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旗他們湊一塊,攏共十個人。
原本是真沒尋思,能在指標上倒騰出門生意來。
說白了,湊熱鬧玩鬧的性質更多一些。
畢竟只有張紅旗和趙鐵柱打算買彩電,合計著能收到兩張大件指標就完事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能搞到那麼多指標。
這些指標放在那倆援建工人的手里,也就是當已經淘汰的工業卷使喚,最多買的自行車、收音機啥的,比普通百貨大樓便宜點。
就這,倆人買的自行車也是挑價格本身就不高的那種。
和直接去百貨商場買,差距不大。
可落到張紅旗他們手里,用法就不一樣了。
指標這玩意,用來買越貴的商品,越劃算。
馬曉玲她們幾個姑娘進去逛的時候,可是著重看了彩電的價格。
來自不同國家的各種牌子,真就看花了眼。
平時普通的百貨大樓能見著的,大多是京城本地的牌子,牡丹和昆侖,黑白電視。
牡丹為例,九寸黑白的,售價大概在四百多塊。
但是因為各種電視票不算罕見,電視機的情況也不一樣,價格很多時候也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外國的彩電,很少見。
而在出國人員服務部里面,日立十八寸彩電,售價是一千三百塊左右。
索尼黑白十四寸,五百出頭。
唯一不同的是,需要提前訂,三天後取貨。
至于什麼德國、波蘭、匈牙利的電視品牌,也都有賣。
單獨看價格的話,即便是免稅,這些外國電視也不便宜。
可要是綜合考慮的話,那就是劃算至極了!
別的不說,日立十八寸那個大彩電,放在世面上,三千塊錢能引發哄搶。
和一千七百塊錢的差價相比,收一張大件指標的錢,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當然,能這麼折騰的,首先手里得有本錢,其次得有膽子。
正因為張紅旗和劉浩都清楚這里頭蘊藏的利潤,倆人才會那麼鄭重其事的商量,該定個什麼章程出來。
如果只有他倆和趙鐵柱,哥仨反倒沒那老多說道,吃虧佔便宜的,誰也不會計較。
到了樂春坊的院子里,一幫人都很興奮。
哪怕是馬曉玲和小喜鵲這樣的家庭出身,猛然間發現一條賺錢的路子,也免不了俗。
張紅旗把如何分紅的問題拋了出來,首先打退堂鼓的是王壯壯。
這孩子直接說,他就是跟著湊熱鬧,啥力也沒出,反倒混了一頓中午飯,別算他。
張紅旗也強求,要是整件事全是他自己搗鼓出來的,或許還能拉王壯壯一把,畢竟他爹王大炮擱那站著呢。
可這里頭人多,拉王壯壯一把,別人怎麼辦?
小五子也想開口推辭,結果張紅旗直接讓他和小喜鵲組隊,他倆算一股。
小喜鵲吐吐舌頭,沒拒絕。
這主意本身就是她想出來的,也是她幫忙張羅的,眼下這情況,明顯是大家準備長期倒騰指標了。
該說不說的,這年頭京城里倒騰指標、批文的,雖然沒到最魔怔的時期,但也已經不少了。
小喜鵲對這個並不陌生。
別看這倆人佔一股,好像有點吃虧,他倆不用出本錢,真就沒虧待。
張紅旗細數了真要是繼續倒騰指標,需要的本錢。
大件指標,爭取全換成彩電,首選日立十八寸的,沒有就買索尼黑白那個。
雖然張紅旗他們在清泉縣跟鬼子干過不止一場,更是端掉了鬼子的生化倉庫。
可和德國、波蘭、匈牙利這些國家生產的電視相比,小鬼子在這個行當的品質眼下還真就最好。
殺鬼子是殺鬼子,用它們的東西賺錢是賺錢,兩碼事,不矛盾。
至于小件指標,就挑類似馬曉玲今天買那個磚頭錄音機那樣式兒的東西買。
這類東西在百貨大樓偶爾會有貨,價格相差一倍還多,即便不加價,也很容易賣出去。
張紅旗的理念,快進快出,資金周轉迅捷,爭取不壓太多貨。
可即便如此,涉及到的資金依然是個不小的數目。
以今天收到的指標為例,四大四小,全買成彩電和錄音機需要花多少錢?
將近七千塊。
如果後天,那兩個援建工人把同伴手里富裕的指標也帶過來呢?
他倆是需要買三轉一響的,其余七個人可沒這個需求。
也就是說,那七個人手里的指標只多不少!
往少了算,每人都兩大兩小四個指標,能夠全部換成最緊俏的彩電和錄音機的情況下,需要多少本錢?
四萬多塊錢,現金!
最大面額是十元的大團結,四萬多現金帶著,都特麼嫌沉的慌!
真正開始倒騰這門生意,或許一下子用不了這麼多錢,但一開始,最少得準備三萬塊現金才行。
不然耽誤資金周轉,也就是耽誤賺錢。
劉浩手里有八千塊,他原本也學張紅旗和趙鐵柱,咂摸個合適的院子呢,眼下先不管那個了,賺了錢再買也不遲!
他和馬曉玲倆人,出八千塊本金,算兩股。
這麼算的話,小喜鵲和小五子倆人那一股,就顯得含金量十足了。
張紅旗和趙鐵柱各自出一萬一千塊的本金,也以家庭為單位佔股,各自佔三股。
攏共九股,回頭按比例分帳。
當然,今天收回來的指標里頭,得先給張紅旗和趙鐵柱各自分一張大件才行,倆人還等著買彩電呢!
一番商討下來,給小五子和王壯壯听的暗自咂舌。
敢情就俺們兄弟倆是窮鬼唄!
王壯壯雖然沒參股,但也被吸納進小團體,干活有工資,這小子也挺美,自覺跟著張紅旗他們佔了光。
到了第二天,張紅旗他們先拿著那四張指標試試水。
很順利的訂到了四台十八寸的日立大彩電,四台磚頭錄音機。
彩電三天後提貨,錄音機直接就拿到手了。
都沒等到晚上,四台錄音機全都轉讓出去了。
按照年前百貨商場買的價格,一台二百六十塊,淨賺四百多!
壓根就沒費什麼勁,小喜鵲和馬曉玲在各自的圈子里提了一嘴,一堆人搶著要。
听說沒貨了,還有人加價定呢,這倆姑娘沒敢應承,只說下回有了,優先賣給這些著急的。
“這錢,也太好賺了吧?”