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
徐元向來狠辣。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徐元的原則。
歐李兩族主動開城門投降,交出手中所有的族兵,助徐元辦成大事。
當賞。
齊楚兩族囤積兵馬,意圖謀反,如此行徑,在徐元這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屠城,是徐元他們最輕的懲罰。
“關城門,一個不留!”
南宮朔傳達徐元的命令。
原本就被徐元壓的精神憋屈的族兵,算是找到了一個發泄的口子。
他們梯間遇人便殺,毫不留情。
當然了。
徐元並非濫殺無辜之人。
他知道這郡城之中的尋常百姓早已經逃離。
留在這里的,全都是齊楚兩族的族人。
嘶喊聲在城中回蕩。
慘不忍睹的一幕再一次上演。
來不及逃竄的齊楚族人,全都被無情的抹殺。
鮮血染紅了整座城,也染紅了所有人的雙眼。
刺鼻的血腥味夾雜在風中,拂過每個人的鼻端。
徐元上了東城門的城頭,他俯視著城中亂局,如同人間煉獄。
他本非嗜殺之人。
可人要殺他,他自然要以牙還牙,不僅如此,還要加倍。
只有讓敵人畏懼,才沒有人敢再來招惹他!
齊楚兩族野心勃勃,不處置後快,日後也是一大禍患。
南宮朔和安七站在徐元身側。
兩人的神情都顯得很沉重。
跟著徐元這兩日,他們身上的血腥味比以前重了很多。
南宮朔在這時開口︰“殿下,齊千秋帶著三千族人往東海方向逃遁,真的不用帶兵去追擊麼?”
安七接話︰“是呀殿下!听說那齊千秋在東海還藏了五萬水師,這要是讓他和水師匯合,再殺我們一個回馬槍,那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抵御的呀!”
兩人擔憂,徐元卻是面露輕笑,似乎並沒有那麼在意這件事情。
亦或者是說,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不著急,要不了多久,東陵伯就會回來的,我們在這里靜候他歸來便是!”
徐元的話,讓兩人摸不著頭腦。、
見徐元不語,兩人也就沒有再追問下去了。
於斯時也。
東陵伯齊千秋帶著三千族人瘋狂奔襲。
斷後的探子接連來報,確定身後沒有追兵,齊千秋才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
“那賊元真的沒有派兵來追擊麼?”
齊千秋再三詢問。
探子連連點頭︰“確實沒有,甚至是連探查的斥候或者是探子都不曾見到一個,想來也是害怕我們東海的水師,所以不敢隨便追來。”
齊千秋頷首,略微傲然道︰“所言在理,還好本伯高瞻遠矚,早早就在東海囤積了五萬水師,有了這五萬水師,天下之大,我齊氏哪里去不得?”
“伯爺英明,我等自此奔馳,距離東海也就數個時辰而已,前面也有族人先一步傳信水師回援,相信很快就能與水師踫面了。”
探子恭維齊千秋。
這把齊千秋丟掉的自信,可算是找回來了些許。
他冷哼一聲,咬牙道︰“哼!賊元,你給老子等著,水師一到,本伯必殺你一個回馬槍,今日不滅你賊元,我齊千秋誓不為人!”
“伯爺放心,我族三千精銳誓死追隨您!”
“沒錯伯爺,我們一定助您親手斬殺賊元。”
“伯爺威武,定能成就霸業!”
齊千秋在一眾族人的恭維下找回了自信。
他臉上的沉重和不甘被驅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難得的亢奮。
齊氏族人快馬行進。
奔馳了近一個時辰,速度也慢了下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
前方探路的探子快馬來報。
“伯爺,前方發現一隊人馬!”
探子的話,讓齊千秋眼眸瞬間亮了起來。
他激動的拉住探子,詢問道︰“可,可是我齊氏的水師?”
探子連連搖頭,惶恐道︰“不,不確定,遠遠看那人數,應該在五萬之上,恐怕有七八萬的樣子,小人不敢近前,看到就趕緊回來稟報了。”
齊千秋頓住了。
有七八萬?
他清楚的記得,自己在東海囤積的水師只有五萬呀!
哪來的七八萬?
難道是……
齊千秋腦海之中閃過一個念頭。
身邊的族人恰是時候的開口道︰“伯爺,會不會是二殿下的援軍?”
齊千秋嘴角一揚,“有可能!多出來的三萬兵馬,應該就是二殿下的援軍,畢竟我們是給二殿下發過求助的訊息,二殿下要派兵前來,走水路自然是最快!”
“伯爺,那就對上了,我看那些人馬身上的甲冑制式,就是朝廷的正規軍,錯不了的!”
“果真麼?”
“千真萬確呀!”
探子肯定以及確定的回答,讓齊千秋喜笑顏開。
“哈哈哈!老子的援軍來了!”
齊千秋仰天大笑。
他比任何時候都要開心。
有了五萬水師,不,現在是八萬了。
八萬兵馬在手,天下之大,他何處去不得?
賊元有百丈外狙殺敵人的大殺器又如何?
八萬人站在那里,讓他狙三天三夜也殺不完呀!
有精準且射程遠的火炮又怎麼樣?我八萬兵馬群起而攻之,直接將你的人淹沒在人群之中。
哈哈哈哈!
啊哈哈哈!!!
齊千秋瘋了。
笑瘋了。
“恭喜伯爺,賀喜伯爺!”
邊上的人開始恭維拍馬屁。
齊千秋嘴角掠過得意之色,忙道︰“穩住,這一把一定要穩住,那誰,去取清水來,本伯要洗去身上污濁和血跡,準備迎接我齊氏大軍,我要以最好的姿態殺回去!”
“是是!”
三千齊氏族人止步,在原地等候八萬大軍的到來。
齊千秋則是洗漱清理,換上了新的衣袍。
他騎馬站在族人的前方,直面東方,等待著援軍的到來。
小半個時辰過去。
齊千秋終于是感覺到了地面的顫動,那是大批兵馬行進的跡象。
“來了來了!”
齊千秋已經急不可耐了。
不多時。
他目光所及之處便出現了梭梭人影。
人影越來越近,在視線中越來越大。
齊千秋眺望,凝視著朝著他奔襲而來的兵馬。
聲勢浩大,確有八萬。
隨著兵馬愈發的近,齊千秋似乎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那兵馬的甲冑制式,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