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漸露魚肚白,長安盛景由此開。
這一日。
姜峰不去府衙,暫停修行,停緩查案,換上一身常服,只身一人,來到長安城內一處雄偉壯觀的建築前。
安國寺!
五十年前,先帝賜封安國寺為皇家寺院,自那以後,佛學在景國的土地上,遍地開花。
說起來,佛門也和儒家相似。
燧朝崩滅,百家絕唱,佛門留下的經書典籍,所剩無幾。
萬年以來,又因為神州戰亂不休,百姓深知求神拜佛亦是無用。
佛門不事生產。
故而,唯有在和平時期,有百姓供奉,佛門才會興旺。
然而歷朝歷代,朝廷對于佛門的態度,始終帶著一些排斥。
若人人拜佛,人人歸入佛門,誰來開墾荒田?人人吃齋念佛,誰來保家衛國?
歷史上,被朝廷剿滅的佛門宗派不在少數。
諸多寺廟,也一度斷了香火。
景國自從立安國寺為皇家寺院,冊封弘覺大師為大景國師後,佛門也隨之開始興旺,各地皆有寺廟。
周邊列國,有些高僧在本國實在混不下去了,也會偷偷跑到景國,以求庇護。
景國倒也來者不拒。
但無論是外來的和尚,還是景國本土的佛門,皆以安國寺為首!
……
此時。
姜峰與尋常的香客一樣,跨過雄偉的大門,朝著寺內緩緩走去。
來長安也有一段時間了,可他一直未能得空。
趁著這段時間有空,倒是可以過來看看。
長安自然不止安國寺一家寺廟,可安國寺卻是香火最旺的一家!
濃郁的香火,透著寧靜與安詳。
人們拜佛,拜的卻是自己的內心。
求的不過是心安罷了。
心安則少憂,少憂則平和,平和則清醒。
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做事總能更加順利一些。
或許這就是拜佛的作用。
佛不會保佑你,但平和的心態會幫你渡過難關。
姜峰隨意來到一位模樣清秀,年近二十的沙彌面前,溫和道︰“這位師傅,煩請通報國師一聲,就說姜峰前來赴約。”
沙彌雙手合十,抬眸看著眼前的黑衣少年,口中輕誦一聲‘阿彌陀佛’,旋即說道︰“住持早有交代,若姜施主前來,不必通報,可直接前往禪院見他。”
他對著姜峰伸手虛引︰“姜施主,請隨小僧來。”
姜峰點了點頭。
穿過廣場,繞過大殿,經過重重佛堂,一路朝著安國寺的後方走去。
直至來到一處僻靜的庭院外,沙彌頓時停下腳步︰“姜施主,此處乃住持禪院,小僧不便進入,還請姜施主自行前往。”
姜峰點頭︰“有勞師傅了。”
沙彌低頭誦道︰“小僧告辭。”
看著逐漸離去的沙彌,姜峰轉頭看著身前的庭院,並沒有直接走進去,反而在門外出聲道︰“國師,姜峰特來赴約。”
弘覺大師不止一次邀他來安國寺,姜峰說是赴約,倒也無錯。
“阿彌陀佛’!”
下一刻,悠揚平和的誦吟聲,自庭院之內驀然傳來。
緊接著,閣樓大門打開,身披袈裟,面容慈悲的弘覺大師從里面緩緩走出,目光平和的望向院門外的少年︰“姜施主,你終于來了。”
……
半刻鐘後。
禪房之內,茶香四溢。
姜峰與弘覺大師相對而坐。
弘覺大師身為八境超凡,此刻卻開心地像個孩子,就像是看到多年未見的孫子,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
他端起茶壺,親自為姜峰斟茶。
姜峰有些受寵若驚︰“怎敢讓國師倒茶?還是晚輩自己來吧。”
弘覺大師笑了笑︰“如今在這間禪房里,既沒有國師,也沒有副都尉,既沒有長輩,也沒有晚輩,姜小友,你我大可平輩而交。”
姜峰連忙擺手︰“國師莫要說笑!晚輩怎敢與您同輩而論?”
弘覺大師執拗道︰“所謂達者為師,若真要論,也該是老衲稱你一聲大師!”
姜峰實在有些不懂︰“國……”
迎著弘覺大師嚴肅的目光,姜峰不得不改口問道︰“大師,晚輩實在不懂,還請您坦言相告。”
他總覺得,弘覺大師對待自己的態度很有問題。
太過于親和了。
這個世界,不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善意,有些人對待世間萬物都保持著善意。
但是……絕不會有異于常人的親善。
姜峰心中隱隱有種感覺,弘覺大師似乎是從自己身上獲得什麼。
弘覺大師放下茶壺,深深嘆息一聲︰“不瞞小友,老衲確有一事,想向你請教。”
姜峰伸手示意︰“大師但說無妨,晚輩定當知無不言。”
弘覺大師大手一揮,璀璨的佛光頓時籠罩整間禪房,隔絕內外。
姜峰神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能讓弘覺大師如此謹慎,所問之事,定不尋常。
弘覺大師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開口問道︰“想問小友,你當初是如何幫助渡難擺脫魔念,消除孽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姜峰一怔。
就這?
他還以為是什麼大事!
可姜峰一想,或許這個問題很重要,而是對于弘覺大師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姜峰略微沉吟,緩緩說道︰“當日彪哥……也就是渡難,一念成魔,而我做的是以有情勝無情,以親情滅魔意。”
他將當日的操作簡單說了一遍。
弘覺大師听完,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有情勝無情……談何容易?
魔是世間最無情的生物。
沒有道德倫理,沒有善惡好壞。
有的魔毫無情感,冷酷至極。
然而,魔並非沒有七情六欲。
相反,有的魔是七情過盛,六欲過強。
他們沉淪情欲,拋棄良知,行事偏激,極端,殘暴。
他們外面看似為人,可內心深處並不認為自己是人。
故意常以折磨人為樂,或殺戮,或操控,或玩弄,或虐待……
渡難當日入魔,明顯是變成了毫無情感,只知殺戮的魔。
在這種情況下,又如何能夠喚醒親情?
弘覺大師沉吟片刻後,疑惑問道︰“你說當日張淮的魂魄正好在渡難的魂宮之內,如此才能用親情將其喚醒,可據老衲所知,入魔之人,是不會記起生前的一切。”
“或許用生前兩個字來形容並不準確,但入魔的人,只會當入魔前的自己已經死了。”
“魔如死門,入魔便是忘了今生,也亡了前生。往後他們只會以魔的身份存于世間。”
“因此,親情于魔而言,更像是前世一場虛幻的夢境,他們回首往事,亦不會有半點波瀾。”
姜峰想了想,緩緩說道︰“或許是因為……渡難當日入魔,並不徹底。”
喜歡人間第一武夫請大家收藏︰()人間第一武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