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嬸這麼整,自然是有心展示一下自己的眼力和見識了。
咋說呢,秦嬸一見面,就稱呼張紅旗為東家,落在吹毛求疵的人眼里,妥妥的封建糟粕啊。
可不這麼稱呼,秦嬸害怕人家不留下自己。
眼下瞅著張紅旗還算面善,秦嬸心里是暗自松了一口氣的。
這會也顧不上,是否會被人家當成賣弄了,或者說,本就是賣弄,能留下就成。
單楹秋是小輩,她雖然沒說自己在張紅旗這拿多少錢,但話里話外的,比跟著建築隊干瓦工強不少。
秦嬸眼下一個月工資有個二十六塊七毛,別說和正經的國營大工廠里的工人比了,就是跟同事們比,也算低的。
原因很多,掰扯了也沒啥用處,反正就是眼下這個局面。
家里頭吃的用的,全都需要錢,尤其是憨兒子,不讓吃飽還鬧騰,日子頂難熬。
要不是婆婆給幫襯著,秦嬸都不知道這日子該咋過下去。
來之前,她心里也琢磨過,不說多,人家但凡樂意一個月給個十塊八塊的,這活她就接下了。
“東家你瞧,這扁壺粗看,確實符合乾隆年間的風格。
粉彩幾乎要畫滿了,得是富足年月才會折騰出來的東西。
咱先不說乾隆年間究竟日子過的怎麼樣,最起碼,在乾隆他自己的眼里,是國富民強。
這人他好張揚,稀罕熱鬧,最喜下頭的人說他這皇帝干的好,所以,他在位的時候,這類繁華滿彩的瓷器才會流行。”
單就這番話,張紅旗就對秦嬸好感滿滿。
許是沒受過後世遺老遺少投資拍的影視劇的毒害,也或者是人家秦嬸本身對歷史就有所了解,畢竟是古玩行家嘛。
壓根沒提什麼康乾盛世的說法,更沒覺得乾隆當皇帝的時候老百姓過的真就有多富裕。
就憑這個,張紅旗就印象不錯。
咋說呢,不知道是不是個人在思想方面的和別人認知不一樣。
張紅旗對遺老遺少沒什麼好感。
新中國對他們不錯,沒清算,按理說合該自己個兒偷著樂去吧?
可沒有,這幫家伙憋著壞總想搞事,後世不還爆出來,湊一塊商量復闢嘛,被警察同志給連鍋端了。
是個正常人,誰特麼搞分裂,那就絕對不會對他們有好感,或者是,弄不死他們,純屬有法律約束嘛。
“既然這風格也對得上,壺底的款兒也對得上,那從哪看出這是仿品呢?”
這扁壺不是真品,張紅旗是自己從程家的情況推斷出來的。
單楹秋當初也瞅過,也說不太真,可她卻說不出問題所在。
說白了,她純憑下意識的直覺,猜的。
古玩行當里,最注重見識的積累。
光從書本上學,幾乎沒啥用,東西都沒見過,書上的知識再多,也都是空泛之言。
或者說,那書本就是給見過東西的人看的。
這一行,入行好些年,也一定敢說自己是個專家大拿什麼的。
反倒是類似秦嬸這樣的,自小家里富裕,本身用的見的就是真品,再有長輩喜歡這些,沒事給她講講,這個才叫得天獨厚。
“這東西的風格不錯,也有落款,可問題也明顯。”
別說張紅旗了,就是單楹秋都站一邊仔細听秦嬸說這扁壺。
問題明顯啥的,單楹秋真看不出來,只能說,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眼里頭,那差距有時候,怕不是比人和狗的差別還大!
“這種瓷器上的畫,有個名頭,叫百花不露地,也有叫百花錦地的。
畫起來工藝繁瑣,造價很高,也就是乾隆年間興起過一陣。
到了嘉慶之後,這東西就不燒了,太貴。
因而,真品的百花錦地價格到了民國的時候,就不斷往上漲。
這東西不光咱們的人喜歡,外國人也稀罕。
仿品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
這個扁壺大概就是這麼個來歷,它的畫工平平,絕非乾隆朝的匠人手筆,因為當時燒制耗費極大,畫工不好的,肯定排不上號施展。
還有施彩也太厚,這和真品也不一樣。
最後,釉彩凹凸感太明顯,工藝相差太多,必然是民國匠人仿制的。”
這番話听的單楹秋忍不住的直點頭,張紅旗也跟著點頭。
可實際上,張紅旗听懂個䱇兒!
反正就是一件事,在見識和眼力上,這個秦嬸要比單楹秋強出不少。
“秦嬸,我想去曉市淘點東西,秋姐跟你說了嗎?”
“沒有,小秋就說讓我過來幫忙掌個眼,活可能多。”
張紅旗略帶驚訝的看了單楹秋一眼,對方坦然自若。
“沒說沒關系,我現在說。”
當下,張紅旗把想去曉市淘古玩的計劃簡單說了說。
秦嬸安靜的听著,等張紅旗說完,才回答
“倒也是個法子,不過能不能遇上好玩意,全憑運氣。
就是,東家,我問一下。
你這是長期使喚啊,還是就掃幾天曉市啊?”
秦嬸問這些的時候,明顯有點緊張。
她真害怕張紅旗說,就是心血來潮,去曉市轉悠幾天。
“曉市不可能經常去,但聘請你,是個長活。
秦嬸,你家里的情況,秋姐跟我提過一嘴。
咱們先給你定五十塊一個月的工資,至于其他福利啥的,回頭咱再另商量。
你放心,我這今後用到你這古玩見識的地方多,是個長期的活。”
五十塊!
五十塊啊!
秦嬸來之前,心里琢磨著,一個月能給她十塊八塊的,這活就能接下。
再少,可就不劃算了,畢竟兒子再省心,也是二十出頭的大小伙子,光指望老太太一個人看著他,耽誤糊紙盒子,影響收入。
“成,那我就留下,東家你看我什麼時候上班?”
秦嬸一瞬間,被巨大的幸福擊中了,說著說著,眼淚就止不住的往下滾。
一邊背過臉用衣袖擦眼淚,一邊不好意思的趕緊給張紅旗賠不是。
每月能多出五十塊錢來,對秦嬸來說,真就是不敢想的好事!
她和單楹秋不一樣,她是有正式工作的,所以時間上,有所顧慮。
不過曉市開的早,結束了再去上班也不晚。
“既然東家不想長期在曉市混當,那咱們就用打跑錘的法子買吧。”
喜歡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7,趕山打獵娶女知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