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783章 丹東雪原過趙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783章 丹東雪原過趙帝

    “上人,上人。皇帝行宮就在城外,今日必須打起精神,漿要給夠,磚要扣好。”

    “誰特麼要是掉了鏈子,老爺沒命,你們找鬼要錢去吧。”

    “狗日的,你的磚要是再掉,老子跟你拼了。”

    遼東道。

    丹東郡。

    東城樓上風蕭蕭,

    此去中原車馬遙。

    趙帝周雲一身朱紅襆頭趙裝,隨著八瞎子幾人,

    就像是老管家跟少爺一樣,在秦寄等親衛的陪同下,

    默默的走在丹東的城牆,做最後的巡視。

    這里人頭攢動,吆喝聲、叫罵聲,木質機器與夯土之聲,不絕于耳。

    丹東兩丈寬的城牆上,趙國東部各民族都有,

    契丹人有,庫莫奚有,連室韋、高句麗人都有。

    趙國修建丹東關,雖然征發了十萬徭役,

    但同時,也必須外包出去很多事務,

    一則能讓趙國空出人手,二則也能讓遼東各族掙到一定的銀錢,置辦家業。

    有恆產者有恆心,這是穩定邊疆的根本手段。

    其次,丹東關太大了。

    一座周長二十八余里的城池,佔地足足一萬八千余畝。

    即使動用十萬人,光是地基、排水、燒地等等事務,就需要消耗大量人力。

    丹東關借鑒了高句麗山城的部分功能,

    其城內有引流渠,還有數量可觀的耕地、牧場,足以形成一個長期堅守的城池。

    “陛下。河北要是贏了,瞎子想安排十萬流民,到丹東來填關,將這里趙人少的情況改一改。”

    不同于趙帝周雲的淡然,佝僂的八瞎子,顯得很急躁。

    官靴踩在滿是冰渣的雪道上,噗噗作響。

    趙國各地的情況太壞了,周雲听人說,瞎子已經幾天沒睡好了。

    遙望大江,迎風而立的周雲,

    听了此話後,星目如炬,朗聲道,

    “民不貴多,而貴強。若是十萬人一盤散沙,亦或者上官把趙人當成奴隸,再多也是朽木,一推就倒。”

    “丹東守將,你跟皇後還有老當家議一議,看看誰合適。”

    說到這里,趙帝周雲斜了一眼瞎子,

    “多選幾個人,朕再考究考究。丹東這一塊,形勢復雜,要一個政治手腕高的守將。”

    丹東守將的人選,八瞎子沒興趣。

    特麼說是個封疆大吏,狗日的跟流放一樣。

    這就是個得罪人的活,別說是他,趙地大族,都沒人想管。

    何況,更重要的是,

    眼下丹東的事情,還得排在後面,

    趙國在大局上的頹勢,令八瞎子寢食難安啊。

    “陛下,丹東守將咱先不管,用不用發飛鷹,征召五郡子弟集結。”

    “關中已經被余建山切斷了,雍涼二州趙軍都分開了。”

    “河北保爺……那蠢貨打的什麼東西,真是麻煩事太多了。”

    其實也不怪八瞎子這幾天睡不著,實在是消息太壞了。

    河北戰場全線劣勢,

    梁標、程慶太讓人失望,在渤海郡,再次輸給了南野,

    致使十幾萬渤海庶民,遭到了齊王軍隊的荼毒。

    宋軍與魏軍,在鄴城一帶,自東西兩側,夾擊伍剛和田郡,

    雖然目前,朱雀軍的戰報沒有傳來,

    但料想,情況也應該不太好。

    城樓上,人聲鼎沸,打擊夯土之聲不絕。

    很可惜,瞎子並沒有听見,二當家增兵的聖言。

    這件事情,趙帝周雲沒有猶豫,他抬手阻止了瞎子,淡然道,

    “不用,五郡子弟該征的也征了,再征沒必要。”

    西線二十萬,東線四十萬,足足六十萬趙人,參加戰爭。

    這對一個核心人口,只有三百余萬的政權,是何等的窮兵黷武。

    要知道,趙國能借的兵都已經借了。

    草原征發了五六萬騎兵,還向丁宏度借兵兩萬。

    再借就要起反作用了,實在是各地都沒兵了。

    “嗡嗡嗡……”

    “咚咚咚……”

    遠方,丹東城外,趙軍朱旗如林,

    戰鼓打響,號角嗡鳴。

    駐守在丹東關的雁門郡兵,已經慢慢集結完畢,

    趙國子弟踏著整齊的腳步,源源的不斷出城,

    他們將要前往蓋州大營集結,

    遼東兵馬集中後,皇帝周雲將率領他們前往關內作戰。

    眼看遼地趙軍要走了,幾萬丹東郡的子民,壺漿簞食,站滿了城道兩側。

    在八瞎子憂心忡忡的老臉遠方。他們哭泣不止,舍不得這支王者之師。

    某一刻,瞎了半只眼的老山賊,急的團團轉,

    還是忍不住,對著周雲道,

    “二爺,楊重樓在陽城聚集了大量精銳。梁軍六營,卓庸的虎衛軍,侯俊的虎豹軍,還有徐郡公等將領,都是能征善戰的部隊。”

    “听李義說,還調令上官弘徐州兵馬北上,借了楚國武衛大將軍王武三千鐵騎助陣。”

    “陛下……陛下要早做準備啊。”

    老實說,瞎子現在的行為,對于皇帝周雲而言,已經是越軌了。

    但對于二當家周雲來說,這就是家中老人的過度擔憂,亂了方寸之語而已。

    目前不單單是瞎子急躁,五郡趙人,實際上都有些迷茫。

    本以為趙國一統天下已經成定局,

    誰料關中、河北兩個戰場,皆是寸步難行。

    余建山十二萬蜀中主力,他們久經蜀戰,其部隊發展已經數年。

    山地戰能力,自是龍驤軍十六營,一時難以抵擋。

    李興的騎兵又被西突厥達頭皇帝,牽制在涼州。

    而且听說,涼州趙軍的兵力,也遠不如西突厥。

    河北更不用說了,丁肆業、寧則、南野,他們攻破城池,劫掠壯丁,擴大軍隊,大有跟趙國爭雄之勢。

    一旦楊重樓的梁國主力軍抵達,那河北戰場,趙軍就將全面劣勢。

    即使遠在遼東的趙國皇帝周雲,帶著十幾萬軍隊過去,兵力還是遠遠不夠。

    “不用著急,現在還能比當年咱們打阿骨部的時候難?”

    “梁國的崛起,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楊重樓?!沒想到,最終還是選擇了蕭氏。

    寒風呼嘯,趙旗飄揚,

    趙帝周雲的襆頭黑帶,隨風而動。

    楊重樓的兵家實力在了然之上,

    算是周雲目前所見過的本土人杰中,最強的一個。

    且此人極為妖孽,在政治上的眼光,甚至已經超越了時代的局限。

    總體來說,天下兵家,楊重樓強于了然,

    毒士了然比劉仁基、陸長生、乙支文德要厲害。

    也許蕭成章,不在了然之下吧。

    可畢竟他們都死了,思索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

    實際上,很多兵家之事,大多數是陽謀。

    對于兵法的要求,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縱觀歷史所有軍事戰爭,劉仁基、陸長生的水平,足以應對。

    除了那些奇跡戰場,那是非智力因素。

    剩下的更多是比拼國力、軍備、糧草,還有地形、政治,和戰爭的主動權。

    決定勝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果硬要比兵法,趙帝周雲眼里,天下兵家雖多,

    但唯一的對手,那就只有梁國右丞相——楊重樓。

    此人輔佐蕭漢,在亂局中崛起,一統中原,實力不容小覷。

    大雪滿山,

    江冰如鏡。

    行走在丹東的夯土包磚城樓,

    趙帝周雲就像走在歷史的拐口,

    也許數千年後,人們發現的,可能就是趙國的丹東遺跡了。

    北風呼嘯,帶起趙軍的朱紅金邊旗幟,獵獵作響。

    周雲輕輕撫摸丹東的城牆,最後遙望了一眼鴨綠江畔。

    某一刻,這位武功赫赫的馬上皇帝,

    仰頭笑了笑,呢喃道,

    “此去關山路遙遙。朕,應無再來丹東日。”

    趙元始二年,四月十日。

    古老的鴨綠江畔,響起了趙國皇帝親軍的號角聲。

    一時間,趙軍蜿蜒數里,旗幟連綿,鐵甲幽寒,戰馬奔騰。

    數萬趙軍,拱衛著皇帝行宮,離開了遼東千山。

    這位生于洛陽,崛起于並州大山的武川豪杰,

    率領他的五郡子弟,在經過長達一年多的鏖戰後,

    基本完成了,對盤踞遼東的強國高句麗的致命打擊。

    這個巔峰時期,疆域東抵遼澤,北至輝發河,南望渤海,西至漢江,

    人口三百萬的東北政權,國祚基本定格在了趙元始二年。

    盡管趙帝周雲,想要完全處理好遼東的民族事務再走,

    可河北的局勢,迫使這位目光如炬的帝王,

    不得不率領軍隊南下關內,支援朱雀將軍李保。

    ……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783章 丹東雪原過趙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783章 丹東雪原過趙帝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