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389章 逆勢而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代神坑 本章︰第389章 逆勢而戰

    陽城郡。

    巨野大營。

    廣袤的河南平原上,一座巍峨的軍寨傲然聳立。

    幾十里平地,無數楚人,宛如小溪,向前方雄渾的城郭匯聚而去。

    他們身覆紅色戎衣,跟著前方兵卒的步伐,行軍在河南大道上。

    偶爾有清脆的馬蹄聲在官道旁響動,濺起飛塵,那是奔騰而去的傳令兵。

    一名北疆兵卒背覆三面朱紅旗,快馬接近前方旗幟連綿的楚軍大營。

    兵卒在校對口令後,踏馬進入轅門。

    軍營里,人頭攢動,到處是紅甲楚兵,隨處可見穿梭的馬匹。

    這是一場大戰,一場決定楚國命運的戰爭。

    雖然敵軍數量遠遠超過己方,雖然宋國十二方號稱精銳之師。

    但那桿軍旗在。

    湛金十字槍,立于天地之間,金光熠熠。

    它宛如神器,在昭示九州,

    建安雄軍,無敵天下。

    帥帳前方,北疆兵卒看見了趙王大 。

    他熟練的翻身下馬,幾個護衛兵卒對其核對之後,收走了他身上的火漆書信。

    巨野大營帥帳里,周雲眼眸冷厲,左手扶著下巴,右手盤在胸口,怔怔的望著面前的巨大沙盤。

    宋國戰書已下,楚軍自然是毫無懼意,果斷應戰。

    無論有多少陰謀詭計,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真刀真槍的硬實力。

    巨野楚軍勝,宋軍將完全喪失戰場,最終被楚國滅亡。

    巨野若是宋軍勝,河洛無兵,很可能被攻陷,

    那宋國佔據河南六郡跟帝都七郡,儲梁就是天命所歸。

    營布被翻開,護衛帶著書信,交給了從汝州郡趕來的主薄劉庶。

    他此刻是周雲副手,接過書信後一目十行,隨後朗聲道。

    “記,死士營抵達巨野,神機營抵達巨野。”

    帥帳里,劉庶的話音剛落,一名武川鎮少年子弟便手腳麻利的翻找,

    他找出了兩營的兵冊並呈上,隨後在一份輿圖上,標記了紅點。

    緊接著,順手拿出一面紅旗,寫好小字後,插在沙盤之上。

    一套流程下來,熟練的可怕,這是講武堂新來的少年子弟。

    沙盤前,他還來不及回頭,就听見貞娘子冷冰冰的聲音。

    “記,玄武軍弓弩手兩千,歸建!”

    “記,十五營三百騎兵歸建,十五營全軍回歸。”

    ……

    沙盤前,劉庶望著宋軍的旗幟,太多了!

    他們幾乎佔滿了整個平原地區。

    五虎大將軍、十二方精銳、無數各郡的民兵,巨野戰場竟然匯聚了三十多萬的宋國軍隊。

    楚軍細作回報,宋國軍民眾志成城,面對強敵毫不畏懼,

    老人送別兒孫,妻子送別丈夫,一路上全是可歌可泣的故事。

    這支軍隊,讓劉庶動容,也讓他擔憂不已。

    他想到了沃野鎮的北疆楚軍,

    那一刻,三十幾萬楚人軍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最終擊退了鐵力可汗,成為了問鼎天下的地緣勢力。

    這一戰的紅利,讓項濟成了皇帝,讓周雲成了趙王,

    讓北疆五郡的楚人站了起來,成為楚國最強的軍團。

    “主公,各營都歸建了,李保說要調兩旅軍隊過來,他的意思,羊平山守得住。”

    趙王周雲的戰法騙得了別人,騙不了劉庶。

    從北到南,上千里戰場,楚軍攻勢如火,其實用的都是北疆最精銳的幾個營。

    大量郡兵只是起到了迷惑宋軍的作用,

    實際上,在斥候傳遞了準確信息之後,

    擔任出擊剿滅任務的,一直都是北疆的十幾個旅。

    否則,二線郡兵怎麼可能殺宋軍如同豬狗,一路摧枯拉朽,干成一面倒的屠殺。

    這和武川鎮在雪林的打法是一樣的,

    利用宋軍對戰場的信息差,頻頻集中優勢戰力,打擊對方有生力量。

    劉庶的話,讓周雲的思緒回到了帥帳,他眼眸一冷,淡然道。

    “告訴李保,巨野戰場不需要他,十七營如果失敗,他必須像頑石一樣,阻擋徐州軍。”

    說到十七營,站立在帥位旁的紅甲女將,眼里忽然閃過異色,但很快就平靜了。

    此刻宋楚巨野大戰,十七營周言是她的孩子不假,

    但他也是一名楚軍,一名頂天立地的楚國軍人。

    北疆軍魂,同生共死。

    平民的孩子可以死,將軍的孩子,當然也可以死。

    從進入巨野開始,不但周雲沒有對李信偏袒一兵一卒,

    李娘子也變成冷血的娘子軍統領,她現在只關心自己的戰斗任務,不再理會陳留戰事。

    帥帳里,總有傳令兵進進出出,期間來過不少將領。

    孟百川希望自己的部隊,能擔任中軍,並表示步二營、步三營完全扛得住。

    周雲要他滾蛋,擔任中軍前部的戰營是余建山。

    誰料周雲話還未說完,孟百川眼神一轉,告退之後,

    沒半個時辰,余建山就來了。

    余家村的老農支支吾吾,猶猶豫豫,最終還是開口了。

    他不敢跟孟百川搶,論戰功,他遠遠比不上,論資歷,孟百川也是老大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此周雲很生氣,孟百川怎麼能隨意唆使友軍統領,更改趙王軍令呢。

    營帳外听牆角的孟百川見老余如此難堪,他忍不了了。

    高大的玄武將軍,跪在趙王面前,

    他立下軍令狀,要是玄武軍扛不住,孟百川提頭來見。

    如此情況,余建山也同意,周雲只能勉為其難,將雙方軍令對調。

    只是出了帥帳,孟百川才想起,阿骨部軍師笑的很怪,似乎有點猥瑣。

    糟糕,該不會是上當了吧?

    只是這會軍令狀立了,別說上當,就是上刀子,他也得去。

    楊猛也來了,他提醒趙王注意宋將鐵蓋,千萬別被王武擊敗對方而判斷失誤。

    鐵蓋的實力,遠遠在他們同期的武將之上,

    此人覆重甲,持重兵,攜精銳騎兵破陣,絕對威脅巨大。

    楊猛說的這一點,周雲情報里早就有了,他也一直很重視。

    宋將鐵蓋,雷公臉,長相怪異,天道十二正經全開,乃是百年不遇的大將。

    先登將軍臨走前,還希望趙王不要同意王武出戰,

    他的傷沒好,筋骨之力損耗過重,此刻實力最多就是個九品。

    只是這件事,周雲眉頭緊皺,無奈拒絕,

    王武已經說了,如果趙王不讓長平郡王家老五參加巨野之戰,

    他愧對聖武皇帝同床共寢之義,無顏見昔日定王,只能自裁謝罪。

    帥帳里,周雲有些惱怒的事,

    北疆來的將領基本是求戰,

    而中原河洛將領,都是祈求補充器械居多,

    如此做法,是在從側面稟告趙王,他們的軍隊,戰力不強。

    可自古軍隊戰力強不強,根本原因不在兵,而在將!

    將都想逃,兵卒如何能戰?

    所有的大族中,以章家的表現最為激烈,

    趙王周雲雖然同意了河南各將門的要求,

    但同時,他們也進入了周雲的必殺名單。

    傍晚時分,人都散了。

    帥帳里只剩下劉庶哼著小曲,任勞任怨的整理軍情。

    某一刻,他忽然對著帥位上的周雲笑道。

    “主公,巨野之戰,咱怎麼看都是楚軍贏面小,您有幾分把握。”

    聞言,周雲望著外企海歸,阿骨部軍師劉庶道,“不高,七成吧!”

    “七成?那確實不高,以前主公都是九成的。”

    “本王說的七成是宋軍!”

    這?!劉庶猛然一驚,楚冊掉了一地,

    良久後,他才反應過來,躬身撿起軍冊。

    楚國大軍一直覺得武川兵神是有很大把握,才發動了滅宋決戰,

    搞半天,原來他心里也在打鼓。

    帥位之上,周雲眼眸深邃,全是無奈。

    趙王出高屯山,入巨野大營,猛攻宋軍,本就是一步險棋。

    若是對方玩陰謀詭計,那周雲就能玩死宋軍。

    可對方要是背水一戰,那就很難辦了。

    從宋國天公將軍儲進良,無懼北疆楚軍威名,敢拼死一戰時,楚軍就已經輸了一半。

    三十幾萬宋人,雖然有諸多問題,

    但他們眾志成城,哀兵必勝,那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楚軍唯一的優勢,就是趙王戰無不勝的赫赫凶名。

    北疆精銳在巨野不過三萬出頭,周雲只有三萬敢死之軍,

    十一二萬各將門兵卒跟各地郡兵,雖然訓練數月,但依舊不比宋軍強。

    因為他們缺乏勇氣,不是兵卒缺乏勇氣,而是將領缺乏勇氣。

    其實這個時候,楚國出戰,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北疆楚軍精銳,雖然在各個戰場摧枯拉朽,但這種優勢只不過是暫時的。

    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宋軍就會漸漸拉平戰力。

    這是戰場的客觀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當活下來的人慢慢找到辦法,宋軍就完成進化了。

    大孝子出走,雖然是決戰的導火索,但卻也讓周雲看見了宋國的勇武。

    此太平道國,必須速滅,只能冒險一戰。

    “趙地精銳都在,咱們如此打,很吃虧的。”劉庶听完周雲的言論,憂心忡忡道。

    “大丈夫,行于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本王欲要開天闢地,為九州創下一片朗朗乾坤,宋國這一關,必須過。”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兵》,方便以後閱讀楚兵第389章 逆勢而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兵第389章 逆勢而戰並對楚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