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820章 梁國聖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820章 梁國聖旨

    趙元始二年,九月初。

    天下豪強門閥,終于盼來了這個好消息。

    顛倒賤民權貴倫常的關外趙國,在戰爭上遭到了巨大的失敗。

    企圖染指河北的趙國皇帝周雲,與悍然北伐的梁國大都督楊重樓,

    兩大戰場猛人,在五龍山遭遇,雙方展開決戰。

    梁趙兩國車馬擺開,幾十萬大軍,烈日下,鏖戰三天,

    最終趙人不敵,撤出了清河郡。

    這是武川周雲,自馬邑崛起以來,第一次在野戰遭遇失敗。

    也意味著,趙軍無敵的時代,徹底結束。

    這讓天下豪強明白一件事,過去並不是胡人政權趙國厲害,而是中原王朝精兵未出。

    如今,中原之國大梁,三十萬兵馬北伐,趙軍便敗走清河。

    梁趙這一戰,所造的影響是巨大的。

    中原各族的風向,徹底倒向梁國。

    天下各觀望勢力,也紛紛選擇了偏向大梁。

    在並州,河東張須陀、太原丁宏度,停止了對魏王丁肆業的進攻。

    丁宏度在太原邊境修繕堡壘,因為河北一丟,太原將會成為兩軍前線。

    張須陀跟趙國可沒有姻親,他可沒什麼顧忌。

    消息一來,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洛陽,表示願意與梁國修好。

    同時,關中等地,也紛紛出現了豪強起義。

    北屈縣羌人族長抹蠍蹄,不堪趙國壓迫起兵,佔據北屈一帶。

    高奴縣袁家勢力,悍然殺了趙官,宣布袁家反趙。

    利益決定行為!

    羌人不滿趙軍的四等民制度,袁家則是埋怨金城的利益,趙人絲毫不理會袁氏。

    隨著此二人帶頭,隴西地帶,復雜的民族情況,瞬間成了燎原之勢,到處是反趙之火。

    如此情況,讓本就混亂的關中局勢,更是亂的不可開交。

    而與趙國頹勢截然不同的是,梁國君臣表現出了強大的決心。

    梁帝蕭漢,發動舉國工匠,于寇門莊建立了,龐大的冬衣生產作坊,欲要供給梁軍冬衣。

    同時,以國庫為抵押,發行皇莊銀票五百萬貫,用為北伐之資。

    更是將三份聖旨,派往前線,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趙人趕出河北。

    五龍山!

    梁旗如林,戰馬瀟瀟,煙塵滾滾。

    三十萬北伐大軍,淹沒了整個五龍山大營。

    此刻,梁軍上下,無不沉浸在前幾日的勝利中。

    那金戈鐵馬的拼殺,血肉橫飛的戰場,以及凶悍的趙人與英勇的梁人,

    哪怕到了此刻,戰鼓聲與號角聲,似乎還沒在五龍山的上空散去。

    幾十萬兵卒的腦海里,還在回蕩趙兵的怒吼,鐵騎轟鳴的馬蹄聲。

    這一場戰爭太難了!

    雙方都繃緊了神經,哪怕戰到最後一刻,兵卒們也不知道,誰會贏得戰爭。

    可如今,艱難已經熬過去了。

    結果出現。

    梁卒勝了!

    梁卒才是天下第一。

    趙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擁有中原跟河北,梁軍將成當年曹魏之勢,立天下第一強國。

    五龍山的氣運,似乎總是在眷顧中原,

    傳聞當年楚太祖北伐,將北國先後出現的五個皇帝,囚于此處斬首,因此得名五龍山。

    此刻,五龍山大營,號角嗡鳴。

    數萬雙炙熱的眼眸,正注視點將台上的那個中原英雄。

    楊重樓仿佛立于天地間,他身覆黑錦,面色凝重,緩緩拿出一份聖旨。

    北伐大都督踱步來到中央,親自給蕭蓋、寧則、郝大旗等人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宋兵驍勇,屢立戰功,梁國願與宋地永結兄弟之盟。”

    “光武蕭漢以列祖列宗起誓,宋不負梁,梁永不負宋。如違此誓,天誅地滅。”

    封建時期,司馬懿的行為之所以被詬病了幾千年,

    那是因為洛水之盟,祖宗之誓,份量是很重的。

    信!乃國之根本。

    正是因為晉朝國君如此下作,致使整個晉朝所謂的忠義,天然就是一個笑話。

    如今梁國皇帝,以祖宗起誓,與宋永結兄弟之盟。

    足見,梁國沒有想要借機滅亡宋國。

    確實,他朝梁國可以違背誓言,但違背誓言意味梁國信用掃地。

    國無信,則難存。

    楚太祖項衍立下誓言,與世家門閥共治天下。

    到第十代聖武皇帝,打破了太祖的血誓,最終黃九一出,舉國滅亡。

    五龍山,

    點將台,

    雄兵猛將,旗幟瀟瀟。

    寧則一襲白衣儒甲,與楊重樓的幽暗成鮮明對比。

    他就像一個世家公子,行禮之後,

    代表宋軍,三呼萬歲,恭恭敬敬的接過聖旨道,

    “大都督天下無敵,陛下仁義寬厚。”

    “即使沒有這份世襲罔替的聖旨,我開封之兵,也會追亡逐北,將趙人趕盡殺絕。”

    嗡鳴的號角,響徹蒼穹九天。

    轟鳴的戰鼓,奏起梁軍高漲的士氣。

    時來天地皆同力。

    梁軍在大勝之後,天下形勢倒向了梁國。

    過去還舉棋不定的宗族們,再無任何猶豫。

    此刻,中原群雄,萬眾一心,只想將趙國趕出燕山。

    郭孝恪、王君漢……等等,幾十位大將崇拜的目光中,

    楊重樓就似神只,他掃視了遠方遮天蔽日的大軍一眼,

    隨後眼眸幽暗如深淵,冷冷喝道,

    “戰爭尚未成功,趙軍主力尚在,爾等還需全力以赴。”

    “起軍令,諸將切記。今後十七斬、二十三法,將無任何通融。”

    “若是被執法軍抓了,誰的面子也不行。”

    樂陵郡。

    海風習習,大浪滔滔。

    東海之濱,黃河入海口的樂陵郡,

    在大暑天,並沒有其他州郡,那般酷熱難耐。

    這里總體還算涼爽,住的也算舒服。

    齊王南野的軍營,甚至有不少兵卒,下海摸魚,改善伙食。

    山東道三鎮,對于手下兄弟的尊重,是整個梁軍里最厚的。

    只要是不犯原則性錯誤,南野一般視而不見,

    實在是到他面前了,他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加之齊軍兵卒待遇優厚,所得財物,也是兵卒有份。

    因此,八萬齊國兵馬,在戰爭半年之後,士氣高昂,戰力不俗。

    且對齊王南野,尤為擁戴。

    “下去!雙羊縣的雜種們,給本王下去!弄條好魚上來款待使者。哈哈哈哈……”

    營寨下,海浪濤濤,

    雙羊縣的郡兵,穿著褲衩子在水里捕魚。

    听聞齊王命令後,幾百人漸漸圍攏到一起,

    他們商議一番,從軍營拿出來了一條條長繩,

    顯然,這些雙羊縣的海游子,要下到大海深處了。

    軍營寨牆上,南野見四下無人,眼神一冷,

    四名兵卒,立刻抬了兩口箱子出來。

    海風吹拂了旗幟,也吹拂了安公公的寬袍大袖。

    他嘴里說著不用,見兵卒打開,是兩小箱黃金,

    安公公當即眼饞的,連說話都不利索了。

    這兩個箱子,最低是兩萬貫。

    二十貫可以買一個黃花閨女。

    兩萬貫是什麼概念?一個洛陽的小門閥,也就這點資產。

    “樂陵、平原、渤海,多謝多謝,安公公真是喜鵲東來啊。”

    “哪里哪里,安某就是個傳話的,算不得人物。”

    臉上帶著刺青的文城郡囚徒,立刻‘咦’了一聲,

    故作大驚,惡狠狠的道,“安公公還不算大人物?那誰才算個人?楊重樓,他就一個外臣。”

    “您可是皇帝嫡親,郭後跟陛下,那可是情同母子。您的假兒子張斗、張雍,那都是赫赫人物……”

    樂陵齊營,山海之角。

    穹蒼無際,大海與天線相交,海鷗與垂雲齊飛。

    軍營小樓,刺面南野每說一句,安公公就悻悻的低頭一分。

    可低頭的安公公沒有注意到,齊王南野的嘴角,帶著詭異的笑容。

    ……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820章 梁國聖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820章 梁國聖旨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