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732章 褒斜岐山路難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732章 褒斜岐山路難行

    隴山一帶。

    天水郡北。

    側徑轉青壁,危梁透滄波。

    汗流出鳥道,膽碎窺龍渦。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其山澗深淵,隨處可見,叢山峻嶺,鳥獸難行。

    趙元始元年,十一月初。

    懸山飛鳥,

    絕壁小道。

    一名年輕的兵卒,腳上綁著藤條,背後掛著一面騰盾。

    他身上有很多東西,一小袋干糧,一個牛胃水袋,騰盾下面是他的被褥。

    外面雖然髒兮兮的,但里面卻是很干淨。

    山里夜晚寒冷,沒有這些東西根本熬不住。

    “可以了,下一個,上來,別掉隊。”

    見前面山壁的兵頭喊叫,這位朱紅戎卒,才仔細看了看路,

    揮舞兩丈長的鉤槍,勾住前方的一堆樹枝,

    拉了拉,緊實之後,才費力的爬了上去。

    行至樹枝處,兵卒靠著山壁,深呼吸兩口,這只是山坡的一半的呢。

    他將鉤槍,麻利的從腳下收回。

    隨後再次伸出,這次不用掛草木,上面兵卒帶了手套,而且槍刃下端也沒開鋒。

    有弟兄抓著長槍,兵卒能夠借力。

    他順著桿子,笑著爬上了這個超過四丈約十米)高的坡地。

    對的,坡地。

    在隴右蜀山作戰,垂直的是崖,不垂直的就叫坡。

    山坡小徑,是一條獵戶走過的路,不熟悉地形的人根本找不到。

    它位于陳倉縣西南二百里左右,蜀漢的諸葛亮,曾經在這附近跟魏國作戰,留下了六出祁山的傳說。

    此刻,兵卒看見,茫茫大山里,數條兵線,蜿蜒如蛇,先後翻過此地。

    這支兵馬,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他們就是大楚蜀中最精銳的山地部隊之一,

    此精兵的主將,乃是楚國武衛大將軍麾下,赫赫猛獸——余豐。

    這個曾經在北疆,操持一口地道的突厥語,跟哲哲大王麾下牧民倒騰甲冑的小子。

    到元始元年,已經成了威震蜀地的名將。

    不同于十幾個兵頭,在催促弟兄們加快腳步,余豐在巍峨的隴右大山中,

    找了棵歪樹,隨意坐下,攤開輿圖後,對著幾個余家嫡系嘆息一聲,

    “這個仗不好打,咱們的兵力太少了,對面趙軍的兵力,是咱們的數倍。”

    余豪是武衛軍新晉驍將,武者九品,善于山地攀爬射箭。

    他從腰間拿起水壺,咕嚕咕嚕,一飲而下後,開口道,

    “將軍,其實也不難。其他兵都好說,就三岔鎮那支湛青旗的部隊,咱們打不過。只要規避他們,偷襲就行。”

    “那可是龍驤軍,能不難嘛!”一個余家老卒,從腰間弄了點葉子包好的糯飯。

    這是楚國武衛軍專用的軍糧,它用荷葉包裹,一口大小,行軍途中用以補充體力。

    老卒從清水河谷,一路砍到蜀地,乃是挑釁閻王殿的常客,

    他一邊吃,一邊自嘲道,“那可是十六營,能在鹽城、靈武,立軍陣戰突厥異族的趙軍精銳。”

    “切,說的跟什麼一樣。咱們以前王台村之戰,不是第一個上。”有余家隊官不服。

    “是啊,別說王台村,河間郡打高句麗,咱們也是第一個。大戰用武衛,出戰必勝。”

    “這也就是入蜀地,沒辦法,解了那一身鴛鴦重甲。要是一對一,咱們還真不怕他們。”

    遠方,是漫山腳步雜亂的山林精兵,幾個余家人在旁邊瘋狂吹牛打屁。

    余豐懶得听他們扯蛋,按照這幾個兵油子的說法,就算是趙軍主力來了,他們也不怕。

    歪樹上,武衛軍大將吃了一口荷葉糯飯,注意力集中在了輿圖兵力分布,

    山風吹拂,翠林如海,百鳥偶爾鳴叫,

    這隴右大山里,隔著十幾里,也許就能藏下數萬大軍。

    這幾仗其實打的不錯,趙軍初來硤石道,

    對山地戰不熟悉,還用過去建安軍那一套老兵備。

    殊不知,那些東西,都太笨重了。

    武衛大將軍余建山奉命入蜀作戰,在這兩年時間里,軍隊不可避免的進行了變革。

    其中,余豐這支五千的優秀山地軍,就是蜀中戰場的產物。

    群山作戰,講究的是出其不意,能在山中擁有強大行軍能力,才是上策。

    精銳山地兵,就好比山林戰中的騎兵。

    余豐的部隊,擁有強大的機動能力,幾乎可以出現在趙軍右扶風一帶,目前任何靠山的軍事據點。

    這次它打擊了趙軍數個目標,三岔鎮、東沙鎮、車轍,甚至陳倉楚軍都去過。

    其實在隴右一帶,趙軍是處于戰場天然劣勢的。

    楚軍擁有漢中,可以出各種山道,隨意襲擾趙國。

    而趙軍只能被動防御各個據點,用兵多,消耗多,還收效甚微。

    自古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那肯定是很難的。

    余豐這次襲擊的軍事據點,都遠離漢中郡,已經在天水郡北山一帶了,

    再往東走,就到鳳翔郡,算是進入了關中平原。

    楚軍如此囂張,可見對山地作戰,已經把趙軍欺負成什麼樣了。

    山戰不同于北方大兵團,講究的是少量精銳,神出鬼沒。

    三千精銳兵馬,二千後勤兵卒,足以應對各種局部戰場的突發事件。

    且他們攀爬能力強,攻擊趙軍據點,都是偷偷摸上去。

    十六營的將領,雖然帶了一萬多趙軍來,且有一個旅的主力軍。

    但散開在整個隴右大山中,那又算什麼?余豐想打他就打他。

    只是,盛名之下,豈有虛士。

    東沙鎮一戰,趙將劉承玄逮住了他們,

    幾番交手,余豐付出一些代價後,才撤離了戰場。

    藤盾、鉤槍、短刀、弓箭,對上十六營的大盾重甲、長矛強弩,那是真的打不了。

    “行了,你們幾個別吹牛了。”余豐休息小片刻後,冷面寒眼,帶著一軍主將之威,怒喝道,

    “趕緊的,趁著趙軍還沒轉變過來,多打幾場勝仗。過段時間,咱們又得防守了。”

    硤石道。

    三岔鎮小城。

    趙軍傷兵營里,到處是醫護兵在亂竄。

    十六營帶著一萬郡兵初來,幾乎什麼都沒準備。

    當然,也有趙軍關中大勝,普遍看低楚軍的意思。

    沒想到這會,幾十個大營房里,傷兵人滿為患。

    十六營旅官,大胖子劉承玄面色難看,

    他在彌漫著刺鼻藥味的房間里,給幾個弟兄上傷藥。

    可奇怪的是,別的床鋪都是傷兵哀嚎不止,

    劉承玄這里,兵卒就是痛死,也咬牙一聲不吭。

    他們那種眼神,仿佛在乞求,

    劉旅官趕緊走吧,此人上藥就像跟給野獸上藥一樣,完全是過去老獸醫統領張馬的手藝。

    “哎,杜陰他們幾個呢?追余豐去了,怎麼還沒回來。”

    屋門口,拿著長矛,一身青底黑甲,趙軍兵卒無奈的靠著門主,咽了咽口水,支支吾吾的道,

    “他說他要去報仇,要兵卒回來報信,點一千兵馬給他,別讓楚軍跑了。”

    “糊涂!”劉承玄怒喝一聲,連帶被上藥的傷兵,都悄悄挪動了位置,生怕被折磨。

    “他那一身重甲,哪里追得上別人?別人讓他看見,也是在勾引他。”

    說完這些,劉承玄長嘆一聲,

    對著兩個文弱的兵卒,眉頭緊皺的冷喝,

    “你們放出武川大鷹,帶著本將的軍令,要他們回來。”

    趙軍畢竟是組織力高度發達的軍隊,乃是當今天下第一強軍。

    雖然初來隴右天水,對此地戰術戰法不熟悉。

    但其軍隊體系中,天空的大鷹部隊,能夠讓他們及時發現山林里的兵馬。

    這也是劉承玄能夠在東沙鎮逮到余豐的原因。

    十六營旅將,通過各種行軍路線,判斷了余豐的目的,才能提前設下埋伏。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在隴右這個地方打仗,趙軍戰術根本就行不通,完全不是楚軍的對手。

    楚軍行動靈活,善于攀爬,打一仗就走,絕不多留。

    而自己的十六營,不管是重甲步兵,還是騎兵部隊,根本沒地方施展。

    “跟行軍主簿報備了沒有,至少弄六千輕兵備來,這些東西又不貴,應該很快就能來。”

    “報是報了……但,但是將軍,”十六營的曲將有些不情願,他悻悻的道,

    “咱們要是真的變成了山地部隊,那今後不得被安排在隴右這鳥地方掛著。”

    “這特麼群山里跟捉迷藏一樣,打七八年也未必有突破。”

    “那咱們就不敵了?戰敗,或者干脆退兵?”劉承玄面色冰冷,渾身殺氣逼人,反問旅官。

    見其低頭不語,十六營旅將,指著他的甲冑,惡狠狠的道,

    “本將告訴你,天下沒有好打的仗,但有善戰的兵。就算要走,十六營也要收拾了余豐再走。”

    “大趙國若是遷都長安,到時候隴右的安全,至關重要。”

    “若是硤石道都走不通,關中商旅如何安寧,今後榆中、武威一帶,趙軍的糧道如何保障?”

    ……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732章 褒斜岐山路難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732章 褒斜岐山路難行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