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軍中,自然是為了更好的改進“雙輪車”。
盛昭明和安行只看一眼,就知眼前這木頭做的車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至于怎麼改,盛昭明怕自己听不懂,轉述的時候有誤,干脆將陸啟霖直接帶去軍營。
火器營那的工匠最近空得很,正好干點新活。
陸啟霖拒絕不了興致高昂的明王,于是便讓陳氏準備兩籃子吃食。
陳氏聞言,眼楮亮晶晶的,“好,小六,大伯娘馬上做,你等等。”
說是等等,其實是讓明王等等。
她不敢直說。
等了一小會,陳氏帶著三個裝的滿滿當當的籃子出來,瞥了一眼明王,低聲囑咐道,“路上吃。”
陸啟霖點點頭,他懂。
又朝安行道,“師父,請忠伯幫弟子去府學告個假?”
去東海水師駐地要好幾個時辰,再加上教工匠,起碼得一兩天。
不會那麼快回來。
安行頷首,“去吧,自己小心些。”
“好。”
夜幕升起,明王帶著陸啟霖,出發前往軍營。
路上,明王研究起陸啟霖畫給張大壯的圖紙,笑道,“啟霖,我瞧著,你方才騎的雙輪車並不是照著圖紙做的。”
“對,圖紙上的零件大多是鐵器,但現在老百姓能冶煉出來的鐵零件硬度有限,打造起來也困難,大壯伯伯便將很多東西換成了硬木。”
木頭打造的,容易壞,缺陷很多。
盛昭明聞言臉上露出喜色,“啟霖,那上回你想的計策......是否早就要用在今日?”
陸啟霖擺擺手,“王爺,學生哪能預料到這麼久?不過是湊巧罷了。”
但那一批精鐵,的確有大用。
盛昭明摸了摸下巴,“上次弄回來的精鐵,本王下令都做鳥銃了,現在約莫只剩下一小半,若是大批量做雙輪車的話,材料或許不太夠。”
“王爺要大批量做?”
盛昭明點頭,“看了圖紙,本王覺得這車有大用。”
他眼底都是光。
沒說出來的那句是,或許能取代戰馬?
東海水師或許用不上,但其他軍營可能大用。
陸啟霖沒有半點好奇,只是淡淡道,“若是王爺想要大用,還需提高火器營的冶煉技術。”
換而言之,還需要更多的鐵礦。
盛昭明眸光閃爍,“本王想想辦法。”
陸啟霖笑了笑,“當初大越山里面那批山賊,手持的武器都很不錯,若是能多打掉這樣的賊窩,應該能繳獲不少上好兵器吧?”
這可比從鐵礦石里提煉出來輕省的多。
盛昭明聞言一怔。
這是在提醒他嗎?
他微微頷首,“啟霖的提議,本王會考慮。”
陸啟霖笑著頷首。
兩人陷入沉默。
盛昭明問道,“啟霖,你想要什麼賞賜?”
他忽然想起來,陸啟霖幫他良多,可以說每一個點子都在關鍵之處,而他回給陸氏兩兄弟的卻很少。
想到白景時與陸啟文之間深厚友情,盛昭明莫名有些心動。
他,也想要能真心托付的摯友。
眼前人雖小,卻一心為了他謀算。
若非如此,很多事情,這孩子都可以選擇明哲保身。
陸啟霖搖搖頭,“不用賞賜,王爺給的夠多。”
錢財什麼的,王爺這株大樹讓他靠著,他能掙很多很多。
貴重之物,他能自己買。
盛昭明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本王可是個吝嗇的,往常也不給你什麼好東西,你這回不要,以後我可想不起來咯。”
“你且想一想?田地莊子?亦或是府城好地段的鋪子?”
陸啟霖仍舊搖頭,“不用了,學生家里不缺銀子了。”
他的拒絕不似假意,而是真心話。
反倒令盛昭明好奇。
白景時討好他幫助他,大部分是為了白家的未來與自己的前程,還有陸啟文。
陸啟文盡心盡力當他的幕僚,是為了陸家,為了陸啟霖。
而陸啟霖是為了什麼?
為了陸啟文?
還有什麼呢?
總不能單純的為了幫他,這一點他有自知之明。
他很想知道,陸啟霖不遺余力的幫他,將這些能換來無數好處的東西,毫無保留的直接給他不求回報,到底是為了什麼?
別的不說,就說是這鳥銃,陸啟霖若是獻給父皇,能換來的東西比在他這里多的多。
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盛昭明不喜歡藏著掖著,直接開口,問出了心中疑惑。
除了昭暉太子與安行,陸啟霖是第三個令他這般坦誠的人。
陸啟霖想了想,“一方面,是因為師父與大哥選擇了您,學生自然也要選擇您。”
沒有安行與陸啟文,他的路沒有這麼順利安穩。
“另一個方面呢?”
盛昭明覺得,後面的才是真正的原因。
陸啟霖嘆了一口氣,“因為江魚。”
“江魚?”
盛昭明目露疑惑疑惑,這名字有些耳熟,卻是想不起來。
他的疑惑,令陸啟霖心中莫名生出酸澀。
王爺已然不記得了,想必以後,大哥他們也會忘記,最後能記住江魚的,只有自己與葉喬。
“是葉喬的大哥,葉舟。”
“原來是他,是那個護送你回家的人。”
盛昭明想起來了,但仍是不解。
陸啟霖望著他,“王爺若執意要問為什麼,學生自當回答。”
“因為,我不想讓他白死。
“他是舟,只能渡我一人。而我應了他,當一個好官,渡更多的人。
只是,“山中人”一事讓我明白,有些事,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選擇王爺,是我希望以後如江魚一般的人,有冤屈可以告官,有冤情可以昭雪。
他們的悲慘遭遇,不會因為涉及某個大人物就被壓下,不會被息事寧人,不會被隨意找借口搪塞!”
“我更希望,‘山中人’一事莫要再重演,即便是貴為天潢貴冑,也該為行差踏錯付出代價,而不是仗著血脈獲得庇佑,若無其事,逍遙快活。”
盛昭明愣怔望著他。
許久之後,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你幫我,是覺得我不是那樣的人?”
“學生相信師父與大哥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判斷。”
“學生想用自己的才智,助王爺走到‘庇佑者’的位置。”
“學生更相信,您到時候庇佑的該是萬千黎民百姓,而非某一個人。”
“王爺,陸家與安家選擇了這一場豪賭,您可會讓我們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