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
趙國平城。
作為當今天下第一強國的都城,
平城已經在趙人的權力中心,渡過了第九個年頭。
自聖武元年,趙國出現後,
起自楚興倉的平城,就一直是趙國最繁華的地區。
在不算太原的情況下,這里擁有趙國本土五成的糧食產量,
三成以上的人口,算是趙人的絕對核心城池。
平城以政治清明,吏治高效著稱。
因為這里,哪怕就是一個小農夫,都極有可能認識高官,甚至是皇帝、皇後。
就算不認識,他兒子、兄弟指不定是哪支部隊將領,直達天听,誰敢弄虛作假?
小冤屈在此地是沒有的,要有也是大冤案,
那屬于上層的權力搏斗,不關底層老百姓的事。
如此開明的政治,如此安寧的環境,
造就了方今天下兩百零六郡,幾乎大一點的豪強,都在平城有產業。
尤其是最強的幾家勢力,他們不少族人,已經在平城當小官了。
此刻,這些天下宗族之人,皆是頭戴襆帽,圓領官服,躬身行禮。
遠方宮道上,十八個壯漢,抬著的一座華貴的龍攆,
華貴龍攆之上,布滿了珠簾,內中竟然是一位紅錦女子。
兩百威風凜凜的鐵甲護衛,簇擁著此刻趙國的實際掌權者,緩緩進入平城武德殿。
武德殿,乃是崇尚武力的大殿。
內中以黑為主調,宮殿古樸,肅殺之氣彌漫。
如此武威赫赫的趙國宮殿,並不是這些外郡的宗族小官能進去的。
他們只能在宮牆外等候,黑殿里的各部主官,會在早朝結束後,第一時間告訴他們最近的任務。
垂簾听政!
李娘子身覆趙裝皇後冠服,手持節杖,暫代相公周雲,坐在平城的龍椅上。
前方有一幕巨大的珠簾,珠簾的後方才是趙國群臣。
過去大臣們是以鐵坨子、八瞎子、李宣等人為首,
後來趙國四處開戰,漸漸的變成了以賀詩楚、劉庶為首。
如今,劉庶都走了,
大殿中,賀詩楚站在了首位,代替劉庶的是杜齊明,
雖然也是能臣,但論地位,遠遠低于現在的兵司大衙官賀詩楚。
“啟稟聖皇後,臣昨日得兵司消息,偽梁欲要跟陛下決戰河北,陛下已經應戰,雙方將在五龍山一決勝負。”
“這件事,本將已經知曉。”一年多的朝政生活,李娘子漸漸得心應手。
就算是听聞如此大事,她也沒有過去那般沖動跟情緒化了。
“諸位愛卿皆是趙國重臣,如今河北戰事,平城應當如何?”
應當如何?
無非就是錢、糧、兵,三者之事。
錢,很緊。
糧,更緊!
兵,那就是緊中之緊。
趙人以三百萬不到的人口,興幾十萬甲兵,算上民夫徭役,七八十萬都止不住。
秦奮六世之余烈,也不過是五百萬人,興兵百萬。
趙人可是三百萬人口,興兵近百萬,
就特麼現在的北疆五郡,新嬰出生,這兩年絕對是大問題。
“本將現在不想听你們發牢騷。哀家問的是怎麼辦?不是哪里有困難。”
“本將不知道有困難?可現在哪個戰場能撤兵?你們倒是說說。”
趙國的官員,都是泥腿子居多。
要他們干實事,他們是一把好手,
可要他們思考大戰略,那就是一個頭兩個大。
黑漆木雕龍大殿,燭火搖曳中,
不少趙人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言論和做法,
這些東西,就算是李娘子都知道不可能。
更別說拿下去落實到位,真要這麼干,那簡直就是趙國災難。
某一刻,漆木透影的武德殿首位,
賀詩楚眼神閃過異色,行禮之後,開口道,
“啟稟聖皇後,本官有一個不成形的想法,也許能幫助陛下。”
“說!”
隨著巨大珠簾幕後,一道冷厲的聲音響起。
賀詩楚踱步來到大殿中央,他幾番猶豫,斟酌再斟酌,才開口道,
“臣認為,可以讓貞貴妃、上官貴妃,攜家兵家將,前往河北,幫助陛下。”
賀詩楚的話很中肯,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可武德殿中,杜齊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
這個賀詩楚,八成已經投效了貞貴妃。
上官若雪是假,讓貞貴妃帶著兵馬去幫助陛下才是真。
整個趙國嫡系,在長安利益爭奪之後,實際上已經分成了數個大山頭。
其中最大的勢力,自然就是李娘子這一支,
可緊隨其後的,便是貴妃李貞。
因為此人同樣是武川鎮元老出身,跟陛下有生死之義,軍中故吏遍布。
如今還去幫助陛下打河北之戰,這要是贏了,功績就更上一層樓。
何況,長期隨龍駕,自是更受寵愛,更受偏袒。
珠簾後,龍椅之上,
李娘子不知道在思索何物,
武德殿里,久久未語。
一時間,整個大殿氣氛極度壓抑。
就在賀詩楚都認為此事通不過的時候,
一道斬釘截鐵的女子之音,從珠簾後的龍椅上傳來。
“準!”
“來人,起旨。命令李貞、上官若雪,攜本族子弟,前往河北。”
“此外,北疆五郡,願意從軍者,也可一道前行。甲冑兵器由平城配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