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看似正確且及時的反應,恰恰一步步落入了那個遠在楚軍大營、易小川精心編織的算計之中。
此時,楚軍中軍大帳內,氣氛與咸陽城頭的緊張截然不同。項羽端坐在主位之上,面容剛毅,眼神銳利。他雖然沒有完全理解易小川所有計策的精妙之處,但對于易小川項羽還是非常信任的,此刻,他正嚴格地按照易小川事先制定的策略進行部署。
帳下將領來往穿梭,傳遞著前線的消息。當听到咸陽守軍果然開始用箭矢和投石進行猛烈阻擊時,一名性情急躁的部將立刻抱拳請命︰“王上!敵軍反擊甚猛,我軍兒郎多有損傷!請讓末將率一支精銳,壓上前去,掩護挖掘隊伍,或直接試探性攻城!”
項羽卻抬起手,緩緩搖了搖頭,沉聲道︰“不急。一切按先生之計行事。傳令前軍,挖掘隊伍不必冒進,遇敵猛烈攻擊時,可稍作後退避其鋒芒,但整體上,挖掘不能停,尤其是……那些守軍攻擊最密集、最拼命阻止的區域,要給本王牢牢盯住,暗中做好標記!”
“諾!”傳令兵迅速離去。
項羽的目光投向帳外雨霧朦朧的咸陽方向,眼中閃過一絲對易小川謀略的驚嘆。這第一批派上去進行挖掘的楚軍士兵,本就是計劃中的棄子與誘餌,他們的任務並非真正找到所有黑火藥——那在如此廣闊的區域里無異于大海撈針。
易小川早已通過換位思考,洞察了高要的布局。他分析道︰高要此人,心思縝密,行事果決,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他既然敢只留下三萬南境軍駐守咸陽這座一旦被合圍就極易成為孤城的帝都,必然有著近乎十成的把握確信咸陽不會被攻破。
充足的糧草儲備固然是一個重要方面,但絕非全部。更關鍵的,必然是為守城準備了足以改變戰局、應對大規模進攻的“殺手 ”級別的防御利器。
而在這樣一個冷兵器時代,有什麼東西能比高要早已掌握並秘密研發多年的“黑火藥”更能稱得上是顛覆性的大殺器呢?易小川幾乎可以肯定,高要絕對會在咸陽攻防戰中動用此物。
而使用它的最佳方式,絕非臨時抱佛腳。以高要的性格,必然是提前將其布置在城外關鍵的戰略節點上,構成一片死亡的雷場,等待楚軍大軍沖鋒之時,在最佳時機統一引爆,從而造成最大程度的殺傷和心理震撼。
這並非易小川低估高要的科技水平。他深知高要的潛力無窮。他甚至在內心做過最壞的預估︰如果高要對黑火藥的研究已經超越了簡單的爆破物,達到了能夠制造出哪怕是最初級的槍炮的程度,那這場戰爭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在冷兵器時代,一旦出現熱武器的雛形,尤其是能夠形成規模的火槍隊甚至火炮,那簡直就是降維打擊,別說項羽麾下十萬精銳鐵騎,就算再來二十萬,也只是移動的活靶子。
正是在排除了這種極端可能性之後,易小川才在有限的幾種可能中,選擇了概率最大的那一種——高要采用了預先埋設黑火藥包的方式加強城防。
因此,他設計出了這套打草驚蛇兼投石問路的計策。命令楚軍進行大範圍的、看似徒勞的挖掘。這本身就有多重目的︰
其一,固然是存在極小的概率,能夠瞎貓踫上死耗子,真的破壞掉一兩處火藥點,削弱守城方的力量。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和偵查手段。如此大張旗鼓地行動,守軍不可能發現不了。一旦他們察覺楚軍的意圖是為了破壞黑火藥,其指揮官必然會下意識地調動資源進行重點防御。
而易小川,賭的就是這一點!他巧妙地利用了防守者的心理︰越是重視什麼,就越害怕失去什麼;越是拼命保護的地方,就越是關鍵所在!
李釗雖然能力出眾,也經歷了刺殺事件的考驗,但他終究年輕,在大型戰役的指揮經驗和對人心的精準把握上,還是欠缺了足夠的火候。突如其來的宮內刺殺,已經讓他神經緊繃;城外楚軍這反常的、目的明確的挖掘行為,更是讓他感到了巨大的威脅,生怕苦心布置的殺手 被毀。
焦慮和緊迫感壓倒了他應有的冷靜判斷。他只想著必須阻止敵人,卻忽略了戰略層面上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則︰往往你越是重點布防、拼命掩飾的地方,反而會清晰地告訴敵人你的軟肋和命門所在!
他的箭矢和石彈,如同精準的指示標,將黑火藥大致的埋藏區域,甚至是核心點位,明明白白地“指”給了正在暗中仔細觀察的楚軍觀察員。
事實無情地證明,易小川又一次精準地算準了對手的反應。李釗的防御行動,非但沒能有效阻止楚軍,反而將最重要的情報拱手送人。他此刻站在城頭上,看著楚軍在打擊下似乎顯得有些混亂和退縮,還以為自己的策略起到了效果,卻不知在遠處的楚軍大營里,一張標注著咸陽城外守軍防御重點區域的詳細地圖正在被快速繪制。
那些被箭雨覆蓋最密集、被石彈重點照顧的地帶,都被楚軍細作一一記錄在案。這些用無數箭矢和少數楚軍士兵性命換來的情報,遠比盲目挖掘要精準千萬倍。易小川的這一手心理博弈,無疑是大獲成功,為接下來真正總攻時,如何規避甚至利用這些黑火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李釗,則在不知不覺中,為對手遞上了最致命的一把鑰匙。
這場僅折損數十人命的交鋒,在持續半個多時辰後,終以楚軍暫退告一段落。望著如潮水般退去的敵軍,李釗扶住城牆雉堞,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雨水浸透的戰袍緊貼甲冑,寒意順著鐵片滲入肌膚,他卻渾然不覺,只覺心頭巨石稍移,竟有些虛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