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恩怨十年劍

第114章 身入賊巢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戚弘毅 本章︰第114章 身入賊巢

    偌大的鎮南城中,毛軒本來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文書,做一些抄寫之類的雜活兒。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自己崇拜萬分的大人物——那個以剛正不阿、廉潔方正聞名于世的朝廷大員于文正。

    于文正以巡邊御史身份來到西南,奉旨調查西南叛亂之事。按照計劃,他本該先同平南王朱昊祖見面並交接各項事宜。

    然而,于文正卻臨時改道,來到西南要地鎮南城中——此地距離朱昊祖王府所在的平南城只有數里之隔。

    剛到此地,于文正依舊不事張揚,以說書人身份深入市井,探听民風。

    以此方法,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恰巧毛軒工作完畢,渾身乏累,回家之前,總要去附近茶館喝上幾口清茶,听上幾段閑書,解了一身疲累,再安穩回家,好不悠閑安逸。

    這一次,毛軒照例來此喝茶听書,卻發現說書人似乎換了個人,不過這倒也並不是他所在意的事情,只略微瞥了一眼,便又細品清茶,靜听說書。

    可剛喝了兩口茶,說書的內容便引起了他極大的好奇心。

    這回書說的是︰西南地二匪作亂民不聊生,大將軍提刀跨馬剿匪平叛。

    毛軒雖是一介文官,但因他擔任的是處理公文的工作,故而對西南局勢頗有些見地。又加上此人官職不高,又不懂鑽營進取之道,升遷無望便隨遇而安,倒與市井之輩打的火熱,也常常同進城躲避匪亂的災民閑聊,更加深了他的一些看法與見解。

    此刻,毛軒听聞書人提起此事,一下子來了興致,豎起耳朵認真傾听。

    說書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談論起西南局勢,更是直言不諱,點評犀利。

    “平南王朱昊祖帶兵圍剿,西南匪患雖暫有消減之勢,終不能滅。以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最終形成如今的兩大流寇勢力︰以雙鉤將王化及為首的無量軍,以及以金背刀洛人豪為首的天道軍。

    兩支叛軍,雖名字不同,卻沆瀣一氣,同流合污,本質都殘暴嗜血,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暴徒。

    所過之處,官畏如虎,民不聊生。

    平南王朱昊祖帶兵剿匪,盜匪望風而逃,不敢與之爭鋒。”

    “此言差矣!”

    于文正說書正在興頭上,卻見看客之中,有一文吏打扮之人開口反駁。

    于文正正想听听此人有何見地,饒有興致地問道︰“客官這是何意?難道西南局勢與老夫口中所言不甚相符嗎?”

    毛軒听到詢問,當即站了起來,答道︰“據我所知,兩支叛軍大不相同,更談不上沆瀣一氣,同流合污。反而經常互相攻伐,恨不得置對方于死地。”

    于文正等的就是有人議論,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听到不同的觀點。而這些不同的觀點,也許就是真實的觀點,是他在官場上永遠都听不到的真實的觀點。

    于是他佯裝不解,問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見,老夫洗耳恭听。”

    毛軒听到說書人如此謙遜,也恭敬地拱了拱手,道︰“高見倒談不上,只是我常在市井,听過不少傳聞。可以說,雖然官府通告中兩支流寇都被形容的近似妖魔,可西南百姓卻不這麼看,對于無量軍,老百姓畏懼忌憚,並且痛罵怨恨;而對于天道軍,老百姓不僅很少咒罵,甚至有些人對其的評價很高,甚至要超過官軍。”

    這一番話,若非在天高皇帝遠的西南地界,毛軒是斷然不敢在市井之中公然說出的,只是西南監察不嚴,言論多少要顯得自由一些。

    于文正听了毛軒的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就算是義匪,那也是匪。不听號召,目無法紀,獨斷專行,不勞而獲。若任其發展,讓那些兢兢業業的百姓怎麼看?到時人人心向往之,必引得天下大亂,國將不國。”

    “一介說書之人,卻還通曉大義,可敬,可敬,”毛軒先將說書人夸獎一番,隨即開始了反駁︰“只是閣下的觀點,我不敢苟同。悍匪逐利,無利不起早,殺人越貨,血債累累,不剿之不足以平民憤;義匪尚義,江湖草莽,義字當頭,多是匪患兵禍下難以維持生計的百姓,逼不得已才落草為寇,若能安居樂業,沒有誰願意過朝不保夕的日子?對于後者,還有招撫的希望。若能為他們解決生計問題,定能兵不血刃招撫他們,省去多少將士流血犧牲。”

    于文正輕捻胡須,眉頭緊鎖,眼前這個小小文官的言論竟讓他一時陷入沉思之中。

    片刻之後,于文正又問道︰“若是讓閣下主持剿匪,當從何做起?”

    “不敢不敢,我一介小小抄錄文書,這事說什麼也落不到我頭上。”毛軒連連擺手,表示這樣的假設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立。

    于文正抿一口茶,道︰“咱們這不是閑聊嘛!隨意說說,又做不得數。”

    毛軒其實是有想法的,只是自己官職太小,位卑言輕,故此沒有發言的機會。再加上平南王朱昊祖的政策一貫是窮追猛打,自有流寇以來,便不斷擴軍,按他的話說︰“老子手里有數量遠超流寇的兵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將流寇淹死,招撫?招撫個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如此論調之下,毛軒之流的觀點自然被當成耳旁風,說這些話的人自然也被打成投降派。

    然而此刻,毛軒和說書人相談甚歡,既在市井之中,說說何妨。

    于是他靠近說書人的耳朵,低聲道︰“近年流寇越剿越多,與朱昊祖擴軍過快關系重大。原來,此地只有無量軍一股勢力,百姓已經苦不堪言。朱昊祖擴軍之後,軍費增加,賦稅加重,百姓更不堪重負。況且,由于其軍隊人員良莠不齊,因而多有公然搶劫以及殺良冒功的事情發生。正因如此,活不下去的百姓才起兵造反,形成了現在的天道軍。唉!天道天道,上天無道,不起兵反抗,豈非是死路一條?唉!”

    嘆罷,毛軒接著開口︰“如此剿匪、擴軍、增稅、造反,形成了無休無止的惡性循環,這才會有越剿越多的盜匪。因而不由分說一昧擴軍剿匪,乃是下策。”

    說到這里,毛軒見說書人點了點頭,表示認同他的觀點,于是繼續講下去︰“以我之見,如今天道軍中的人多是被無量軍搶掠,又遭官府層層盤剝的無辜百姓,故而既對無量軍恨之入骨,對官府也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天道軍是可以爭取的。最好能派一個忠直善辯之人,深入天道軍中,進行招撫,許以利害。只要操作得當,定有機會使天道軍棄暗投明,隨後全力殲滅無量軍,並遣散安置天道軍,裁軍減稅,此為中策。”

    “那上策呢?”說書人迫不及待地問他。

    毛軒回答︰“天道軍多是被無量軍搶掠過的當地百姓,向來與無量軍不共戴天,若能假天道軍之手除掉無量軍,則是上策。”

    說書人想了想,告訴毛軒︰“欲行此事,還需要一個說客,一個膽識過人、通透局勢、敢于身入賊巢的說客。”

    “是啊!”毛軒應和道。

    “若是讓你去擔當此事,如何?”于文正問毛軒。

    毛軒輕輕一笑,拍了拍說書人的肩膀,道︰“閣下認真了,我們不過市井之中高談闊論而已,上面的人听不到,我也去不了。”

    “若是能去,你敢去嗎?”于文正又一次問毛軒。

    他一本正經的樣子,仿佛他們兩個不在市井之中夸夸其談,而在西南匪患的參軍營帳運籌帷幄。

    毛軒被說書人一臉認真的樣子鎮住了,隨後正色道︰“若是派我去,我定身入賊巢,不辱使命。成則千古留名,替西南百姓找了一條活路;敗也不過一條的性命,何足道哉。不過也只是想想罷了,沒有朝廷支持,紅口白牙便想說動天道軍,絕無可能。”

    “你敢去就好。”于文正留下這一句話,便離開了。

    毛軒倒是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不過是和一個說書的順口閑聊幾句罷了,回家該干嘛干嘛去。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次談話,竟能夠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

    翌日,毛軒辦事之時,听說了一個消息︰巡邊御史于文正來到西南,此刻正在官署之中休息。

    于文正,那可是毛軒心向往之的大人物。

    自讀書時起,他就听過這個以剛直清廉、直言敢諫聞名的于文正于大人,沒想到有生之年竟能踫到此人來西南做事,這讓毛軒激動萬分,迫切地想要一睹這位大人物的真容。

    其實,根本用不著他主動過去,于文正已經派人來請他了。

    不僅來請他,而且,是單獨會見他。

    毛軒得知此事,受寵若驚,急忙整理衣裝,淨面剃須,這才匆匆向于文正所在官署奔去。

    待到了官署,進了屋子,卻又不敢抬頭,生怕冒犯了這位大名鼎鼎的于大人。

    “毛軒,你昨天說的,可還算數?”于文正見他低頭不語,率先開口問道。

    毛軒听著身前人的聲音,竟感到十分的熟悉,他突然抬起頭,頓時眼前一亮,驚詫道︰“你,你不就是昨天說書的……”

    “正是,”于文正沒等他說完,先承認下來,接著對他講︰“我此來西南,不止孤身一人。平南王朱昊祖卻多次征兵,西南匪患卻不見平息。朝廷派我前來查探,隨後征發了一支五千人的精銳大軍,自雄關趕來,過幾日便可到來,協同平南王共平匪患。只是昨日听你所言,天道軍似乎並非窮凶極惡之徒,既然如此,我也不願多造殺孽,如之奈何?”

    毛軒思索一陣,回稟道︰“于大人,以下官淺見,可派一員干將前往天道軍,說以利害,當有機會使天道軍不戰而降,使西南減少些兵戈之禍。”

    “如此甚好”,于文正輕捻胡須,看向毛軒,突然問道︰“我派你去天道軍招安,你敢去嗎?”

    “有何不敢,”毛軒滿口應承,補充道︰“若是別人,毛軒尚有猶豫。如今于大人在此,只要你支持,我便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何須懼怕?西南地方平安,百姓福祉,在此一役。”

    受命之後,毛軒在于文正的親自護送下,離開了鎮南城,孤身策馬前去尋找天道軍首領洛人豪。

    在找到天道軍之前,毛軒是有一定的心理預期的,無非是自己曉以大義,說以利害,然後洛人豪點頭稱是或者表示否定,然後自己回去匯報工作,是打是和便能夠明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此之間,毛軒還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被洛人豪殺死,可死又何懼?他相信自己推崇備至的于文正于大人會記住他,為西南百姓而死,雖死無憾。

    幾日之後,毛軒竟然找到了天道軍,卻發現自己的遭遇同設想的完全不同。畢竟,流寇是不跟他講什麼道理的。

    因為洛人豪極端厭惡官府,毛軒竟然連洛人豪的面都沒見到,硬是被天道軍擋在營外,不殺不抓不理不睬,根本就沒把他當回事兒。

    毛軒也是執拗之人,頗有些不完成使命決不罷休的樣子。

    他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立在營外,只希望能見洛人豪一面,表達自己的招撫大計。可直到他餓到昏迷為止,也未能見洛人豪一面。

    倒是一直盯著他的小將,感念他毅力堅定,深為佩服,才不顧首領洛人豪設宴飲酒,強行闖入營帳稟告此事。

    不知過了多久,毛軒才終于悠悠醒轉,見幾個天道軍人正在給他灌米湯,還準備了一些米糊給他吃。

    小將告訴他,首領吃酒醉了,說要你留著性命,明日見你。

    毛軒以為幾個天道軍人在忽悠自己,還是咬緊牙關,不肯進食,寧願以死明志。

    小將無奈,正準備硬灌,卻見黑暗中來了一個人,正是與首領洛人豪稱兄道弟的項人爾。

    項人爾來此,低身告訴毛軒︰“我叫項人爾,乃朝廷錦衣,明日會幫你說話,只是你也得要有說話的力氣才行。”

    說罷,亮了亮腰間錦衣專用官刀,轉身離去。

    听到這話,毛軒的精神為之一振。

    他轉念一想,決不能有氣無力訴說招安大計,于是急忙捧著米糊,咕咚咕咚灌到胃里,就地呼呼大睡起來,只求養精蓄銳,待到明日見洛人豪,再慷慨陳詞。

    成敗在此一舉,毛軒。

    明日,就是決定你和西南百姓命運的時刻。

    喜歡十年恩怨十年劍請大家收藏︰()十年恩怨十年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十年恩怨十年劍》,方便以後閱讀十年恩怨十年劍第114章 身入賊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十年恩怨十年劍第114章 身入賊巢並對十年恩怨十年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