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始元年,十一月。
當遼東高句麗的遺民,在大雪之中,哀嘆的排著長隊,哭聲一片,自烏骨城下山時,
整個中原、江南等地,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聖武皇帝死後,曾最有希望繼承楚國正統的開封郡聖德皇帝,
于巨野不敵梁軍,在經過長達半年的圍城後,
最終金吾衛大將軍孟百川死亡,劉皇後母子三人,也死在了破城亂兵之中。
梁國皇帝蕭漢,本就是大楚王朝的皇子,又身兼南陽前朝血脈。
此人天生貴冑,在擊破開封郡後,實力大增。
更重要的是,梁國軍隊在戰場中,展現了強大的軍事能力。
其皇帝六軍,三步三騎,皆是打出了天下精銳的表現,將金吾衛跟羽林衛打的潰不成軍。
梁帝還在政治、軍事、文化,三個領域,都采取了非常高明的措施。
這讓中原戰場,再無任何懸念,
迅速膨脹到二十幾萬人的梁軍,很快佔據了除壽春郡、徐州郡之外,的廣大地域。
十一月十四日,徐州郡本土力量,曾經的楚國徐一營統領上官弘,
接受了梁國徐州節度使的冊封,這標志著徐州力量,歸降梁軍。
隨後,十一月十八日,
一則梁楚官家邸報,引得天下震動。
梁楚休戰,以長江、壽春為界,共同抵抗塞外低等賤民,建立的胡漢雜國北趙。
驍衛大將軍王武撤離壽春郡,進駐建業。
楚軍只在長江以北,保留最基本的郡兵力量,以形成戰略緩沖區。
自此,黃河以南的勢力已經相當明朗。
長沙郡的聖洪皇帝,完成了蜀地、荊南、江南的整合,形成了南晉之勢。
起于南陽的梁國,佔據了中原最膏腴的十四郡。
而擁有河洛七郡的齊國,則憑借山河之險,暫時割據一方。
可在中夏之地,所有的勢力中,一直存在一個魔咒。
那就是但凡不想一統天下的力量,最終都會分崩離析。
因為,沒人想當亂臣賊子。
若是主公不去一統天下,那在政治上,等同于放棄正統之位。
因此,盡管盤踞在帝都洛陽的黃九,憑借過去楚國的積累,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
但似乎河洛有識之士,漸漸疏遠了平天政權。
“劉黑豹,你這不行啊。下台,下台,別丟十五營的臉。”
“陛……陛下,這個根本就不好弄啊。”
進入十一月之後,遼東天氣開始極寒,出現了滴水成冰的情況。
趙軍雖然勝利了,但趙帝周雲還是將防寒、供柴等事,提升了強度。
一支軍隊,只要能防止非戰斗減員,那它的士氣就會一直旺盛。
蓋州營地,趙帝行宮已經被快斷成兩截了,
前半段大殿完全失去作用,周雲自是重新搬到了木質營地里。
只不過,行宮住慣了,這木頭地營,確實差了點意思。
遠方,大雪將高句麗蓋州奇襲的慘烈痕跡,淹沒在了白皚皚的山海之間。
蓋州青石坡到北豐原上,高句麗的遺民隊伍,蜿蜒如蛇,一眼望不到盡頭。
風雪之下,他們披頭散發,面露哭喪跟恐懼,眉毛因呼吸而結上冰渣。
帶著對未來的迷茫,這些刺面的奴隸,踏上了前往趙國各地的路。
最遠的一批是淵家跟乙支家的嫡系,他們將去往榆中城跟丹山馬場,那里是趙國最西端的州郡。
趙軍騎兵,馬蹄如雷,在隊伍前後奔騰,維持最基本的秩序。
朱紅金邊旗幟,在隊伍之中飄揚,獵獵作響。
大規模移民,趙軍已經很有經驗了,
畢竟有當年中原十萬人遷徙雁門、馬邑,朱雀軍帶著十幾萬人,遷徙遼東等等先例。
自蓋州之後,每一站地方官員都安排了聚集地。
鞍州、遼陽、盤州、燕郡,這一路挺巧的,趙軍之前扎的營地,全部能用上。
青石坡的趙帝營房,是一間十幾丈的半開大營。
前半段為棚,後半段才是大屋。
趙帝周雲手里端著熱騰騰的吃食,
發現有無數高句麗遺民,對著前方交錯而來的運石部隊,目光復雜,甚至有些人抽泣不止。
是啊,白岩、安市、青嶺都要被毀掉了。
他們祖輩建立的山城,眼下全部被趙軍拆了,丹東關就是用高句麗的尸骨,築造起來的雄城。
高句麗五城繞千山的記憶,將在幾十年後消散,甚至被人忘記。
可這就是戰爭,失敗者將失去一切。
趙軍還算好的了,至少還給了這些遺民一條活路。
要是換成楚國節度使,這些高句麗遺民,恐怕會免不了慘絕人寰之事。
半開的營房里,輔兵放下十幾個火爐。
趙軍數位統領,不少將軍,正在就隴右的地形,進行一場軍棋推演。
對陣雙方是十五營劉黑豹跟白狼軍薛仁貴,
漠北平定之後,白狼軍應皇帝軍令,支援了二萬兵馬過來。
周雲指定由十四營旅將薛仁貴護送,大軍前往丹東關駐扎。
之所以是薛仁貴,原因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名字,比較克高句麗。
營房里,李保等人,本以為這將是劉黑豹的一場屠殺,
萬萬沒想到,被屠殺的人是劉黑豹。
面對保爺、梁大眼跟周雲的譏諷,劉黑豹面子有些掛不住,他怒火中燒道,
“這地形根本就不好打嘛。六條山道,狹窄難行,大軍不通。蜀地全是山兵,趙軍怎麼打?”
事是這麼個事!
那塊地方,佔據漢中的勢力,確實有軍事主動權。
可劉黑豹被白狼軍的薛小子打的這麼慘,那就不能怪這些個統領嘴下無情了。
“得了,得了。大家也都知道,你就是個外戚,沒什麼本事。”
“對啊,下來吧,人家小薛可是武狀元,宗師大將呢。”
“要不換你們十五營的主簿來,畢竟這些年,你也是靠別人打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