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
篝火。
牧馬河畔。
“什麼?才一營?李興啊,看不起趙王了。”
“那可是青梅竹馬,上官若雪生了小四當天。她家大將上官定方,就成了騎兵營統領。”
“是啊,姐姐。以後啊,保不齊上官家覺得她們功勞大,還把咱姐妹踢開呢。”
任何地方,實力永遠決定地位。
瓦南部,趙王帥營里,
周雲捏了捏鼻根,剛說到各營調配的事,身邊兩個醋壇子就打翻了。
李家堡上官氏乃是徐州上官虎遺留的力量,那可是曾經要爭奪天下的勢力。
征戰吐谷渾的高原良家子後裔,擁有強大的戰斗意志跟技巧。
在野狐關大戰之中,他們八千騎兵打出的戰績,足以𥕜衛上官氏的榮耀。
十七斬、二十三法。十二級軍功爵位制。
上官家分明立了大功,如果因為他們是外來者,便區別對待,這會導致他們對趙國離心離德。
要知道,人心難得卻易失。
糜芳在劉皇叔最危險的時候,對曹操的拉攏都視而不見,卻最終背叛了劉備。
為什麼?這其中恐怕‘不公’佔了很大因素。
這四年來,隨著趙國十四戰營的日漸完備。
上官家跟梅家不可或缺的,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
趙王六軍之一,十二營的騎兵,便是由上官家族裔組成,其統領為上官定方。
步二營重建,用的也是徐州步兵的種子。
上官氏在九萬多主力軍里,佔據九千人的編制,可謂舉足輕重。
雲都山城的梅家子弟,同樣軍功顯著,周雲讓他們重建了十一營。
梅朝方則被任命為十一營統領,歸入朱雀軍,受保爺節制。
“行了,行了!你們倆有完沒完。李興還在呢。”
主位上,周雲見兩位娘子喋喋不休,越說越起勁,
忍不住呵斥兩句,換來的卻是李娘子眼淚汪汪。
此情此景,堂下五當家之子,武川第一將李興,默默低下了頭顱。
李娘子的苦,宗族里的人是看過來的。
在大青山、在李家堡,她跟著族人扛起重擔,艱難的養活了這支數百人的宗族。
如今,武川李氏歷經重重磨難,化家為國了。
可最得利的竟然是丁秀青跟上官若雪。
為了鞏固太原節度使的同盟關系,趙王周雲尊丁秀青為第三位平妻。
好在丁秀青生的是女兒,否則以武川趙國需要依賴太原丁氏耕地的情況,
丁宏度還不知道為他外孫討要什麼呢。
趙地政治穩定,文化鼎盛,吸引了無數大族來投。
聖武三年後,趙國新崛起了很多宗族,其中最強的莫過于上官氏、梅氏、丁氏。
他們都擁有龐大的根基兵力,已經進入趙國高層,被稱為新晉三貴。
牧馬河畔。
趙王營地。
“李興,本王的意思是,讓劉忠武聯合草原部族,打擊一次南王城附近的軍事據點。”
四個輔兵抬來了陰山戰場的沙盤,此地兩方軍事力量成趙國包圍陰山之勢。
從明面態勢來說,趙軍的優勢很大。
可草原人以玉璧城為根基,牢牢的在趙國腹地釘下了軍事重鎮。
這使得龍驤軍多次草原掃蕩,都收效甚微,
因為不管怎麼樣,玉璧城上阿史那慶的一萬五千突厥人,永遠是個大麻煩。
龍驤軍哪怕就是打下南王城,都得回來守住玉璧城下。
否則玉璧城的突厥人,就會給廣大的漠南部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沙盤左側,青龍正襟危坐,行趙禮後,朗聲道,
“李興尊令。龍驤軍三日內集結完畢,五日後大軍出擊。”
“只是……”說到這里,李興長嘆一聲,“只是如今,草原人避戰,全用的流水戰術。趙軍出擊,就跟打在軟泥上一樣。”
流水戰術!
顧名思義,就是像水一樣,趙軍沖那里,那里的水就逃開。
想到這個,趙王周雲擔憂的望了望沙盤兩眼。
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任何一個艱難生存的族群,在死亡面前,都會爆出強大的智慧。
草原十八部經歷長達四年的戰爭後,漸漸摸索出來一種逃跑戰術。
趙國走的是精兵化路線,本身只有九萬多主力軍,更是大量兵力被牽制在遼東、平城一帶。
只要趙軍來,草原部落就舉族遷徙,像流水一樣攤開。
趙軍隨著補給線的拉長,害怕後面的部族斷了歸路,自然不敢深追。
這種做法,不單單是對付趙軍有效。
在長達數千年的農牧之戰中,中原民族鼎盛時,草原部落都會用上這招。
史書記載︰南軍勞師遠征,兵困馬乏,所費甚巨,收效甚微。三載十數,自退長城。
“這次出擊,必須隱蔽,必須蒙騙。盡可能擴大戰果。”
主位上,周雲拉了拉李娘子的手,喝下一口馬奶酒後,幽幽的道,
“打完這場,跟白狼軍交接一下。尤其是拓北營地,今後這里就是他們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楊延、劉謀、李泰……等等,大軍準備過懷朔,前往燕郡等地。”
主公周雲的話還沒說完,龍驤將軍李興的臉色,就已經很黯淡了。
來這里之前,李興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南楚的情況。
風雲變幻,時勢造英雄。
項濟如今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確實擁有空前強大的力量。
如今大楚後顧之憂已解,休養生息數年,秣馬厲兵,自是會北上的。
只是龍驤軍二萬多人,對于玉璧城之敗耿耿于懷,
這些年一直想奪回來,如今一走,滄海桑田,
將來也許就是別的部隊,攻陷玉璧城了。
那定格在聖武三年的恥辱,李興、劉忠武等人,將永遠無法洗刷。
主位上,李娘子跟貞丫頭看見李興眉頭緊皺,閉口不言。
不禁互視一眼,前者捏了周雲的手背一下。
“李興,戰爭力量必須轉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河內、上黨、邯鄲,丁肆業大修烏堡,十五萬人守住了太行山出口,從中路作戰,趙軍很難破局。”
可說完這些,趙王周雲話鋒一轉,猶豫良久道,
“拓北營地,一直是龍驤軍在經營。不給你們打玉璧城,肯定會傷了龍驤士氣。”
“這樣吧,留趙武生還是劉承玄,你們自己定。”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每支部隊都有自己的需求,每個將軍,都有嘔心瀝血的夙願。
龍驤軍如此苦心經營拓北峰營地,就是為了玉璧城,
若是被他人接手,最後輕易摘桃子,保不齊他們心中不服。
方才李娘子提醒,周雲慎重考慮後,決定留下龍驤軍一個旅。
這樣,就算其他將領攻陷玉璧城,龍驤軍也能第一個上城頭,算是報了玉璧城之恨。
可說到拓北軍營的事,李興反而面露難色,
他支支吾吾,半天才開口,
“趙武生要統領十六營,劉承玄可以繼續駐扎。就……就是十六營第二旅,駐扎拓北營地,稍微余了一點郡兵。”
余了一點郡兵?
此言一出,周雲不禁想笑,這些個驕兵悍將,都是一個德性。
“余了多少?”
“余……余了二千。”
不愧是一支龍驤軍,四支十六營。
劉承玄竟然又招募了兩千郡兵,他就沒想過要跟其他旅合作,單干就行了。
這些兵馬沒有編制,只能是龍驤軍本部,在符合軍規的情況,自己想辦法。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劉承玄將礦山一帶,
趙國每月一萬貫的開采費用,下發給牧民,苦心經營勞工,自己掙三千貫的事。
“李興,你也真是的,這點事算什麼,你還報出來。”
“是啊,青龍將軍。你知道朱雀軍,一千余斥候是多少嗎?”
李娘子跟貞丫頭出來打圓場了,這些各軍各部的事,其實趙王周雲都知道。
只要還沒有上升到貪贓枉法的地步,
各軍積極增加戰力,趙國高層是願意看見的。
因為幾個元老,八瞎子、鐵駝子等人商議過,這樣可以用更少的軍費,養更多的精銳。
在這方面,十四個主力營,有一個算一個,都沒落下,
多多少少是有點增加雜兵的,其中遼東朱雀軍最是過分。
保爺自從坐鎮遼東後,面對多次跟高句麗打仗的情況。
他的斥候營就一直在離奇死亡。不是哭窮,就是憤恨戰局艱難。
八瞎子去年突進檢查,當場就跟保爺翻臉了。
好家伙,一千余斥候,余了五千,
足足是六千甲冑精良的騎兵。
朱雀軍是沒有騎兵編制,但保爺帶著軍隊開墾荒地,辛苦耕田,硬是給自己整了一支。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