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營張博文入伍,耍花槍楊延朗逞威。
戚弘毅將軍邀張博文加入行伍之中,除與士兵一同訓練之外,還特批準了大屋一間,以供張博文專研火器。
演武之後,士兵們休息片刻,各隊人馬斗歌、對打、蹴鞠、拔河,一片軍營火熱氣象。
戚弘毅又派人為將士們準備了瓜果涼茶,獨備了一份給客人們享用。
白震山與陳忘二人不愛熱鬧,對坐飲茶,讓年輕人自己去玩。
芍藥獨坐在角落里,以手托腮,呆呆地望著戚弘毅的背影出神,心中暗自想著︰“似戚將軍這般的人,怕也只有白芷姑娘那樣的奇女子才配得上了。”
張博文初入軍營,卻與士兵們相處融洽。
大家對他那一支威力巨大的黑管頗有興趣,好奇的問東問西,絲毫不介意他說話結結巴巴,耐心而饒有興致的听著。
李詩詩只跟著項人爾,隨意走走,听項人爾給她講軍營故事。
不過不管走到哪里,士兵們都會大聲問候一句︰“嫂子好。”
士兵們嗓門大性子直,倒是羞得這大姑娘的臉上熱辣辣的,後來便干脆躲在項人爾身後,活似個剛過門的羞答答的小媳婦兒。
至于展燕及楊延朗二人,則專向熱鬧的地方鑽,看士兵們比武角力,同大家一塊兒拍掌喝彩。
軍營中沒有女子,似展燕這般的姑娘走在營中,自然而然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這不,方才負重繞營奔跑的精壯漢子,本都累的汗流浹背,打著赤膊蹲在地上啃西瓜,見著展燕路過,竟連手中的西瓜都忘了啃,一個個都拍拍屁股站起來,一邊探著腦袋去看,一邊小聲的評頭論足。
漢子們正看著熱鬧,卻突然听到後面一聲大吼︰“軍營之中,不可輕浮,見著大姑娘路過,還不把衣服穿上。”
眾士兵回頭一看,見說話者乃是總教官程晟,豈敢怠慢,七手八腳穿好了衣服,老老實實站成一排。
展燕出身塞外,並不受中原禮數束縛,對士兵的輕慢行為並不以為意。
見他們突然老老實實站成一排,覺得有趣,便大大方方走到眾士兵面前,先攤開雙手,以示手中無物,正當士兵們個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這姑娘在做什麼的時候,只見展燕雙手向後一背,再拿出來時,手中竟多出個腦袋大的西瓜。
這一收一展,正是用的父親展雄教給自己的絕技“妙手藏酒”。
一排士兵看的目瞪口呆,驚奇無比,齊聲喝彩。
展燕看著這一排精壯漢子,與草原少年一般身材,覺得親切,說一聲︰“展燕請各位兵哥吃瓜。”
說罷,她將西瓜向空中一拋,腰間彎刀剎那出鞘,“唰唰唰唰”幾道寒光一閃,一整個西瓜立時分成幾片,齊刷刷排成一排。
那一排士兵看展燕模樣俊俏,原本以為她是個溫柔可人的小女子,可見了這一手刀法,無不心生敬畏,哪還敢有半點輕慢之心。
展燕將瓜片分給士兵的時候,明顯覺得士兵們接的小心翼翼的,似乎眼神都不敢直視自己,與方才的狀態判若兩人,卻不知為何。
分完西瓜,還多出一片來。
展燕便拿著那片瓜,走向楊延朗。
楊延朗見還有自己的份兒,伸出雙手去接,不料展燕走到自己身前,竟將那片瓜放到自己嘴里,咬了一大口,還稱贊道︰“嘖嘖嘖,不錯嘛!甜美多汁。”
“賊女,切了那麼大的西瓜,都不給我留一片。”楊延朗頗為不忿。
“呦呦呦,臭小子吃醋了,”展燕陰陽怪氣地揶揄道︰“人家扛著大槍跑了好多圈,你連扛都扛不起,還有臉吃瓜呢?”
揭人揭短,展燕一句話便戳到楊延朗痛處。
回憶起方才自己扛槍時小腿抽筋的窘態,楊延朗羞愧的無地自容,但還是強辯道︰“武功高低,又不單比力氣大小,我卻勝在靈活多變。”
“嘖嘖嘖,吹牛不打草稿,說大話不怕閃了舌頭。”展燕早習慣與楊延朗互懟,楊延朗先前既有那丟臉的事,展燕豈能放過。
她頓了一頓,又道︰“嘴巴說的厲害,敢跟人家比比嗎?”
“你走著瞧。”
楊延朗一直對剛才負重扛槍導致腿抽筋的事情耿耿于懷,又遭展燕一激,當即提起竹槍,走到士兵面前。
楊延朗並未魯莽到要在軍營中同士兵們逞凶斗勇的地步,只是看到展燕快刀斬瓜震服士兵的先例,便想如法炮制,以一段精妙槍法震懾眾人,以挽回面子。
卻見楊延朗向眾人抱拳,道︰“小弟不才,願使一段槍法,為諸位將士助興。”
“好。”眾士兵見有熱鬧可看,齊聲喝彩。
楊延朗摩拳擦掌,先將自己習得的精妙絕倫、紛繁復雜的招式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力求一舉定乾坤,讓眾士兵心服口服。
楊延朗立勢站穩,挺胸昂首,氣沉丹田,目光炯炯地看向四周。
“青龍出海”,楊延朗喊了一聲招式的名字,突然雙腳騰躍,將長槍向上刺出,如龍騰出海,直上九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蜻蜓點水”,青龍剛剛探頭,欲上青天,卻被楊延朗將槍桿一振,向下劈來,下劈與上刺之力相沖,使槍桿彎曲成一條漂亮的弧線,槍桿橫打,槍頭卻直直下點,又“咻”的一下彈將起來,不停地晃動。
“哪吒攪海”,借槍桿的彈力,將槍尖掄圓,並伴有呼呼風聲,十分威武。
正所謂“槍置于腰間,力發于足底”。
“靈蛇出洞”,一陣攪槍之後,突然收槍突刺,恰似靈蛇蓄力一擊。長槍自方才攪成圓圈的殘影中突刺而出,迅如閃電。
“大聖舞棒”,長槍收回,被一腳踹向半空,打了幾個漂亮的旋花,才被穩穩接住。隨即,又打了一個背花,接前舞花,接上舞花,輪轉不停,令人眼花目眩。
“橫掃千軍”,長槍橫掃,順勢盤腿下蹲,直打的周遭塵土飛揚。
“撥草尋蛇”,槍頭指地,左沖右突,揚起無數碎石草屑。
“海底撈月”,槍頭下壓後上挑,四兩可撥千斤。
最後一招,“連環回馬槍”,將長槍抗在脖頸,身體飛轉,連續出槍,精彩絕倫。
直到將自己所學最難最復雜的招式使完,楊延朗才立勢收槍,看向四周。
“精彩。”
士兵們看得目瞪口呆,齊聲喝彩,掌聲雷動。
楊延朗志得意滿,朝展燕看了一眼,本欲挑釁來著,可看到展燕也朝他豎了一個大拇指,不禁喜笑顏開,洋洋自得。
誰家少年不張狂?
如此得意之時,熱血上頭,自然也口無遮攔。
面對鼓掌歡呼的士兵們,楊延朗竟開口大喊道︰“我這槍法如何?你們若是想學,我可以免費做你們的師父,將這一套槍法教給你們。”
“楊延朗……”就連展燕也覺得楊延朗出言不遜,開口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
抬眼四望,但見四周掌聲漸止,鴉雀無聲,只有一雙雙目光看向楊延朗。
“呃,也不是那個意思……”楊延朗也覺得言出有失,撓撓頭,意圖找補一下,說︰“我是說切磋,不不不,交流,溝通……”
沉默……
面對士兵集體的沉默無語,楊延朗手足無措,愣愣的站在原地。
突然,一個聲音打破了沉默。
那聲音來自一個耿直的新兵︰“戚將軍說了,你的那些舞槍都是花招,戰場上毫無用處,不可以學的。”
“什麼?”楊延朗本以為自己說了大話,激怒了士兵們,沒想到他們竟壓根兒就看不上自己的槍法。
自己好歹練了十幾年的槍法,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居然會被一個新兵蛋子看不起,而且看其他人的樣子,恐怕都是這麼認為的。
于是輪到楊延朗被激怒了,說他的槍法是花招,豈不等同于說他的竹槍是花架子,說他自己是繡花枕頭?
是可忍孰不可忍。
年輕人血氣方剛,豈容欺侮?
于是楊延朗提槍上前,指著說話的新兵道︰“花招?你居然說我楊家槍法是花招?來啊!有種跟小爺我過過手,試試你打不打的過我的花招?”
士兵們則更加團結,一看楊延朗來勢洶洶,嘩啦啦站起一片來。
展燕見勢頭不對,趕緊拉住楊延朗,避免在軍營中惹是生非。
可話說到這份上,又豈能善罷甘休?
雙方爭執不休,很快引起了戚弘毅以及陳忘等人的注意。
“軍營之中,豈容私斗?都忘了軍法嗎?”戚弘毅人未至聲先到。
士兵們听到將軍的聲音,齊刷刷肅立當場,不敢造次。
陳忘等人也隨後趕來,經過一番詢問,很快便知道其中緣由。
戚弘毅笑著拍拍楊延朗的後背,以示安慰,並解釋道︰“楊少俠,不要見怪,他們之所以這樣說,確實都是戚某教的。”
“你教的?那你說說,我楊家槍法怎麼就成了花招了?”侮辱他可以,怎能侮辱他祖傳的槍法呢?楊延朗得理不饒人。
“楊少俠稍安勿躁,且听戚某拙見如何?”
戚弘毅一邊安慰,一邊伺機說出自己的主張︰“戚某以為,武林之中,雖有千招萬式,變化無窮。然而那些閃轉騰挪、花樣繁多的技法,只適用于單打獨斗,但戰場臨敵,結陣而行,亂刀叢槍之中,豈容左右跳動,自如進退?縱有紛繁招式,卻不可施展。正因如此,我才嚴禁士兵學習’花招’,只習基本身法、步法等等,如此方能于戰陣之中克敵制勝。”
楊延朗听了戚弘毅的話,雖似懂非懂,終究懂得好歹,怒氣漸漸消了大半。
“說得好,只是這化繁為簡,去偽存真,不止適用于戰陣之上,也適用于武林之中。”陳忘听到戚弘毅的見解,十分贊同。
此時興起,陳忘便順勢提點楊延朗道︰“楊小兄弟,招式雖多,但過于花哨繁雜,終非對敵之道。須知惟有不變,可應萬變。拿槍便扎,持刀則砍,用劍即刺……雖有萬變,不離其宗。克敵制勝之法,在于料敵機先,追其行,截其脈,先發制人,後發先至,一扎、一砍、一刺之間,高下立判,勝負已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延朗听了陳忘的話,卻覺得與自己的師父江浪所說的南轅北轍,大不相同。
于是楊延朗撓頭思考片刻,便將當初自己所學的復述出來,道︰“陳大哥,我不這麼認為。天下有諸多門派,門派又各有武學,其招式不同,習法各異。但有一點,凡有招式,必有破招之法,破法亦是招式。欲破盡天下武功,戰無不勝,須先學盡天下武功。學至深處,知其本,探其源,一朝頓悟,融會貫通。對敵之時,觀其起勢,便知後招;出手之際,千變萬化,神鬼莫測,焉能有不勝之理?”
戚弘毅听了二人論理,心中大為驚嘆。
二人理念雖背道而馳,然而各據其理︰陳忘的不變應萬變,楊延朗的千變萬化以至于無窮,都是對武學極致的追求。
只是,若真要領悟如此精深的理論,非要不世出的天才才行。更遑論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真有這等樣人,恐怕天才未足配,只可稱之為當世無雙的奇才了。
只是戚弘毅觀楊延朗尚顯得稚嫩,恐難擔奇才之稱,于是詢問道︰“楊少俠,你這番理論精妙絕倫,不知何時開悟的?”
“呃……”
說到此處,楊延朗撓了撓頭,只好承認道︰“倒也不是我說的,是我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師父提起過。”
“敢問尊師是?”戚弘毅迅速在腦海中將可能的人選過了一遍,也僅有兩人可做備選。
“江浪。”楊延朗開口道。
“果然是他。”戚弘毅突然來了興趣,還真有意試試這位當初的武林奇才教出來的徒弟究竟多少斤兩。
于是他開口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爭來辯去總為難。我看不如就地擺擂切磋,以武會友。”
話音剛落,見四下鴉雀無聲,料定士兵們畏懼將軍威嚴,不敢輕動。
戚弘毅見狀,又激勵道︰“這位楊少俠行走江湖,槍法精妙,你們可敢一戰。”
戚弘毅練兵,先礪其膽,後強其身。
打不打的贏另說,可誰要是臨陣怯敵,必然會被全隊所不恥。
這不,戚弘毅剛剛說完,士兵們爆發出齊刷刷的喊聲︰“敢。”
氣氛烘托到這個份上,楊延朗騎虎難下,不打也得打了。
可他從小習武,雖然憊懶,但總不至于被幾個大頭兵唬住了。
于是楊延朗欣然應戰道︰“比武就比武,擂台上見真章。”
說干就干,只見戚弘毅大手一揮,校場立時閃出一塊空地來。
陳忘等人與眾士兵圍在四周,拭目以待。
至于成敗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十年恩怨十年劍請大家收藏︰()十年恩怨十年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