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州郡。
趙帝行宮不遠,
有一炊煙繚繞的火房區,
此刻,梁仇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帶著十幾個兵卒,
一臉奸詐,大大咧咧的,一個鍋一個鍋的嘗味道。
最近總有狗東西,自己在粥里帶私貨,
不是打的野兔,就是打的 子。
前方鍋頭灶,梁仇眼楮一眯,果然發現了問題。
李二狗雖然改了雅名,叫李 。
可趙王嫡系的兵卒們,可不管他那象征美玉的大名,
一直二狗子長二狗子短,一點也不給這個鐵騎營統領的面子。
“二狗子,你別擋著,弟兄們是一定要嘗的。”
“是啊,讓開點。別逼大家動粗,最近你那重騎兵也沒事,少吃點好的不打緊。”
火房里,李二狗想盡辦法阻止,無奈他越扛,弟兄們就越知道有問題,
果然,大伙撈出不少炖爛的肉絲,用大勺一嘗,
好東西,兔肉。
梁仇一臉得意,笑的樂不可支,對著身後兵卒大吼,
“二狗子夾帶私貨,那就是老規矩,每鍋粥分一點,最後大家一起吃。快快快,分了。”
“喂,喂!別這樣,兔子是李義射的。”
李義?!
作為李娘子自幼帶著的青山寨孩子,
李義雖然武藝不算很高,至今也就是個八品頂峰,
但其弓箭水平,還是很厲害的。
最主要,人家是內屋家奴,將來遲早要外放的。
“李義?”二狗子當面,幾個老兵痞一笑,互視一眼後,雞賊的道,
“差點忘了,李義那鍋還沒看呢!走走,去看看。”
不多時,火房里響起了大家的起哄聲,
他們笑的奸詐,就好像干全天下最壞的事一樣。
這些武川的驕兵悍將,軍心士氣高昂。
他們沒有理會糧食短缺,也沒有理會即將可能到來的斷糧。
陛下跟他們同食,陛下跟他們同苦,
難道他們的身子,還能比陛下的精貴。
退一萬步說,二當家已經是皇帝了,他大可以不打這一戰,
南下中原當天下的皇帝不好,硬要來這里吃高句麗的苦?
很多雄偉的目標,沒有想象中的艱難,
只要天家貴冑不把他們大頭兵當傻子。
這些人就願意為了皇帝,開疆擴土,剿滅敵國。
果然,李義這鍋粥也有問題,
梁痞子搖了搖大勺,直接干到最底下,舀上來一嘗。
“嘿嘿,好家伙,還是獐子。熬的還不錯,挺鮮美的。”
放下大勺,梁仇奸詐一笑,招呼弟兄們道,“來來來,把這一鍋也抬起來分了。”
“李義這孫子,就靠他姐姐。听說當年在李家堡,他姐姐還不待見陛下。”
“嘿嘿,如今那就,不好說了,嘿嘿……”
正當十八營梁兵痞,大放厥詞時,
一道洪亮的起哄聲音,在人群里響起,
“那里還有一鍋,梁旅官,一起看看唄。”
“你特麼是不是傻,那可是陛下的……”梁仇勃然大怒,搞事情也要有限度,陛下的怎麼能動?
他怒氣沖沖的回頭,想看看是那個王八蛋,敢對陛下不敬。
可後方的場景,嚇了梁仇一個激靈。
李義,面帶怒容,就站在他身後。
梁仇悻悻的笑了笑,畢竟埋汰他姐,梁痞子還是過意不去的。
但是,開口說話的人不是李義,
而是他身旁那位面若玉冠,眼如寒星的趙國將領。
“陛……陛下,那,那咱不敢。”
周雲眼里閃過怒意,先重重的拍了梁痞子兩下,
那掌聲如悶雷,大伙知道,恐怕打的也不輕。
梁痞子咳嗽兩聲,被周雲抓住戎衣後頸,推到了皇帝的粥鍋前,
火房里,熱氣騰騰。
只見趙帝周雲,指著粥鍋,冷喝道,
“梁仇,伸勺子,嘗嘗里面是什麼?”
梁痞子別看平時吹牛皮,拽的不得了。
周雲是知道的,這貨第一次上戰場,褲襠全是濕的。
皇帝有令,他不敢不從,
他拿著大勺,顫顫巍巍的伸進去,喝了一口之後。
梁仇雙目圓瞪,幾乎不敢相信,
他懵了,當即不顧熱粥燙嘴,又試了一口。
“陛……陛下!梁仇舌頭燙傷了……味道嘗不出……”
‘啪’的一聲,勺子掉在了地上,兩行熱淚,從梁仇的臉頰滑落。
這種情況,不少武川宗族嫡系也反應過來了。
陛下這鍋,恐怕不是梁仇舌頭被燙傷了,而是根本嘗不出味道。
這就是普通的一鍋粥!
“是不是很好喝?”周雲笑了笑,沒有責備他了。
皇帝拍了拍梁仇的後背,讓他站直了,軍中豈可失了威儀。
隨後,周雲當著所有人的面,
命令李義,將自己的那鍋粥,每個鍋倒一點,全部跟大伙的融在一起。
“弟兄們,此番討伐高句麗,恰逢西邊也出現戰機。”火房里,周雲對著低頭的族人們,掏心窩子道,
“朕知道,趙國兩件大事一起辦,確實太倉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這世上之事,大多猝不及防。你們總看不起西路軍,可他們壓力也很大!”
西線沒有預備兵了,要是跟金真的戰爭里輸了,那就等于葬送趙軍一半國運。
因為如此,河北就難了。
東征軍拿下高句麗後,因為西路戰敗,就只能分兵回去。
屆時楚國巡衛大將軍安慶、玄衛大將軍夏侯杰,經營河北日久,
趙軍四五萬主力,十幾萬軍隊不一定能攻克他們。
更甚至,白狼、龍驤要是輸的太慘,高句麗的兵馬還要回去救援,若是影響了東征,趙軍滿盤皆輸。
兵者,國之大事也。那一戰都是影響深遠,沒有誰是輕輕松松的。
周言、李興、李宣等人,上上下下都是繃緊神經,仔細再仔細。
他們只許勝不許敗。
“梁仇,”火房里,周雲目光如炬,單獨跟梁仇說道,
“高句麗打完了,攻河北,給你配一萬郡兵,讓你當先鋒。”
“眼下,安市山城後面的雪林戰,楊萬春跟乙支文德夾擊梁大眼,十三營有些頂不住了。”
“十八營二旅听令,你們準備一下,過去跟他們輪換吧。”
灶火熱氣騰騰,粥鍋邊,一陣甲冑響動,
梁仇雙目灼灼,躬身行軍禮道,
“陛下放心,若不能勝。梁仇提頭來見。”
趙史記載︰元始元年六月,帝伐高句麗,軍屯鞍州,糧大急。
梁子仇引帝粥不同,遂而怒之。
帝將美粥分于兵卒,引為上下同心。
二道梁子更名分粥山,後官家定名‘同周山’。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