都是拿命在打仗,命就一條,誰不珍惜?
此刻,河滄大戰的梁軍、趙軍,都處于政權勢力的上升期,精兵強將,虎狼之兵遍布。
十一月三日,深夜寅時。
當趙軍的周伯部與洛陽龔奇的五千兵馬,在魏莊相遇之際,
雙方第一時間,都以為對方是友軍。
‘這特麼是誰?走到老子先鋒頭上去了?還講不講規矩,有這樣搶功的嗎?’
‘嘿哥們,哪個部分的?’
‘哈哈,咱們那個旮旯,是洛陽龔氏的兵馬!你們呢?’
‘我們?嘿嘿……我們是平城羅浮山的。弟兄們殺,對面是梁狗。’
說歸說,鬧歸鬧。
趙軍深夜遇見的這支洛陽兵馬,竟然還是驍勇善戰之輩。
他們軍陣集結的很快,其主將更是在附近找了防洪堤,就近高地駐守,等待後續兵馬。
趙軍大將周伯,見敵軍阻擾,命令部隊連夜進攻,欲要趕盡殺絕。
可潘鎮的戰斗,打得異常激烈,艱苦程度超過了周伯的想象。
趙軍驍勇之兵,輪番進攻,硬是沒能拿下這支洛陽兵馬。
龔奇雖然只是個賬房的兒子,但自幼在極度內卷的底層奴僕環境中長大,他的本領是絕對達標的。
能在洛陽之亂中,脫穎而出的庶民、佃戶,絕不是泛泛之輩。
這支五千人的家兵,就是他龔奇立足天下的資本,
那是銀錢喂養,黃金鑄甲,職業化軍人,千錘百煉,試問如何不強?
這是一場無名,但卻異常慘烈的搏殺。
潘鎮的戰爭,自雙方寅時接觸,一直打到了卯時。
當第一縷晨光,照在昨夜還未熄滅的火把上時,
潘鎮防洪堤一帶,早已是尸橫遍野,流血漂櫓,一片狼藉。
後半夜,雙方兵馬越來越多,最終打成了一場大混戰,
趙軍羅浮山、雲都山、平城……等等,這趙人核心地域佃戶,展現了強大的戰斗意志。
他們生于廢墟之中,自幼耳濡目染,視懦弱為恥,以勇武為榮。
盡管周伯的兵馬,在趙軍之中,名聲並不響亮,
但趙帝周雲給大哥配發力量,豈能是殘角邊料呢?
在對梁軍毫不知情的局面下,周伯麾下的趙人子弟,
听從將令,頂著防洪堤的劣勢,用數個時辰,打得梁軍苦不堪言。
天光時分,趙梁兩軍,才漸漸拉開,各退五里扎營。
梁人大 下,右神軍統領王君漢,對著潘鎮的情況,無奈嘆息。
從旗號來看,從戰斗力來看,梁國大將認為,趙軍必然是發現了大都督的計策。
否則不會派遣周雲的大哥周伯,攜高句麗的精銳兵馬,在魏莊這里堵著。
武川臥龍,兵家之神,果然名不虛傳!
可就在王君漢、龔奇、商延道等人,面色難看,在軍帳商議時,
對面趙軍,已經擂鼓震天,號角嗡鳴,步騎齊出,向他們殺來了。
北疆趙人如此猖狂!
這一度讓軍帳幾位梁國大將面面相覷,怒目而視。
對面趙人搞不清楚狀況?現在是誰在掌握局勢。
趙軍兩萬,梁軍四萬。
梁軍還是守鹿角營防,趙軍也敢來?
其實,這個時候,梁國兵馬內心已經打了退堂鼓。
他們大多決定退兵,可還沒商議出來,趙軍就殺來了。
梁國大將也是要臉面的。
這要是野戰遭遇,四萬精兵被對面兩萬人嚇跑,他們今後也不用在梁軍混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周伯此刻發動的襲擊,是一場完全沒必要的戰爭。
“咚咚咚……”
“嗡嗡嗡……”
羅浮山的子弟,都是洛陽的周姓之人。
他們長刀出鞘,弓弩上弦,目光灼灼,怒吼向前。
宗族之兵,天然擁有強大的凝聚力。
整個華夏的封建時代,可以分為宋之前和宋之後。
在宋之前,宗族傳承一直深入人心。
古代庶民在與自然的搏斗中,以一姓或是一城為中心,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鄉里鄉親的,能擁有相對強橫的武力。
這種政治,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當年燕國王室被派去北方犄角旮旯,宗族集體開荒,
那種艱苦條件下,一度跟周天子失聯數百年。
中原各國還以為燕人已經死在了狄人手中,沒想到,燕人最終建立了龐大的燕國。
周雲得道之後,洛陽附近,乃至散落在中原的周姓族人,
只要能拿出族譜,最終都能進入羅浮山旁支。
他們在皇帝周雲的大哥麾下效力,自認為是趙國宗室,
因此這些人為自己家族作戰,那是斗志昂揚,極度英勇。
魏莊平原,數量更少的黑色海洋,分成數條潮水,壓向藍甲梁軍。
大盾如牆,北疆子弟怒吼著萬勝,
在鼓聲之中,義無反顧,踏步前進。
長矛如林,閃著幽寒,趙軍千人如一,就像洪荒猛獸,沖向了梁軍。
“噗噗噗噗……”
“鐺鐺砰砰鐺……”
一陣黑雲,在趙國軍陣後方升起,
弓弦之聲不斷中,趙軍對梁軍張開獠牙。
幾息之後,雙方大盾猛撞,長矛互刺,弓弩互殺,一開始就是白熱化的戰斗。
“殺殺,弟兄們扛住啊。”
“盾牌,盾牌上,扛住他們。”
黑色潮水與藍色海洋,激起一朵朵浪花,
而那每一處浪花里,都是血霧彌漫,甲碎劍斷,殘肢斷臂亂飛,死傷慘重的戰斗。
潘鎮主戰場側面,馬蹄轟鳴,煙塵滾滾,趙騎奔騰不止。
高句麗騎兵比任何趙國軍隊都想要立功。
因為他們後方,還有無數家眷,在期待著他們的功勞。
可高惠壽乃是高句麗名將,他只是看了一眼戰場,就知道三千高句麗騎兵,可能沒什麼作為。
就連這場潘鎮之戰,他也認為是毫無意義的。
只是,主將乃是皇帝的大哥周伯,
高惠壽沒有辦法,只能在外圍沖鋒,為趙軍創造機會。
不過對面四萬梁軍甲兵,這能拿下?
如今,可不是楚國聖昌時期了,
自從周雲的武川精兵崛起,天下各勢力爭相效仿。
到趙元始二年的梁國大軍,已經是一支高組織化的軍事力量。
周伯發動這樣的戰爭,注定是徒勞的。
自辰時起,趙軍進攻梁軍伊始,盡管北疆子弟異常驍勇。
但雙方的戰損,一直相差不大,
即使趙軍佔了優勢,但那種優勢不足以擊潰敵軍。
趙軍帥台,戰鼓如雷,號角嗡鳴。
朱紅大 下,主將周伯臉色鐵青,
某一刻,他的目光從血腥的戰場,移到了一位趙將身上,
他伸手拉著自己的弟弟周仲,目光灼灼道,
“周仲,父親之仇,滅家之恨。你忘了嗎?”
“若是有機會咱們抓不住,將來如何在去滅楚?陛下親族不能戰,要借各後族之兵嗎?”
說完這些,周伯斗志堅定,目露凶悍,
他抱了抱弟弟的鐵甲,重重拍了拍,隨即怒吼道,“沖上去!”
“上,上去周仲!打上去,帶著周家兵馬,親自打上去!”
“讓趙國所有大族知道,周家不是一個只能靠著皇帝名號混戰場的家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