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是藥三分毒,這是對普通藥來說的。藥性溫和,見效慢。遇到重病就不起作用。前人經過無數次的實踐,摸索出各種的方法來治療相應的病癥。
人體有惡疾,無法排出。這就需要動用醫的手段。一是驅,如人藏內和肌理寄生蟲害,通過服用藥物,達到驅除的效果。二是除,針對有惡瘡,病變的肌理,無法排出毒性,就要用到割除的方法。三是融,針對無法除去,比如人體的要害部位,不能割除,這就是用到融的方法,以毒攻毒,消融掉毒性,以達到保護肌理的目的。四是引,其實這是針灸的手段,用專用的孔針把毒性吸出來。
古人之法千變萬化,令人匪夷所思,想不通,卻又見效神速。神秘深奧不足以形容中醫的成果。所以,讓你們收集一些藥方,也是有理由的。再聰明的人又能摸索出幾個方子。可是又不能死守著藥方,不知變通的是庸醫。以病人的實際來判定,用藥的多少。其中的分量,拿捏不準就不能行醫。
我早年行醫,只背著個藥箱,幾套銀針,幾本醫書。除施針外,只寫方子,從不配藥。所醫的病人只限幾類,其它的不治,也沒本事治。所以後來我就放棄了醫學,也不讓你媽行醫。
想要學藥方配種,可以到吳莊,跟吳老頭學學,如有興趣最好,不想動手就算了。煉制藥丸太費心勞神。所以現在都是開個藥方,病人拿回家自己熬湯藥。藥師煉制藥丸,從選藥材,加水熬,其中的火候掌控,容不得半點差錯,否則就會減小藥性。熬好後,分制成臘丸。半天的功夫制不了幾個。
再如研磨一些藥粉,調制藥膏,密封保存,費心勞神。
理論上說,萬物都可入藥。所以調制的時候還要保護好自身,不小心沾上毒性強的藥粉,會把自己弄殘了。
傳聞中,把自己毒死的醫師,也是比比皆是啊。不可不小心。
外公不停的講著,葉宇陳艷兩人認真的听著。身邊放著一堆的古藥書籍。全是介紹藥材藥性藥理,以及藥方的書籍。
“識圖,還要識實物。有些藥材似是而非,形相似而性相反,一定要分清楚。你們先把這些記住,明天我帶你們去吳莊,求吳老給你們講講配藥的方法,最好能看看他的實際配制才好呢。”
外公說完,留下兩人在書房里,自顧地走了。
離年節沒幾天了,兩人不想再耽誤時間,年二十六,再次來到外公家。
這麼多醫書,一本本看完記住,換作正常人怕是三年五載的也看不完學不會。
葉宇進入到夢幻空間,神魂離體。陳艷則在一秒一頁的翻著書籍。每翻完一本,陳艷也進入到夢幻空間,听葉宇背出,反復的記憶,直到完全背出為止。然後兩人再共同的商討,直到完全的把一本書的內容弄個通透。再學習下一本。就這樣的進度,幾十本醫書,一直到半夜時分,才算勉強學了第一遍。
“這幾個古方,實在是無法推演出原因。先這樣記著吧,回頭找人問問。”
“古藥書不算少了,收集的藥方也有很多。學習的時候要不要全背出來呢?”
“不用,看一劑藥方,要明了藥方的要領,它是治什麼病癥的。用了哪些藥材,這些藥材都是什麼作用?了解這些,才算真正的學到它的精髓。至于用量的多少,藥材的增減就要由藥師自由調控。”
“高明的藥方,只提供個大概的量,比如說用量一兩,半斤,這些都不是確定的。還有一些藥方更是不明確,一瓶,一把,少許。不能自己掌握就無法配藥。”
下午,兩人來到吳莊,說出請教制藥的問題。吳老沒有拒絕,當場制作,讓兩人觀看。
“下面我們就來熬制一劑藥湯。然後制作成藥丸。”
吳老和藹地說著,手上不停。在藥櫃中選取藥材,一邊拿一邊介紹每一味藥的藥性,“這些常用的藥材要做到熟記于心,不能有一點的差錯。”
不用小秤稱量,吳老用手捏就能掌控它的量。選好後,放到盆里,加入清水,攪動一會,倒在紗網上。“第一步,洗藥。不宜用溫熱水,免得失了藥性。”
淨水過後,倒入藥鍋里,加水,點火。“第二步就是煎藥。加水要適量,煎出藥性,又不能燒太長時間,否則會有殘渣,藥湯中雜質增多。”
半小時後,把煎出的藥湯瀝出,“時機的把握不是太嚴格,聞出藥味就好。”
接下來,再把藥湯倒進鍋里,繼續點火。“第三步就是熬了。不要隨便離開,要時刻看著,火不宜太旺。等藥湯粘稠一些就行了。主要是讓藥湯熬去些水分。”
“第四步就是碎藥了。選這劑藥的主藥材,粉碎成藥末。”說著,取出一些藥材,放入粉碎盒里,打開電源,很快便打成粉沫。“現在方便一些,以前還要炒干,軋碎,麻煩著呢。”
“第五步就是煉蜜。一比一左右吧。小火加熱。”
“第六步,混合。”說著,把熬好的蜜加入藥粉中,然後再倒入熬得粘稠的藥湯。不停的攪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藥劑濃稠如糖膏,黑亮如墨。
“最後就是分丸了。大小隨意。一個個制作太費事,用篩子省事多了。”
說著,把藥膏倒在篩子上,用木鏟壓著,藥膏從孔眼中落下,掉在水盆里。篩子上粘的藥膏清理干淨,用手捏成小丸。
“用清水冷卻一會,等它們散去熱氣,不沾手就可以啦。”
然後再把形狀不一的藥丸倒在篩子上,一番抖動。慢慢的,它們變成圓形。有些雖然不太規則也不礙事。
“涼一會,把表面的水份晾干。裝入瓶中,就可以用了。以前為了長期保存,還要封蠟皮。現在不用了。”
“這麼麻煩,手工制作不太劃算啊。”葉宇感慨道。
“所以現在,都是專門的制藥廠在生產。你們只要了解一下過程就行了。”吳老說,“這些都是常用藥。不是太嚴格。下面我們來配制專屬的藥劑。”
“毒也是藥的一種,而且是重要的一支。所謂學醫先修德。藥可以救人,也可致命。我在這方面會的也不多,一些獨門偏方,珍藏惜于示人,想學不容易啊。這些藥,沒有方子,也就是說藥師不會開方子給你,只給配好的藥。或是藥粉,或是藥膏,或是藥丸。”
“這些藥,沒有藥方,你也不敢嘗試。嘿嘿,都是獨家祖傳,不知治死了多少人才得出的方子。”
“幸運的是,我也掌握了幾個獨門方子,現在就無償的傳給你們。我不在意它們,珍藏著不是醫者的本意,只希望能傳于德者,救治更多人。”老人說著,洗淨手,戴上專用的手套,“這種藥方配制,要求極為嚴苛,一絲一毫不得差失。多一分便會致人性命,少一分又不起作用,失去先機,便難于醫治了。我只演示,你們看仔細了。”
來到專用的小房中。兩人站在靠門的地方,因為屋里到處擺放著藥材,瓶瓶罐罐的,幾乎沒插腳的地方。老人站在中間的狹小位置,幾乎沒轉身的地方。
葉宇很平常的看著,陳艷卻有些驚恐。滿眼都是毒蟲啊,蠍子蜈蚣毒蛇,各種爬蟲,在書中看過圖片,實物卻是第一次見。
“正巧,治毒瘡的藥用完了,現在就配一份烏藥膏。用材不多,就這幾份。”
取好藥材,再次來到制藥間。
“收集存放這些藥材很有學問的。比如這只蠍子,一年生的不行,最少也要三年生的才夠分量。”
這次不是用鍋,而是用一個小鐵鉗,放在火上烤。然後一起放到粉碎機里,打成粉沫。老人戴著口罩,兩人被趕到門外,只讓在外面看。
打好後,把粉沫裝入幾個小瓶中,滴上蠟封上口。
打開窗透風透氣。
“光看是看不出什麼的。它的關鍵是配方,用幾樣藥材,藥材的用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這一小瓶就能用五六次。綠豆大小的一點就能毒死一頭牛。”
“前人真是智慧高深。”葉宇佩服地說。
“配出毒藥來很容易,高妙的是用它來治病,才是最神聖的地方。”陳艷說。
“我這里有一本毒經,早些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獲得的。我信任你們,交給你們讀一個時辰,記住,不準用它來害人。”吳老本著臉說。
“謹遵吳爺爺令。”
老人從櫃中取出一本古體書來,放到桌上,“玲兒將來有什麼難處,希望你們能出手相幫一次。”
葉宇點點頭。
老人走出去,兩人坐在一起,翻看著這本藥書。
陳艷不太認得古體字,看了幾眼便站起來,“你自己看吧。”
葉宇目不轉睜,一頁頁翻過,所有的內容記憶在心。書不厚,只有三十多頁。記錄的藥方也只有十三個,稱為十三奪命花。
“知百毒而解百毒”
只用了一小時,葉宇便閱讀完畢,合上書。不由嘆息。對中醫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天下毒物何其多,劇毒之物稀少,尋找很難。可尋常之物也有毒性啊,配制有方就可成為毒藥。
“記住了嗎?宇。有何獨特之處?”
“晚上我們再討論,深奧無邊,簡直匪夷所思。這次真是來對了,在我們面前展開更為寬闊的世界。我想,我們可以采靈葉煉制丹藥了。說不定真能煉制出增壽延命的藥來。食萬物以養生命,也可修身,練體。所差的只是方法,長壽不是夢想。”葉宇眼里閃爍著智慧之光。
“真能這樣嗎?”陳艷也激動的說。從來對葉宇沒有過任何的懷疑,這時也不禁不確定地問。
葉宇點點頭,“就看我們的領悟了。”
“吳爺爺的大恩德,以後不知如何報答。”陳艷幽幽地說。
不一會,老人回來,“看不懂嗎?”
“看完了,也記住了。謝謝爺爺。”
“不用謝我。這也是還老楊的一份情。有什麼成就也是你們的造化。”老人收起書,“我們這一代人都老了,所幸的是還有傳人在。唉,越老越是膽小,成就有限。希望你們小輩能發揚光大。”
沒有再多打擾,兩人告別離去。
吳玲送出村,“過年後有空再來啊,還想陪艷姐姐說一夜話才好呢。”
“好的,上學校前一定來一趟,陪玲妹過一夜,好好的談一夜。”陳艷答應道。
喜歡煙雨神界請大家收藏︰()煙雨神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