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人無一不是容貌姣好,而且她們所學的都是如何伺候男人的技巧。不過,高要也只是偶爾去驛站放縱一下自己罷了。
對于那些被高要單獨圈養在驛站中的女人來說,盡管他給予了她們相當豐厚的錢財,但同時也立下了一條明確的規定——絕對不允許懷孕。這一規定無疑將這些女人的地位貶低到了僅僅是供高要消遣娛樂的工具而已,她們不過是高要閑暇時的玩物,絕不能有任何越界的行為。
不僅如此,高要前往驛站的頻率也並不高。有時一個月可能會去兩三回,有時甚至一個月去一次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而當他出征在外時,這些女人更是連見他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當這些女人在驛站的時間結束後,她們並不會被棄之不顧。相反,她們會被送往其他城池,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雖然她們會背負著寡婦的名聲,但手中所擁有的錢財足以讓她們過上富足的生活。她們完全有能力成為富家女,或者選擇再嫁他人。即使最終無法出嫁,以高要的財富,多養幾個女人對他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然而,眼前的戚姬卻與其他女子大不相同。她的容貌雖然比不上呂素等人那般傾國傾城,但也絕對算得上是清麗脫俗。更為重要的是,她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嫵媚風情,是高要所接觸過的任何女人都不曾擁有的。這種獨特的氣質,仿佛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韻味。
就在此時,戚姬微微抬起頭,那雙如桃花般的眼眸輕輕掃過高要。僅僅只是這一剎那的對視,高要心中竟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燥熱,仿佛有一團火焰在腹部燃燒。明明只是簡單的一眼,卻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種無法抗拒的魅惑力量。
高要這才恍然大悟,終于明白為何戚姬能夠令劉邦如此痴迷,流連忘返。單就這一眼的風情,便絕非尋常女子所能比擬。而此時的蒯通,也在暗中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高要的反應。當他看到高要的目光完全被戚姬吸引,目不轉楮地盯著她看時,蒯通心中暗自竊喜,他深知這份禮物送得恰到好處。
“丞相,此女為魏王的義妹,特意送于丞相,希望能夠跟丞相永結同好!”蒯通滿臉諂媚地說道。
高要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那笑容中卻透露出一絲不屑。他心里暗自思忖︰“好家伙,這義妹認的可真夠快的啊!不就是為了能夠順便更好地搭上關系嗎?還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仿佛真有那麼回事似的。”
不過,高要表面上還是保持著禮貌,他緩緩說道︰“嗯,回去告知給魏王,這份禮物,本相很喜歡。來人啊,將魏王使者,送去驛站,好生招待。”
“喏!”隨著高要的一聲令下,立刻有兩名親兵應聲而入,他們恭敬地站在蒯通身旁,等待著他起身。
蒯通見狀,連忙站起身來,向高要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跟著親兵走出了正廳。
就在蒯通即將踏出正廳的一剎那,高要突然叫住了他︰“蒯通啊,本相的話,依舊做數。這人啊,要往前看,不能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在什麼樣的池塘里,就養什麼樣的魚。如果眼界只局限在一個小範圍內,那必然會限制自己的發展。只有當眼界放寬的時候,才能看到更多的東西,你明白嗎?”
高要的話語雖然平淡,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卻讓蒯通不禁一怔。他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看著高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多謝丞相教誨,蒯通定當銘記在心。”
說完,蒯通再次向高要行了一禮,這才轉身離去,消失在了正廳的門口。
蒯通怎麼也想不到,在這美人當前的時刻,高要竟然對自己如此念念不忘!這種被人重視的感覺,是蒯通前半輩子都未曾體驗過的。他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但他並未忘記自己此次前來的目的,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向高要告辭。
接下來輪到戚姬了。高要凝視著低頭不語的戚姬,心中暗自思忖著該如何妥善處理眼前這個特殊的女子。畢竟,戚姬的情況確實有些與眾不同。她上輩子的命運可謂悲慘至極,高要也未曾料到,在這陰差陽錯之間,戚姬和呂雉這對冤家竟然又一次在自己手中重逢了。
當然,如今的呂雉已非歷史上的呂雉。歷史上的呂雉歷經無數苦難,在劉邦登基稱帝之前,她幾乎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甚至還屢次被劉邦遺棄。如此種種,早已使她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高要身旁的呂雉,除了最初前往南境途中經歷了些許艱難困苦外,基本上就再未受過什麼苦難。她一直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而高要也給予了呂雉相應的權力和待遇,讓她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可以說,高要並沒有虧待呂雉。
“來人啊,去把呂雉給我叫來。”高要吩咐道。
“喏!”侍從應了一聲,但稍稍猶豫了一下。
盡管有些遲疑,高要最終還是決定將呂雉喚來,當面了解一下情況。他心想,先看看這兩人是否天生不合,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干脆就將這戚姬另行安置在一處別院,自己偶爾去那里享受一下即可。
沒過多久,在侍從的通傳下,呂雉步履輕盈地來到了正廳之中。當她的目光落在下方跪坐的戚姬身上時,眼神微微一緊,但瞬間便被她巧妙地掩飾過去。隨後,呂雉徑直走到高要面前,盈盈拜倒。
“夫君,喚妾身來,不知所為何事?”呂雉面帶微笑,語氣輕柔地說道。她的目光卻並未落在身旁的戚姬身上,仿佛對方完全不存在一般。
呂雉的聲音雖然溫和,但其中卻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威嚴。她的姿態優雅,舉手投足間都散發出一種高貴的氣質。
“戚姬,抬起頭來,讓夫人看看。”高要的聲音在呂雉身旁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