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郡城內外,稍有頭腦的人都能嗅出其中的真相這分明是高要在稱王前夕,以鐵腕手段肅清內部的反對勢力與不穩定因素!一場徹頭徹尾的清洗
看明白歸看明白,卻無人膽敢置喙半句。能在高要麾下立足的官員,都深知這位主上的手腕與脾性。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更重要的是,高要雖取消了舊有的世襲特權,卻開闢了更公平、更依賴個人能力的晉升通道,並給予了遠超舊制的豐厚回報。
即便是一名守城牙將的俸祿,也足以讓一個十幾口的家庭全年衣食無憂。更高級別的官員,其“衣食住行”幾乎都由官方體系保障,開銷極低。高要牢牢掌控著最賺錢的產業源頭與流通命脈,其麾下官員只要恪盡職守,不僅自身生活優渥,子孫後代更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只要肯努力,前程並不閉塞
既然選擇了跟隨著高要自然是默認了高要做事的習慣,以及高要做事的方法,對于下屬的待遇,但凡是能夠在南海郡任職的官員,即便是一名守城的牙將的俸祿都足夠十幾個人一年下來衣食無憂,更高級的官員,衣食住行,基本上都不需要花費什麼錢,
一句話幾乎所有賺錢的買賣,都是高要的開創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如此,要麼高要掌握著生產技術以及貨源,要麼就是掌握著所有的運輸渠道,而大部分高要麾下的官員,只要認真工作,衣食無憂,子嗣也都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只要足夠努力,機會也不少,
人心不足蛇吞象。總有人貪婪無度,手握優渥卻仍覬覦更多,最終被敵手的誘惑所俘獲。對于這樣的人,高要的態度斬釘截鐵發現一個,清除一個,連根拔起,絕不留情!他深知,仁慈的縫隙,便是未來傾覆的蟻穴。
如今的高要,已非當初根基淺薄之時。他精心布局的“學院”培養體系,經過時間的沉澱,開始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大量基層人才。
這些新鮮血液,正按照一套嚴格的、近乎嚴苛的晉升標準,被充實到各個縣城、鄉鎮,甚至村落之中。高要對此有著近乎執念的要求他厭惡那些脫離實際、只會空談的“清流”。因此,深入基層——尤其是條件艱苦的農村和鄉鎮——幾乎是所有剛離開學院的年輕官員必經的“磨刀石”。
他無法容忍自己麾下出現後世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荒唐專家未曾下過地,卻能大放厥詞讓窮人“出租閑置房屋、閑置車輛”來賺錢!這在高要看來,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有閑置房車的人,豈是真正的窮人?簡直是愚弄天下!
高要可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官員是同樣的情況,至于遇到了農作物不至于不認識,遇到了武器不至于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所在的地區什麼時間雨水頻繁,什麼時間雨水比較少,適合種植什麼,畝產大致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每年多少新生兒等等這些數據都要記在心里才行,
高要需要的官員,是能腳踏實地者要認識五谷,了解農時;要懂得兵器,知曉其用;要清楚轄地何時多雨,何時干旱,適合種植什麼作物,畝產幾何;要時刻掌握治下人口增減,新生兒數量……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必須爛熟于心,而非滿口空洞的聖賢文章。
唯有將“之乎者也”的理論與“柴米油鹽”的實際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治理一方,為民謀福。這一夜的血與火,正是為了掃清障礙,確保他精心構築的、以務實為基石的權力大廈,能夠穩固地矗立起來,
血腥的余燼尚未散盡,稱王大典的日子便到了。儀式並未選在新建的宏偉祭壇——高要否決了那項勞民傷財的提議——而是在南海郡守府衙前寬闊的校場上舉行。布置簡樸卻莊嚴肅穆,沒有過分的奢華,卻處處透著力量與秩序。
高要身著玄色冕服,立于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上,俯瞰著下方黑壓壓的軍隊與臣民。陽光刺破雲層,落在他冷峻的臉上,
相比于其余往後稱王時華麗的場面來說,高要的稱王場面要顯得寒酸太多了,各地值守的官員不需要單獨回來,需要的只是在朝堂上走個程序,而後讓公子高宣讀這個決定,高要接過這個決定就可以了,
祭天,告祖,受璽,稱王。過程簡潔高效。高要的稱王詔書同樣務實,沒有過多虛飾,核心直指“橫掃八荒,安定天下”,並宣布了數條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令減免部分賦稅,鼓勵開荒,重申軍功授田與學院選拔人才的制度。
也就是換句話說的另外一種穩定民心的方式,畢竟剛剛經歷的殺戮的確是讓一部分人心驚膽戰,這個時候的各項政策其實就是表達出高要一如既往的態度而已,而在流程結束之後,高要也是正式成為了一字並肩王,當然了,這也僅僅只是一個稱號而已,高要的實際情況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公子高再次回到了秦王府開始閉門不出,而高要則是順勢宣布了遷都的各項舉措,以及準備遷都的時間,包括一部分的權利更替,蕭何正式接任了高要丞相的位置,成為了丞相,其余人的官職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的改變,
不過這一點,基本上高要麾下的人都明白,現在這個僅僅只是臨時性的變動而已,真正的官職還是要等待到了咸陽之後,公子高死去之後,才會重新開始封賞,現在這只是為遷都做的準備而已,
大典結束,高要回到內堂,臉上並無多少喜色。蕭何、曹參等重臣跟隨而入。蕭何臉上帶著一絲憂慮,低聲道“大王,昨夜雷霆手段,固然震懾宵小,然……殺戮過甚,恐有傷天和,亦恐令部分尚在觀望的百家之士離心。”
高要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神銳利如刀“離心?蕭先生,孤要的是鐵板一塊!些許蛀蟲,幾滴鮮血,若能換來內部之穩固,北上途中無後顧之憂,這代價,值得!天和?”他冷笑一聲,“暴秦無道,天下板蕩,此刻講天和?婦人之仁只會讓更多人流血!至于百家……真心歸附者,孤自有厚待;心懷鬼胎者,昨夜便是榜樣!傳令下去,昨夜之事,到此為止。但有妄議者,以通敵論處!”
喜歡神話大秦我高要,絕不太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神話大秦我高要,絕不太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