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道關乎王權根基的詔令塵埃落定,高要片刻未歇,一道道加急的傳召便如離弦之箭到了各地。
不過旬日,那些在戰火硝煙中淬煉出的肱股之臣、智謀之士,便風塵僕僕地匯聚于丞相府邸那扇象征著權力核心的朱漆大門之前。
“參見丞相!” 在府邸高闊的前廳中響起,
蕭何、韓信、曹參、李斯、李釗、張良、英布,甚至連二牛,都赫然在列。他們來自迥異的戰場韓信甲冑未卸,仿佛還帶著函谷關外的凜冽風霜;蕭何的袍袖間似乎還縈繞著糧秣簿冊的墨香;張良則是一身素淨長衫,眉宇間沉澱著運籌帷幄的靜氣;英布虎目精光四射,一身剽悍之氣尚未完全平復,
而二牛,則帶著幾分被突然拔擢的惶恐與激動。無論他們此前是浴血沙場,還是坐鎮中樞,高要的召喚如同不容置疑的王令,令所有人星夜兼程,不敢有絲毫延誤。
得益于戰後對南境縱橫交錯的馳道、驛站的大力整飭,交通之迅捷已遠非昔年可比。縱然諸人都在各地,往返所需時日最多也不過十余天光景。若策馬揚鞭,晝夜不息,十日之內也能夠來得及。這速度在這個年代來說已堪稱神速。
戰爭的陰霾已然散去,而此刻匯聚于此的意義,人人心知肚明——高要即將邁出那至關重要的一步稱王!這不僅僅是一頂王冠的加冕,更是為日後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奠定不可動搖的基石。
此刻能立于丞相府堂前的,無一不是從尸山血海中搏殺而出、輔佐高要定鼎乾坤的元勛。他們的眼神交匯間,閃爍著對權力版圖重新劃分的熾熱渴望,以及對自身未來 赫地位的無限憧憬。
因此,當高要尚未現身,廳堂之內早已是寒暄與恭維之聲不絕于耳。韓信贊嘆蕭何調度有方,蕭何恭維韓信用兵如神;張良對蕭何的理政之才深表欽佩,蕭何則對張良的奇謀妙計推崇備至;連一向粗豪的英布,也學著旁人的樣子,對李釗的勇猛和李斯的深謀遠慮連聲稱贊。
每個人都毫不吝嗇地將最華麗的辭藻堆砌在同伴身上,仿佛那些功績的光芒已然照亮了即將到來的新王朝的朝堂。整個丞相府正廳,彌漫著一種心照不宣的、對未來權力盛宴的興奮與躁動。
“諸君辛苦了。”沉穩而極具穿透力的聲音自堂上傳來,高要的身影出現在主位。他目光掃過堂下濟濟一堂的重臣,眼神深邃難測。
“丞相辛苦!” 回應之聲再次轟然響起,整齊劃一。誰都明白,此刻最大的功勞,必須也只能歸于這位即將登上王座的主宰者。
高要卻只是隨意地擺了擺手,仿佛拂去一片浮塵“行了,虛禮免了。此番急召各位星夜回京,緣由想必諸位心中皆有定數。”
高要開門見山,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錘敲在眾人心頭,“稱王大典,迫在眉睫。隨之而來的,是朝堂格局的重新洗牌,位次更迭,權柄重分。再者,咸陽雖好,卻非王業龍興之地,遷都之事,亦需提上日程。此等關乎國本之要務,自當召集群賢,共議定策。”
眾人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盯著高要。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牽動著他們最敏感的神經。遷都何處?誰將位極人臣?新王朝的權柄如何分配?答案,就在高要接下來的話語中。
“在座皆是我高要心腹股肱,生死相隨的兄弟,我便直言不諱。”高要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如鷹隼,“稱王之前,尚需解決一處心腹之患。此計,乃李斯所獻。”
他目光轉向李斯,後者微微頷首,神色平靜無波,“那便是——待遷都儀仗途經南郡之時,借手吳參,使得公子高‘意外’身亡。如此可順勢直取南郡,也算是徹底收復南郡!”
此計一出,堂下雖無人出聲質疑,但空氣仿佛瞬間凝滯了幾分。這已非戰場上的明刀明槍,而是朝堂之外的權謀暗手。
隨即,高要不再多言,抬手對著門外輕輕一招。
在眾人驚疑不定的目光聚焦下,廳門無聲滑開。幾名身著素樸青色長袍的男子魚貫而入。為首者身形頎長,面容清 ,乍看之下宛如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年輕書生,氣質溫潤,眼神甚至帶著幾分書卷氣的靦腆。
他腰間懸掛的那柄形式古拙的長劍,以及身後數人那看似隨意站立卻隱含犄角之勢、周身散發出的冷冽氣息,無聲地昭示著他們的不凡。
“參見丞相!” 為首的青袍書生聲音清朗,躬身行禮,姿態恭謹,卻無半分卑微。
“嗯。”高要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堂下神色各異的群臣,“給諸位引薦一下。這位,是青衣社社長,李青。自今日起,他與他的青衣社,亦是我朝股肱,將與諸位同殿為臣。”
李青聞言,再次向眾人拱手一揖,臉上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仿佛初入官場新人的謙和微笑。隨後,他竟一言不發,極其自然地退後幾步,悄無聲息地融入了人群的最末端,如同水滴匯入大海。
這一幕,讓本就滿心疑惑的英布更是眉頭緊鎖,幾乎要脫口而出。青衣社?聞所未聞!這李青,更是名不見經傳!長公子高麟如今已經年近十歲,已經算是可以初步了解軍陣的事情,高要都從來沒有讓孩子接觸過,甚至武涉、陳昊之輩,皆有實打實的功勛在冊,治理地方的能吏,英布也算知其辛勞。可這李青……他究竟憑何立足?
他身形剛有微動,一只沉穩有力的手便似無意地在他臂側輕輕一按。英布側目,正對上張良那雙深邃如古井的眼楮。張良的眼神極其復雜,有警告,有制止,更深處似乎還藏著一絲……忌憚?他幾不可察地微微搖了搖頭,動作細微得只有英布能察覺。
英布心頭一震。張良是何等人物?智計百出,算無遺策,連他都對此人如此諱莫如深?英布雖性如烈火,卻並非愚魯之輩。他強壓下心頭的躁動和滿腹疑問,將已到嘴邊的詰問硬生生咽了回去,只是鼻中重重地哼了一聲,扭過頭去,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再次瞟向那個靜立在角落、如同影子般無聲無息的青袍書生。
喜歡神話大秦我高要,絕不太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神話大秦我高要,絕不太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